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 宋明理学,立意,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9-0041-05

宋明理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史学界对这一思想的评价却争议颇多。学术上的争议导致中学教师在教学上有无所适从之感。本文试图引用近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谈谈本课的教学策略。

1.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历史上宋明理学的地位

理学创立于北宋,南宋时得到发展,明朝时进一步发展。理学创立之初,只是诸多学派之一,在民间流传。官方对理学时而禁止,时而放任。直到南宋末年宋理宗时,理学才逐渐取得官学地位。其真正成为主流意识是从元代开始的。至明末清初,中国社会出现了所谓“天崩地裂”的局面。许多知识分子对严酷的社会现实进行历史反省,将明亡的原因归结为理学的空谈心性。从此,空谈心性,祸国殃民,几乎成为宋明理学的历史定论。

(2)20世纪以来史学界对理学的评价有失偏颇

“五四”运动以来,人们对宋明理学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所谓反封建的批判矛头也主要指向宋明理学。不少人认为,理学是“吃人”的礼教,是替封建统治者效劳的反动学说,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股浊流。导致对理学片面认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受政治斗争的影响,以及受学术界极“左”思潮的影响等。其中,“没有严格区分作为学术文化思潮的理学与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理学之间性质上的差别,没有正确处理学术批判与政治批判之间方式上的不同”,①也是重要原因。其结果,是导致宋明理学中合理的、有价值的学术文化精神得不到客观的分析和积极的弘扬。

2.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的问题

《宋明理学》是高中必修三第一单元中的一课,作为刚刚升入高二年级的学生而言,难度不小;《宋明理学》作为思想史教学上的重要一课,内容博大精深,深奥难懂,概念繁多。这些概念在教材的有限篇幅内很难解释清楚。对于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高中教材也大都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一是因佛道冲击,使儒学面临危机;二是隋唐以后出现“三教合一”潮流。而对理学兴起的时代背景则论述很少,甚至没有涉及。这对于全面、正确地理解理学、认识理学的价值十分不利。

(2)教学中的问题

因为教材和教师认识水平的问题,本节课一直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难点之一。多数教师是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从理学兴起的背景到“程朱理学”,再到“陆王心学”一路讲下来。如此学完这节课,多数学生脑子里只留下朱熹、王守仁等人名,以及理学、心学、格物致知等词汇。对于理学为何而兴,理学家创立理学的最终目的,理学家有怎样的担当,今天我们学习理学有何意义等问题,大约一概不清楚。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从研读课标和教材入手,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拓展阅读,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宋明理学》一课进行了重新梳理整合。

1.明辨一个问题——宋明理学长期影响中国的到底是什么?

理学作为官方意识在中国存在了几百年,对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很大影响。那么,长期影响中国社会的是其哲学原理还是其伦理学呢?对此,《历史教学》杂志原主编任世江先生有过如下分析:“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并非是‘理’‘气’等深奥的哲理,而是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如果不求严谨,似乎可以这样说,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全社会每一个家庭,是理学的功劳。……他(朱熹)以从众、从俗的原则修改孔子推崇的礼仪,不仅在思想领域,而且在行为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②

因此,理学的影响之所以至深至远,不仅是儒学(主要是理论道德)的普及化、通俗化,更是因为它把儒学(伦理道德)提高到了“天理”的高度。“理”是什么?在理学家的眼里,“理”是天地万物之根,是世界的本源;是超然于万物之上、万物之外的“形而上”的原则;是先于事物,先于社会而存在的不可变易的规律。著名思想家李泽厚先生说:宋明理学的基本特征是,“将伦理提高为本体,以重建人的哲学……如果从宋明理学的发展行程和整体结构来看,无论是‘格物致知’或‘知行合一’的认识论,无论是‘无极’‘太极’‘理’‘气’等宇宙观世界观,实际上都只是服务于建立这个伦理主体(ethical subjectivity),并把它提到‘与天地参’的超道德(trans-moral)的本体地位”。③

可以说,宋明理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提升、深化和推广,将儒学提升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深化到了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推广到了上至万人之上的皇帝、下到每一个黎民百姓,从八十老翁到三岁儿童。其结果是使人认识到,遵守伦理道德不仅是“应然”,而且是“必然”;不仅对国家,而且对家族;不仅对皇帝,而且对上级;不仅对长辈,而且对丈夫;不仅对兄弟,而且对朋友,都要遵循。

2.寻找本课的灵魂——明确宋明理学当今的价值所在

在21世纪的今天,高中生学习这一内容到底有何意义?作为思想史的教学,当然应该学习的是思想家们思想中的灵光,思想中蕴含的哲理,思想中体现的精神。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宋明时期的理学思想赋有哪些时代精神呢?对此,著名哲学家张立文教授概括了七种精神,即:(1)求理精神;(2)主体精神;(3)忧患精神;(4)力行精神;(5)求实精神;(6)道德精神;(7)兼容精神。①结合当今中国的国情和世界发展趋势,对理学的学术精神进行认真体认,对高中生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但如此多的价值培育,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哪一种是核心?结合当今教育的实际情况和高中生的认知水平,笔者认为其中的“主体精神”“力行精神”“道德精神”和“兼容精神”是应该凸显的。对这几种精神,张立文教授有如下阐述:“宋明理学的主体精神,是以中华民族现实生存为根基的文化群体精神。它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关心的是文化道统的生生不息。”“理學家将人的道德存在、伦理特性和价值升格为形而上学本体的高度,视人为天地万物的价值主体,以证实‘天地之性人为贵’的儒学理念”,彰显的是“以天下为己任,以天地为己心的情怀”。“力行精神是理学家入世的品格和刚健精神的凸显,是他们投身现实社会,奋发进取,追求自己理想价值实现的精神的体现”。“道德精神”强调的是理学家“重伦理,尚道德”的特征。“兼容精神”是指“宋明理学批判地吸收了佛老思想中有价值的理论学说、思维方法和逻辑结构图式,表现出极大的开放心态和极高的兼容精神”。②四者比较,又应以“主体精神”最为核心。因此,笔者将本课的灵魂确立为体认宋明理学家的“主体精神”,兼顾“力行精神”“道德精神”和“兼容精神”。

3.整合教学内容及流程——使之更适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1)尊重认知,重整结构

《宋明理学》一课,不论是岳麓版教材还是人教版教材,都分为三个子目,一是理学兴起的背景(岳麓版:儒学危机;人教版:三教合一),二是程朱理学,三是陆王心学。这是历史发展的结构,也是教材编写的结构。但这一结构不适合学生的认知,故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将教学过程整合为联系密切的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是:什么是理学、为什么会出现理学、为什么说理学是新儒学、理学的影响。经过这样整合,突出了核心知识——理学;在解决核心知识的基础上,循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流程,凸显出本课的核心价值。

(2)剥落帷幕,凸显核心

为了让学生明确理学的真谛,在处理“什么是理学”这一环节中,笔者没有简单地提出理学的“宇宙观”“认识论”“道德观”等提法,因为这些概念较为抽象。而是采取通过研读材料、解决系列问题的方式,将包裹在理学真谛上的外衣层层剥落,最后总结归纳,认识理学的真谛,即将伦理提高为本体,以重建人的哲学,使人自觉自愿地遵守伦理纲常。这些问题包括:“朱熹认为‘理’是什么?‘理’有何特点?”“人怎样获得‘理’?如何‘格物’?”“领悟生命意义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何为‘天理’?何为‘人欲’?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该怎么办呢?”然后归纳程朱理学,如下:

在归纳了程朱理学之后,运用同样的办法,剥落陆王心学上的外衣。提出如下问题:“材料中陆九渊阐述了什么观点?”“如何获得本心呢?”“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守仁提出了什么观点?”最后,再通过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认识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如下:

(3)补充知识,完善结构

思想是时代的产物,“今人在阐释、评价宋明理学家时,应把他们放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维结构的环境中,来审视他们的理论思维的价值和意义”。①但教材在叙述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时,却忽视了理学产生的重要背景——政治特点、经济特点,这对体认本课的核心价值十分不利。为弥补这一不足,笔者补充了如下两段材料:

材料1:“五代,干戈贼乱之世也,礼乐崩坏,三纲五常之道绝,而先王之制度文章扫地而尽于是矣。②

并提出问题:“五代的社会特点怎样?北宋面临怎样的任务?”通过阅读材料,使学生明白五代政局动荡,武人当政;传统的君臣关系、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这种现象对宋朝的统治十分不利。所以,北宋需要重整伦理纲常、道德规范,重建社会秩序和精神家园。

材料2:汉儒治经,偏重注解,名物古训;唐儒治经,上承汉儒,依注作疏。……不仅以“疑经”为背道,而且以“破注”为非法,严重束缚着思想界,扼杀了思想的自由创造,而只能陈陈相因,千篇一律。③

设计问题如下:“汉唐以来,儒学自身出现了什么问题?”使学生明白,汉唐以来,由于儒家习惯于依注作疏,使儒学逐渐走向僵化,儒学面临着创新的任务。

材料的补充,完善了背景,为学生全面理解宋明理学,正确认识理学打下了基础。当然,宋明理学的产生与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宋政府重文轻武的策略、书院的兴起等都有关系,但这些内容与本课要凸现的核心价值关系不大,上课时可以舍弃。

4.适当引用文献资料——让理学家自己阐述观点

对于思想史上重要思想的表述,应该有相应的文献资料作为支撑,这样,不仅有说服力,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为了让学生全面透彻地理解核心知识,我引用了多段材料,这些材料有的较为经典,而且易读,便于学生提炼信息;如: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有的材料采用对话方式,生活气息浓厚,好像对话者就在学生身边。如:

(门人)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

(朱熹)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门人)问:“饥食渴饮,冬裘夏葛,何以谓之天职?”

(朱熹)曰:“天教我如此。饥便食,渴便饮,只得顺他。穷口腹之欲便不是。盖天只教我饥则食,渴则饮,何曾教我穷口腹之欲?”

对于多数材料的使用,是在材料后面设计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表达等能力;个别用于印证观点、增加说服力的材料,则只出示材料,让学生简单了解即可。

5.展示多元评价——引发学生的思考

宋明理学是学术界争议颇大的内容,这样的内容要让中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而有完整的认识,是不太现实的。其实“思想史上的问题常常是争论了几千年的问题,其意义不在有无结论,而在有无思考”。①胡适先生认为,哲学史的目的有三点:“明变”“求因”“评判”。“明变”是指“知道古今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求因”是指“寻出这些沿革变迁的原因”,“评判”是在明变、求因的基础上“知道各家学说的价值”。所以,学习《宋明理学》一课,能否引起学生的思考,能否让学生明白理学在今天的价值所在是学习这一课的主要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在分析理学的影响时,我将反映理学家思想的典型材料(材料的再次利用)、古今学者的代表性观点及一些典型史实分别呈现给学生,思考今人学习宋明理学的价值所在。例如,在反映理学家思想方面,我选取了张载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帮助学生体会理学家的崇高精神追求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在古今学者的代表性观点方面,我列举了以下两种观点:

宋明理学对于天,大力张扬的是其中的道理、道义、必然性等理性的方面,对人格神、彼岸世界的绝对者无条件地服从……大大地弱化了;对中国固有思想中的意志之天、命运之天等,也进一步地消解了。对中国文化以道德境界的修养为最高追求,……注重尘世生活等文化品格的彻底确立做了最后的工作,使得中国思想具有了强烈的理性精神、非宗教精神。

——张学智:《宋明理学的

基本特征与思想精华》

绝对的排斥人欲,“存天理,灭人欲”,便形成了“一个不近人情、冷酷残忍的礼教”,造成了“用理来杀人吃人”的黑暗局面。把主观偏执的“意见”认作“理”,强人服从,便璀璨个性,压制自由。

——胡适:《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

以上不同时代学者对于宋明理学的不同评价,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思想冲击,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到底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宋明理学?”这一问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并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此基础上,出示方克立先生對于现代新儒学家的一段评价:

现代新儒家根本精神不在于复古,二十企图以此畅通民族文化生命的本源大流,使之不至于割断和失坠,保存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当是继承与发展优秀的文化传统,认识和批判不合时宜的内容与取向,最终树立民族文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历史学是求真求实的科学,上好一节课,首先要明辨史实,只有如此历史学才站得住脚;其次,要找到一节课的灵魂,即通常所说的立意,明确学习这段历史到底要得到什么,这样,历史教学才有价值;最后,才是实现目标的策略、方法和手段。

【作者简介】李昆,中学一级教师,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李婷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