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二课堂与创新教育

[摘要] 第二课堂既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 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有效途径。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有益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即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开展知识竞赛和科普讲座以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病例讨论等,有助于医学生养成科学思维、拓宽专业知识、锻炼科研能力、强化团队精神,从而全面提高素质与能力。

[关键词] 生理学 第二课堂 创新素质 素质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生理学是重要的基础医学必修课程,与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于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又是生命科学中进展迅速的学科,它的理论和技术已经渗透至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因此,学习和掌握生理学不但能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更重要的是为进一步学习基础医学其他课程和临床医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并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大学生生理学第二课堂活动是高校医学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

毋庸置疑,第一课堂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的主渠道,而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巩固、提高及实践、思维、视野等多方面的开拓,是对学生潜能的挖掘与发现。如果说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第二课堂的教学正是授人以渔的过程,从教学内容上看,它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形式上看,它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习空间范围非常广大。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有生命力,第一课堂的知识通过调研实践、学术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方能日臻完善与成熟。第二课堂对专业知识的延伸和补充使学生实现了知行合一,缩短了高等教育与大学生成才、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引导学生追逐学术发展的前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生理学第二课堂开展的形式

1.开展生理科学专题报告会活动,启发学生的科研思维

在生理学第一课堂,我们实践了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即学生凭借教材及学校信息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研究的步骤,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实践能力。在生理学课堂上,我们设计了“学生 表层研究——发现问题——评价;深层研究——提出问题——引导;联想研究——讨论问题——激发;质疑研究——解决问题 教师”的教学流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分4个层次由浅入深地进行研究性学习。为配合第一课堂构建研究型学习模式,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索的兴趣,首先,通过科学专题报告会活动引导学生从获取信息中进行研究学习,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最初可能无从下手,教师可以设计并提出一系列与生理功能和疾病有关的参考性题目,学生通过自由选题、查阅文献、写出研究综述,并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生理知识专题报告会。同时,鼓励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讲座,让学生在第二课堂教学中分享教师科研工作的成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素质。这种“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生理学的学习和理解,有助于学生科研思维的形成。

2.开辟“学生科研第二课堂”,通过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加强对学生科学研究兴趣的培养和能力训练,广泛开辟“学生科研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上通过情境式教学,再现重大理论的发现背景、发现过程、科学家当时的思维和推理过程以及这些理论逐步被完善的过程等,对这些理论中经典的实验方法作较为详细地介绍,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在第二课堂中鼓励学生成立课外科研兴趣小组,参与教师科研工作,通过科研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并系统地教给学生进行科研工作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品格,同时通过科研实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生理学科研第二课堂活动包括学校的开放实验室活动、大学生创新活动、参与教师课题等形式,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查阅资料和实验设计。查阅资料是扩大学生知识面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而实验设计则要求学生动脑思考,有利于开发学生智能以及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思维能力。

(2)科研实验。先由指导老师和科研兴趣小组一起讨论和制订实验研究方案,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科研小组独立完成实验研究。

(3)书写论文或结题报告。科研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然后从多个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科研论文或结题报告,并以科研报告会的形式与同学交流。

3.开展知识竞赛活动,尝试开发学生智能的途径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能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生理教研室与年级学习部联合组织知识竞赛有奖活动。以班为单位组成4~6个智力竞赛小组,由教研室高年资教师组成专家“评判”小组进行评分,同时对比赛获胜的小组颁发奖品和奖状。竞赛题目包括个人必答题、小组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4种形式,其中个人必答题和小组必答题主要测试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抢答题和风险题则主要测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竞赛内容主要是以教学大纲要求为标准来命题,将知识性、趣味性和应用性融为一体,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实际应用。实践表明,这种竞赛活动以其灵活的方式,新颖的内容,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思维的积极性,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能和培养竞争意识。问卷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开展知识智力竞赛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能、拓宽知识面和培养竞争意识,学生还希望老师以后多组织这种生动有趣的智力竞赛有奖活动。

4.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讨论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思维、揭露矛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好方法。一个成功的讨论,既可开发学生智能,也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生理学教研室在专升本临床医学、护理等专业本科教学中尝试“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学习”,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学习”在生理学教学中实施方案是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指导下,以临床病例、日常生活中的生理现象及生理学实验问题为引导,启发学生讨论生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在讨论前2周,学生获取讨论内容,各自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然后组内讨论、归纳、总结,写出讨论报告提交老师。2 周后,各小组通过自己制作的PowerPoint 进行答辩。教师根据评分标准对各组及个人表现评分。评分标准包括:书面报告;小组答辩;自由讨论。每位同学分数为每次小组得分加自由讨论得分,作为平时成绩,占期末总评10%。学生把“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学习”作为一项重要教学活动积极参与,积极制作课件,有的同学还动脑思考如何在课件制作中加入动画成分,以提高课件制作的质量。实践表明,“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加之在讨论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鼓励竞争性的发言,因此,这种讨论式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形成一个生动热烈、人人上进的学习局面。

5.基础与临床相结合,让学生早接触临床,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为了加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让学生懂得基础知识在临床上的应用,我们有目的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病例讨论。如讲授血液粘滞性时,分析其与冠心病、高血压、血管内血栓形成的关系;讲授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时,分析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导致心输出量减少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原则有何不同;讲授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时,分析心衰、大出血、过敏性休克患者动脉血压发生变化的机制以及治疗原则;讲授胃液、胆汁、胰液功能时,分析萎缩性胃炎、胆道梗阻、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及其产生机制;讲授肾脏生理时,分析肾功衰竭患者为何出现尿毒症、高血压、贫血等症状;讲授激素生理作用时,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和低下、地方性甲状腺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低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患者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通过与临床疾病的链接,使生理学学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内容以及掌握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让同学们有机会早期接触临床,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以其灵活的教学方式,新颖的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智能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生理学第二课堂通过早接触科研、早接触临床等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了一定作用。当然,第二课堂教学不可能模式化,需要不断创新以丰富其内容。在第二课堂开展中,作为高校教师, 需要从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营造创新环境、完善创新平台等多方面努力,本着以育人为本的精神, 抓好第一课堂的教学改革并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随着我们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第二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必将进一步得到拓展和充实。

参考文献:

[1]王立新,孙惠华,傅翠梅等.第二课堂教学实践[J ]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7,(5):39-40.

[2]蒋淑君,刁汇玲,李宝玉.研究性教学在生理学课堂的应用探索[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4):493-495.

[3]刁汇玲,蒋淑君,杨丽娟等.案例教学法在专升本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 .医学教育探索,2009,8(12):1510-1511.

[4]林丽,任安经,袁文俊.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提高医学生素质与能力[J].医学教育探索,2007,6(5):4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