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与前提

摘要:文化不是天赋的,而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文化的实践本质不仅表现在它是在人类实践、劳动的过程中生成的,也表现在它是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劳动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在人们现实的历史活动过程中,人的实践活动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双向互动。实践是人的自觉活动,文化的实践本质决定了文化自觉对于构建文化自信的基础性地位。要做到对文化性质的清醒认知与文化自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文化观的指导,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文化观所提供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并以时代实践的需要为参照坐标,对现有的各种文化进行科学评价、仔细辨识、认真选择,由此才能构建真正优秀与先进的文化,为实现文化自信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实践;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8)06-0011-03

文化不是天赋的,不是自然的馈赠物,最美的自然存在物,也不过是文化生成的矿石,而不是文化本身。文化是一种属人的存在,因为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文化,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产物。文化的实践本质不仅表现在它是在人类实践、劳动的过程中生成的,也表现在它是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劳动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类的实践、劳动既为人类的文化生成提供了需要与可能,也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提供着动力与杠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文化作为一种观念性的存在,并不是一经生成,便凝固不变。文化是生成的,也即意味着它是历史的、变化的,而文化的发展与变化是有规律的。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表现在,文化发展的水平从根本上说是由人们的实践能力与水平决定的。一种文化形态的性质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看,是由人们的实践方式与劳动方式,即人们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决定的,并由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性质得到理解与诠释。虽然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之间,并不总是保持正向的平衡关系,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对独立性,但文化相对独立性的存在,并不改变实践与文化之间的必然性关系。理解一种思想也好,文化也好,必须首先把握其思想、文化产生的条件、基础,不能将思想、文化与其赖以生存的条件、基础割裂开来。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中,“荣誉”、“忠诚”之所以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概念,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由”、“平等”等概念之所以能取代前者而居于统治地位,深刻的原因在于二者生成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完全不同。人类的劳动发展史是构成人类思想史、文化史的基礎,应从人类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理解人类社会史,包括思想史、文化史发展奥秘的钥匙,而不是相反,像某些人主张的那样,将文化视作是解读历史的“历史理论”,从文化的发展去诠释历史的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与文化观来说,这应是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

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发展与人类社会的生成、发展间的关系,也不是简单地表现为一种单向度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它还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所有的文化一旦生成,无论其性质如何,都会对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影响。不同的地方在于,文化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存在着积极的与消极的、直接的与间接的,以及程度大小的区分。在发生学的维度上,我们必须确认文化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实践的发展相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具有无可争辩的优先性,这是在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解与诠释上必须贯彻的唯物论原则,即“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但实践对于文化的优先性是一种逻辑上的优先,而不是时间维度的优先。在人们现实的历史活动过程中,人的实践活动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则表现为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双向互动的关系,并且这种双向互动的作用与影响很难在时间上做出谁先谁后的区分。文化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同样,实践在本质上也是文化的。在现实历史中活动的人的实践无不打上文化的底色,无不受到文化的引领与范导。因此,在对人的历史实践与社会文化间的真实关系的理解与诠释上,既要贯彻历史唯物论的原则,也要贯彻历史辩证法的原则。不能割断文化与它形成的历史条件与客观基础之间的联系,任意夸大文化的独立性与作用,否则就会存在掉进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泥坑的危险;也不能否定文化对社会历史的作用与影响,将文化视作是一种纯粹被动性的因素,否则也会存在掉进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泥坑的危险。

文化是属人的存在,但人也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文化对民族、国家、社会、历史的发展影响是明显与巨大的,历史的经验事实表明,一个民族与国家在历史上处于发展的辉煌时期,通常也是该民族与国家及其文化的繁荣时期。很少出现文化落后的民族与国家有过社会保持持续进步的历史例证。但文化对民族、国家、社会、历史的作用与影响,通常是通过对人的作用与影响加以实现的,深刻的原因在于,人是构成民族、国家、社会、历史的主体,民族与国家的社会及其历史是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生成的。一种文化一旦生成,便会对社会历史中活动的个人发生范导、教化、规范性的作用。文化不仅以范导、教化、规范的方式影响人的认知与情感,也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与信仰,同时还影响着人们对自己的民族与国家的情感与认同。

一个民族的精神与气质,通常表现在它的文化中。黑格尔曾将文化视作精神的形式。仅就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而言,黑格尔的这个思想无疑是深刻的。一个民族与国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基本前提与条件是它的人民应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充满自信。一个缺乏与丧失了自信心的民族与国家是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民族与国家的人民要对自己的民族与国家充满自信,必须对自己的民族与国家有着坚定的认同感。没有对自己的民族与国家的认同感做基础,是无法确立起对自己的民族与国家的自信心的,至少其自信心是不坚定与牢固的。诚然,一个民族与国家的自信与认同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既包括对自己的制度的自信与认同,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的自信与认同,同时还包括对自己文化的自信与认同。文化的认同与自信相对于民族与国家的认同与自信之所以是不可或缺的方面,不仅在于一个民族的理论、制度、道路的选择与一个民族的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无不打上文化的底色,更为重要的是,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与表达的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因此,就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而言,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实质上即是对自己民族的民族精神的认同与自信。丧失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信,也就等于丧失了对自己民族的民族精神的认同与自信。而一个对自己民族的民族精神缺乏自信的民族无异于是精神上得了软骨病的民族,这样的民族不要说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即使是偶遇风浪也会心神不定、左右摇摆。作为中国人,如果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认同与自信,即使是长期地身处异国他乡,身穿洋装,仍然会怀揣一颗中国心。倘若缺乏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即使长着黑头发、黄皮肤与黑眼睛,说着汉语,写着汉字,充其量也只是形似而神不似,或者说只是一个人种学意义上的中国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与崛起,其目标与标志是要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而现代化的强国不仅应是,而且必须是一个文化强国,没有文化强国作为精神支撑,我们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振兴与崛起。在为中华民族振兴与崛起努力奋斗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同时还需要文化自信。

但需指出与强调的是,文化的认同与自信,需以文化的自觉作为前提与基础。文化虽然对人的精神具有范导、教化、规范的作用,但文化的范导、教化、规范的作用,在价值上是中性的,文化是存在着先进与落后之分,优秀与腐朽之别的。而一般来说,二者都具有范导、教化、规范的作用。文化对人的范导、教化、规范究竟是起着积极的作用,还是起着消极的作用,是促进社会历史发展与进步的正能量,还是阻碍社会历史发展与进步的负能量,还需取决于文化本身的性质。优秀的文化能鼓舞人、激励人,对内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亲和力、向心力,对外能发挥感染力与辐射力;消极与落后的文化则会成为人们前进的包袱与影响民族与国家形象的负资产。要达到文化的自信,首先应对民族文化进行优与劣的分辨,先进与落后的区分,真正弄清哪些是民族文化中的珍宝,哪些是民族文化中的糟粕,什么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什么是需要扬弃的。只有在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具有清醒的认识与高度自觉的情况下,我们才有可能使我们的文化自信,信得理直气壮,信得清楚明白,信得坚定不移。缺乏文化自觉的文化自信,不是真正文化自信,也不可能真正地实现文化自信。

如何才能做到对文化性质的清醒认知与文化自觉?文化的优与劣、先进与落后如何进行区分?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达成的共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看法,有时甚至还会形成相互竞争与彼此对立的分歧与冲突。这种分歧与冲突的产生与存在,不仅仅与人们对文化本身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相关,更为重要的是与人们所持的历史观与文化观密切相关。导致人们在对文化的优与劣、先进与落后认知上竞争与冲突的根本性原因在于人们所持有的历史观与文化观是不同的。因此,要做到对文化的性质的清醒认知与文化自觉,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文化观为指导,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文化观所提供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并以时代实践的需要为参照坐标,对现有的各种文化进行科学评价、仔细辨识、认真选择。文化的优与劣、先进與落后的判别标准既不能是抽象的,也不能是主观的,而应是历史的与客观的。文化的优与劣、先进与落后之所以需要以时代的实践需要为参照坐标或尺度加以判别与确认,深刻的原因在于,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文化观的理论逻辑中,文化是在人的实践中生成的。一定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是文化生成的客观基础,随着人的实践方式,即社会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改变,社会的文化也需要发生改变。所谓优秀文化、先进文化,本质性的规定应是与先进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相一致,并符合先进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需要的文化。文化是实践的,因而是历史的,也因为文化是历史的,因而文化的优与劣、先进与落后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其性质是经常,而且是必然发生转换的。历史上曾经是优秀与先进的文化,今天并不一定是属于优秀与先进的。曾经的优秀与先进在今天是否仍属于优秀与先进,关键在于它是否仍为人们的实践所需要,仍能成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与进步的正能量和正资产。一切不能为时代实践所需要,并成为人们前进与社会历史进步阻力与包袱的文化,不论在历史上曾经起过多么大的积极作用,都应成为扬弃的对象。

分析与品味人们时下谈论的文化自信的话语,以下三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其一,谈论与强调文化自信,不能像时下的某些人的话语中所透露的那样,主要指向的是对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自信。我们所强调的文化自信,应是指对当代中国现存的一切优秀与先进文化的自信,其中既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在今天仍然能发挥积极作用,并且有与时俱进品格的文化,也包括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所形成的新文化,更应包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中所创造的革命文化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之所以强调应对我们的文化有自信、有底气,不仅在于我们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更在于我们拥有比资本主义文化更先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应防止有人将文化自信等同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误读与误导,防止某些人打着文化自信的旗帜,推行尊古、崇古、信而好古式的文化保守主义的错误倾向与行为。其二,强调文化自信,但不应忘记与忽视文化创新。文化是历史的、流动的,文化创新是文化保持活力与先进性的基础与前提。文化创新与文化的与时俱进是文化自信命题中的应有之义。我们之所以对我们的文化应有自信,深刻的根据与理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对我们的文化创新提供了双重性的保证。不应仅仅在文化继承的维度上去理解文化自信,更应该在建设与创新上去理解文化自信。文化没有创新,文化就不能保持先进性,缺乏先进性的文化是不可能保持文化自信的,即使有自信也只是一种阿Q式的盲目自信。其三,强调文化自信,不能忽视文化开放与文化包容。文化自信不等同于文化认知上的“夜郎自大”。应努力避免对文化自信作片面的理解,狭义性地将文化自信视作是防堵外来文化进入的一种围墙,更应避免从文化自信的解读中滋生出一种不健康的文化傲慢主义与文化优越主义的情绪与思潮。文化自信不仅不应拒斥文化开放,反而理所应然地包容着文化开放的意涵。正如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搞经济建设一样,我们也不能关起门来搞文化建设。以面向世界的视野,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互鉴的态度与气度,勇于迎接外来文化竞争与挑战,贯彻洋为中用的原则,勇于与善于吸收一切民族所创造的一切优秀与先进的文化成果,并将其转化为中国化的文化,既有益于我们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推动我们文化的不断进步,同时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实际上,在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问题上,崇洋媚外,充当文化的搬运工、二传手的拿来主义是文化不自信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拒斥一切外来文化的文化封闭主义,同样是文化不自信的一种表现形式。

作者简介:林剑,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9。

(责任编辑 胡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