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举措让群众文化焕发生机

【摘 要】民间文艺中的舞蹈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如何让传统的民间舞焕发新的生机?笔者以一个基层文化工作者的视角,从“挖掘中创新,正确处理好扬弃的关系”、“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打造精品”、“如何让民间文艺达到一定的广度”等三方面作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民间;舞蹈;文化;创新

在新时代民间舞的创编中,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无疑是舞蹈编导怎样对待古、今、中、外的一切民间舞形式,怎样继承?怎样借鉴?怎样创新?人们的社会生活在不断发展,民间舞表现的题材也就愈加广泛,因此要求舞蹈编导的创作手法也要更加丰富新颖。关于新一代编导在新时代的民间舞创编,笔者深有感触,站一角度表述难以抑制的拙见,以作引玉之石。

一、体现一个“新”字

新时代的舞蹈编导们在继承和借鉴原有的作品后,怎样在创作过程中突出“新”呢?

(一)舞蹈题材的选择。一个民间舞蹈作品的诞生,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它的主题和题材,而选择舞蹈题材的关键是要符合舞蹈艺术的舞蹈规律——即“舞蹈作品是以人体动作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它可以是一个故事,可以是一种情景,可以是一种形象,甚至可以是一个动作,一段情绪,一种表情……总之,舞蹈要告诉观众的事物,必须是能够出现在舞台上让观众直接看到或听到的。

(二)舞蹈动作的考虑。各门艺术都有各自不同的表现手段,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是依靠人体动作。从舞蹈作品《百叶龙》和舞蹈作品《金狮呈祥》来看:同样是民间舞蹈,也同样运用了民间形式,却明显地显示出了时代性的特征。从舞蹈动作上看《百叶龙》的高潮部分远远超出了民间舞的范围,而编导在整个作品中不离“热闹场面”,大胆进行创编,尝试新的舞蹈语汇,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收效。

(三)舞蹈音乐的编配。要说“表演”是作品的灵魂,那么将“音乐”形容为作品的眼睛是再确切不过了。怎样选择舞蹈音乐来符合“新时代”的新呢?我县文艺工作者在实践中尝试用现代的音乐去融合民间舞蹈的语汇。如:《岕里婚庆》分别采用了传统喜庆乐和现代爵士乐相结合的音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位成功的舞蹈编导,若要使演员的表演成为作品的灵魂,那么首先要选定“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总而言之,新时代的民间舞创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的,体现一个“新”字。把中国的舞蹈艺术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这将是中国新一代舞蹈编导为祖国、为人民、为舞蹈事业作出的宝贵贡献。

二、突出一个“精”字

群众文化不仅要开展好活动,也要实施文艺精品战略。打造文艺精品,今天就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怎样认识群众文化中的文艺精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群众文化已经上升到了文化力的高度。这样的位置,就要求我们的群众文化策划要更加前瞻、活动要形成品牌、内容要丰富多彩、作品要精湛精良。一个不容忽视、不容低估的问题,就是要有群众文化活动的文艺精品。在这个方面,无论是文化部设立的“群星奖”还是我省文化厅设立的“省群众音乐舞蹈花会”,“省戏剧花会”,“省少儿艺术花会”等活动,以及创建文化大省的各项方针政策,都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

因此,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都必须把创作和打造文艺精品作为我们的一项首要任务。

(二)怎样打造群众文化中的文艺精品

就群众文化而言,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和建立一支包括群众艺术馆干部在内的能组织、能演出、能创作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办好各种培训班,分专业、分层次的艺术研修班、文艺专题研讨、高层次的名家讲座,有目的、有计划地为群众中涌现出的文艺创作人才创造学习、观摩、深入生活等条件,扩大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建立人才信息库,为艺术咨询、艺术创作提供信息参考。

2.善于从群众中、从生活中发现好的能加工成精品的作品。我们要不断地从馆办刊物上,从各种文艺演出中,特别是从活跃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中发现各种适合群众的、精湛生动、鲜活感人的优秀文艺作品,一旦发现就抓住不放!帮助他们打造精品。

3.要从“三贴近”的要求出发,摸准时代脉搏,深入实际生活,接触平民百姓积累创作素材,寻找创作灵感,创新表现方法。要经常地深入群众,真正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创作一批表现对现实的冷静思考,展示改革开放的宏伟画卷,讴歌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表现改革者、建设者形象,关注重大现实问题的作品。

除此之外,完善群众文艺创作的奖励机制,推动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也是打造文艺精品的一项举措。再有,要注意并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创新我们的作品和节目。

三、致力于一个“广”字

针对“广”字,笔者就如何有效组织群众文艺作品创作问题作了几点思考,并谈谈有关的建议。

1.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文艺创作的重视。组织举办文艺培训活动。多请专家来举办各种文艺培训班,培训的流程要包括专家讲座、学员交流、学员提问、作品研讨及现场点评等方面。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劳动成果,更应努力提高作者创作积极性。每一年度的群众文艺作品评选活动结果颁布后,应举办颁奖仪式,无论省级获奖还是市级获奖,奖金、证书、奖品等一定要按时按地对获奖作者进行奖励。开阔视野,加强交流工作。办好内部刊物,打造文艺创作的平台。无论是省、市、县区,广大作者都渴望能有一个阵地来发表作品。

2.创作队伍的巩固和发展。文化部门要关心和尊重业余作者,主动热情地与广大业余作者联络沟通,以文会友。要让业余作者经常有机会聚会、碰头,把他们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为文艺创作出谋献策,勤奋耕耘。

3.经费投入,抓好培训辅导和展演。开展文艺辅导和展演工作,提高业余作者的创作水平,多出精品,就必须不断给业余作者“充电”。文艺主管部门必须投入一定经费,通过举办业余文艺辅导,不断发掘业余文艺爱好者及表演人才。

4.加强创作园地建设。创作园地是文艺工作者耕耘的沃土,是他们施展文艺才华的基本平台,是文艺作者实现自我价值的载体。在把内部刊物作为创作园地的同时,还要辅导各镇文化站,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学校、企业、社区开展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举办有各自特色的文艺刊物,激活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干劲,为繁荣文艺创作创造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