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经济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就业与经济增长具有很高的关联度,当前的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就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就业在整个就业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研究和分析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从根本上促进和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率和满意度,进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 新经济形势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与分析

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上半年,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攀升带来全球石油危机,全球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加大,下半年,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加剧恶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受到拖累,出口大幅下降。进入2009年以来,实体经济受到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显现和加深,工业产出和贸易萎缩的速度加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曾再度下调经济增长预期,成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我国在中央快速而强有力的政府投资拉动和宽松货币政策等主要措施下,刺激和扩大了内需,推动和增加了就业,以保证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收到明显的成效,但外部经济对我们的影响还在持续,中小企业实体经济经营困难还在延续,社会投资增长乏力,经济内生的增长动力非常脆弱,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困难相当大。这样的经济形势给就业带来很严重的打击,不谈大批外出打工的农民工退城返乡,也不说多少企业因实体经济衰退而倒闭,就拿大学生这一就业高端的群体来说,2009年有610万人需就业,这是历史的新高,其就业的难度和就业预期收入的下降都达到了最不景气的状态。我们从政府出手加强政策、资金支持努力挽救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强大举措也能感受到大学生就业形势可以说进入了寒冬。

就业是与经济有着紧密联系的重要指标,经济发展历史证明,经济增长能够促进就业的增加,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早在1962年就根据美国的经济发展经验数据提出著名的“奥肯定律”:劳动力需求的水平在动态意义上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就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就带来相反的结果。并且给出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量的关系: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就我国而言,有专家预测,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约可带动100万人就业,这也是政府将充分就业纳为经济目标的重要原因。

大学生是新就业人群中的最高层次,按理说每年国家有1000多万就业岗位,简单来看,就业是不成问题的,但尽管国家政府、企业和学校甚至学生可以说都做了最大努力,国家公布的一次就业率仍只有70%,应该说如果没有政府的宏观调控指标会更低。大学生就业矛盾主要由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大学生的素质能力与企业要求的匹配度问题两个方面造成的。如果大学生肯放下架子和面子,向下寻求些岗位,至少眼前的就业问题也就解决。如果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多注意一些自身就业能力的强化和提升,基本达到企业对新人的要求,这样既满足了自身的价值预期,也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渴求。我们也注意到,毕业生中有一批学生能进入比较好的企业就业的,就拿薪水来说,本科毕业能达每月三四千元甚至五千元的水平,而就业困难的学生只一千元左右,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就业效果好的学生一般具有这么四个特点:良好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与职业匹配的职业形象、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这些特点与企业的要求具有很高的吻合度。

二、重视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和根本

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国外早于国内,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英国,到目前在就业能力内涵和结构方面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然而国内外研究基于的认识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技能水平,减少失业率。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比较有代表性:一种观点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适应能力,是对工作任务和环境变化的预料和反应,如国际劳工组织(ILO)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另一种观点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在一个既定的劳动力市场上成功从事某种工作的潜力(Jssen ,1998)。它强调的是个体能成功完成未来工作的潜能,是雇主们所期望的在将来的岗位中有效工作的行为特征。国内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培养所获取的核心素质群,而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核心素质群代表的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一种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素质的开发而形成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能够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素质群。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很多方法,可以是增加就业岗位,给予奖励和补贴等等,这些也是政府今年上半年所做的,但我们认为这些都不是根本性办法,最关键和根本的是要在主体的培养上花功夫。目前,在学生培养上还是有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从客观上讲,很多企业都非常需要人才,因为时代的发展赋予人才更大的价值,它是一个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每年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却并不能真正满足企业发展之所需。我们认为造成这一就业矛盾的根本因素是我们的人才培养上出现了脱节,高校人才培养似乎赶不上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有很多学生到了将近毕业时对自己就业的岗位和自己所能从事的工作一无所知,有很多企业所需的技能都没去学,因为我们的教学计划没有安排,甚至很多学生都没到企业实习过。

大学生的培养是社会问题,也是系统工程,不是仅靠高校就能胜任和做好的。现在大学已不是象牙塔,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因素多元化和无所不在,这是社会的作用;从纵向看,人的教育从小就开始,家庭以及中小学对大学生在做人方面的影响是非常重要和无可替代的,在片面强调升学率,追求高考率的时候,我们已将一些重要的方面丢失,而这些方面完全由高校来承担似乎有些困难,也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当然,大学也有做得更好的地方,如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加强对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教学计划中多一些实践分量、少一些理论课时,教学方式上多一些探究式、少一些灌输式等等。

当前的经济形势给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国家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经济实力有了非常大的增强,年均经济增长接近10%,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经济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城乡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三大产业间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的动力发展不平衡、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平衡、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不平衡、发展总量与质量效益不平衡、当前发展与持续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不平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这些是企业在持续发展中要努力改善的方面,也是我们人才培养所要积极关注的。

三、新经济形势下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首先,社会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努力抓好环境和意识形态领域对大学生的影响。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手段,建立健全反映健康正面内容的网站和信息,将网络这一大学生乐于接受且不可或缺的手段转化为我们政治思想工作的有力武器。加强学校周边的环境整治,重视环境对大学生的潜移默化影响,使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安全健康文明。要强化社会功德意识,教育引导社会成员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使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使好的风气对大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

其次,作为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承担着主要角色。全校上下要更新观念,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要把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作为全体教职员工的使命牢记在心,从而才能在行动中主动积极地通过每件事每次机会教育引导和感染学生。要制定符合企业社会需要的适时更新的培养方案和计划,加强应用型削减理论性,开辟和挖掘资源为学生提供实验实习的条件,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对教师提出要求,促使教师加强与社会与企业的联系,传授给学生更多最新的知识,给学生提供接触了解企业的机会。要尊重和培养大学生的独立和自主意识,对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重视和认真对待,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权。邀请企业和社会人士来学校作报告,让学生更多了解企业和社会,引导他们尽早思考自己的发展规划,对照企业的要求进行针对性准备,第三,作为企业也要主动承担起其未来员工的培养责任。企业希望招有经验和技能的员工,然而,其代价必然比招大学生高,而刚入职的大学生的培养也是一项必然性工作,如果企业能将入职后的培养提前到大学阶段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考虑,它不需要专门的经费,可能会影响一些企业的效益,但它不但能使你选到合适的人选,而且通过实习锻炼,使学生一毕业就能上手,可能还节省了开支。而企业的培养功能是高校所无法完成和替代的。即使可能有一些学生毕业后另有选择,就把它作为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其社会价值也是非常巨大的。

第四,作为主体的大学生的表现在其就业能力提升方面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以上的都只是外因,没有内在的转化是不起作用的。当然,要使大学生有积极良好的表现也还要靠教育,这些都不是其所固有的。我们认为,大学生要完成就业能力提升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主要有:主体意识,积极进取的思想,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意志力,乐观开朗的性格。在学校的专门教育引导和学生自身的积极努力下,首先逐步形成这样一种基础素质,这是关键和前提,在此基础上通过社会、企业、学校给学生提供和创造的条件,就能够使之转变为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从而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最后,建议国家改革初等教育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素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在最适宜培养的时间段使学生的品德和素质得以优化和提高,为大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其就业能力的自觉培养。

总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都来关心和配合行动,尽管很复杂,但它是一项不得不做的工作。只有这样,若干年后,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和缓解在经济困难时政府出面调控就业市场的状况,也才能使高等学校培养出质量更优的高层次人才。

(朱新伟,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