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辅导员“雅度”培养

问题的提出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提高了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对于高校政治辅导员(以下简称辅导员)而言更是面临诸多挑战和压力。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辅导员队伍建设刻不容缓。当前辅导员普遍年纪轻,有干劲,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但由于工作经验少,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过快,在行为方式、思想认识上与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没有明显的层次差别。大学生变化的新特点与辅导员自身教育管理理念、方法相对滞后存在矛盾。学生工作要得以突出和创新,学生要得以充分展现其个性并发挥其特长,集教育、管理、服务、咨询与保障于一身的辅导员除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和方法外,还必须具备突出的教育和管理能力,需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并朝科研型与实践型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工作中注重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结合。显性教育是常规性教育,一般是教育者利用课堂授课、学术报告、谈话等形式直接作用于被教育对象,是教育的主要形式,但多表现为压迫和灌输;隐性教育是隐性课程的上位概念,主要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教师人格的示范作用,校园环境的美化作用,教师感情的凝聚作用和管理制度的约束作用等隐藏、潜在、渗透形式教育学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如此,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有令人信服的量度和魅力。量度和魅力建立的基础是加强自身修养——高尚人格的塑造和渊博学识的培养。这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必然要求,同时笔者认为这也是辅导员“雅度”培养的根本所在。

辅导员“雅度”的含义

“雅度”,按字面解释为“高雅的风度”“高雅的量度”。辅导员的“雅度”笔者认为主要由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学识两部分组成,是一种非权力性影响。

1.辅导员职业行为非权力性影响

辅导员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有社会、学校赋予的职务、地位和权力。使用这些权力性影响,学生多表现为被动、服从与遵守,对学生的引导和成长是有限的。“非权力性影响主要由影响者自身素质与行为所决定,它对被影响者的心理和行为等的影响是建立在信服的基础上,并通过潜移默化自然发展的过程,来改变受影响者的内聚力形式而对其作用,使其行为更加主动、积极,从而形成一种深刻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激励作用是相当大的。非权力性影响力通常由个人品格、能力、知识、情感、工作艺术等因素构成。”[1]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对象是有着独特属性的大学生——他们处于从少年到成年角色转变的过渡期和转型期,性格多变、行为复杂,有一定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处于社会转型与角色转型的双重矛盾冲突、积极心理与消极心理并存的心理发展二重性时期的大学生,更需要得到人性化的关怀和理解。”[2]人性化的关怀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和理念,也就更需要辅导员的魅力和威信来引导。辅导员职业行为既不同于一般管理者的权力性影响,也不同于一般教师的非权力性影响,两种影响力集于一身,而非权力性影响起主导作用。

2.高尚的人格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原意是指“面具(mask)”,始于原始人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人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言、行、情、态等表现出的为人的品格或格调。在这里,社会个体的言、行、情、态等外在表象是展示人格的媒介,人格是其内核。人格正是借助人的社会活动,把渗透在言、行、情、态中的人格水平以一种可以被他人感知的方式呈现出来,由此完成一定社会个体的人格定位。这样,人格就成为一种对人的解读。”[3]所以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综合模式。它具有社会历史性、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倾向性和层次性[4]。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职业特征的概括。“人格是人的社会性的集中体现,它带有职业的烙印,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人格特质和模式要求。”[5] “所谓教师人格,是指教师作为教育职业活动的主体,在其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优良的情感意志、合理的智能结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6]可见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和管理干部,其特定的职业和岗位要求决定了辅导员人格形成还不完全同于一般教师的教师人格。

3.渊博的学识

学识包含内容广泛,诸如基本的生活常识、专业技能、育人技巧等。作为教书育人的辅导员,没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专业知识和自身修养,既达不到“师者”的要求,也做不了大学生思想的引路人和人生导师。这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提高、完善自己。

因而辅导员的“雅度”可以概括为: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服务中,辅导员向学生展示出的一种非权利性影响,将自己的思想、情感、信仰、意志、习惯、知识和能力等外化为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来影响和感化学生,其核心是具备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学识。

辅导员“雅度”的哲学内涵

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学识具有辨证统一关系。

高尚的人格是是渊博学识的外在表现,也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教师就是要“为人师表”。没有高尚的人格,就不能正确引领学生。一个有人格魅力的辅导员,容易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乐于亲近,从而愿意主动接受辅导员的教育和管理。

渊博的学识是高尚人格形成的根本来源和塑造的核心动力。高尚人格的形成和展示,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丰富的学识造就,渊博学识是 “雅度” 的根本所在。修身的本源在于探究事务的原理,即学习。

总之,雅度是有涵养和底蕴的体现,是魅力展示的概况,是一种典型的非权力影响因素,其形成需要不断的学习、充实和历练。

辅导员“雅度”构建的途径

辅导员的“雅度”需要从人格和学识两方面加以培养,从情感和智力两方面加以完善。对于人格魅力的培养已多有论述:辅导员要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人格,高尚的情操和优秀传统美德,丰厚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善于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7];张明认为辅导员人格内涵包括积极向上的品格、开朗豁达的性格、博学多才的文化底蕴和适应应对问题的能力等四方面[8];吴华明认为辅导员非权力影响中要在人格形象上率先垂范,当学生的行为楷模和精神向导[9]。笔者认为雅度的培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净化政治人格和道德人格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本职工作要求。需识大局,顾大体,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和大局观。“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是《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选聘坚持的首要标准。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有政治意识和修养,在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时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坚定的政治立场。同时辅导员具备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是管理者也是教育者,教育重于管理。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博大胸襟和理想追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培养四有新人。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工作有两重境界。将教育工作视为自己的职业,用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约束,可视为第一境界,也是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现实表现;将工作作为事业来追求,全身心投入,不断汲取养分和原料,创新工作思路,把做一名教育家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这是第二层次,也是较高的境界。辅导员就要以第二种境界为目标,全方位提升自我。

2.结合工作实际,开展调查研究

实践出真知。辅导员要贴近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根据对象的变化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开展调查研究,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前提条件就是有第一手资料,深入学生谈心,问卷调查等形式,结合教育发展的规律,总结形成材料。

3.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发挥示范作用

身教重于言教。“东方文化对教师行为在面具和扮演上强调教师的自我修养,强调个体人格的完善先于对他人的教育,强调言行一致和身教的重要。”[10]所以加强自我修养是辅导员魅力永不衰竭的源泉和动力,树立良好形象有不可低估的示范作用。自我修养主要是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要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心理科学知识、就业技能知识等知识,同时具备深厚的人文科学知识和文化底蕴。良好形象包括稳重有涵养的仪态形象(举止、服饰、习惯性动作等)、集体主义精神的道德形象(讲奉献、先人后己、拾金不昧等)和爱党爱国的政治形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行径和言论等)。

大学里学生接触最多、沟通最多、评价最多、受影响最多的无疑是辅导员。集正直美好形象与高雅内涵于一身的辅导员的榜样示范作用的发挥能教育学生于无形当中,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学生政治方向的领路人、学习的指导者、生活的引导者;也才能做他们的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最终才能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参考文献:

[1][2]翁铁慧主编.高校学生辅导员行动指引[M].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4.

[3][4][5][6]王德荣著.教师人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7] 王育德,卢兰萍.略论辅导员的人格魅力[J].教育发展研究,99素质教育专辑.

[8]浅谈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的人格[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1).

[9]吴华明,李发武.论高校辅导员非权力影响的运用[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10).

[10]逸康,何平.教师人格面具的实质、内在依托及负面影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