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戏曲形成及演出状况考

莽莽神州,广千万里中华文明,闻五千春文化艺术,无体不灿,歌舞戏曲乃其尤焉。中外论者,向以中华戏曲、希腊悲剧、印度梵剧为世界古代戏剧文化三大瑰宝……(《唐代梨园遗址碑记》)

盛唐是中华戏曲形成的温床

“我国民族戏曲艺术孕育于西周的乐舞,萌芽于秦汉的百戏,形成于盛唐时期的梨园散乐。”(《秦腔史稿》)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正是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华戏曲应运而生。高度发展的政治、经济为戏曲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蓬勃发展的文化艺术又为戏曲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物质基础,从而大大地推进了它的形成历程。

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是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促进了戏曲艺术的自立门户,并给戏曲艺术以丰富的营养,诗歌的声律和叙事诗的成熟给了戏曲决定性影响。音乐舞蹈的昌盛,为戏曲提供了最雄厚的表演、唱腔的基础。教坊梨园的专业性研究,正规化训练,提高了艺人们的艺术水平,使歌舞戏剧化历程加快,产生了一批用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剧目。

开元盛世,安居乐业,必然要求更多的文化娱乐,尤其是群众性的戏曲活动,民间散乐的娱乐活动,更多地趋向于农闲“自乐班”式的娱乐,也是他们交流感情,学文化、学历史、学道德的一种形式。“俗乐自唐以来,流行日炽,如散乐百戏,絙戏。排阔、天竺都卢、波罗门戏等……又有弄木椀传、大面拨头、踏摇娘、窟礧子等戏。”(《咸宁县志》)

这样的盛况,被诗人杜甫称为“忆昔开元全盛日,男耕女桑不相失”的太平景象。而这类俗乐在民间的广泛演出,对戏曲的发展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民族戏曲艺术的形成

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诗歌、音乐、舞蹈、散乐百戏、绘画等相互融合,形成了“戏曲”的概念。是唐代在漫长的中国戏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变,产生了“歌舞戏和杂剧”的艺术,这种形式已不同于以前的百戏,是从百戏中分化出来有故事情节的戏曲。周贻白说这种杂剧“是中国戏剧之形成一项独立艺术源于此。”(《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

戏曲形成的三大艺术要素:

⑴诗歌是戏曲艺术的重要部分,用诗歌写成剧本是一剧之本,中国戏曲的文学剧本是用诗歌写成的。自唐朝以来,诗歌创作十分讲究声律,在初唐就产生了五律和七绝的文人写作格式。唐诗是我国文学遗产中最灿烂,最珍贵的部分。

⑵唐代的音乐更是繁荣。唐代音乐的绝大部分又是舞乐,和舞蹈是无法分开的,唐代的舞蹈艺术集周秦汉以来舞蹈艺术之大成,达到了中国舞蹈艺术最光辉灿烂的时代。

中国的戏曲艺术,主要源于舞蹈,戏曲表演是以虚拟实,以简代繁,以神传真,以少胜多的手法表现现实生活,戏曲与舞蹈,有着密切的承继关系。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长袖善舞”。“纤腰长袖”的舞蹈神韵,如“霓裳羽衣舞”、“白紵舞”等长袖舞姿,为戏曲表演艺术“耍水袖”开了先河。

我国歌舞十分发达,并出现了一些史诗类和叙事类的歌舞,表现出向戏剧方面发展的趋势。由抒情类的歌舞发展到叙事性的歌舞,这是歌舞戏剧化的飞跃,并与“百戏”日趋结合,从而出现了歌舞戏。

⑶唐代的教坊、梨园对艺人的严格训练,已说明舞蹈动作的程式化,唱曲器乐伴奏的规范化。据任半塘考知,唐代教坊有乐工一万一千四百余人,其中梨园新院有乐工五千余人。(《乐府杂录》)是他们把教坊、梨园中经过严格训练的表演艺术和大批散乐,如歌舞戏、参军戏及百戏带回民间,使群众耳目一新,喜闻乐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安史之乱(760年)后,他们几乎全部流落到民间,与民间艺人相结合,共同演出于农村。这样,一方面把他们在梨园加工提高的节目,带回民间,促进了民间艺人的艺术水平,另方面,又从民间艺人中吸收到新鲜的带有泥土芳香的营养,充实滋补并提高了自己的艺术素质与技巧。我国戏曲,秦地的民间戏曲,就是在这个不断的民间→宫廷→民间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秦腔史稿》)

中唐以后,由于各种戏又在大都市经常演出,同时演出场所也逐渐固定,从而促进了戏曲艺术的成长。

唐代戏曲演出的场面

唐代的戏场,钱易在《南部新书》说:“长安戏场,多集于慈恩、小者在青龙,其次荐福、永寿。”

唐代早已有了娱乐场所,道场、变场和戏场。道场和变场,本来是善男信女讲道理佛的地方,后来成了人们借佛地娱乐的场所,戏场也兼容歌舞百戏等活动。

长安戏场,已有露天和室内之分,露天剧场如慈恩、青龙、荐福等,大都是利用寺院的道场、变场进行演出,还有的在寺院的广场演出。一般是过年过节和游人最多的地方。主要对象是庶民百姓。室内戏场一般是为王公大臣所设,主要用于宴请宾客,奉邀娱赏。如《南部新书》记:“王延彬独据建周,一日,大设,为伶官作戏”。又如《华州新茸“设厅”记》中写:“酒行乐作,妇女列坐,优者与诙谐,摇笑讥。”可见是在行酒作乐中进行演出。

关于戏台,唐代在各种文献、诗歌中多次提到,并冠以各种称呼:舞台、歌台、舞榭、舞筵、锦筵、崎筵等。

在露天搭的舞台演出,杨巨源《和刘员外陪堤仆射野亭公宴》诗,有完整的描写:

好容风流玳瑁簪,重檐高幕晓沉沉。

崎筵霜重旌旗满,玉帐天清丝管声。

繁戏徒过鲁儒目,众欢方保汉郎心。

寒笳一曲严城暮,云骑连嘶香外林。

在这个盛大而豪华的野宴上,人们的服装都十分华丽,天不明就开始了百戏的表演,在落满秋霜的舞台上插着无数旌旗,帐幕内乐工们高奏乐曲,节目一个个地进行,大家欢呼雷动齐声喝采,但也有一些汉郎们自顾宴饮和攀谈,倒使他们非常开心。直到天黑,寒笳声从城中传来,林外云集的马匹声声嘶叫,而宴会还没有结束。

次诗可谓是演出场面的生动写照,其实直到现今,这种盛况还是久传不衰,也就是当今通常说的过会、过庙会演出。经过一年的辛苦劳作,农家们需要歇息一下,热闹一番,大姑娘、小媳妇、娃娃们穿得花花绿绿,吃着喝着看着大戏,小伙子、老爷们也在看戏攀谈,其乐融融。坐在前排的观众认真地欣赏节目,而人群后面则成了他们社交的场地。所以说戏曲是民间或民众的艺术。

再现唐代戏曲演出的盛况

根据大量历史资料记载的考证,以及常年在农村演出活动中,我们对风土人情、人物百态、心理情绪等观察记录,感到有信心把唐代的民族戏曲开山演出盛况,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唐代演出的歌舞戏,包括秦声戏曲,既符合历史又贴近生活地展现给大家。

表现方法:用长幅画卷刻画描绘(参照“清明上河图”手法)

地点:慈恩寺或荐福寺风景名胜区

时间:春节或上元节,民间最隆盛的时节。

色调:红红火火,民族过大年的氛围。

主要演出的剧目:

1、《兰陵王》是以“代面”的形式演出,所以又叫“大面”。

北齐文襄帝之子高长恭,封兰陵王,武艺出众,长相漂亮,常戴面具出阵对敌,曾以五百骑大破北周军队于金镛城下,勇冠三军。唐代缘以此作假面舞,《兰陵王》一曲也是由此而来,成为唐教坊曲。任半塘《唐戏弄》说:此剧演高长恭为武将,衣紫袍,围金带,蒙大面,作威猛之容,尚不妨歌唱。手执鞭、率从卒,在金镛城下,呜咽叱咤,指挥击刺,勇战周师。而马从卒就兰陵王曲,遇相倡和,歌成入阵曲。其声情与面容、舞态相配合,奋昂雄壮。

另从日本保存至今的舞蹈《兰陵王》知,此剧唐代已传入日本,其面具为一金兰彩色木刻形制,顶端刻有龙纹、锐鼻,眼部突出,下颚吊垂,形象威武,着武将服,杏黄色袍。“舞蹈所表现的精神是威严,英武而有气魄,舞蹈动作与中国戏曲极为接近。”(欧阳予倩编《唐代舞蹈》)

2、《拨头》又称钵头,盛唐时的歌舞戏,在民间和宫廷广泛流传演出。唐张佑《容儿钵头》诗云:“争走金本叱鞅牛,笑声唯说是千秋。两边角子羊门里,犹学容儿卉钵头。”这说明玄宗时已有众多宫女才人纷纷学演钵头戏,反映了此戏在长安流传极广,另外玄宗诞日千秋节献寿节目中也有钵头戏,证明其已有了喜庆的内容。

这出戏产于西域,后传至京城,内容是:从前有一个西域人被老虎吃了,他的儿子就到山林里去找父亲的尸体,山路曲折,盘旋而上,最后捕杀了猛兽。演出时,其子丧服素衣,披发悲啼,寻尸复仇,山有八折,曲唱八叠,人兽搏斗,情节曲折。剧情悲壮。其着素衣已是中国礼俗化了的服装,在表演上,也是相当戏曲化的,表演与武术的运用,都是从戏的主题思想深化而排演的,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此剧也于唐代传入日本,至今尚有不少文物可以见证。

3、《蹋谣娘》是盛唐三大歌舞戏中最成熟的一戏,是兼备音乐、歌唱、舞蹈、表演、说白五种技艺,并达到了高度的综合。

此戏源于北齐,完备于盛唐,是唐宋间盛演不衰,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戏曲节目。

其内容描写北齐有一姓苏的无赖,嗜饮酗酒,每次喝醉总要殴打其妻,其妻含悲苦诉,演义成故事。该歌舞用笛、拍板、腰鼓伴奏,表演时一妇女徐步歌舞入场,每唱一段,由旁人帮唱“路谣和来!踏谣娘苦,和来!”至丈夫入场,则作斗殴以为笑乐,天宝诗人常非月《咏谈容娘》诗中,描写这出戏在广场演出,地上铺着彩席,为我们提供了真切的情况,诗曰:“举手整花钢,翻身舞锦筵。马围行处匝,人压看场园。歌要齐声和,情教细语传。不知心大小,容得多少怜”。

除以上歌舞戏之外,画面上还描绘有参军戏、合生戏及傩戏特点的戏曲剧目演出状况。

一些卓有成就的戏曲研究家指出:要搞清中国传统戏曲源流及形成,必须从研究秦腔入手。正如戏剧家齐如山说的:“我们国中各种戏剧的起发点,都是来自陕西。……追本寻源,由西安秦腔入手。”

所以我们描绘的唐代戏曲史,实际也就是一部秦腔艺术史的源头部分,并称其为“唐代秦声戏曲”。画面其风格我们则更着重于三秦色彩特点,追求一种秦腔的基调神韵:

粗犷、豪放、深沉、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