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

【摘 要】高校教师每日忙碌的工作与大学生实际切身利益和每天的学习与生活均息息相关。高校教师不论是行政人员、教学人员都应该和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信任关系,当前构建高校教师与学生互相信任关系面临一些障碍,文章主要阐述了改善高校教师与学生信任关系的相关举措。

【关键词】教师;大学生;信任

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实际上每天的学习与生活几乎都与教师忙碌的工作息息相关。诸如授课、考勤、评优、评奖、发放补助、勤工俭学、违纪处理等几乎都是由教师具体实施。高校相关的各项制度与通知也需要經过教师传达到大学生。总之,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都与教师紧密联系。由是观之,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应该非常重要。

一、高校教师与大学生之间信任关系的外在表现

高校教师大与学生之间互相信任表现为积极互动交流。教师与学生互相信任事实上不太可能,这种最理想最完美的状态是最为高效的管理教学状态。教师与大学生处于相互信任时,教师这方会自然喜欢大学生,信任与看好他们,也能够很好地对待他们;大学生这方也会更加认真与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非常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争取荣誉,同时积极支持教师的各项工作。

高校教师信任大学生但学生不信任教师表现为自由放任。有的教师似乎非常大学生,将很多权力下放到学生群体。但是大学生们却往往并不领情,反过来对教师本身的工作产生深深的怀疑与不信任。甚至大学生会产生排斥与不接受情绪但却只能深深埋藏在心里,久而久之与教师逐步疏远。

高校教师不信任大学生但大学生信任教师表现为保护依赖。有些缺乏经验的教师往往容易对大学生做出错误的判断而不信任他们,教师对违反课堂纪律、性格夸张、个性张扬与行为不雅学生往往过度关注,反而对那些性格孤僻并且不善于表述的大学生表现出的问题没有足够关心。有的教师意识不到大学生是一个平等个体,希望扮演保姆角色或者家长角色,大学生自然会产生依赖心理。

高校教师与大学生互不信任表现为相互冷漠。一旦教师与大学生之间产生相互猜疑,甚至歪曲理解,后果就很严重。教师不给大学生任何的锻炼机会,大学生做任何事情首先考虑利益问题。教师与大学生产生心理距离甚至心理隔阂,久而久之,相互不配合甚至相互诋毁与厌恶。

二、构建高校教师与学生互相信任的主要障碍

高校教师与学生互相信任的外部环境障碍。一是社会大方面的不信任环境不断恶化进而对校园渗透。现如今社会上已经出现了许多信任缺失的痛心现象,如众多假冒伪劣的商品大量充斥市场,各级政府官员贪污腐败屡见不鲜并不断恶化,金融机构大肆欺诈公众进行聚敛钱财等层出不穷,而相应的社会上信任惩罚机制相对不完善并且社会信用评估体系也不健全,必然冲击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土壤。二是教师本身的工作地位在学校整体管理中的价值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珍重。高等学校对教师应该具有的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他们主要从事学生的事务管理、就业指导、党建工作、心理咨询、勤工检学等繁重与繁杂的事务,但各高校在对待教师的薪酬与切身利益没有通盘给予照顾与认同,教师在职称评定与职位晋升等方面均存在天花板效应。

高校教师与学生互相信任的教师自身内部的障碍。一是教师与大学生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功利化交往关系。社会竞争与就业压力的增大,毕业生除了要专业成绩优秀以外,往往还要党员、优干等政治身份,大学生为了这些功利性目的,自然功利地向教师靠拢,教师自身也出于功利进行应对。二是教师自身的敬业精神与工作态度等问题。教师往往在对待学生管理方面安于现状而不求创新,一般沿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方法,不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三是教师自身缺乏与学生进行主动的联系沟通。教师往往秉承师道尊严观念,自认为是主宰与权威,在相互沟通中表现出居高临下的家长心态,大学生自然产生戒备与自卑心理而不愿意交流。

三、改善高校教师与学生信任关系的主要举措

首先,要制定具体的教师工作制度。学校基于教师与大学生之间信任关系的视角,制定切实管用的工作制度,诸如定期招开教师例会制度,教师每日工作预安排与工作日志制度,教师与大学生定期谈话制度,教师定期进学生宿舍访谈制度,教师随堂听课制度以及主题班会制度和学生家长联系制度等等。在评优评奖与学生干部选拔指导,在学生工作可以量化的诸多层面,均可以以交流为基础制定可操作制度。

其次,畅通与大学生的多种交流渠道。教师尊重学生的建议和批评,可以在QQ或者微信以及其它沟通工具上匿名开展批评与建议。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做事与处理不能够一意孤行,尽量让大学生亲近教师,愿意沟通并且愿意敞开心扉沟通。尤其是上课教师,不能一上课满堂讲,讲完了就看不到人,不能与学生做到很好的沟通。

第三,高校教师以身作则发挥好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要以优良的品德和正人君子的风范,以良好的行为和渊博的知识为大学生树立全方位学习的典范,注重在管理能力与心理咨询,专业学习与社会交往以及生活知识,处理危机情况中的能力等方面让大学生钦佩,打下信任的基础。

第四,教师细心观察大学生的言行。教师在日常大学生事务性工作中,尤其要细心观察每名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主动关心与亲近大学生,主动与他们进行必要的交心谈心了解其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并进行科学掌控与疏导。

总之,高校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问题已经成为当今高校改革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二者之间的信任事关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事关责任与尊重这样的大学核心价值,事关大学生能否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罗宾斯等著.孙健敏等译.管理学[M].(第7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阿克塞尔罗德著.吴坚忠译.合作的进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97.

[3] 彭庆红.高校教师素质结构模型的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