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演变过程100字 [汉字演变的历史与文化(连载.29)]

  “马”是一个象形字。①是甲骨文的字形。马头朝上,马眼炯炯有神,马背朝右,右部的几画表示马鬃,前后蹄朝左,意在行走,马尾在下部。你们瞧这是一匹多么象形又生动的骏马呀。②是金文的字形。金文与甲骨文大致相似,只是变得更抽象一些。③是小篆的字形。从金文衍变而来,已不太像马形了。④是楷书的繁体字形,已经看不出马的样子了。⑤是楷书的简体字形。写起来很简单,仅有三画。马是人类最早驯服的动物之一。至今马仍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战争中的一种工具。人类对马有着浓厚的情感,马与人类相随走过了几万年的光阴,直到今天。
  用马字的地方很多,如“马上就到”、“马到成功”、“万马奔腾”、“千军万马”等,还有成语“马首是瞻”。“瞻”是“看”的意思,因此有人把这句成语理解为“只看马头”,这是不对的。这句成语出自《左传・襄公十四年》:“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在这里的意思是说:鸡一叫就要把出征的战车架好,把水井堵上,把炉灶拆掉,就看我的马冲向何方,我的马头朝向那里,那里就是你行动的方向。现在就用“唯……马首是瞻”来比喻服从某一个人的指挥或乐于追随某一个人。
  “马”字同时也是一个偏旁部首字,凡是由“马”组成的字大都与马或牲畜有关,如“驴”、“骡”、“驾”、“驭”等。马也是姓氏。
  “驭”是一个会意字。①是甲骨文的字形。上部表示一匹马,与甲骨文“马”字很相似,不同的是在下部有一只手,表示用手驾驭马车。②是金文的字形。左边是匹马,右边是一只执马鞭的手,更形象地表示了驾驭之意。③是小篆的字形。左边仍为马,右边为手,这里仅有手形,而无马鞭了,表示以手驭马之意,又回溯到甲骨文之意。④和⑤分别是是楷书繁体字和简化字字形。
  “驭”字的本义是驾驭马车。由“驾驭”之义引申为控制。
  “幺”字是个象形字,读作yāo。①是甲骨文的字形,像一束丝的样子。②是小篆的写法,与甲骨文相似。③是楷书字形。许慎《说文》:“幺,小也。”“幺”字的本义为“小”。如《尔雅》注称最后出生的小猪为“幺豚”。“幺钱”指汉代直径七分重三铢的小铜钱。《日知录》中“谓一为幺”。因为“一”是除零之外最小的整数,所以至今人们还把最小的称为“幺”。在山东有些地方把最后出生的小孩子或小动物为“小幺郎”,而在湘西和四川一带称幼子为“幺儿”。“幺”是个部首字,凡由“幺”所组成的字多有“小”义,如“幼”、“幽(为浑暗而狭小义)”等。
  “纟”字最初的写法其实是“糸”,现在简化成“纟”,也就是“绞丝”旁。①是甲骨文的字形。表示一小把丝拧在了一起,防止乱了。②是金文的字形,与甲骨文相似。③是小篆的字形,更简单了。④是楷书字形。⑤是楷书简化字形。
  “糸”字也就是我们口头语讲的“绞丝旁”。其实,这个“纟”字不读sī(司),而应读为mì(密),这个字的本义是“细丝”。宋代徐锴说:“一蚕所吐为‘忽’,十忽为‘丝’;‘糸’,五忽也”。可见这种丝是极细的。
  “糸”字是个部首字,凡由“糸”所组成的字大都与“丝”或“织”有关,如“纱”、“纶”、“纤”、“经”等等。
  “丝”字是个象形字。①是甲骨文的字形。表示两把丝扭在一起。②是金文字形。③是小篆字形。④是楷书繁体字的写法。⑤是楷书简化字的写法。
  “丝”本意是指“蚕丝”。如我们十分熟悉的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因为很细小,所以又为一种计算长度、容量、重量的微小单位,如一丝为千分之一分。后来引申用来形容细微之极,如丝毫不差、一丝不苟等。“丝”在古代为八音之一,往往指弦乐器,如丝桐、胡琴、琵琶等。
  这个“级”字为会意兼形声字。①是甲骨文的字形,左边是以手捕捉了一个人的形象,即为“及”字,既表意也表该字的读音。右边是“阜”,表示山阜有层次,也包含“台阶”之意。②是小篆的字形,将“及”移到了右边,“阜”衍变为“糸”。③是楷书繁体字形。④是楷书简化字形。
  《说文》指出:“级,丝次第也。”这也就是说“级”的本义为“丝的等级”。其实在古代有很多字的本义和初义的指向很清楚,只是后来在人们的文字或口语相承相传中,这些本义发生了改变,有些时候很绕弯。比如这个“级”字。本义其实就是“等级”,在甲骨文中,右边是“阜”,表示山阜有层次,也包含“台阶”之意。如《徐霞客游记》:“在石隙中转折数级下。”由“台阶”又转引为“等级”,很麻烦的。至于古书中经常看到的“斩首数十级”或“斩虏数百级”,这里的 “级”是指“首级”,也就是人头。因为人头就是人身体上最上的一部分,是第一级,故称“首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