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机制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更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知心朋友。因此,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不仅能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彼此感情,更能切实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同时也便于实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与行为动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人身安全等方面问题防患于未然,为更科学高效的学生管理提供有利条件。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沟通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双方有效沟通不畅。

一、移动互联网传播现状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等社交网络因其平等、自由、快捷等特点改变着信息传播结构,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交流和沟通方式。[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44次报告,截止2019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较2018年底增长298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8年底的98.6提升至99.1%。在网民群体中,学生群体数量最为庞大。在手机互联网应用方面,手机即时通信用户规模排名第一,占手机网名的96.9%。[2] 微信等社交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信息的发布、建构和传播,也给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沟通带来机遇和挑战。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的现状

手机即时通信是师生沟通的最重要工具。近年来,微信逐渐取代 QQ,以综合性的服务平台在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成为人们进行互动以及日常交流的首选网络平台,也不断影响着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手机即时通信尤其是微信,是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交流的最主要渠道。

高校辅导员工作属于一对多的教育管理方式,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同一个问题被不同的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反复咨询的情况,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干扰了高校辅导员的其他工作。这类问题的产生正是由于缺乏一种能够实现一对多沟通与交流的平台,随着微信以及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号的产生,使网络传播方式更为多样化,改变了传统点对点的人际传播方式,在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方式交叉融合,成为一个相互交织的网状,信息传播渠道趋向复杂多样,也大大提高了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沟通效率。

师生线下交流频率与质量受到影响。虽然社交网络的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效率,但是过度依赖社交网络,会对人的思想与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现实社交能力的削弱,这大大影响了师生之間的有效沟通。社交网络过于方便,师生间的信息传达、请假销假、谈心谈话、思想教育、工作沟通等都倾向于使用社交网络,这不可避免地会降低了现实生活中师生的交流频率,不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

三、移动互联网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存在问题与挑战

网络沟通主体虚拟化。在网络交流中,虽然大部分情况下辅导员与学生双方的身份都是明确的,但是网络传播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双方隔着屏幕,没有面对面交流简单直观,网络沟通趋于复杂化。

沟通频率较低,内容单一,范围较窄。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主动与辅导员取得联系的首要原因是“请、销假”或是“提交有关材料”等日常管理工作的需要,其次是团学、社团组织等需要老师指导。另一方面,辅导员主动接触最多的学生群体是班、团干部,其次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以及短期内遭受重大打击、遭遇心理危机、纪律性较差或者自我约束能力较弱的各类“特殊学生”。由此可见,辅导员与学生的交流普遍局限在必须的日常管理事务中,内容较为单一,主动沟通的频率不高,沟通对象的范围较窄,这也直接导致沟通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辅导员工作繁重影响师生有效沟通。高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一线辅导员岗位,但是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现实中很多高校师生比都远远低于1:200。加之信息化时代高校辅导员逐年递增的工作内容,导致高校辅导员终日忙碌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无暇与学生进一步有效的沟通。

过度依赖线上交流导致师生线下交流贫乏。网络交流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能够随时随地交流,方便快捷,但由于文字图片的多义性与语音的碎片化,沟通过程很容易产生误解,远不如面对面交流来得直接高效。加之,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离不开一定时间与频率的线下互动与交流。因此,过度依赖网络交流大大减少了线下交流的机会,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发展。

师生年龄差距与日俱增。虽然高校辅导员普遍比较年轻,但是每年走进大学校门的新生也是越来越年轻,这速度远超高校辅导员队伍年轻化进程。日趋增大的年龄差,带来师生之间越来越大的代沟。

双方线下社交能力被削弱。伴随移动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5后00后,社交网络过于便利某种程度限制了大学生线下社交能力的发展。部分大学生过度沉迷于网络交流,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甚至同宿舍同学的沟通交流也借助于社交网络。丰富多彩的社交网络,对网络交往的依赖性增强,某种程度导致大学生对现实人际关系的疏离,容易陷入没有现实人际交往的世界,弱化现实交流中的沟通交往能力。不仅仅是大学生,年轻的辅导员也存在这方面问题,大大影响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削弱了师生的有效沟通。

四、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机制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大学阶段的管理者、教育者与引导者,其管理方式与教育理念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能否有效沟通,对提升辅导员工作效率,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意义重大。两者的有效沟通机制离不开辅导员与学生新媒体媒介素养的提升,以及学校与社会各界对辅导员岗位的重视与支持。

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增强师生网络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选择、理解、质疑、评估以及合理应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媒体辨识能力,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来提高自己,参与社会发展。[3] 移动互联网时代构建有效的师生沟通机制,对师生双方的网络媒介素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辅导员必须熟悉并学会熟练使用大学生最常用的社交网络平台,包括微信、QQ和抖音等;充分利用该类平台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学习与使用网络流行语,多关注网络八卦资讯,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与其平等交流,才能较好地拉近师生距离,避免产生代沟。

构建有效的师生沟通机制,还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教育。作为大学生应学会辩证看待社交网络平台及其传递的各类信息,合理运用社交网络来充实与提高自己,而不是过度沉溺而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交流,甚至陷入群体性孤独。

运用社交网络交互性,提高双方沟通的灵活性。微信等社交网络悄然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其优势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比如免费便捷、相对私密、传播形式多样等优点。[3] 基于社交网络传播主体双向性与交互性的优势,高校辅导员应充分运用其多媒体传播优势,灵活使用照片、音频、小视频、文档等方式。高校辅导员应做到与时俱进,使用幽默诙谐的网络流行语、个性丰富的表情包,实时畅通的语音通话和视频聊天,能够使彼此沟通更加生动亲切,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发挥辅导员作为教育主体的引导性。结合当代大学生热衷的社交网络平台,如微信、QQ、抖音、头条等,高校辅导员应充分利用这些社交网络建立微信群、QQ群,开通个人微信公众号、易班号、抖音号、头条号等,丰富與学生的沟通渠道,扩大与学生的沟通范围。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辅导员应充分运用社交网络的平等性,侧重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传播渠道对学生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行为规范上的督导,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引导和理论渗透。

高校辅导员应增强自身的网络“印象管理”,通过自我形象管理,试图影响学生对自己建立良好的印象,包括精心经营自身头像、昵称、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与他人交流方式等。高校辅导员应多分享自己关注的精彩内容、从日常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积极上进的工作态度、学习方法、成功经验、价值引领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建立正面阳光的形象,言传不如身教,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与行为上的引导。

总而言之,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有效沟通机制的构建离不开双方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互动沟通方式的灵活化以及辅导员教育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张建波.论新媒体视域下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J].教育与职业, 2015, 34:116-118.

[2]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44次报告[R]: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9

[3] 袁海英. 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青年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J]. 新闻爱好者. 2019,9.

[4] 匡文波.新媒体概论[M].2.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19

(作者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5] 邮寄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东区岐关西路63号峰汇中心706室,伦佩洪15820536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