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需要“刚柔相济”

小孩在妈妈的肚子里生长发育,在妈妈、奶奶、姥姥的哺育下成长,在幼儿园阿姨的教育下度过幼儿期;上小学后又在女教师的教育下完小学教育,上了中学也是女教师相对比较多,一句话,“阳刚教育”实在太少了!

在舜耕小学的升旗仪式上,从升旗手到护旗手,从主持人到宣誓代表,清一色的都是女孩子,再把目光转向班级队列中发现,胳膊上带着“三道杠”、“两道杠”的多数也是女生。为何在小学校园内多是女生唱“主角”?不少老师表示,小学阶段的男孩子似乎还不懂事,顽皮、淘气的多,而女孩不仅学习好,还在个人卫生、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等方面,都明显优于男生,因此,无论是选班干部还是参加各种活动,女生都能脱颖而出。

无论是学校的大型集会活动,还是演讲比赛,升旗仪式等,活动的“主角”大多是女孩子,走进教室,课代表、班干部中,女孩子也占了近七成。据老师反映,之所以选择女生担任班干部,除了女生学习,纪律好之外,主要是因为男生普遍缺少“阳刚之气”。

今年23岁的广州青年朱青(化名)刚大学毕业,这位说话细声细气、被同学戏称为“贾宝玉”的小伙子,从未参加过踢足球、打篮球等运动,也没有什么要好的朋友,闲暇时只能一个人在家弹钢琴或者听歌。

对于自己的“奶油”味,朱青也颇为痛苦。他说,这是从小在“女儿国”的教育环境里养成的。在家只有妈妈和奶奶陪伴和照顾着,性格深受其影响。更甚之,从小学到初中,朱青的班主任无一例外都是女性,主要科目老师也以女性为主。朱青说,至今自己还清楚记得小时候脸蛋、嘴唇被涂得红红的,夹杂在一堆女生中跳舞的情景。

“女儿国”里的小男孩

小学阶段的男生对妈妈有较强的依赖性,因为父亲工作忙,教育问题一般由母亲负责,接送孩子上学,辅导功课,教导孩子为人处事。父亲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很大程度上已经淡出了,这样男孩子缺少学习阳刚的榜样。现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没有同伴。没有兄弟可学习,也没有姐妹可比较,这样的情况里,在妈妈的影响下男孩易产生女性化倾向。

“我妈妈说……”,走在街上,经常可以在放学回家的小学生嘴里听到这样的话,而且说这话的很多都是小男孩。多数孩子表示,因为爸爸平时工作忙,所以无论是作业辅导还是上学的接送,都是由妈妈来完成,有什么有趣的事也会主动给妈妈说。

张女士的老公是做工程项目的,长期奔波在外,她也有自己的工作。忙的时候,儿子小洛就由钟点工接送及照顾,或者姥姥会从老家过来照看他,“不管是从忙闲程度还是传统观念上,照顾教育孩子好像就成了女人的天职。”张女士如是说。这样的教育缺失,一定程度上会使孩子有些心理缺陷。

现在的孩子,大多性格软弱、依赖性强,男孩子缺少阳刚之气,很大一方面原因是缺少父教。“还是妈妈最关心我。”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李小丹提起父亲来,有些不高兴,“爸爸总是说很忙,没空参加我的家长会,更不要说带我去玩……”

中国媒体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网友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失父教。据北京市妇联一项调查,目前家庭负责孩子教育的,母亲占70.2%,父亲仅占20%。父亲在孩子眼里代表着无穷的力量与强大的依靠。父亲角色的弱化和缺失,或多或少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如果父亲淡出对子女成长的关心和指导,不注意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发现,那些没有得到足够父爱的孩子情感障碍十分突出,出现焦虑,孤独、任性,多动,依赖,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弱,攻击性强等行为缺陷的现象较为普遍,甚至与成年后的不良生活习惯都有一定关系。

孩子们在家受到妈妈、奶奶、姥姥的照顾,幼儿园受到阿姨的教育,上了小学,甚至初中,仍摆脱不了生活在“女儿国”的阴影。

教育现象:女性撑起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天空

上幼儿园被阿姨带着,读小学和初中被女老师管着。在大多数小学及幼儿园里,除了体育及个别科目外,教师队伍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娘子军”,男教师已经成了“稀有宝贝”。小孩在妈妈的肚子里生长发育,在妈妈,奶奶、姥姥的哺育下成长,在幼儿园阿姨的教育下度过幼儿期:上小学后又在女教师的教育下完成小学教育,上了中学也是女教师相对比较多——一句话,“阳刚教育”太少了!

“男女老师比例是呈‘倒金字塔’结构的,幼儿园几乎没有男老师,小学的比例比较小,而到了初中,高中比例逐渐上升,大学则可能是男老师居多。”南昌市青山湖学校校长冯玉成曾对东湖区10所学校的男女老师比例进行过调查,只有城北学校的男老师比例超过20%,“在东湖区的各小学里,女老师占八成以上,小学男老师严重缺失。”

中小学校男女老师比例失衡的问题一直都存在,只是这几年逐渐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东湖区教体局有关负责人之前就意识到了男女老师比例失衡的现象,在老师招聘时,希望能够多招一些男教师,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效果并不突出。

冯玉成说,小学的男女老师比例失衡的现象最为严重。2008年时,他在百花洲小学工作,该校当时共有60名老师,其中男老师只有10名。

女性研究专家邹岚认为,中小学生正处于对外界模仿期,女教师的性格,心理,说话慢条斯理、“婆婆妈妈”等,都很容易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一个学校男教师太少,就如同一个缺少父爱的“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思维容易出现缺陷。

一所学校里,需要一定比例的男教师,刚柔相济,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人格全面发展。男教师的性格和生理特点,如关心时事、个性刚毅、喜爱运动、胆大等,是女教师不可替代的。

社会偏见,小学教师是女久的专长

长期以来,社会上有一种偏见,认为当小学教师是女人的专长,男同志当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会被认为“没出息”;此外,小学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待遇偏低也是造成男学生不愿报考师范类院校的原因。对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的职业歧视,是造成师范类院校乃至小学教师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最重要原因。

有教育专家指出,在低年级教学中,女教师因为耐心、细致等性格特点具有“优势”,在数量上超过男性实属正常的社会分工,但性别比例仍应把握一个合适的度。

工资待遇太低留不住男教师

“目前,转正后的小学老师,他们的工资,奖金及补贴加起来每月只有一千八百元左右,这还算情况比较好的,有的地方更低。那些编制外的老师的收入大家就可想而知了。你说这样的待遇能吸引男性吗?能让他们留下来吗?”谈到小学男性老师过少这一问题,解放小学校长谭自云忧心地说道,“不是我们不想要男教师,而是现在小学老师的待遇根本留不住他们。”

男青年不愿加入小学教师队伍的主要原因是待遇偏低,缺乏成就感。对于要养家糊口的男性而言,小学老师的待遇显然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与其在小学安安稳稳的教书,拿一份糊口的工资,倒不如出去闯一闯。

市教科院课题办主任吴定时认为,要改变小学男女教师比例失调这一状况,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加教师收入;另一方面,教育

界应尽快提高教师岗位的内在吸引力。

社会对男教师的角色在认知上有偏差

“你们根本无法想象,作为乡镇的小学男教师,如果长得普通的话,真的连老婆都娶不到”。一位曾在乡村小学任教五年,现已转行的男士提起他那几年的教师生涯,语气中难掩酸涩之感。“就算是同校的女老师也不会太看中你,她们大多都嫁乡干部或是有点钱的人,像我们这种小学老师,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内。”

由于经济等原因,加之社会对小学教师的不重视和小学阶段偏重女教师编配的习惯,使得男教师一直受到误解甚至歧视,这其实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事实上,男性本身对小学教师角色的认知也有问题”,湖南师大心理学副教授陈虎强分析说,“很多小学的男老师对自己的自身价值,角色认知有偏差,觉得这个行业让自己没面子,是无足挂齿,不值一提的。他们没有很好地认识到自己的真正价值,换言之,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多重要。”

陈虎强认为,若要改变现今男教师过少的情况,让社会、让男老师自己认识到小学老师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社会应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让人们对男性教师有更正确、更全面的认知。

师范院校招收男生的难题

“并不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为此努力,但学校没有人事权,很多时候,我们也无能为力。”谈到一个学校男老师仅十分之一这一情况,一位小学校长无奈地说:“现在老师的招聘工作由区、市甚至省里说了算,学校缺少什么老师就报给他们,由他们来安排,而且并非所有的需要都能被满足。对此我们没有选择权。”这位校长直言道,正是由于相关教育部门以前没考虑这个问题,加上制度和程序等的影响,使得失衡情况不但没得到控制,反而愈演愈烈。

至于改善这种男女失衡的情况,该校长也提出了她的意见:首先在师范生的招生上就要注意男女比例的把关,从源头上控制比例的失调:同样的,在老师的招聘中也要注意宏观调控,改掉过去偏重招女老师的旧观念。只有在整个师资队伍中实现平衡,各地方,各学校才有可能达到平衡。

但是师范类学校招收男生也遇到了困难。沈阳师范大学学生处长赵为介绍,学校历来就是女生比男生多,面向小学的“初等教育专业”男生比例更少。目前学校男女学生的比例也都维持在3:7左右的比例。男生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体育等专业,英语,艺术,教育管理等专业的男生几乎是凤毛麟角。

呼声:孩子教育需要“刚柔相济”

如今,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环境和谐,心理健康”的氛围下得到完美的教育。而男教师的缺失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心理成长等方面都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在小学,孩子从男教师的教学里不仅能获得知识,还能享受‘阳刚之气’的熏陶。”一家长认为,小学教育是人生当中影响力最深、最基础的性格培养阶段,如果长期在女教师多、男教师少的情形下求学,孩子不易得到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孩子刚从父母身边来到小学集体中生活,女教师的“慈爱”优势自然能够适应儿童的心理需求,而且,女教师更加细心、耐心,孩子比较“亲”女教师。但男教师处事独立果断、自信、幽默豁达,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不可缺失的。

有看15年教龄的汪老师对小学男女教师的教育方式颇有研究。她深有体会地说,在课外活动时,孩子经常会摔跤,如果是男教师遇到了,更多地会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若是女教师碰到这种情况,通常会抱起孩子,帮其拍灰、抹脸,这样会让孩子产生较强的依赖心理。小学教师多为女性,在她们性别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们在性格形成、人格培养以及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方面,也必然产生特定的异化和失衡。如果男生长期缺乏成人男性作为自己的榜样,可能会缺少独立,果断和刚毅等阳刚之气。

女教师温柔、耐心、观察仔细,易接近学生;男教师有魄力,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对学生的引导能力强。中小学教师多为女性,在她们性别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们在性格形成,人格培养以及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方面,也必然产生特定的异化和失衡。

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同样重要。对一所学校来说,男女教师比例持平才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孩子的成长需要男女教师“刚柔相济”的教育,才能使之更全面。

孩子的人格养成和素质培养,就好像吃饭要注重营养搭配一样,男文教师缺了谁都不行。

解决中小学阳刚教育缺乏的措施

1 重视家庭父教,培养孩子的阳刚性格。

2 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男教师榜样典型,改变传统观念,使男性教师建立自信。

3 合理搭配、招收小学男女教师。

4 注重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5 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尽快提高教师岗位的内在吸引力。

6 积极探索现代教育的完整化、精细化和特色化。

7 改变旧观念,平衡整个师资队伍。

8 鼓励中小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豁达开朗的性格。

(编辑 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