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为高校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方向, 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上会更加自由,自身的时代特点也更加鲜明。其精神文明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准存在不均衡性。为此,在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当前信息爆炸时代,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大学生面临信仰缺失、价值观功利化、道德迷失等问题,民族文化面临挑战,国家未来建设接班人理想信念的培养和思想政治建设刻不容缓。艺术学校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其自身会受到不良影响的冲击更大。针对这一实际,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切实深化艺术院校的核心价值观育。

一、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意义

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艺术专业功底扎实,但文化基础较为薄弱。艺术类学生大多从小接受艺术教育,并为之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及精力,而忽视了文化知识领域的提升,加之文化课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要求不高,也进一步加深了艺术院校大学生对文化理论课程的漠视态度。在很多学生看来,学习文化理论课,尤其是思想政治类课程,纯属浪费时间,影响专业学习,这使得针对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开展,成效低下。他们呈现出的问题是有目共睹的:

(一)价值取向多元化

艺术类大学生从中学逐渐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价值观的可塑性虽然很强,可是其价值观也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这样的话,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确立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阻碍。尤其在艺术创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各类文化的理解与融合又往往是不可避免的话题。艺术类学科的学习和创新要求教学及时把握时代动态,精彩的艺术创作往往要具备时代的潮流思潮。所以,艺术类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冲撞之中不可能完全独善其身,因而文化的多元势必影响到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形成.同时学生的心理、生活需求趋向多元化,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各不相同,艺术类大学生的业余时间相对较多,闲暇生活丰富多彩,且以娱乐性、网络型、消费性的内容为主,因此艺术类在校生的月生活基本开支明显高于同级其他专业。再加入学前后专业学习费用开支相对较高,甚至存在高消费和超前消费的现象。就艺术类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发展趋向而言,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人们对利益追求的强化,社会对个人正当利益的肯定,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价值群像中的消极因素呈现增长趋势,如不加强教育引导,势必走偏方向,酿成严重后果.

(二)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一些 艺术类大学生由于理想信念淡薄,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发展”,加之其授课方式的个别化、自学方式的单一化,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更加追求个性化,因而容易养成一切从个人实际出发,从个人才能的发挥、个人利益的获得、个人价值的实现等方面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进而滋生以自我为中心,以实现个人目的与价值为取向的个人主义思想。这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但另一方面则易产生我行我素,不注意自我约束,集体观念淡薄等弱点,具体表现为:缺乏全局、大局意识,团队精神差;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甚至逃避,集体荣誉感不强;生活、学习上独往独来,自由主义严重;追求个人“实惠”“名利”,对国家和集体利益缺乏责任感等。

(三)自我意识强,个性突出

藝术类大学生思想活跃,富有创造性,但处理事情及考虑问题过于理想主义,脱离现实;情感细腻,好恶分明,对外界刺激敏感,情绪波动大,周期性较长;受专业教学和创作理论与实践的影响,艺术生在对形象、情节、情感、行为的把握和运用过程中,善于求新、求异、求变,善于敏锐扑捉社会和人的内在变化和特征,根据社会及受众的审美心理和需求来创作。可以说,是艺术实践铸就了艺术类高校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富有创新精神的前卫意识和行为习惯,他们遇事通常想做就做,不受世俗观念的约束。但是这种思维上的求异性容易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刻意模仿所谓大师的不修边幅的形象。在大学期间自我意识表现很强,希望脱离家庭、学校的监护,自我意识突出,强调个性化发展,比如在文明举止方面,有些学生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并且在个人形象上等刻意追求异化,随意、庸俗被看作是“潇洒”,而对道德、纪律的蔑视与叛逆被当作“个性”。再加上由于其辨别能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较差,如果再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会出现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

(四)学习积极性不高

艺术类大学生有一部分并不是通过系统专业学习考入,而是把艺考作为升学的捷径,因此学习的目标性并不明确,学习不是为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完全是为了一张文凭。还有部分学生对专业缺乏热情,求知欲不强,缺乏刻苦专研精神,学习不能做到求深、求多。这部分学生既不好学,又不深思,对成绩莫不关心。这类学生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也比较弱,更不用说思想政治觉悟了。还有一部分学生重专业轻文化,由于偏重于艺术专业的学习,所以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较差,个体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窄,学生综合素质较低。

(五)生活追求新潮,安逸享乐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高档化,在现代生活消费意识熏陶下,青年学生也纷纷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化。在生活方面,推崇及时行乐,吃讲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相互攀比、超前消费。生日及节假日往往成为他们物质消费的庆典,狂欢宴饮、挥洒人生,甚至一些来自边老山区的学生出现不惜“借钱过好日子”。而对提倡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嗤之以“小农意识”;在学习方面,贪图安逸,缺乏积极进取向上精神,声称“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的所谓“治学原则”;在爱护保护他人成果方面,表现出道义上的缺失,随意破坏、剽窃事情时有发生。

二、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艺术专业学生是大学生中相对特殊的群体, 其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针对这类学生的特点,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指导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学生,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学生,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学生,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学生,促进艺术院校学生全面发展。总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够凝聚正确的思想,并积极抵御不良思想和错误思潮对艺术院校学生的影响,加快形成良好的道德。可以说这是艺术院校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政治教学工作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途径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习近平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特别对于艺术生来说,由于其专业特殊的授课方式,普遍学生长时间师从专业教师,很容易对知识渊博、专业和学识水平高的教师有强烈的钦佩感、崇拜感和顺从感,对这样老师的话也比较听从。如果教师不讲政治,不讲“师德”,不讲纪律,工作讲报酬,接受学生有目的的“馈赠”或校外兼课、兼职过重,都将损害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使学生产生思想上的迷惘、混乱和言行上的失范乃至错误,最终导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滑坡。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专业教师在艺术类学生教育中的特殊作用,重点发挥专业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榜样示范作用。

(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这为新形势下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改进、加强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与路径。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从认清现状、完善机制、提升师资、深化改革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三)深化教学改革,拓展有效路径

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针对性和有效性。一要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教师要回归课堂、用足用好课堂,要敬畏讲台、珍惜讲台、热爱讲台,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认认真真讲好每一堂课。要加强课堂教学组织,增进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强课堂教学的秩序、内容和考核等管理,确保其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不能搞“我的地盘我做主”。二要推动教学贴近现实生活。据相关调查,大学生反映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最普遍的问题是“理论与现实脱节”。一些教师自说自话,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照本宣科,不面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教材过于理论化,注重结论而忽视了生动性和可读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结合起来,及时回应学生遇到的思想困惑,让学生领会科学理论的实践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力量、中国发展的时代意义。教师在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把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的过程中,要尽量接地气,使学生乐于易于接受。三要实行精准化教学。目前,一些高校尝试了“大班教学,小班研讨”,但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大中班教学,统编教材、统一考核和师生比过大等问题制约了教育教学的精准化和精细化。要注重分析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力避千书一面、千堂一面、千人一面,力避“空话”“大话”“套话”,将总体上的“漫灌”和因人而异的“滴灌”结合起来,在针对性、个性化方面多做探索,在时代化、通俗化、网络化等方面深入推进。

(四)建立心理辅导员队伍,完善心理咨询体系

艺术类学生特点较多,反映出的心理问题相对也多,如心理承受能力弱、厌学、对社会不满、多疑、不自信,等等。有的学生甚至有偏激的思想和过激行为。每所高校都有心理咨询机构,但很多学生不愿去做心理咨询,反而愿意向自己的辅导员倾诉,本人认为可以对辅导员进行一定的培训,让辅导员充实到心理咨询体系中,发挥自身作用,进行信息收集,信息评估,信息反馈等,联合心理医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完善心理咨询体系,切实有效的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徐鹏.试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J].社科纵横,2010(25):161.

[2]李慧.浅谈“90后”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四个转变[J].中国电力教育,2009(15):166.

[3]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