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学生评教结果有效性的调查研究

摘要:学生评教是高校教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性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笔者通过调查数据,对学生评教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分析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客观看待学生评教结果,深入开展学生评教结果有效性研究,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学生评教;影响因素;有效性;结果;利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00-00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学生评教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各高校对学生评教结果的运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起初,学生评教结果仅反馈给教师,用作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现在学生评教结果被广泛地运用到学生选课参考、评奖评优、教师教学业绩认定、教师职称晋升、津贴发放等活动和程序之中。随着学生评教结果的广泛运用,尤其是将学生评教结果运用于直接与教师的晋升、津贴高低挂钩等人事决策中,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对学生评教结果表现出过去未曾有过的重视和关心,学生评教成为高校校园内教师们经常议论的一个话题。高校教师对学生评教是否必要并无疑问,但对学生评教结果是否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教学,是否能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存有置疑,同时对高校广泛运用学生评教结果可能带来的后果表示担心和忧虑。为此,研究学生评教结果的有效性有助于理解学生评教结果发生偏离的原因,指导学评教工作的开展,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学评教结果的运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借助于问卷调查,探讨影响学生评教结果有效性因素等。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为某高校学生,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有少量大三学生。调查专业涉及全校理工科和财经大类的全部专业。调查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个阶段。问卷调查在先,根据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就有关问题再进行访谈调查。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内容都是围绕学生评教结果有效性和评教工作合理性而设计。问卷调查面向全校137个班共发放问卷719份,回收638份,回收率88.73%;访谈调查分三个组,每次随机访谈1~3名学生,访谈时间30~50分钟,共访谈了50名学生。

三、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学生评教结果有效性问卷调查

1.师生对待学评教态度的调查。我们设立了三个问题分别是,“我认为教师不会因为学生打分而“迎合”学生,我在评价时仔细阅读评价指标和我在填写问卷时不参考其他同学的答案”。统计发现在评教中,学生扮演着评价者的角色,教师扮演着被评者的角色。师生对待学评教态度对于学生评教结果的有效性有很大影响。有64.86%的学生认为教师不会因为学生打分而“迎合”学生;有80.33%的学生认为在评价时仔细阅读评价指标,也有6.81%的学生认为在评价时不仔细阅读评价指标;有87.40%的学生认为是独立填写问卷,也有5.91%的学生认为填写问卷时参考了其他同学的答案。

2.学生误差心理的调查统计。

评价属于价值判断,是一种认识过程。学生在评教的过程中因受到心理活动的制约,会形成认识误差,导致与实际情况不符。从表1可以看出,有51.29%的学生认为对印象不好的教师评分不会很高;有18.38%的学生担心评分会影响到教师的利益,不敢反映教师的不足;有12.93%的学生担心给教师低分会遭到教师的报复。

3.师生关系影响的调查统计。

人性的弱点决定了师生关系处理影响学生评教结果的有效性。从表2可以看出,有12.41%的学生认为对批评过自己的老师评分不会很高;有35.26%的学生认为与教师的关系好,给教师的评分就高;有12.78%的学生承认对要求严格的教师评分较低。

4.课程特征影响的调查统计。课程的重要程度及难易程度对学生评教结果的影响,我们发现有17.65%的学生认为教师所授课程越重要,给教师评分越高。有11.89%的学生认为教师所授课程越容易,给教师评分越高。

5.学评教指标的调查统计。学评教指标设计是否容易理解、科学合理,关系到学生能否据此做出客观的价值判断。我们在问卷中提及两个问题分别是“我对每项指标都能很好的理解和我认为评教指标能评价出教师的真实水平”,统计发现有59.28%的学生认为对每项指标都能很好地理解;有31.51%的学生认为评教指标能评价出教师的真实水平。针对问卷调查中有33.07%的学生认为评教指标评价不出教师的真实水平这一问题,在随后的学生访谈中,我们让学生仔细阅读评价指标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能对教师教学水平高低作出判断和评价,有的学生强调是在学生认真评教的前提下。

6.学评教结果反馈的调查统计。

从表3可以看出,有53.97%的学生认为评教结果要公开张榜;有29.11%的学生赞同按学生评教结果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排名。在被访谈的学生中,多数希望了解学评教结果,并认为评教后向学生公布结果,学生会更加认真对待学评教,但也担心老师会遭到学生报复或误导学生评教;多数赞同向学生公布学评教排名靠前的教师名单。

7.学生给教师打满分的调查统计。我们给学生设立了给教师打满分的五个理由:1、确实是教师非常优秀,2、学生缺乏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判断能力,3、学生对评价指标不理解,4、学生事前受到了暗示,5、学生不认真。调查统计发现,对于学生给教师打满分的五个理由中,有35.65%的学生认为是教师非常优秀,有20.68%的学生认为是学生缺乏判断能力,有19.93%的学生认为是学生不认真。在被访谈的学生中,绝大多数认为学评教得满分几乎是不可能,即使有也是个别教师。

8.学评教结果运用的调查统计。学生对学评教结果运用的了解是零散、模糊的。学生认同度高的学评教结果运用分别是:教学考核(28.89%)、改进教学(24.72%)。在随后的学生访谈中,当被问及是关心学评教结果还是学评教结果的运用时,学生更关心学评教结果的运用。

三、滥用学生评教结果的后果

如上所述,在学生评教中诸多因素会导致评教结果产生偏差,影响到学生评教结果的有效性。在对影响学生评教结果的因素还未充分认识、对学生评教结果的有效性还未得到教师普遍认同的前提下,将学生评教结果泛化和重度运用,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

1.无意中肯定了那些为评分而“迎合”学生的教师,打击和挫伤了实际被学生低评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教师对学生评教工作不满意、不信任、甚至产生反感。

2.出于利益等方面的考虑,教师为评分而“迎合”学生可能会形成一种风气,引发学生群体发生更加严重的误差心理,其结果是教师平均得分一年比一年高,最高得分逼近满分,大部分教师评教得分差异仅仅是个位数和小数位数的差异,教师难以从学生评教结果中获得准确而有价值的反馈的信息作为其改进教学的依据。

3.教师为评分而“迎合”学生可能会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许多应该严格的方面却不严格,等等,既不利于教师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提高。

四、提高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建议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亲历了我省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时期,深感提高教育质量是我省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而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影响学校教育质量最直接的决定因素,要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必须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学生评教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学工作的主导是教师,其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要求和内在的积极性,主要不是靠外在的各种压力和其他因素。学生评教必然给教师带来压力,压力大小与校方对评教结果的参考与使用有很大关系。学生评教能否达到促进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目的,关键是学生评教给教师造成的压力能否转化为教师自身的要求。鉴于上述认识,对我省高校学生评教提出以下建议和具体措施:

1.客观看待学生评教结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要客观看待学生评教结果,有限度运用学生评教结果。对学生评教结果运用的一些研究表明,学生评教结果运用的合理与否,关系到能否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评价的积极性,使学生评教结果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学生评教结果使用不合理,不仅不能增强教师对评教的参与意识,反而会引起他们的极大反感;不仅不能调动和保护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反而会打击和挫伤他们尝试教改的信心和兴趣。因此,在运用学生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教学业绩认定、职称晋升、评优等工作的依据时不可绝对化,应引入其他方面的参考因素,权重比例要适当。

2.深入开展学生评教结果有效性研究。高校要对学生评教结果的有效性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明确哪些因素影响学生评教结果的有效性,然后采取相应措施,去控制那些干扰或有碍于学生评教结果有效性的各种因素,充分提高学生评教结果的有效性,即使不能完全控制,也可以在思想上起到防范的作用,以不断提高生评教结果的有效性。

3.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学生参与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指标体系的科学化程度。因此,建立适合学校、专业及学生特点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学生参与评教的基础和保证。学生参与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应充分反映课程教学质量形成的内在规律,应具有全面性、代表性、定量性、形成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每项指标的内容应具体确切,区分度比较高,便于学生把握,评价时不会有太大偏差,使评价结果客观、公正、真实和有效。

参考文献:

[1]孙超.美国研究型大学学生评教的政策、特点及启示——以斯坦福大学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38-40.

[2]Ballantyne,Roy,Brothhwick,et a1.Beyond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Identifying And Addressing Academic Staff Development Needs m.Assessment&Evaluafion in High Education,2000,25(32).

[3]贺武华,彭保荣.高校“学评教”制度及教师教学业务发展评议——基于某校H老师的个案经历[J].高教探索,2009,(4):74-79.

[4]闰志明,张光旭,张立新.影响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因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45—47.

[5]张丰,沈瑛.加拿大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特色及启示——以麦吉尔大学为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21-225.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2009年度一般项目“高职高专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和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YB09164)

作者简介:沈莉芳(1980-),女,浙江湖州人,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