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八十四周年随感范文

  七七事变八十四周年随感范文

  我的七七记忆,与高考有关。

  早年的高考日在七月七,由于七七事变的关系,加上彼时高考也是九死一生,故而这一天就显得特别悲壮。似乎暗示着,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能雪国耻。

  七七事变,背后连着整个抗战。

  事变发生地卢沟桥,本是个有着几分诗意的地方,结果被一场战争染上了十分的血色。

  卢沟晓月,为旧时燕京八景之第七景。

  某年秋日,乾隆途次卢桥,作《卢沟桥诗》,中有“半钩留照三秋淡,一练分波平镜明”之佳句,“卢沟晓月”由此得名。

  这个乾隆,作诗倒是勤奋,数量上压倒了史上存诗最多的陆游,至于质量,邱某实在不敢恭维,上文提到的这两句诗,应该属于乾隆的超水平发挥了。

  不过,如果是和珅来裁判的话,乾隆爷的诗那都是“神品”。

  打仗是要死人的,多年来,这是邱某战争观的出发点。

  抗战十四年,死了太多太多的人。

  中华民族濒此亡国灭种之绝境,所迸发出来的精神,远超原子弹之当量。

  近两年,我坚持认为,国人最好的国学教育应该首推抗战精神。

  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屡陷危境,最惊心动魄者,当以数次“南渡”为最。

  日寇侵华,颇似史上北方民族事,由北而南,卢沟之后,平津沦陷,上海沦陷,南京沦陷……

  “南渡”阴影,笼罩神州,亡国之叹一时弥漫,于史可稽也。

  其间心路,冯友兰先生在《西南联大纪念碑文》中有过精辟的表达: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

  可以这样说,正是艰苦卓绝的抗战,真正凝聚了中国人的精神,建立了中国人的信心,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受益于此段历史之遗泽。

  七七事变那一年,外公19岁,未及弱冠。

  当然,彼时九州,还有更多更弱小的少年,本该玩耍于乡野里巷,本该撒娇于父母膝前,却着戎装、负长枪,踏入修罗炼狱场。

  在章东磐的《国家记忆》一书中,我看到了太多太多少年兵的照片,没有人知道这些少年的归宿。

  此书“献辞”的开篇,章东磐写道:

  谨将此书献给我亲爱的九十岁的爸爸和八十八岁的妈妈,他们都在自己十七岁那一年勇敢地加入了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军人行列。

  此书也献给我的奶奶,她唯一的儿子投身抗敌后,她忧念成疾,双目失明,但在黑暗苦难的颠沛流离中,她从未讲过一句要儿子回到身边孝奉自己的话,直至胜利。

  在众多抗战史料中,一个无名军人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

  一名记者曾采访了一名军人,这位军人表示抗战一定会胜利的。记者问,“胜利后,你打算做什么?”这位军人平静地回答道,“那时候,我已经死了。在这场战争中,军人大概都是要死的。”

  外公真正成为一名抗日战士时,是25岁。

  1943年夏,中国远征军准备反攻滇缅,需要大量有文化基础的青年,国民政府提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短短数月,10万大中学生舍家赴国难。

  外公就是这“十万青年”中的一员。

  当年腊月的一天,外婆刚刚生下我的母亲,外公接到开拔前线的命令,他在一张纸上写了三个字交到不识字的妻子手上,那三个字是外公给女儿取的名字。

  母亲四十岁生日那天,外公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填了一首《满江红》,词前小序,我每每读之,每每热泪长涌:

  四十年前,日寇疯狂进犯,贵州独山陷落,四川震摇。我同三弟相携入伍,参加“青年远征军”,约离家前两小时,琦儿呱呱坠地,竟未稍离,毅然成行,我妻悲痛非常,我亦心如刀绞!此之谓为国而忘家欤?!岁月易逝,今年琦儿已四十周岁,往事历历,非梦飞烟,当琦诞辰,感而赋此。并志。

  这首《满江红》的结尾三句是,“恨当年、身未死疆场,流丹血!”

  xx年,我带高三毕业班,夏天,年级的老师们集体赴西南线旅游。

  我第一次爬峨眉山。

  大约在天师洞再往上爬一点,崖壁之上,有不少石刻。其中一处石刻比较醒目,正是“一寸山河一寸血”七个字,有落款,仗着视力好,我现在依稀记得是“成都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四期全体官兵立”。

  我后来才知道,成都陆军军官学校应该就是黄埔十四期,校长是关麟征将军。

  多年以后,外公去世,我整理老人家遗物,才慢慢推断出,他应该就是这批官兵中的一员。

  我想再登一次峨眉,再寻访一下这处石刻,在丹红的书迹里去体会老人家当年热血的心迹。

  一寸山河一寸血,出自黄维将军之口。

  淞沪会战中,罗店战场惨烈非常,有“血肉磨坊”之称,黄维时任十八军67师师长,奉命驻守罗店,几番拉锯,67师被迫撤出罗店,一个师剩下不到一个团。

  黄维将军后来写了著名的回忆文章,题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淞沪战争》,他以中国诗经典的七言形式高度概括了抗日战争之惨烈与中国军人之勇毅,“一寸山河一寸血”七言遂成名句,成为那个时代高度浓缩的概括。

  也就是在秀甲天下的峨眉山上,外公和他同期的官兵们刻下了这七个字,然后奔赴了滇缅战场。

  1997年,适逢卢沟桥事变一甲子,台湾拍摄了45集的抗战纪录片,此片在大陆长期封禁,前些年才解禁,解禁之后我迅速购得一套收藏,这部片子的题目就叫《一寸山河一寸血》。

  这部纪录片是公认的最好的抗战纪录片。

  外公是2001年去世的。

  一捆家书、二本诗稿、几册旧籍,这是老人家留给我们的全部遗产。

  这是最丰厚的遗产,爱国之志和清白家风,还有比这更值钱的遗产吗?

  八十四年了,风从历史深处吹来,又吹向未来深处。

  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影——《七七事变》——中的一个场景:

  乡亲们给29军大刀队的将士们敬酒,河水汤汤,蒹葭苍苍,将士们背上的大刀,刀缨飘飘,远方是如血的残阳,眼中是如炬的目光,军号声这时天苍地凉地响起……

  这场景,卢沟桥头的501尊狮子应该记得,桥头的那一弯残月也应该记得。

  如果,能够穿越,我愿意回到1937,和那些将士们站在一起,饮尽那碗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