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方特色体育资源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摘 要】新形势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地方特色文化,迫切而必要。地方高校对推进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深入推进地方特色体育资源与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本文特以凤阳花鼓为例,在尝试利用安徽地方特色体育资源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方面作了有益探索,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体育文化育人的实效性,促进了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升了学生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关键词】地方特色文化;地方特色体育资源;凤阳花鼓;高校体育课

【基金项目】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2015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和谐社会视野下节庆体育与农村产业发展的研究——以凤阳花鼓为例”(编号:GFSK2015 B00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4-0058-03

新形势下,面对社会多元的思想意识碰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除了加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应加强传统文化在“四个自信”方面的渗透性教育。深入挖掘地方特色体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一、加强高校体育资源改革,加入地方特色体育资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财富。现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的形成除了促进更多更好的新文化出现和选择性接受外来文化,还需要在对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保护和利用传统文化,对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中国有56个民族,近千万平方公里的疆土,每个民族每寸土地都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历史地域文化,这是这个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汇集而成的结果,是居住在这个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从2009年开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全面开展体育特色项目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化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整合了体育资源,优化了项目布局,为全面推进高校体育资源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凤阳花鼓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价值探索

1. 凤阳花鼓概述

凤阳花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传承着凤阳特定的历史基因和民族文化,是皖东地区的戏曲艺术瑰宝,具有“东方芭蕾”的美称。2006年5月,鳳阳花鼓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安徽省首批入选非遗中唯一的曲艺类文化事项。原先凤阳花鼓作为“讨饭乞食”流传在淮河之滨,以花鼓为道具,通过“唱门头”的方式在门口讨饭。之后,随着中国社会逐渐发展,凤阳花鼓的社会功能发生了巨大转变,现在作为一种合并舞蹈、民歌成熟的艺术形式存在在百姓中。

凤阳花鼓戏作为一种诞生于我国民间的传统戏曲形式,至诞生之日起就深受大众喜爱。凤阳花鼓曲调优美、动听,歌词朴实、简单,舞蹈动作热情、大方,这些要素都促使凤阳花鼓很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喜爱,这也促使凤阳花鼓与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长河中,凤阳花鼓与当地群众不断融合、发展与升华,并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可以说凤阳花鼓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烙印,深深地刻入了当地群众的基因中。凤阳花鼓中的旋律、歌词、舞蹈动作以及演员服饰等细节,无一不透露出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韵味。

凤阳县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聚集了很多国内的歌唱艺术家,向全国人民展示凤阳花鼓艺术的魅力。

2. 凤阳花鼓的特点

凤阳花鼓发展至今,有其突出特点。

(1)传承价值高。凤阳花鼓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地方曲艺形式,能在漫长的时间洗礼中保存下来,并不断发扬壮大,靠的就是文化的传承。作为凤阳人民展现地方文化风采的重要手段,凤阳花鼓在一辈又一辈的凤阳人中口口相传。凤阳花鼓曲调优美、动听,歌词朴实、简单,舞蹈动作热情、大方,使得凤阳花鼓很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喜爱,这也促使凤阳花鼓与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

(2)美化形体。舞蹈本身就有美化形体的功能,通过对身体姿态的纠正,拉长身体线条,使身体变得更加柔软修长。凤阳花鼓舞蹈不仅有着特有的舞蹈形式,也融合了其他舞蹈技法,达到美化形体作用。此外,一手拿条一手拿鼓的表演形式,能够加强身体协调性和左右手左右脑的协调性。如皮球花这个动作,要求夹鼓条的方式在很短的时间里变换成一字型最后再换回手指夹鼓条, 这个动作对手指的灵活性要求较高,并且脚上需要由稳重的立半脚快速行进为踏步。

(3)修炼气质。很多演员优雅气质都和之前或者正在练习舞蹈有关。对一种舞蹈的擅长不仅要熟练它的舞蹈形态,还要深层理解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文化是一种在一定氛围内的认可的集体性气质,通过对凤阳花鼓舞蹈练习,学生也会学习和感受到当地的地理、人文、经济以及所表现出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综合知识,有利于培养地方高校青年学生的认同感和传承感,使培养的学生打上具有地域特色的独特气质。

(4)健身塑体。舞蹈本来就是一种运动形式,舞蹈使得全身各个部位各个肌肉都在运动。凤阳花鼓需要表演者合理利用手臂、腹部、腰部、臀部、腿部的肌肉群,集灵敏、协调、柔韧于一体,能够充分表现出表演者的刚健、力量之美。

3. 凤阳花鼓融入高校体育文化艺术的理论价值

利用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开发地方特色体育资源,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作为享誉全国的一项戏曲艺术,充分发掘凤阳花鼓的文化价值,特别是其中的体育文化价值,对于更好地继承和传扬凤阳花鼓这一独特文化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社会蓬勃发展,不断与世界各国接轨,人们的娱乐方式增多,选择性也增多,传统特色舞蹈受到很大的冲击。人们更多选择流行的、炫酷的舞蹈(比如街舞、爵士舞)作为娱乐健身方式,传统舞蹈只是流传在当地中老年妇女的广场舞或者健身小团体中。近年来凤阳花鼓与凤阳县十多所学校建立培训基地,例如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科技学院、凤阳二中、燃灯中学、凤阳实验小学和凤阳县幼儿园,极大完善了凤阳花鼓的基础培训文化系统。花鼓文化能够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灌输和谐理念,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

4. 凤阳花鼓融入高校体育文化艺术的实践价值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人又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高校担任着教育青年、培养技能的重大历史使命,地方高校应该把地方优秀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去,使得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技能,又能吸收地方优秀文化,从而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继续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凤阳花鼓已经在安徽部分学校中得到实践,如安徽科技学院、滁州学院已经组建了大学生花鼓艺术团在高校大型演出中表演。通过这种形式不仅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校人才全面发展,而且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三、凤阳花鼓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要利用高校青年资源,改革高校体育课程,加强发展地方特色体育资源,从而带动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传承和发展。在安徽高校中推广凤阳花鼓,既要保持其艺术性,也要大力普及其体育价值,促进凤阳花鼓在高校青年中多样性发展下去。

1. 转变教学观念:由传统体育知识传授向体育文化艺术传承转变

高校教育是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重要且有效的途径。想要发挥这一重要作用要求高校教师具备文化传承意识和创新思维,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长久发展的桥梁。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教学思维从过去传统的传播知识中解脱出来。教师应当意识到相比知识传播,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更充分地拓展感兴趣领域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高校教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化想要在传承、交流、融汇的过程中不被淘汰,就必须显示出其包涵性、兼容性、消化性。高校教师不仅是一个传统文化传承者,还需要对其他文化包容,学其所长,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糅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使文化长久发展下去。

2. 改进教学方法:由传统示范—演练模式向集体演出模式转变

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兴趣爱好不一样,我们设置不同类型的课程,如必修课和选修课,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根据喜好选择。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仅需要教会学生各种舞蹈动作,也需要让学生理解这种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离开了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舞蹈也变得机械化没有任何意义。此外,课堂中的教学方法也应当从传统的示范—演练模式中有所创新。在学期课时安排中可以适当增加学习成果汇报演出等环节,一方面,通过汇报演出的形式可以适当地向学生施加学习压力,让学生在平日的学习中更加认真、投入。另外,作为一种集体演出也可以让学生充满集体责任感,这两项因素都可以极大地驱使学生主动学习;另一方面,从同学们的汇报表演中教师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更新、补充、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以便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

3. 丰富教学形式:充分利用高校社团、实践教育基地等资源

首先培养一批凤阳花鼓学生舞蹈队伍,多次在学校大型晚会中表演,让同学们有感官认识。其次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组织社团活动与社会组织联合,组织各种宣传活动,比如高雅艺术进校园,组织传统艺术比赛,参加舞蹈比赛。此外,也可以通过组织博物馆参观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会凤阳花鼓文化的魅力。这些新颖的教学形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舞蹈及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的兴趣。这种联合教学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多加了解地方传统文化。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目前的互联网资源,将自己的教学示范动作或者舞蹈文化影视作品上传网络以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观看和学习。教师也可以将更多普通课时无法完成的教学内容上传网络,利用互联网向部分特别爱好凤阳花鼓的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任秀红.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女生的形体训练[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2] 金鹏.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突出特点[J].戏剧之家,2016,(1):137.

[3] 高静.凤阳花鼓舞蹈动作形态分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1,(3):50-53.

[4] 李曾辉.传统艺术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传承的策略[J].黄河之声,2016,(11):64-65.

[5] 薛业浩,周静.多维视角下的凤阳花鼓艺术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6,(3):5-8.

[6] 骆玲玲,李晨晨.地方高校传承地方优秀文化研究——以滁州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8):213-214.

[7] 韩永红,秦纪强.安徽民俗体育项目“凤阳花鼓”的特征与文化价值[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4):132-135.

(编辑:王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