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促增收,谋发展,,-----西部山区农业发展思考

调结构促增收谋发展-----西部山区农业发展的思考人们常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随着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快速增长,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几年稳定在5000亿公斤,中国的粮食库存量早已达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所划定的安全线以上,中国人不仅“心里不慌”,更充分利用了“手里有粮”的优势,从1999年开始,就全面着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连续几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三农”工作,并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基本目标,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特别是今年的一号文件,反映了国家在发展战略和政策思路上的重大变化,即: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客观上需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财政反哺农民。勿庸质疑,农业将面临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就西部山区而言,由于受地理区位、资源状况、思想观念以及农业发展所形成的产业基础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592个重点贫困县中,西部地区有366个,其中258个是边远山区县。作为国扶贫困县之一的华池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庆阳市北部,总土地面积3776平方公里,辖3镇12乡,总人口1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7万人,境内丘陵起伏、梁卯相间,沟壑纵横,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在85万亩耕地中,山地占86.7%,年均降雨量558.1毫米,且集中在7、8、9三个月,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县。“十五”以来,全县上下围绕实现农业产业化,以发展草畜、白瓜籽、洋芋、杏果、小杂粮为重点,对全县农业结构进行了较大范围的调整,到“十五”末,五大产业总收入达到1.46亿元,为农民人均提供纯收103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9%。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稳步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需求发生深刻变化,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由解决温饱到供求平衡的历史性转变。但靠天吃饭、十年九旱的农业生产现状未从根本上改变,连年的干旱给农民增收造成了严重的阻碍。特别是2007年,全县遭受了60年来少有的持续干旱,降雨量较常年偏少34%,15个乡镇全部处于重旱,绝收面积达11.6万亩,占播种面积的80%,农民生活困难,农村返贫面大。面对十年九旱,年年春旱的现状,农业发展的出路在哪里?农民的出路在哪里?我认为,在类似华池这样的旱作农业县,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实现共同富裕,关键是要结合山区实际,发挥比较优势,依靠科技进步,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特色产品,培育优势产业,逐步形成比较合理的农业产业格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西部山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草畜业。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不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发展特色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唯一出路,作为干旱山区的华池,发展农业并非其优势,但华池草场宽广,农民素有种草养畜的习惯,畜禽养殖基础好,潜力大,前景非常广阔。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全县已把畜产开发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提出了“秸杆养牛、舍饲养羊、规模养猪、生态养鸡、庭院养兔、围栏牧场、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畜产发展新路子,先后建成了优质绒山羊养殖基地、良子牛业有限责任公司、虎洼养猪专业村25个养殖专业基地,特别是优质绒山羊养殖基地,采取“企业+农户”和“投羊还羔”滚动使用资金的模式,自运作实施以来,为农户年均提供收入30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成为养殖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实践证明,华池县建设畜产强县的思路和力争经过3—5年努力,肉牛饲养量达到7万头,肉绒羊达到40万只,獭兔养殖达到50万只,肉猪达到8万口,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上的奋斗目标是切实可行的。二、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年年春干迫使干旱山区必须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变传统的以种小麦为主的夏粮,向以种地膜玉米、大棚蔬菜等秋杂粮为主的适合地域特性的特色农业。靠近子午岭林区的东部三乡,年降雨相对充足,气候湿润,宜建玉米、白瓜籽生产基地;
西部和北部土地宽广,相对较旱,宜集中建立多年生牧草基地和豆类、荞麦为主的小杂粮基地;
中南部立地条件相对优越,宜大力发展设施蔬菜,逐步缩小小麦种植面积,走以秋替夏,以草当粮的种植业发展路子,全力打造全国以白瓜籽、小杂粮为主的农产品基地。三、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投入是以资金投入、科技投入和劳动投入为主的综合性投入,集中表现为资金投入。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从根本上扶强干旱山区的农业产业,关键在农业资金投入上。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制度,建立健全以国家投资为导向,集体、个人投资为主体,社会投资为支撑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大幅度、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的技改贷款,可给予财政贴息。对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培训、营销服务,以及研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基地建设和污染治理等,可给予财政补助。创造条件,完善农产品加工的增值税政策。对新办的中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要加强创业扶持和服务。凡是能带动农户,与农民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给农民带来实惠的企业,都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一视同仁地给予支持。四、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转变政府职能,首先要坚决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政府统包大揽,搞行政命令;
二是不作为。其次是明确职责,加强服务。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帮助、协调。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通过宣传、示范等引导作用,组织和引导农民主动参与结构调整,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变为农民的自觉行为。要利用多种形式在产前、产中、产后及时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和法律服务。要制定各项惠农政策,引导和扶持主导产业的发展。通过政策导向,调整农业投资结构。同时,积极协调农技、农机、水利、粮食、畜牧、金融等涉农部门,对农民进行具体指导和扶持。五、发挥协会职能,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市场经济下的产业化,必须靠市场机制来推动。以各种专业协会为主的中介组织近年来在华池发展很快,但尚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与其他地区合作经济组织相比,在专业化、组织化、商品化、现代化和知识化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各级要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培养农民合作组织,规范化运行,完善各类协会《章程》,引导合作组织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关系,树立有偿服务观念,树立协会与农户共同发展的理念,形成共存共荣,互利协作,不断发展的良好局面。(作者系中共华池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