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解放日报》上的传播与接受

【摘要】:1942年5月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是整风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延安地区文艺界风向转变的重要标志。从1941年5月16日创刊到1947年3月27日,《解放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发行了六年多。笔者在此试图通过梳理《解放日报》上对《讲话》的理解、传播与接受,探索《讲话》产生的文艺环境与对文艺界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整风运动;传播

1942年5月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是整风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延安地区文艺界风向转变的重要标志。随着抗战进入40年代的相持阶段,也因为大批来国统区、沦陷区,承接五四精英传统的知识分子与延安环境的“不相融”,共产党在整顿三风之际对文艺界也进行了一次整顿工作,目的就是确立一条规范的,与战争、政治相结合的文艺路线。从1941年5月16日创刊到1947年3月27日,《解放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发行了六年多。笔者在此试图通过梳理《解放日报》上对《讲话》的理解、传播与接受,探索《讲话》产生的文艺环境与对文艺界造成的影响。

(一)《解放日报·文艺》中的《讲话》前奏

在丁玲任主编期间,《解放日报》文艺栏越来越呈现出繁复多元的面貌,由一开始大多是长篇小说连载,到后来杂文的兴起,戏剧、音乐、美术、漫画等相关内容的引入,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文化圈子”。到文艺专栏创立100期时,《解放日报》上左翼的启蒙的知识分子话语达到了一个高潮:先是3月9日丁玲发表《三八节有感》,揭露延安的妇女问题;紧接着百期特刊上刊登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要求自由写作;3月12日罗烽《还是杂文的时代》,指出延安虽在光明之下,但仍需要杂文来鞭笞黑暗;3月13日、23日,王实味的《野百合花》更是尖锐的指出延安也存在黑暗面,不能把这些当做“小事情”;延安也存在着等级制度,衣分三色,食分五等是不应该的;上级缺少对下级和民众的关爱;3月25日,萧军发表《论终身大事》,讨论根据地婚姻问题;4月8日,《论同志之“爱”与“耐”》,讨论同志之间的“爱”淡了,革命人也会做有损革命尊严的事……

对于这种揭露、批评延安“阴暗面”,带有启蒙色彩的文艺思潮,毛泽东或许是没有料到的。1941年到1942年的抗战,正处在最艰难的时期: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民众表现出“疲乏”;国民党进入第二次“反共”高潮,发动“皖南事变”;日本掀起太平洋战争,以大部兵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而在延安内部,毛泽东在《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一文中说,1941年和1942年,“我们几乎弄到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盖。”[1]

1942年3、4月,毛泽东开始着手解决文艺界“思想不统一,行动不统一”的自由主义倾向问题。他给文艺家写了几十封信,约见了多位文艺家谈话。仅四月份,就和萧军、艾青、欧阳山、草明有三、四次书信来往。[2] 三月中旬,舒群赴任文艺栏主编,4月1日《解放日报》改变了之前“一国际,二国内 ,三边区,四本市”的排版,去掉“文艺”报头,把第四版改成了综合副刊的形式。这次改版,标志着延安文艺界的整风运动开始了,文艺部分也由不完全的党的文学,开始转变成完全的党的文学。4月7日,刊发齐肃《读<野百合花>有感》,对王实味首次展开批评,但仅限于文本所反映的问题。4月10日、11日、12日、13日、14日、18日,连续推出五版“整顿三风讨论资料特辑,刊登了毛泽东的《反对党内几种不正确的作风》、《反对自由主义》、《<农村调查>序》,陈云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除此以外还翻译、介绍了苏联方面的理论:《斯大林论党的布尔什维克化》、《联共党史结束语》、《斯大林论领导与检查》、《列宁、斯大林等论党的纪律与民主》。除了文艺栏以外的其他版面,也都在大张旗鼓的讨论整顿三风的问题,一时间整风运动成为延安各界的核心话题。

(二)《讲话》进行时

整风之潮席卷延安。5月2日,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第一次会议,除了毛泽东之外,还有中央政治局委员朱德、陈云、王稼祥、博古等悉数参加,加上文艺工作者,足有近百人,这样的一次文艺界大会,无论是在解放区还是国统区都是空前的。[3]

但奇怪的是,这次大会并没有在《解放日报》上得到最前沿的报道。5月12日,毛泽东指示《解放日报》副刊版开辟一个《马克思主义与文艺》专栏,发表马克思主义文艺经典著作和文艺家对文艺工作的意见[4]。 有关会议的首次报道,直到5月14日,才在四版一则《告读者》中刊发:“最近由毛泽东、凯丰两同志主持所举行的‘文艺座谈会’是一件大事,尤其对于关心当前文艺运动诸问题的读者。本版决定将与此有关的诸材料,及各作家意见,则要续刊于此,一共参考与讨论”。刊发的讨论有萧军的《对于当前文艺诸问题的我见》(5月14日)和艾青的《我对于目前文艺上几个问题的意见》(5月15日),两篇都是从毛泽东处送到《解放日报》要求贴出的。除了作家意见,毛泽东还令博古临时翻译列宁的《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经典著作的第一篇文章刊发(5月14日)。此后,《解放日报·文艺》又陆续刊发了《恩格斯论现实主义》(5月15日)、《列宁论文学》(5月20日)、鲁迅1930年3月2日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做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5月20日)。

可见,《讲话》虽然没有正式发表,却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鲁迅等人的经典著作及作家意见中得到了系统的阐释,并逐渐取得理论上的合法地位。这期间,5月16日召开第二次会议,5月23日召开第三次会议,毛泽东在最后这次会议上作了结束语。结束语中提到了几个关键问题:文艺的大众化,政治与艺术的关系,知识分子改造问题,暴露还是歌颂的问题。

(三)《讲话》之发酵

座谈会结束之后一段时间,《解放日报》中陆续刊发出对几个文艺问题的讨论,其中比较典型与敏感的是:政治与艺术的关系问题,以及知识分子思想改造问题。伴随而来的还有一阵文艺批评之风,批评对象主要是讽刺漫画和杂文。这期间《解放日报》上刊登了不少关于批评丁玲、萧军、王实味等人的文章。而这股起于文艺界思想界的批评,很快被酝酿成政治事件,尤其是康生介入后,文艺政策以专政的方式进行,给文艺工作者带来了强大的政治压力,甚至酿成了王实味悲剧。

文艺座谈会结束后,5月26日转载金灿然的《读实味同志的<政治家·艺术家>后》,这时候还是称呼其为“同志”。5月27日至6月11日,中央研究院召开座谈会,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揭露和批判王实味问题,会议最后一天范文澜与李维汉发表讲话,称王实味是“托洛茨基反革命分子”。[5] 经过毛泽东的审阅,6月28日、29日的《解放日报》第四版刊发了李维汉与范文澜的发言,自此延安各界都知道中宣部、中研院给王实味问题的定位了。虽然王实味问题的结论并不是经过调查而是被座谈会“揭露”的,但由于中央的这种态度,致使此后《解放日报》发表的批判王实味的文章已经近乎“讨伐”了。5月底至7月底,《解放日报》第四版共刊发出16篇批判王实味的文章,包括丁玲(《文艺界对王实味应有的态度及反省》,6月16日)、艾青(《现实不容许歪曲》,6月24日)、周扬(《王实味的文艺观和我们的文艺观》,7月29日)等“有分量”的文章。1942年年底王实味被关押,1947年被康生批准处死。尽管王实味问题不能全部看做是整风运动所致,但不容质疑的是,整风运动所造成的政治恐慌极大程度上震撼了当时的延安文艺界,虽然毛事后在不同场合就相救运动的过分之处“赔礼”,但思想问题的政治化,客观上确实催发了知识分子文艺家的转变。[6]

(四)《讲话》的正式发表

座谈会召开的1年5个月之后,《讲话》才正式在《解放日报》上发表(1943年10月19日),个中原因,据当事人回忆是“毛主席不让发,他说这是些新问题,很复杂,需要考虑考虑,也想多听听意见。”[7] 1943年10月19日,在鲁迅先生逝世七周年纪念日上,《解放日报》在第一版全版、第二版部分以及第四版全版刊发了《讲话》,10月22日又在第一版刊发了中央总学委20日发出的通知,这是中央首次以公开的文件形式高度评价《讲话》、贯彻《讲话》,“最重要”、“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教科书”、“典范”等用语也第一次把《讲话》列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普遍适用于党内外。[8]

座谈会召开之时,《讲话》通过《解放日报》上刊发的马列经典文艺著作以及艾青、萧军、丁玲等人的意见与讨论,获得了理论上的合法地位;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经过丁玲、艾青、何其芳等人的文学创作以及秧歌剧《兄妹开荒》等的践行,使《讲话》在实践上得到了检验,真正具有了权威性。[9] 1943年10月的发表,实际上正是这一文艺理论真正确立的标志,意味着新的文学范式的形成,这时的《解放日报》文艺部分所刊发的文学创作,已经成为完全的党的文学,因而也就不需要再展现出对《讲话》的讨论姿态了。

(五)总结

经过座谈会和《解放日报》等的宣传,延安绝大多数文艺工作者都统一到《讲话》上来,知识分子身上原有的自五四以来的启蒙、自由、民主、气质,通过文艺界整风和《讲话》,被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解构与改造,成为为革命、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有机知识分子”。[10] 无产阶级的文艺最终取得了文化的领导权,新文学也开始进入共和国的史前文学阶段——工农兵的文学。在这个过程中,《解放日报》文艺部分由“文艺自由争鸣”转变为“文艺统一战线”,参与到整个《讲话》的发生、传播、接受过程中,这期间政治对文艺的干预和引导,可以在《解放日报》上看到清晰的脉络,诸文艺家的反抗和转变也可以从中窥见一二。《解放日报》作为座谈会及《讲话》发表的前沿阵地,最集中的体现了共产党文艺政策的发布与宣传,加上党报的性质,影响深远,使我们可以在其中隐约感受到建国后初期文艺路线的前奏。

注释:

[1]转引自黎辛:《丁玲和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4期。

[2]黎辛,《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讲话>的写作、发表和参加会议的人》,《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2期。

[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研究》,刘忠,200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4]黎辛,《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讲话>的写作、发表和参加会议的人》,《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2期。

[5]《<野百合花>·延安整风·<再批判>》,黎辛,《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4期。

[6]《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文化领导权”问题》,费虹寰,《党的文献》,2011年第6期

[7]转引自《<在延安座谈会上的讲话>在1943年正式发表的缘由》,王建国,《党的文献》,2012年第4期。

[8]《<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研究》,刘忠,200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9]《<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研究》,刘忠,200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0]《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文化领导权”问题》,费虹寰,《党的文献》,2011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丁玲和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黎辛,《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4期。

[2]《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讲话>的写作、发表和参加会议的人》,黎辛,《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2期。

[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研究》,刘忠,200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4]《<野百合花>·延安整风·<再批判>》,黎辛,《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4期。

[5]《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文化领导权”问题》,费虹寰,《党的文献》,2011年第6期

[6]《<在延安座谈会上的讲话>在1943年正式发表的缘由》,王建国,《党的文献》,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