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失业现象的公众观调查研究

[摘要]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失业现象的看法与态度,作为社会舆论导向将影响失业大学生的发展空间和生存状态。调查结果显示:(1)62%的公众与失业大学生有接触,失业现象较为普遍;81%的公众在关注大学生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热点;84.6%的人认为大学生失业合理,是公平竞争的结果。(2)失业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三方面:阻碍大学生成长、干扰家庭和睦、影响国家稳定。(3)87%的人对失业大学生群体持体谅、信任等积极态度,60%的人认为失业者遇到的最大困境是发展受阻和信心失落等精神层面的打击,而经济窘迫并非主要挫折。(4)大学生失业的首位原因是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包括就业要求及期望,其次是学校教育、教育内容和方式要更新。(5)超过50%以上的公众认为,应该对失业大学生实施帮助,尤其是在国家政策层面。

[关键词]大学生失业;公众;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2)04-0098-03

一、前言

待业、失业、不充分就业,是当前大学毕业生中的常见现象,随着这部分人群比例的急剧增长,在社会上构成一个庞大的、不稳定的青年失业群体,没有稳定工作、收入低、学历高,是他们的基本特点,因此又被形象地称为“蚁族”,以概括其力量弱小、数量众多,同时比喻了该群体生存的艰难性。这一现象是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问题,它颠覆了“大学生—天之骄子”的传统观念,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因此青年失业问题构成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除了对青年大学生本身特征的研究以外,对其生存发展环境的考察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根据社会学的观点,公众的态度、观念将构成潜在的偏见或成见,预存在大众的脑海中,成为一种潜在的、群体性意见,影响、干扰人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甚至成为左右事物发展方向的、看不见的潜在“推手”。因此,了解公众对大学生失业现象的看法,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的分布特征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的方法,分两个阶段进行:(1)编制“对大学生失业的公众观问卷”。 首先收集文献资料、开展访谈,初步概括出四个方面的公众观内容,即公众对失业大学生群体特征的看法、对大学生失业现象的看法、对大学生失业原因的看法、对失业大学生救助方面的看法。然后用开放式问卷搜集具体内容,如,“你认为,当前大家对大学生失业的原因有哪些看法” ,汇集、归纳这些观点,形成正式问卷,共10个题目,形式为选择或排序。(2)实施调查。以纸质版、网络版两种形式发放问卷,其中纸质问卷330份,回收有效问卷298份,回收率为90.3%;网络上参与调查者109人,有效问卷108份。回收问卷共计438份。调查数据采用Excle录入与预处理,然后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分布特征如下:

地域来源主要集中在湖北、山东、广东、辽宁等省区,还有少量来自湖南、香港、四川、上海等区域;性别分布上,男53.0%,女47.0%;在年龄上,30岁以下的占45.2%,31-40岁的占35.9%,41-60岁的占19.3%;主体职业身份上企业职员占34.2%,军人与公务员占17%,工人与农民占12.1%,教师与学生占25%,其他事业单位与自由职业者占11.4%;城乡分布上,来自省会城市的占30%,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占19.2%,地级市占18.7%,县城乡镇与农村的占32%;与失业大学生的关系上,20.2%的被调查者家里、直系亲人中就有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13.3%的被调查者本人就是这类大学生,54.9%的人由于工作的缘故与失业大学生接触密切;受教育程度上,本科占41%,中专、大专占27.8%,高中及以下占16.2%,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占14.5%。

总体来看,被调查者的各项特征分布基本均衡,主要集中在中青年知识阶层。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对大学生失业现象的看法

问题一:“您的周围有尚未工作的大学生吗?”有22.7%的调查者周围有5人以上失业大学生,36.9%的调查者周围有1~2个失业大学生,接近62%的人都选择了他们周围常有失业大学生,足见大学生失业现象之普遍。进一步访谈发现,他们一般是在工作中与大学生有密切接触,或者本身就是失业大学生,比如企业的办公室员工、高校教师,由于工作的原因常常接触大学生,还有高等学校周围的小摊小贩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

问题二:“您认为大学生失业合理吗?”接近60%的人认为应“一分为二”地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3.8%的人认为不合理,是人才浪费,24.6%的认为大学生失业是合理的,他们认为在公平竞争的时代,本事面前人人平等。总的来看,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的激烈、生活的日新月异,大多数人对大学生失业这一现象持接受和理解的态度,比较客观,认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精英”的观点在慢慢淡化。

问题三:“您关心大学生失业的现象吗?”33.7%的人经常关心,48.3%的人偶尔关心,对大学生失业不关心的比例只有3.4%,很少关心的人只占14.5%,可见绝大多数公众对大学生失业现象是关注的,这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也是敏感问题。

(二)对失业大学生群体特征的看法

问题六:“您认为失业大学生面临的最大、最严重的困境是什么?”46.7%的人认为是“没法积累工作经验”,34.5%的人认为是自尊、自信受到打击;只有13.3%的人选择了经济窘迫、没钱花。可见,公众更多地从大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而且意识到失业对其精神、心理层面的打击,而一直被媒体重点关照的经济困扰,在公众看来并不是该群体最大的窘境。调查数据显示,公众群体对失业后果的认识是长远的、成熟的。

(四)对失业大学生救助方面的看法

问题九:“您认为大学生的家庭或亲友应该对失业大学生进行帮助吗?”46.7%的人认为有必要,28.8%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没有必要和无所谓的共计12.8%。大多数公众对救助失业大学生持善意的支持态度。

问题十:“面对大学生失业的情况,你认为国家是否应该采取一些措施?”91.4%的人认为应该,认为“不应该”、“不清楚”、“不知道”的都没达到5%,。这一结果显示出期待的高度集中与趋同,体现了公众对政府行政管理的依赖心理。

四、小结

1.62%的公众与失业大学生有接触,这显示失业现象较为普遍;81%的公众都在关注大学生失业问题,表明该问题是社会热点;60%的人认为大学生遭遇失业的现象应辨证看待,其中有24.6%的人认为该现象是合理的,是公平竞争的结果,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学生失业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阻碍大学生的成长、干扰家庭和睦、影响国家稳定。

2.87%的人对失业大学生群体持体谅、信任等积极态度,60%的人认为失业者遇到的最大困境是发展受阻和信心失落等精神层面的打击,经济窘迫并非主要挫折。

3.对大学生失业原因与改善途径的调查显示,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是首位的,包括就业要求及期望;其次是学校教育,是大学生失业的主要客观原因,教育内容和方式需要更新。

4.超过半数以上的公众认为,应该对失业大学生实施帮助,尤其是在国家政策层面的。

公众对大学生失业现象有较为全面、理性的认识,一方面对青年人表示出体谅、信任的友好态度,另一方面对其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病认识清醒,归因合理。因此,总体上看,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和发展处在一个比较公平、理智的公众环境中,没有明显的偏见和歧视,这对于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是有益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若干年的再次社会化,失业大学生们能够在努力适应社会的过程中获得认可,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蔡华俭,符起俊,桑标,许静.创造性的公众观调查研究(1)—关于高创造性者的特征[J].心理科学,2001,24(1):46-49.

童辉杰,杨雅捷,吕航.“新失业人群”研究:失业大学生的现状与特点[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77-185.

薛在兴.失业大学生低保政策失灵的成因与反思[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11):68-71.

童辉杰,杨雅捷,吕航.对失业大学生的扎根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09(10):26-29.

刘建华.盖洛普与民意调查[J].社科广角,2003(3):40-41.

[责任编辑 张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