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好家风征文

【篇一】

如果你问我“什么是家风”,那么我一定自豪地告诉你:“家风,就是家庭长久以来养成的好习惯,能使我们受益终身,也是长辈对晚辈的训诫和期望,是爷爷教给爸爸,爸爸教给我,我又教给自己孩子的道理。”很庆幸,我出生于一个朴实的家庭,从小爸爸就教育我要诚实守信,做人要本本分分,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能骗人,还要热心、勤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正因为爸爸的这些话,从小激励和影响着我,我顺利完成学业,也顺利就业。

刚参加工作时,我进入了政法机关,从一名青涩的学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检察官。刚开始,我还不懂自己的选择,但是一种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很快油然而生。13年的从检生涯里,数百件案件的办理,自己始终坚守着职业操守的底线,抵御着职业中所带来的种种诱惑,也慢慢体会到“清白”和“干净”二字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感。“忠诚、公正、廉洁、为民”的铮铮誓言渐渐烙在了心底。

如今,我已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也有种“子承父业”的感觉。因为在我懵懂地明白爸爸教给我的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时,爸爸也是在纪委工作。回忆起那时,爸爸常说给我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过上美好的生活,要通过自己的勤奋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也是从那时起,爸爸会给我讲一些因违法违纪被受处罚的事例,来教育我要如何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现在的我做了母亲,快四岁的孩子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在陪伴孩子一天天长大的日子里,孩子的一言一行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良好家风对孩子的影响。正如一句俗话所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那些总羡慕别人孩子优秀的家庭,其实都最容易忽略了自己教给了孩子什么。所以,家风教育就是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良好人格的建筑。此时此刻,我突然想起了自己不久前曾经问过孩子长大了要做什么?孩子的回答是:“我要当警察!”当时我还劝说她为什么不当医生,医生是治病救人的?可是,孩子很生气地,并且用很肯定的语言跟我说:“不,我就是要当警察!……”回想着孩子给自己的肯定答案,心里无比欣慰和满足,因为爸爸教给我的做人的道理,如今我也教给了孩子,也许将来曾经的对话会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但是做一个正直的人,已经深入了孩子的心,这充满了正义和忠诚的职业理念将指引着我的孩子像父亲教育我那样,在人格成长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

所以,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就是我的家风。正如诗人于谦在《石灰吟》中所写道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篇二】

“老猫房上睡,一辈留一辈……”

儿时起,妈妈的这句话就时常响在我们的耳边。那时候,我们都似懂非懂,但知道:人,要有教养,要辈辈传。

长大了,才知道这是北方的俗语,也真正地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对后代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模仿,是一种家风的传承。由于父母的言传身教,现如今我们兄妹四个各自成家立业,也算事业有成,最主要的是我们及我们的孩子们都孝顺。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更是我家祖代相传并引以为骄傲的事。父母虽然没给我们讲有关孝顺的大道理,但我们是从小看着父母对长辈的孝顺、对亲人的关爱长大的,孝老爱亲,在我们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我的父母都是老师,养育了我们兄妹四人。本是六口之家,但先是老舅来读书,几年后,老姨参加工作住到我家;
老舅当兵走了,姥姥、姥爷搬到了我家;
后来四舅的儿子来学前班读书,一住就是近十年……我们从没听见父母喊苦、说累,看到的都是每天微笑的面孔。

至今,姥姥瘫痪在床的画面还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那是1993年春天,一向要强的母亲哭了,哭的特别伤心,姥姥瘫痪了!从那时起,母亲每天下班回家,不仅忙家务,还要侍候姥姥,擦屎擦尿洗身子,每天定时背着姥姥去医院针灸,回家来锻炼腿部肌肉。50多岁的母亲每次帮姥姥锻炼完都是气喘吁吁,大颗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流,紧接着是大块的尿布一堆又一堆的浆洗……

母亲怕屋里有味,无论春夏,还是秋冬,都是在屋外的院子里给姥姥洗尿布。春秋还好,冬天,冒着刺骨的寒风,放上些热水也转瞬变冷,母亲的手粗糙开裂。都说老年人真的像个孩子,由于瘫痪在床,姥姥时常大便干燥,医生让吃果导片,姥姥就偷偷多吃,结果又止不住,弄得满炕都是。母亲依旧耐心收拾,没有一丝怨言。

正是父母的孝老爱亲感染着我们,我们兄妹四人从小就都非常懂事,都会做饭、做家务,还从不吵架。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烧柴都靠自己家上山弄。父亲母亲领着二哥去树林里砍柴,大哥领着我和弟弟在家做饭。大哥也还小,就蹲在锅台上做饭,我负责烧火。等父母他们回来的时候,饭也熟了。

那时生活比较困难,父母又怕耽误我们长身体,每天中午都吃饺子,但大多是菜馅。中午下班回家,全家动手:和面的,剁馅儿的,擀皮儿的,包饺子的,烧水的……边干活边讲着见闻、笑话,忙的不亦乐乎!等到大哥上了大学,每到寒暑假,我们哥几个就成了家务及做饭的“主力军”。尤其是过年的时候,更是无需父母动手,大哥、二哥掌勺,我备料,弟弟负责做米饭、摆放碗筷、酒水等,父母偶尔监督一下,挑挑毛病,真是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直到如今,我家过年都是大团圆。大哥住在呼和浩特,弟弟远在山东,但每年春节务必回家。虽然只有几天的假期,虽然要开十几个小时的车,虽然旅途劳顿,可到家后没有谁歇息,马上开始“战斗”:我们哥嫂弟妹七八个争着当主厨、备料,一日四餐,餐餐丰富;
席间推杯换盏,题词助兴;
餐后轮流陪着父母玩牌,哄他们开心;
睡前全家围坐在一起,说各自的工作、生活,滔滔不绝,欢声笑语不绝于耳。父亲母亲总是看看这个,瞅瞅那个,笑得合不拢嘴,眼里满是自豪。

“老猫房上睡,一辈留一辈……”现在这句话又成了我们这一代教育子女的“名言”。我的侄子、侄女、女儿、儿子耳濡目染,也是“孝”字为先。你看:我那十岁的儿子正在为姥姥、姥爷开门……

【篇三】

父亲给我讲了一个他儿时的故事,现身说法讲述家风家训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父亲说每当夜幕降临,他坐在明亮的电灯下读书、写作或看到墙上挂着的那幅写着“遵祖训二字格言曰勤曰俭,教子孙两条正路唯读为耕”的字画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时候祖母端给他们兄弟姐妹的那盏煤油灯。

父亲的儿时,乡下没有电,全靠煤油灯照明。困难时期,物资紧缺,煤油供不应求,农村每户每月只能凭证购买一斤。

那时,我父亲姊妹弟兄多——五男四女,家里非常贫寒,有时就连这每月仅有的一斤煤油也无钱买回来。因为这,祖父的脸上时时流露出内疚的表情。还是祖母有办法。她常用旧棉花撮成一根细埝,把省吃俭用攒下来的豆油倒在碗里,点上豆大的光亮,供他们兄弟姊妹几个围在一张饭桌上写作业。祖母则站在旁边,

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不时地帮他们挑着灯芯上的灯花。

“最难忘的是有一年冬天的夜晚…”父亲声音有些哽咽地接着说,“你祖父用一百斤土豆换来的8元钱,给我们买了一盏马蹄灯。那天晚上,天气特别冷,我们兄弟姊妹几个正围坐在煤油灯下写作业,忽然,门‘吱呀’开了,抬头一看,只见你祖父戴着的毡帽上、身上全是雪,手里拎着一盏闪耀着白光的马蹄灯,放到桌子上。我们如同得了宝贝似的,心里那股子高兴劲儿,简直无法形容!从此以后大家就在那盏马蹄灯下读书、写字。马蹄灯是我们形影不离的好伙伴。”

后来,伯父和姑姑们都相继或考学或被招工离开了家,父亲和叔叔也都参加了工作。天南海北,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积极工作着,每逢节日假期,总会从四面八方相聚在老家,共享天伦之乐。这盏马蹄灯至今还在老家里保存着,每次回家总要到屋里看看它。父亲眼含热泪深情地说:“每当看见这盏马蹄灯,总会回想起煤油灯,想起那段虽然艰苦但却很难忘的日子。我们兄弟姊妹几个都能亲切地领悟到:煤油灯点燃的,分明是父母亲心头的希望之光啊!而‘遵祖训二字格言曰勤曰俭,教子孙两条正路唯读为耕’这句格言正是我们的传家宝啊!”

现在我们家的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爸爸还经常给我们兄弟讲起煤油灯的故事,更会念起这两句朴实的话语,教导我们兄弟要勤俭,多读书。后来父亲还特意找农民书法家张守德老师把家训书写并装裱起来挂在客厅里,目的就是告诫我们要谨遵家风家规,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篇四】

家风与家教是一个家庭健康生活的根基,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家庭给予孩子们最初始化教育。父母教给我的“孝、俭、谦”,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更成为我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

(一)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人类最朴素最基本的情感,孝敬父母也是创建和睦家庭,进而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和母亲照顾瘫痪卧床的爷爷7年之久的情形总会不时浮现。那时的我刚上初中,每天清晨父亲都会比我们提前半小时起床熬粥。等到6点钟爷爷醒来,父亲会趁着天上的日头还不太大,先推着爷爷去外面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回来后母亲把脸盆端过来,毛巾拧干,帮爷爷洗脸刷牙。等到7点钟粥熬得浓稠之后,父亲把粥吹凉,喂爷爷吃下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亲和母亲重复做着同样的事而毫无厌烦之心,就是为了让爷爷能够平平安安的度过晚年。那时的我就告诉自己,等父母老了也要对他们孝顺,简简单单的陪伴比世界上任何誓言都更能打动人,更让人心中充满温暖和力量。

(二)

正所谓:“成由勤俭败由奢”。父母从小就教育我,只有勤劳、节俭日子才能过得好,安逸享乐将一事无成。

记得那是2012年的一天,家里来了许多亲戚。中午母亲为大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他们都吃的津津有味,赞不绝口夸母亲手艺好。下午客人走了,我帮母亲收拾吃剩的饭菜,当我把饭菜倒进了垃圾箱时,母亲看见了严肃地对我说:“干嘛到掉了,别浪费粮食啊,不要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就感觉有资本了,该珍惜的劳动成果还是必须要珍惜,你不知道我和你爸年轻时候有多不容易,过年也吃不上这么一顿饭”。母亲的一番话让我感触很深,从那以后,我懂得了节约,懂得了珍惜。现在已经结婚的我更加能体会到生活的不易,母亲的话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

(三)

父母常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态度,也是品行和修养的重要体现。

说到谦逊,不得不提起我的父亲。他是一名普通工人,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获得了大大小小的奖项不少,培养出的徒弟也遍布各地,领导们对他赞赏有加,但他总是谦虚的说着同样的一句话:“这都是我的本职工作”。虽然现在父亲已经退休了,但是他对工作还是充满热情,家里也经常有一些年轻上进的小同志向他来“取经”,父亲喜欢这些年轻有为谦虚好学的孩子。父亲的言传身教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渗透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

点点滴滴的回忆,让我对父母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恩。我相信,千万个家庭有好的家风,国家就和谐稳定、蓬勃向上、国富民强。

【篇五】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女儿在学校里学会了《少年中国说》,这略显稚嫩的慷慨激昂着实让一家人兴奋不已。

如何让少年一代像她们朗读的那样,成为国家的栋梁,除了学校的教育,家庭便尤为重要。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而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家风成为最重要的内容,这种记忆和温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更是延续。

从尊老爱幼到勤俭持家,家风、家训的故事很多,而对我来说铭记在心的是父亲说过的“从小就要懂规矩”。长大后,我从事纪检监察工作,更深深的懂了这句话的含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持续加大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贪腐官员纷纷落马,分析背后的原因多半是没有“红线”意识,不知敬畏、不守规矩。

小时候,做错了事情要被训诫,父亲却并不是随便拿起笤帚或者鸡毛掸子,家里有一把精致的竹尺。“挨打”要有仪式感,每当父亲拿起了竹板,就要飞快的回忆是哪里做错了…。如今,我也做了父亲,如何让孩子从小就有规矩意识,无疑是令父母最头疼的事。孩子不知道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再打板子显然是有违现代教育理念的。不过,我还是预备了一把戒尺,在关键的时候也曾“拿起”,只是不曾落下,真成了一种“仪式”。

这支戒尺比小时候我“常见”的那支要精致的多。姑娘知道这是戒尺,也知道是用来训诫做错了事情,我觉得这就是它的意义。其实,这更是一种提醒,“心中要有戒尺”,时刻提醒自己要有“红线”意识,“知敬畏、守规矩”,不仅是自己,也要教育好下一代,把良好的家风传承下去,从早、从小一刻也不能懈怠。

【篇六】

百度一下“王”姓,中国最大姓氏之一,考古可知:列侯分封时中山靖王之后,皇封“王”姓,尤其荣耀。繁衍几千年,成为天全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之一,其中不乏王侯将相、名人墨客,这是历史。

现实版的我们一家从祖太爷开始,我们是实实在在的劳苦人民。一百五十年前,我们一家随着全国的逃荒大军“闯关东”。来到此地,从此开始了此地创业、繁衍的生活。

也可能是基因的作用吧,从祖太爷到爷爷、到父亲,祖祖辈辈崇尚的是“忠厚传家远、积善人家长”,讲究的是“百善孝为先、诸事皆有缘”,牢记的是“世上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德、人间第一等好事就是读书”。并把这些作为教育后人的首选课,这大概就是现在所说的家训吧。

祖太爷到爷爷并不识字,疲于奔命,哪得读书?但是他们懂得读书的珍贵,懂得书籍的分量。不知从哪得到的一本《朱子家训》,一本《妇女家训》,成了家中至宝。说也奇怪,并不识字的他们对这两本书的内容倒背如流,以至于这就成了家庭教育的“校本教材”。孩童时代起,无论男女,就要跟着大人背诵朱子的金玉良言,并实施之,比如黎明即起,打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来检点;
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比如莫贪身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比如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家中女儿到了出阁年龄,或者是有新媳妇进门,《妇女家训》就是必备课程。讲究孝道、与邻里和睦。说来奇怪,当你背错了的时候,一字不识的爷爷会立即知道哪错了,所以晚辈们背诵这些东西都会认真、仔细,以至于到了中年还能耳熟能详。

背下来不是目的,实践与理论相统一才是背诵的目的,学会做人才是根本目的。记得那是发生在困难年代的一件事,我们家中兄弟多,粮食紧张,连续的野菜稀粥。正值雨季,哥哥忍不住饥饿,去生产队的地里掰了几个还不成熟的玉米,用火烤后一饱腹肚。小弟将此事告诉了爸爸,爸爸看着我们,不忍太过责怪,只是找到生产队长,道歉、认错,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包赔给生产队。此情此景,我们深深的懂得了忠厚、诚信的含义。

自己不读书,是没条件,但心中羡慕读书人。无论如何创造条件也让子女读书,哪怕是短时的。在此观念下,家族里读书之人越来越多。在爷爷的力促下,从老爷爷(爷爷的弟弟)开始,从私塾开始,家族开始有了读书人,而且情忠于教育教学。情忠于国学教育,100多年过去了,家族中至今已有四代人从教。

老爷爷出身私塾,有深厚的国学基础,从事工作之时,正是国家建国初期,在我们这地方算是一大文化人了。受其岳父包家的影响,他几经周折,拒绝了从政、拒绝了当时喀喇沁旗乌兰牧骑团长的职位,毅然回乡教学,兢兢业业一辈子,为按丹沟乃至美林乡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老爷爷的影响下,父亲22岁走上了从教之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历经祖国非常时期、改革时期,始终坚守在最偏远的山沟里教书育人,在复试班教学中,独创蹊径,成绩斐然。即使是在非常时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教学特点就是完成教学任务后,用自己的方式传承国学教育。在祖国各地逐渐抛弃国学记忆的大形势下,他们的学生还能熟记《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朱子家训》等等这些本属于中国的东西。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高中毕业的我秉承祖父两代人的期望,也走上了教育教学的岗位,受前辈的影响,除对教学兢兢业业外,我对国学格外关注,工作中,课堂上下,总是有意无意的向学生传输国学经典,并向系列化靠拢。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家出现了国学热,我的国学教育也走上了正轨,我编写的国学读本《丛林丹枫》正式出版发行,被很多学校用作校本教材,所带班级的读书成果被上级主管部门验收,评审,成为学校的科研成果。

侄子在北京搞起了幼儿教育,也正在向幼儿传授简单的国学知识。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忠厚传家远,积善人家长,世上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德、人间第一等好事就是读书,这是古训,也是我们的家训。如今,我家四代从教。

【篇七】

一晃父亲和母亲过世分别已有20年和11年了。值此清明时节来临之际,想通过回忆父亲教我学记账之事,祭奠父母在天之灵,以表为儿怀念之情。

当年父亲是我们公社较为有名的村会计,尤其是算盘打的又快又准,被人们称为“铁算盘”。记得从我上三、四年级起,晚上放学后父亲时常教我怎么记账、怎么打算盘,还哄我说让我帮他的忙。父亲教育我做会计工作不能有私心,不论什么情况下都必须严守会计制度,当时我还懵懵懂懂。每当我贪玩不想学的时候,母亲也在一旁引导和鼓励我:学东西要有耐心,多学点手艺没什么不好,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派上用场呢?我只好硬着头皮答应再“帮帮”爸爸,耐着性子跟父亲学记账、打算盘。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对诸如分户账、总账、单据以及会计制度有了粗浅的了解,可惜的是父亲的“铁算盘”技能我却一直没能掌握。

在父亲从事会计工作期间,我也确实感受到了由于父亲严格执行会计制度,不受村里个别人待见,给父亲乃至我们全家造成的一些烦恼和压力。当时母亲虽然也感到气愤和不平,可总是用“你们父亲做的是对的,就当吃亏是福吧”来安慰我们,使我在少小的心里也逐步认识到公家的钱怎么花、账怎么记,不是凭某个人想咋办就咋办的,必须按照制度办事才行的道理。也正因为父亲始终做到坚持原则按制度办事,不论是当记账会计,还是当现金会计,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从未出过差错,就是当时公社组织各村会计互相查账过程中,也未发现父亲做的账目有什么问题。

我参加工作以后,之所以能够较好地承担了四年银行会计和两年机关会计工作,是与父亲从小对我进行的会计知识启蒙教育以及他本身的良好示范引领分不开的。正应了母亲当时给我鼓励的话,多掌握一门知识总能派上用场。六年的会计工作经历,也为我现在从事的纪检监察工作储备了一定的财务监督技能。

可以说,父亲对我从小进行的会计能力培养,会计制度熏陶,还有他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使我受用至今,令我终身难忘。我将用更加努力的状态,更加认真严谨、清正廉洁、担当尽责的作风做好本职工作,告慰父母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