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三要素

前言: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阵地。高校教师担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的角色,在服务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掌握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好教学”、“教好学”、“教学好”三要素。高校教师要发挥“好教学”的主观能动性、探索“教好学”的方法论、明确“教学好”的目标和标准,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的新成果,承载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崇高精神追求,更是大学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导向。高校教师要致力于帮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典范、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不懈的努力。“好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和保障。教育者只有自身主动实践、坚守爱岗敬业精神,才能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教好学”是方法和途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求教育者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善于创新教育模式、积极发掘教育新阵地;“教学好”是目标与动力。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积极借鉴国内外价值观教育的成功经验,善于研究价值观教育的优秀成果,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高校教师要把握“好教学”、“教好学”和“教学好”三者的内涵与内在联系,致力于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意识,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一、“好教学”: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这既是高校育人的根本目标,也是对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的科学解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青年正确的价值取向,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灵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养现代服务业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教师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重点,这既是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的新使命,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经之路。一方面,实现“中国梦”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全民族意志的高度统一,所呈现的是人民是非观念的评价标准。纵观历史可见,全国人民所高度共識的核心价值观是助力国家强盛最强劲、最持久的力量。另一方面,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航。习总书记明确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必须高度重视对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这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指明了方向。冷战以来,一些西方国家热衷于向我国渗透价值观念,并将价值观正在形成与深化阶段的青少年作为重点对象。因此,帮助大学生认知、认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刻不容缓。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助力大学生构筑心底强大的精神堡垒,才能正确对待外来价值观、抵御一些错误舆论的不良影响。

(二)教育者自身要自觉、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实施了怎样的教育,教育就造就了怎样的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确立高校教师的正确价值取向,才能确保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正确方向, 这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适应新的历史时期转化的内在要求。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高校教师从事的是塑造人生、塑造灵魂、塑造未来的事业,理所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更是教育者忠于我党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路上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和强劲支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教师要坚定立德树人的宏伟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教育视为己任,才能不负人类文明传递者和学生人生引路人的伟大角色,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业输送德才兼备之人。要想让学生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首先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内容了如指掌、烂熟于胸。只有透彻认知理解,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晓之以理;只有生动演绎要点,学生才能在实践中转识为智。教学相长,百提不厌,教育教学的过程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也是学习提高的过程。高校教师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自觉意识,在工作中率先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要善用课堂,用自身的良好素养、职业操守和专业精神影响身边的学生,共同营造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二、“教好学”: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效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效是一场持久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逐步形成与深化在于是否存在外在教化与主体转化相互促进的过程,且主体的积极性是价值观形成与深化的关键因素。对高校教师来说,要遵循价值观教育规律与学生价值观形成规律,正确处理学生自身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个人理想追求和党国事业之间的关系,坚持目标清晰、方法得当,才能科学有效的展开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地完成育人使命。第一,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向对象是有思想、有意识、有独立个性的思考者。因此,以生为本是高校教师必须坚持和贯彻的基本原则。就是要认清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性和自主选择权,营造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氛围,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注重“动之以情”。价值观的形成与固化需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情感因素则是行之有效的催化剂。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致力于营造轻松的教育氛围,运用生动活泼的表达形式,切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高高挂起的道德教条或行政命令,如此才能让受教育者在耳濡目染和情感催化下加深对具体价值理念的认知和体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引导学生由小见大、由浅入深地理解价值观;要针对性的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和个性,从学生最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第三,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双管齐下。我国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参照教育计划、教育实施、教育反馈等既定流程,利用传统课堂对学生进行线性信息传递。传统教育模式有计划性、系统性、组织性和指向性较强的特点。但填鸭式的传递模式容易导致受教者的排斥与反感。而隐性教育可以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学生开展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融入、渗透到其他活动中去。隐性教育具有零散性、模糊性的特点,但教育的效果明显、影响深远、学生易于接受。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做到显隐结合,两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发挥正面教学的作用,让学生认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同时善用隐性教育的渗透作用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最终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优化效果,增强教育实效性。

(二)挖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路径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必须紧紧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内容的全面讲解和教育。而社会实践教育则是第二课堂。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从大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和课程实践出发,结合深入的理论教育和引导,砥砺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即时性、互动性和时代性更贴近学生的情感特征和心理需求。校园文化的特点有助于将抽象的理论和深刻的思想转化为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成为行之有效的教育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源源不断的动力在于积极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当前中国全面进入信息时代,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传统的教育格局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网络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平台。此外,随着高校全面进入“95后”时代,高校学生大范围地使用QQ、微信、微博、易班网、校园BBS等网络互动交流平台进行思想情感交流和人际沟通交往。新时期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还要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运用“微课”、“慕课”等网络课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学生更自由的安排学习时间,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信息技术所营造的资源共享、团队合作、交互沟通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有助于充分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变为教育资源的选择者和利用者。教育者采用新媒体与学生互动更符合他们的沟通习惯,可以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互联网上生动的图片、语音等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式上也一改以往直线型传递,能保证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通过逐步渗透的教育和影响,让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转识成智、自觉践行。此外,互联网文化具有多元特征,各种文化和观念在互联网上交汇、碰撞、革新,是多元文化观念交融的大熔炉。新时期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接触不同的文化,在多样化事实和生动性感知的作用下,做出价值选择和价值澄清,在不断的“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的过程中固化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教师理当主动研究和运用新方法、新阵地,使其形成多位一体的培育平台,将教与学、学与用、用与行统一起来,实现教育功能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

(三)坚持全员育人,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合力

全员育人是实现持续育人、全面育人的前提,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先导。高校应着力于营造领导重视、干部得力、教师敬业、全校教职工积极参与的氛围,要求高校的一切组织和个人都要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工作过程中注入教育热情、遵循道德规范、恪守行为准则、积极落实工作,组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中坚力量。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深化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长期渗透、深入固化的持续性工程。高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到学校的全局规划中,在方针政策的制定、校园文化的营造以及校风学风的建设中透彻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在全校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环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实现价值观教育的持续性和常态化。高校教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方向,主动研究新思路、新模式,争取政府、社会等多方力量的支持,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合力,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效。高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教师要发挥教育引领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教学主阵地;辅导员要深入学生做好思想引导;全体教职工都要发挥服务育人的功能;团委、社团组织、学生会要充当实践主体角色。唯有全校、全社会群策群力,才能形成有利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构建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多维空间。

三、“教学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与动力

(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检验标准

实践不仅是检驗理论的标准,也是个体走出理论、超越理论的能动性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指向的是国家、社会和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目标在于建设人民意志高度凝结的精神家园,培养全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与个人成长的协同并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致力于把 “三个层面”的理念内化为学生自身价值观的理想境界,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知、认同内化、自觉实践。这既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认知、内化、实践三者步步为营,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目标。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和“进课堂”,但如何进一步推动受教育者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 “进入大脑”转变为 “深入内心”,再到“自觉实践”是检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标杆。唐凯麟教授认为“道德内化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社会道德的学习、选择和认同,将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形成相应的个体道德素质的过程。” 价值观内化就是要实现自身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统一,遵循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并积极转化为主体意识的能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到认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路径,是“理论认知——情感接纳——行为外化”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一些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仅仅是停留在理论认知的阶段, 却不知如何有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科学对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行为的功能还未充分发挥出来。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高校应该勉励学生以小见大,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习惯的建立要着眼于身边小事的积累,再逐步上升到社会和国家的层面。

(二)积极借鉴优秀的价值观教育成果

国内外的很多高校在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一些高校在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仍存在内部教育缺陷与外部环境压力的双重困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想走出困境还需要积极借鉴国内外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秀成果和有效方法。通过借鉴国内外教育先进的经验、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探讨得出改进的对策和可行的做法。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国内外优秀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将优秀的理论成果应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当中。尤其是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核心价值观在提升国家文化实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世界各国都意识到应当注重对国民尤其是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例如,韩国曾大力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发展、长期将德育作为立国兴邦之本,从20世纪60年代初世界上的贫穷国家摇身一变成为著名的 “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曾进行了六次课程的改革,积极推崇传统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等。它在德育方面取得的成果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新时期,不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鉴优秀的成果经验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有重大意义,在借鉴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向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学习还要向与我们有相同文化传统、对我国优良传统有很好发扬的国家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继承本国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发挥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更好的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