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世说新语》

浅谈《世说新语》
说起中国的经典,让我最感兴趣的大概就是《世说新语》了吧,中学时,听老师讲起,便觉得神秘而充满魅力。《世说新语》分为3卷36门中,上卷4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9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爽,这13门都是正面的褒扬。这部书记录了士族阶层的多方面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情趣。士族的实际生活,不可能如他们宣称的那样高超,但是作为理想的典范,是要摆脱世俗利害得失、荣辱毁誉,使个性得到自由发扬的。这种特征,在《世说新语》中有集中的表现。对某些优异人物的仪表风采的关注,是因为这里蕴涵着令人羡慕的人格修养。

书中表彰了一些孝子、贤妻、良母、廉吏的事迹,也讽刺了士族中某些人物贪残、酷虐、吝啬、虚伪的行为,体现了一些基本的评价准则。就全书来说,并不宣扬教化,也不用狭隘单一的标准褒贬人物,而是以人为本体,宽泛地认可人的行事言论。高尚的品行,超逸的气度,豁达的胸怀,出众的仪态,机智的谈吐,都是本书所欣赏的;
勉力国事,忘情山水,豪爽放达,谨严庄重,作者都加以肯定;
即使忿狷轻躁,狡诈假谲,调笑诋毁,也不轻易贬损。

又回想起中学时学习过的《论语》,便发现这两本书略有共通之处。《世说新语》也和《论语》一样,篇幅短小精炼,重在言语,只不过它是有略完整事例作为背景。而其中的言语,也确实需要事例来支撑。《论语》没有事例背景,有了事例反而多余杂乱。《世说新语》这本书主要是讲了魏晋时期的一些名士所做所言,而名士之所以为名士,身上必然有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就像“识鉴”中的有这么一段——王仲祖称殷渊源:“非以长胜人,处长亦胜人。”翻译的意思是,王仲祖称赞殷渊源:“不但凭着他的长处超过别人,而且在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方面也超过别人。”一个人知道自己优点短处就很难得了,殷渊源还可以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不骄矜也不拔苗助长,成为名士还是很有道理的。带着这样的认识再去读这本书,会发现书中的每个人大多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名士之名并非浪得虚名。就算是里面以长相著称的卫玠,都能清谈上一天一夜。

这本书又很像数学课本插页中的趣味小故事。如果是不懂数学原理的人来看,囫囵吞枣也很有意思,但始终是徘徊在边缘,触摸不到最真实的那一角。也许恰巧,可以被趣味小故事唤起对数学的兴趣。这本书于我大致就是这样一种感觉吧,希望在未来充满喧嚣的生活中,还能有机会静下心来研读此书,真正感受它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