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教育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师要聚焦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帮助他们掌握科学表征方法,使书本知识以创新的形式应用于实践解决问题。同时高校应建立促进创新的制度,保障创新发展的持久性和师生参与创新的全覆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社会的经济文化不断发展,过去贫穷落后的局面有了非常大的改变。过去我们生产力落后,技术落后,通过采取“拿来主义”的学习方式努力掌握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发展自身,在“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在很多技术领域,我国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某些领域的某些方面还出现了暂时领先的情况。科技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越来越高,使得新技术新装备的获得变得越来越重要和急迫。但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技术,是不能很轻易地从国外“拿来”的,国外对这类技术封锁得非常严密,必须通过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以自主创新的方式破解技术瓶颈,真正掌握核心技术,使竞争力得到有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由此可见,创新对于我国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正因如此,我国才把创新提升到国家层面,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需要大批的创新型人才来保证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此,教育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创新型人才的特点

创新型人才的特点是能够采用新方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方法是已有知识经验与当下鲜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解决新问题的新钥匙。可见,学生掌握教科书已有的知识,既不是学生学习的目的,也不是教师教學的目的,只是为解决实践问题做了一些经验的准备。“学以致用”,学习是为了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运用知识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直接把教科书中介绍的方法搬来用于解决实践问题,这种方法很省力,但是效果往往不好。历史上有名的“纸上谈兵”的赵括就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典型。另一种方法就是“实事求是”,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密切结合,探索新的方法以解决现实问题。例如大学生戴威结合“互联网+”发明的“共享单车”ofo,成功地解决了绿色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显然,能够从实际出发探索新方法解决问题,正是新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三、架起由知识通向创新的桥梁

课堂里以教科书为依据构建的是一个科学世界,这个科学世界有自己的逻辑和体系,主要是运用抽象的方法和数学的手段按照逻辑规则进行推导。生活中的问题,在这里被抽象,表征为符号和数字,事物之间的关系通过抽象被清楚地发现和准确地表示。

大学生不仅要在课堂的科学世界学习知识,还同时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在生活中,大学生运用感官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书本上的知识与大学生来自生活的感性经验是不同的。当课堂教学把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作为主要任务时,书本知识被孤立起来,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是表面化的[1]。学生没有怀疑,没有把从教师那里得来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以发现问题进而探究,学生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保管员。当学生成了储存知识的书橱时,就完全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只会被动地应付。

书本知识必须和学生丰富的动态变化的实践相结合,知识变身为如同马良手中能施展神奇魔法的神笔,学生才会对知识充满兴趣,充满热情,才会主动运用思维和想象,尝试各种新奇的想法。

然而,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动起来,但是并不一定能够使学生通过活动得到有价值的收获,这需要学生掌握活动探究的科学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学生记住了课堂上学到的概念、原理,以及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当他面对生活世界的问题时,会茫然失措,感到无从下手。原因就是学生无法把抽象样态的知识与来自生活实践的感性样态的信息进行对接,学生没有掌握将感性样态的问题信息转译为抽象样态的表述形式的科学表征方法,不具备科学表征的能力。

很多重大科学的发现、发明,都源于生活中平凡细节的启发。例如人们熟知的阿基米德洗澡偶然发现浮力现象,既解决了国王交给他的难题,又总结出了浮力定律的例子。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科学的表征能力是连接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桥梁。阿基米德具备很高的科学素养,能够运用数学的手段把生活世界中的现象表征为科学世界里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我们周围的很多人都有观察到浮力现象的经历,但是却不能对看到的浮力现象进行深入地探究,因为他们不具备科学表征的能力,不能把生活中的问题表征为科学世界里的问题。

因此,教师需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表征方法上,在书本构建的科学世界和学生的感性生活世界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一旦学生掌握了科学表征问题的方法,就能够很容易地把生活实践中的问题转变为科学世界里的抽象化的问题,书本知识就有了“用武之地”。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产生的新思想、新方法,不仅使现实难题得到完美的解决,也激发了学生更加热爱学习的热情,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在书本知识和实践的碰撞中不断生长、壮大。

四、建立鼓励创新的制度,保证创新的持久性

现在高校已经普遍重视实践教学的积极作用,实训、实习既有专门时间的保证,还配备了专门的指导教师。但是还需要建立专门针对创新的制度,因为创新已经成为我们时代最大的挑战[2],创新不再是少数人的责任,而是所有人的责任,需要全员参与。要对创新的认定、评价、计算等做出可操作性的规定,鼓励教师和学生一起创新,保护教师和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一个新的想法、一个新的方法、一个新的展现形式等这些“微小”的表现,只要是没有人曾经说过、用过,就可认定为创新表现,要让教师和学生从小处着手,敢想、敢试,勇于改变常规。增加创新要素在教学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从创新角度进行评估、认定、量化;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比赛活动从创新角度进行评估、认定、量化,可以把量化结果以积分的方式使教师、学生的创新行为获得优势,创新积分越高的教师和学生可以享有一些特别的机会和权利,由此引导整个学校营造“崇尚创新”的价值认同和心理氛围,使整个校园都变成有利于创新的“土壤”。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关注育人价值的课堂转型[N].中国教育报,20171108(05).

[2]王建华.如何重建我们时代的高等教育[M].南京师大学报,2017,(2):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