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法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其启示

摘要:新世纪以来,各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翻开了一个崭新的篇章。法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众多移民的国家,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有其特殊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介绍法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理念、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成果,并对其主要内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的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法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示

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5-0136-03

一、法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

二战爆发之前,法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酝酿期,其中不乏一些有建设性的改革意见。但由于战争的爆发,许多改革措施都没有持续实施下去。二战以后,法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曲折中前进,其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战后初期的“新学级”阶段。“新学级”的主要特点是,采取小班授课制,每个班的学生人数最多只有30人。第二个阶段是法国课程大调整阶段。这一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由于受现代化的影响,古典文学传统的优越地位逐渐减弱,一些应用性强的职业技术基础知识成为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第三个阶段是法国传统课程的回归时期。整个80年代都是传统课程的回归期,初等教育重新恢复传统的分科教学。1985年法国教育部公布的全国小学新教学计划将小学课程设置为独立的七门,即法语、数学、科学与技术、历史与地理、公民教育、体育和美术。…第四阶段是法国课程改革的新时期。新时期的课程改革以1989年《教育方向法》的颁布为标志,并对法国未来教育的走向做出了明确规定。整个90年代都以这部法律为基础,对基础教育进行全面改革。从《教育方向法》的颁布一直到今天,法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继续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和公民教育,更加注重每一个孩子享有的教育权。

二、新世纪法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为了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

新世纪以来,法国教育中学生学业质量下降、教育不平等的现象依然严重。为解决这种教育不平等现象,法国政府提出了全新的课程理念。2004年“为了全体学生成功”的提出,使得其核心概念“必不可少的共同基础”深入人心。要想全体学生都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共同基础”是前提条件。随后,第二年出台的《学校未来规划及导向法》又对“必不可少的共同基础”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规定其中心思想是探索一种基础知识,这种基础知识要综合各个学科的知识,其本质思想是“为了全体学生”。“为了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指出,学生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教学各个不同的学科都要在这独立的个体上得到综合,通过学生这个个体,将不同的知识与学科进行整合,在这个个体上达到统一。

(二)逐步完善的课程体系

法国原有的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不合理现象。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改革,课程体系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更加适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首先,课程体系的完善体现在对课时结构的调整上。从2013年9月开始,法国22%的公立小学按新的作息时间上课,学生每天上课时间从6小时改为5小时15分钟,每节课45分钟,午休时间1.5小时;周三增加半天课,课后组织文体等课外活动。这样的课时结构调整使得作息时间更加合理,学生学习和休息时间的安排更加适合其成长规律。其次,开始注重设置合理的课程。从2007年起法国设置了补充课程,以此来照顾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辅导课程也完善起来,学校为困难学生开设两小时辅导课,教师年工作量中包含60小时的课时对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辅导。另外,学校还为困难学生设置了补习班,将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分成小班来对他们进行分别辅导。这些补充课程和辅导课程的确立,使得法国的基础教育更加趋于完善,学生的受教育权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三)包罗万象的课程内容

由于20世纪80年代传统课程的回归,到90年代末,法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更加注重本国的传统文化学习及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继承。新世纪以来,法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在课程内容方面不仅注重本民族的文化传承,还提出了要学习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首先,课程内容重视基本知识。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一环,只有基础知识掌握了,才算是初步达到了受教育的意义。同时,道德教育也被作为教学的重点,道德教育内容大多以分散的形式贯穿于教材中,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道德教育。而外语教育更是世界多元文化在法国基础教育中的体现,这样的课程内容使得教育内容更加丰富。2012年语言策略委员会提交的“学习语言,学习世界”报告中指出,学校要做好小学和初中外语学习的衔接;初一开设两门外语,英语为必修课;突出外语实践,在非外语学科中开展外语教学;同时特别发挥外籍专家的作用。

(四)灵活多样的课程评价

21世纪以前,法国的课程评价注重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评价体系相对来说不完善,对学生的督促性作用不是很大。为此,在课程评价上进行了改革,使其发生了重大转变,评价对象由原来的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变为现在的小学一年级和五年级的全体学生。调整后的评价要对学生每一年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以利于提出更好的对策促进学生以后的学习。这里所说的评价是形成性评价,就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来进行改正。这种课程评价认为,对一个学生的评价应该灵活多样,不应该只注重考试成绩,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体系和综合素质。

三、法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实施中依然存在不平等现象

法国教育的公平度在34个世界经合组织国家中排名第27位。据联合国2010年统计数据,法国各类移民数量已达720万,并且每年还有很多来自不发达国家的移民涌入。这些移民大多家庭条件较差,子女受教育水平较低,因而在受教育方面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相较于法国社会强调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这些现实存在的受教育不平等问题显得更加尖锐。

(二)课程政策前后不具有连贯性

法国的政体决定了法国教育的连续性较差。由于教育部长的频繁更迭以及个体对教育政策的认知差异,使得他们在教育领域推行的政策不具有前后一致性,而且每个教育部长提倡的政策取向之间缺乏连贯性。有的教育部长在位期间推行的是教学革新的政策,而有的则推行回归学科知识的政策。一项改革政策要想推行和实施,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来进行理论论证。但由于法国的政体更迭频繁,在旧的改革政策刚通过理论论证,还没有推广和实施的时候,新一届的政府就上台了。新政府又有新的执政理念,颁布新的改革方案,有时候新的理念与旧的理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这就引起了课程改革的混乱,影响课程改革的进程。这种情况给法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课程内容与安排不协调

在课程内容上也存在很多不协调的因素。比如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发展学生个性的目标之间无法平衡;课程的整合和分科之间存在矛盾,等等。课程改革倡导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有一部分教师为了响应新课程的倡导,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增加了超量的活动,导致学生忽视了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对课程的这种错误理解与安排不仅没有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还使整个教学失去了意义。除此之外,课程的安排同样存在不合理现象。小学每年上课时间是180天,低于世界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数187天;小学生每周上课4天,其他欧盟国家是5到6天。这种不协调的课程安排不仅导致学习效率下降,更引起了教师的不满。

四、法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一)民主的课程理念

法国政府基于“一切为了学生”的课程理念,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法国推行补充课程,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实施个性化辅导等等,这些措施都有效地解决了一部分学校教育质量低的问题。我国国土面积大、民族众多,受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困难以及受教育权不平等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为了缓解这种学习困难、受教育不平等的现象,我们应重视民主的课程理念,并且使这种理念深入人心。同时要提高教育公平意识,更加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教育平等性,使更多的学生可以并且能够平等地行使自己的受教育权。

(二)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从2007年起法国设置的通识课程和补充课程很好地顾及了学生的个性及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质量。2000年至2006年,法国中小学生参加了三次PISA测验,与OECD其他一些成员国相比,学生考试成绩很一般。学生成绩的下降和教育不平等使法国加倍重视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他们认为学习质量的好坏,关键就在于学生有没有学习的兴趣。为此,法国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比如开展自由选课制,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自由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课程来学习。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并没有自由选课制,只有在高等教育中这种体制才有所体现。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质量观念,使每个孩子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而要想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其前提条件就是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及个J生发展。

(三)重视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

法国在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时强调课程与民族文化、当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如重视法语、哲学和公民教育,特别是本民族语言的学习。反观我国,虽然近几年社会上重视“国学热”,在教育改革中也不断强调传统国学的重要性,但汉语在教学中的地位还是没有十分突出。由于英语在升学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大,大多数学生和家长从基础教育阶段更多关注的是英语学习。从当前课程改革实践反映出的一些现象,如一些学校把语文课变成汉语和英语的双语教学,说明语文教育还存在一些误区。我们应该认识到,本民族的文化教育在任何历史阶段,对于任何形态的社会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我们在大力提倡外语教育的时候,绝对不能忘记能熟练掌握和应用汉语才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四)促进课程评价的多元发展

完善的课程评价机制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并体会到乐趣。促进课程评价的多元发展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在我国,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也在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反观我国学校评价机制,成绩的高低依旧是学校、家长甚至是社会对学生的最重要的评价标准。中考、高考依旧是选拔任用人才的重要手段,“考试定生死”的机制依然被社会各界所推崇。借鉴法国的经验,在课程评价过程中学校应尽可能发挥各界人士的作用。除了平日的试卷考试外,也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生活技能掌握和社会实践的参与,使课程评价走向多元化。世界各国对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在汲取各国教育改革长处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以更好地应对已经到来的知识大爆炸时代。

[责任编辑:刘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