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昆曲在基层的普及和推广

摘   要:本文浅谈了对昆曲艺术发展历史的认识,阐明了昆曲艺术在传统艺术领域的地位。昆曲是名副其实的“百戏之祖”,也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历史上,昆曲在郴州地区得到很好的普及,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郴州地区受地方语言、民间音乐及其它戏曲民俗风情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湘昆”艺术。联系基层工作实际,本人从展览、讲座、培训、现代信息平台运用等方面,浅谈在现代社会,如何利用基层文化馆对昆曲艺术进行普及和推广。

关键词:昆曲;基层文化馆;普及和推广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235-01

笔者作为基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联系实际工作,浅谈对昆曲艺术的认识以及普及和推广的一些心得。

一、昆曲艺术的发展

(一)昆曲的起源

明朝嘉靖年间,相传太仓人魏良辅喜好音律,初习北曲,因为不及当时的北曲名家王友山,于是发愤改学南曲,以十年“足不下楼”的苦功,在“素工弦索”的女婿张野塘、“洞箫名手”张梅谷、“著名笛师”谢林泉以及门下弟子张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等人的帮助下,共同研究改进南曲,以昆山腔为基础,吸收了当时流行的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调的某些特点,融会南、北,兼美众腔,一改以往那种腔调平直又欠意趣韵味的呆板唱法,创造了一种格调新颖、委婉舒畅的崭新唱腔。这种新腔俗称“水磨调”,红学家俞平伯在《振飞曲谱》的序中作了一个简明全面的概括:“以宫商五音配合阴阳四声,其度腔出字,有头、腹、尾之别,‘字清’、‘腔纯’、‘板正’,称为‘三绝’。古代乐府(包括宋词元曲)于声辞之间,尚或有未谐之处,至磨调始祛此病,且相得而益彰,盖空前之妙诣也。其以‘水磨’名者,吴下红木作打磨家具,工序颇繁,最后以木贼草蘸水而磨之,故极其细致滑润,俗曰‘水磨功夫’,以此比喻,深得新腔唱法之要。”

(二)昆曲的流传

历史上,魏良辅对昆曲的伴奏乐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原来单调的弦索、鼓板伴奏中,加入了笛、箫、笙、三弦、琵琶等管弦乐器,丰富了音色,使昆曲音乐更加瑰丽多彩,更富感染力,不止用于当时昆曲的“清唱”,也为舞台上的昆剧演出创造了条件。不久之后,他的朋友梁辰鱼根椐这种新腔量身订做,写了一部传奇《浣纱记》,搬演上舞台,成为第一个昆剧,引发轰动,以致“吴中白面冶游儿,争唱梁郎雪艳词”。自此,昆曲迅速流传开来,形成“四方歌者皆宗吴门”的盛势,成为压倒其他戏曲声腔的剧种。

(三)昆曲的地位

六百年来,经过历代文人墨客和民间艺人的精心打磨,昆曲创造了中国古代最完整的民族戏曲表演体系,对京剧、川剧、湘剧、晋剧、赣剧、桂剧、闽剧、越剧等许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是名副其实的“百戏之祖”,也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昆曲命名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是对昆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特殊地位、贡献和价值的高度认同。

二、昆曲在湖南郴州地区的流行及特点

大约在明朝万历初年,昆曲传入湖南,并广泛流行于郴州地区,长期以来,受到地方语言、民间音乐及其它戏曲(主要是湘剧、祁剧)、民俗风情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湘昆”艺术。其主要特色如下:

1.吐字行腔以郴州官话为基础,与中州韵相结合,虽声腔不如苏昆细腻柔丽,也不及北昆豪放壮阔,但声调高亢,吐字有力,节奏加快,加滚加衬,又吸收不少民间小调和俚俗的叫卖之声,体现出相当浓郁的地方风格。

2.为迎合观众,经艺人的长期实践,湘昆将剧本大胆删节、紧缩、压实,白口更趋生动、活泼,音乐配器加进富有特色的怀鼓,声腔字格、句格、旋法对四声的要求放宽,对过于哀怨、悲凉、惆怅、缠绵的风格加以节制,音调融湖南地方特色音乐和昆腔于一炉而加以提炼,节奏的三眼一板,二眼一板处理加速,使音乐布局更多变化,突出市民需求的特点。

3.道具的采用多改作湖南常见和惯用的熟悉物件加以戏剧化,生活气息浓厚。

三、基层如何普及和推广昆曲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流行音乐,而昆曲艺术也远离主流舞台多年。实际上,昆曲历史上也曾有过观众“厌听吴骚,闻歌昆曲,哄然散去”的尴尬境遇,但这一门艺术终究还是流传下来,这说明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有生命力。昆曲艺术的根在百姓,要将这一门艺术发扬光大,就需要让更多的老百姓重新认识它、领略它、欣赏它,需要基层的文化馆去普及和推广。作为一名基层的文艺工作者,在这里谈谈怎样利用文化馆这个平台开展普及和推广。

(一)举办多种形式的展览

充分利用文化馆的橱窗、展室,集中介绍昆曲的基础知识,展示昆剧表演的剧照,让普通群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昆曲之美,并对昆曲有一定的了解。昆曲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与历史上古希腊戏剧和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但希腊和印度的戏剧都早已绝迹,只有昆剧至今仍活跃起在舞台上,通过了解到这些历史知识,激发广大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扩大昆曲艺术的受众面,从而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具体的细节上,要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多展出一些剧照,毕竟昆剧的扮相人物俊秀,服饰精美,很容易吸引眼球。

(二)经常邀请专家、名角举办讲座

讲座以传道授惑的方式,向广大爱好者全面深入地讲解昆曲艺术的起源、发展和成就,讲座的地点出不只限定在文化馆内,更要广泛地分布到学校、工厂、企事业单位之中,务必让更多的人聆听到专家、名角的真知灼见,以达到昆曲知识“扫盲”的良好效果。如果说展览是以看的形式普及推广,讲座就是以听的形式相辅相成。2012年12月,"昆曲进校园——走进湘南学院的活动使昆曲艺术的大雅之音回荡在湘南学院的扬帆音乐厅,来自湖南省昆剧团的表演艺术家们原定演出四个节目,因为现场气氛热烈,国家一级演员罗艳女士盛情难却,又特别为师生们加演献唱了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整场晚会持继两个小时无人离场,过道上也站满了人,使人难以相信这是学生们第一次欣赏昆曲。古老的戏曲艺术在当代青年学子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令人始料不及,所以我们要以更加迫切的心情,让昆曲讲座走进校园,帮助广大莘莘学子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昆曲艺术得更多青少年的真心喜爱,培养接班人,让这门艺术走上良性的繁荣发展道路。

(三)开展具有专业性质的培训

基层文化馆组织广大发烧友通过一定的学习、培训之后,可以清唱、演出一些曲目甚或折子戏。郴州有专业昆曲剧团,郴州艺校也有专门的湘昆班,文化馆的任务,就是要和这些专业的团体、学校形成互补,培养更多的业余票友。昆曲自明朝传入,进入清代在郴州地区达到了极盛,湖南的昆曲大本营也南移到郴州。清乾隆年间,中国剧坛开始出现“花、雅之争”,昆曲代表的“雅部”在和以京剧、秦腔、梆子腔、二簧等为代表的“花部”的竞争中,因过于雅致,得不到市民阶层的青睐,逐渐衰落。到了晚清至民国这段时间,昆曲艺术更趋衰败,昆班绝迹。而在郴州地区却创造了奇迹,昆曲活动呈上升之势,昆班林立,人才辈出,真可谓是“风景这边独好”。这段辉煌的历史,是让我们郴州人骄傲的历史,也反映出昆曲艺术在郴州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曾经的辉煌,必将激励我们以百倍信心做好普及推广昆曲艺术的工作,要多邀请名家名角指导业余票友,迅速提高他们的演唱水平,并尽可能提供舞台让他们登台表演,只有弦歌不辍,才能薪火相传。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

现代信息手段去传播和普及昆曲,可以使更多的人接触、了解到昆曲,领受到它别具一格的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日益多样化、便捷化,从传统的报纸、电视到今天的电脑、手机,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网页、QQ、微博、微信等各种社交平台层出不穷,发布信息、上传视频变得轻而易举,一机在手,真有“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之感。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掌据进这些先进的传播工具是完全必需必要的,或建立本地昆曲爱好者的Q群,或微信群聊,或微信公众平台,就可以把散处各地的发烧友集中起来,发布各种展览、讲座、培训、演出的信息,分享个人的心得体会,转发经典的唱段以供欣赏学习,甚或拍摄自己个人的演出片段上传,让大家批评指点,有了这样方便迅速的交流平台,我相信广大昆曲爱好者的水平,肯定会有很大的进步。虽说昆曲是古老的艺术,但传播方式则不妨与时俱进,更潮更时尚。

四、结语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是《牡丹亭》里的一句唱词,昆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已勿庸赘言,我们基层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各种努力,让更多的人走进昆曲这座美仑美奂的大观园里,接触并欣赏到这朵美得眩目的艺术之花,从而夯实它再度成长、繁荣的土壤,为再现明人张岱在《虎丘中秋夜》一文所描述的那种万人齐唱的盛况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