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校教师教学道德修养

摘 要: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大学生的重任。高校教师不仅要完成教书育人、科学研究,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为国家培养品德高尚的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科学服务、引领社会向正确方向发展。因此,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品质高低,就成为衡量教师能否很好的承担起培育社会人才,促进社会发展进步重任的标准。本文以某些高校教师师德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分析问题,并从两方面论述了提高高校教师师德的措施:一是要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二是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实施。

关键词:高校教师 教学 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233-01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竞争的核心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建设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基地,是为科教兴国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保障。为了这一目标,高校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全面发展好重要的策略。高校教师不仅要完成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更重要的是为国家培养合格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科学服务、引领社会向正确方向发展。但由于受社会环境、学校管理和自身素质因素等的影响,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出现了令人堪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重教书,轻育人,德育意识淡化;(2)重权利,轻义务,敬业精神不足;(3)重物质,轻师德,精力投入不够。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师素质,尤其是教学道德修养,就成为高校发展所关注的重点。笔者认为提高校教师教学道德修养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始:一方面是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实施。其中自身素质的提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树立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建立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树立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确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想。一个教师,如果心中对教育事业没有热爱的情感,那么肯定不会教出好的学生。如果对教育不负责,那么对学生也不会负责,所以提高教育事业的第一步就是让自己真正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对教育事业的负责态度,是教师重要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无私奉献、呕心沥血、诲人不倦的原动力。只有教师心中有热情,真正实意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在其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其取得点滴进步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和鼓励的言语,在道德品质、思想情操、精神风貌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以身作则,树立正能量,凝聚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有可能更好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所以塑成教师对教育事业负责是当代高校教师教学道德修养的根本前提。

(2)加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不是单纯的,也不是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更不是空洞乏味的说教。高尚教师折射出的道德修养是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锤炼而成的,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才能认识教师的工作的重要意义,才能使自己的理念、境界逐渐得以升华,才能心甘情愿地投身到服务社会,奉献大众的浪潮中。“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高校教师担当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致力于培养出对国家忠诚的合格接班人,这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只有教师具备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才会在教育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全身心地投入,潜心钻研业务,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理论知识,广泛搜集最新教育信息,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

(3)加强教师的专业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教师承担着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高超的学识本领不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动力,还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础,更是教师树立教学威信的保障。面对飞速发展的世界,知识日新月异,教育的急剧变革和人民素质的迅猛提升等都向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承担多重角色,并具有多方面、综合性的能力。作为知识的传播者高校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要做到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教师要树立起终身学习、毕生探索的思想,潜心学习理论,钻研业务,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理论,将教育与实践有机结合,发扬探索和创新精神。

除了抓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外,制度建设也是高校师德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有一套满足教师实现自身价值需要的鼓励机制,有效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晋升激励、素质激励和目标激励。按照各大高校教师管理原则,我认为制度建设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建立良好的教师聘任制度。

要选招师德高尚、知识渊博、专业基础扎实、专业领域有研究业绩、独创性强的人才到教师岗位,淘汰那些不称职、不合格、素质差、道德缺失的教师,对那些只重名利、忽视师德的老师要坚决予以扭正,并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师的聘任制度。

(2)建立奖罚制度。

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建立一个健康的导向和合理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要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个方面也要重点考核师德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师德的表现应与奖金、工资、岗位和职称挂钩。为此,高校应及时调整有关政策,晋升工资和奖金发放等要向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倾斜,聘岗和职称评定时应把师德素质的要求纳入考评范围,并作为一项重要指标,通过量化的方式,全面考察教师为人师表、忠于职守和为学生服务等方面的情况,激励教师更好地发扬教书育人的美德。

(3)建立监督制度。

师德监督制度要实行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建立督导评价制度,要有相关领导参与、组织教师巡视制度,设立信息反馈渠道,鼓励学生实事求是地对师德进行评价,公布师德规范,建立师德监督网站等其他技术手段,以及通过社会媒体等各种渠道,对师德起到督促作用,通过各种公平公开公正的手段不断鼓励教师严格自律,提升自身涵养。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过程。在这个有机整体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自觉担负起育人的任务。教师的道德修养问题是提高知识分子政治思想素质的大事,教师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态度,必须在工作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强当代高校教师教学道德修养。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同时,担负起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重任,全身心投入到高等教育事业伟大发展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道德品质,将教师这个神圣职业的光辉发扬下去,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人[2011]11号[Z].

[2]贡太雷.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9(7):181.

[3]李文明.高校教师环境道德修养问题初探[J].教育学术月刊,2011(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