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学生典型人物事迹材料6篇

下面是的小编为各位收集的志愿服务学生典型人物事迹材料六篇,请您参阅!

【篇一】

**,农学院栽培耕作系教师,副教授。他坚持“将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的信念,发扬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秉承学生至上的教育理念,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仔细耐心服务学生;
他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完善自身素质,将自身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
他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指导学生创业不遗余力。

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他立足岗位,牢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学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尤其是在指导引导学生创新创业方面,不遗余力。

从2009年到2018年,农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区已经开展了10届创业活动。在这期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受到了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

从2009年农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立开始,他就积极配合院领导在技术方面全面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2009年参加农学院大学生创业团队有15支,其中农学071班冯宇鹏团队种植的蔬菜最早上市,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农学062班张阳阳团队种植面积达3亩,团队人数25人,正因为此次训练,锻炼了张阳阳同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如今的张阳阳同学自主创业成立了“阳光国际英语培训机构”。

2010年农学院创业团队增加到16支,冯宇鹏同学带领的团队采用集资入股的方式筹措资金,极大地锻炼了同学的经济管理能力。2013年春季开学后,农学院党总支、分团委特别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员工作,带动了大一、大二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他参加了大学生创业动员大会,之后农学院组织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工作,他根据近4年来种植业创新创业实践对参加本年度创新创业的同学进行了申报前的指导,在创新创业策划书的撰写过程中,耐心指导学生选择品种、选择合适的种植模式,顺利完成了学生策划书的撰写。这一年创业园走出了马红军、谢胜杰等创业人物。

之后的5年中他一如既往的为创业学生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耐心给创业同学讲解不同项目的优势与不足,帮助不同组的同学撰写好项目策划书。在创新实施阶段,常常早上6点已到地里,细心观察各组作物生长动态,耐心指导学生进行田间管理。

在过去的1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实践中,他个人科研试验田也比较忙,就算是这样,他往往是一有空就到大学生创业园区去看看学生所种植作物的长势长相,及时指导学生们开展田间管理。

他对学生创业园方面的贡献使我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可以说是**同志一路伴着农学院创业园区走来。尽职尽责”“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这些词几乎成了他的代名词,毫无夸大。

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总是用这句话警示自己:为人做事要持之以恒、善始善终。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的超越自我,他总是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并以严苛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不倦的追寻,“敢担当、挑重担”是他锲而不舍的渴求。他怀揣“创新是进步源泉”的信念,在我院学生创业园工作中勇于担当、勇闯难关,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篇二】

**,女,生于1981年,中共党员,于2005年7月进入**农业大学学生工作部工作,现任主任科员。参加工作以来,她立足于本职岗位,兢兢业业,认真完成好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平凡的岗位中,她始终牢记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勤恳工作,服务师生,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十几年如一日,扎根学生资助工作,与学校的资助工作共同成长。

坚守一线工作,十余载爱岗如初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学生资助工作强度非常大,但她一干就是十三年,在这13年里,她贡献了自己的青春,贡献了陪家人的时间,但是她总是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从来没有见她愁眉苦脸的工作过,从没有跟领导、同事们抱怨过、叫苦过。十多年里,教育厅的处室领导、其它高校的同行换了一茬又一茬,而她至今仍坚守在学生资助工作的第一线。她说虽然自己很辛苦,但看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资助时展露笑容的面孔,看到优异的学生获得奖学金时自信满满的面孔,心里就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就感,正是这些一直鼓励着她投入自己全部心血将这份工作做得更精更细。

积极服务学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学生资助工作包括奖、贷、助、补、勤、减、免和绿色通道等方面,每一项都涉及学生的切身利益,不容马虎。她本着“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原则,认真做好每一项看似简单实则很繁复的工作。在这10多年的工作中,她总是尽自己最大的精力做好国家奖助学金、校长奖学金、社会资助金的评审工作,保障优秀的学生能够得到表彰,贫困的学生能够实现应助尽助。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事无巨细的工作,如严格贫困生认定,实现贫困生精准资助;
帮助贫困生从贷款申办,毕业后的还贷全程跟踪服务;
积极开拓勤工助学岗位,为更多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
为340名应征入伍学生补偿学费达325余万元;
为低保、建档立卡户等3004名贫困毕业生争取求职补贴300.4万元;
为孤儿、残疾等特殊群体学生申请各类补助;
为特困生发放路费补贴。十年来,通过各类资助项目累计资助学生133155人次,累计资助金额达30702.99万元。这些工作涉及面广、繁琐、杂碎,但是从开始资格的申请、审核到最后资金的发放,每个小环节、小细节她都事必躬亲,做得有条不紊,无任何差错。当被问及累不累时,她害羞地微微一笑,说道:“尽自己的所能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我应该做的,当看到一批批受到资助的贫困生能够实现个人的求学梦、成才梦,能够健康地成长成才时,我就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好。”

密切联系学生,引导学生自信成长

在她看来,资助工作是一份不平凡的工作,它是一份爱心事业,是一份需要强烈责任心与使命感的事业。十几年的学生资助工作中,她接触了大量优秀的贫困学子,深知学生求学不易。在巨大的经济压力面前,贫困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攀比心理,容易产生严重的思想压力。她自费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充分利用心理学知识教育引导贫困生,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自觉克服自卑意识。

同时,她还积极开展资助育人活动,使学生从受助对象、教育对象,自觉转换为资助育人工作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此外,她负责汇编国家、校长奖学金事迹材料工作,在校园里选树典型,引领教育,同时还为获得国家、励志、校长奖学金的学生和考取研究生的学生的高中班主任寄发喜报,多举措助学生自信成长。

信守“五心”承诺,提高服务工作质量

工作中,她认真落实“热心接待来访、耐心回答询问、细心办理业务、诚心提供帮助、虚心听取反映”的五心承诺,把自己真正摆到一个服务人员的位置上。有时候一声问候、一句“请坐下等候”,都会拉近与服务对象的距离,既可以提高办事效率,也可以提升自身工作形象。

春去秋来,她见证了无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绿色通道的青涩到毕业典礼的自信成熟;
她说过最多的话是“记住我的电话,只要有需要,老师一直都在”。学生们谈起她,总会用“热心”;
同事们谈起她,总会用“敬业”和“放心”;
校外合作单位谈起她,总会用“信赖”。她,就是这样一位在管理服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一员。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管理服务人员的责任和担当。

【篇三】

**,男,中国共产党党员,研究生学历,2011年1月参加工作,讲师,现任软件学院分团委副书记。作为一名辅导员老师,凭着对辅导员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和自豪感,时刻牢记辅导员的光荣使命,“辅”学生成长,“导”学生成才,“圆”学生梦想,切实将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工作落到实处,用行动诠释着一名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以思政教育“辅”学生成长

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思政工作理念,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工作原则,认真学习新时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状态,着力培养学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筑梦者圆梦人。在工作中,通过理论学习、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教育活动,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围绕着文明礼貌月的目标和任务,夯实了思想文明建设的基础,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

以切身实践“导”学生成才

文明监督,倡导办文明活动。他以身作则,积极引导并组织全院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礼貌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学院范围内,他倡导学生自发开展丰富、高雅、健康、多样的文化活动及相关赛事,着力于提升软件学院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展示新时代大学生的文明风采。

宣传修德,教导做文明学生。工作8年来,他续六年担任新生军训的带队辅导员,曾任09、11、13、14、15、17级年级辅导员,带过的学生达2700余人。曾荣获“**省国防教育先进个人”“第五届**省辅导员技能大赛金奖”“**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团干部标兵”“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2017年9月开始主持学院团委工作,同时担任3个年级的辅导员,在繁重的工作面前,他以工作为重,以学生为首,全身心投入工作,包括在周末,他都会在办公室正常工作。“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他带头践行文明行为道德规范,受到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情系山区,引导扬文明精神。在大家眼里,他是一名乐于奉献的好老师。他深刻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质性问题,并积极参与奉献爱心、扶贫济困等活动。学院在他的带领下成立了爱心团队,曾多次远赴运城市绛县童星学校帮扶留守儿童,为他们捐赠衣物、体育器材、捐订《中学报》等。他用自己的爱心感化他人,不断拓展志愿服务新途径,引导大家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坚定擎旗者、模范践行者与积极传承者。

以生涯规划“圆”学生梦想

为帮助学生树立生涯规划意识,他针对各级学生开展专业认知教育、生涯规划讲座、就业指导培训会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型比赛,多个工作室已经步入市场化运行,实现了靠创业自立、凭创新出彩的学院“双创”发展新局面。并且发表论文“大学生就业创业与互联网+”荣获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工作研讨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办文明活动、育文明学生、扬文明精神是他的工作信条;
实事求是、严以律己、勤勉务实是他的工作作风。开展文明礼貌月工作以来,向党、向社会、向学生交上了一份问心无愧、无怨无悔的答卷。

【篇四】

**,女,中共党员,从2003年7月至今执教于**农业大学林学院园林系教师,现任林学院园林绿化工程设计中心主任。从事教学工作转眼已经15个春秋,政治思想觉悟高,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立足岗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教书育人贯穿予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取得了累累硕果,受到了学生和教职工的广泛赞誉。曾获得**农业大学“中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第三名”、**农业大学“五四青年标兵”等荣誉称号。

立足岗位,服务学生

从教以来,该同志立足岗位,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把德育教育深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注重学生素质全方面发展,尤其在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努力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条件。立志于服务学生,做好学生人生导师,在各个方面都最大限度的给予学生帮助。

近10年来**结合专业所学,注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指导,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项目、兴农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在学院范围内营造了很好的氛围,学生们表现积极良好。其中,园林专业、水保专业、林学专业的学生获得了很多荣誉,“中水万源杯”特色小流域水土保持与景观设计三等奖,首届“金谷杯”创客大赛入围奖,**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和**省“新农挑战杯”创业大赛银奖等。服务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基础实践的平台,为大学生毕业后创业奠定基石。

锐意进取,不断创新

**在完成正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指导了林学院的两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其中“直来植趣多肉”团队,亲自参与了项目的考察选址和定位,包括大棚的基础设施建设,布景设计,购置种苗,礼品包装设计等,对学生做到了无私奉献,倾心支持。当得知创业启动资金无法到位时,她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到处筹集资金,为大学生创业排忧解难。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从创业项目申报开始,他们从学院到学校,在一次次论证中逐步完善方案,最后脱颖而出。团队负责人郭春宇也成为了学校的创业星秀。2016年6月14日,时任**省委书记王儒林等一行人考察**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园区时,第一站便参观了“直来植趣”创业团队的多肉大棚,与**和同学们亲切交流,并鼓励他们要学用结合,大胆创业。此外,原省政协副主席朱先奇,原省政协副主席姜新文,共青团**省委书记黄巍,省教育厅厅长吴俊清等领导也曾亲临他们的大棚给予指导和鼓励。在“直来植趣”的整个创业过程中,少不了来自学校和学院的多方支持。

无私奉献,爱洒心田

**自从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赢得了领导、同事和学生的认可和赞誉和表彰。但她不会安于现状,停足不前。勤奋工作,不断完善自我,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为学校的教学育人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她付出的是汗水,然而收获的却是那一份沉甸甸的困实。在平凡的岗位,孕育伟大,不忘初心,在平凡中追求自我,挑战自我。她也很庆幸自己选择了“教书育人”――这光辉的事业,将无怨无悔地耕耘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用她的脚步,把世界走成爱的风景!

【篇五】

**,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从2014年以来,连续五年负责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并且连续三年获得**农业大学就业先进工作个人。她始终秉承“服务学生”的理念,把学生的就业放在第一位,着力构建全程化、精准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和就业帮扶体系,全心全意为学生排忧解难,扎实做好就业工作,年平均开展就业指导讲座30多场,开展就业咨询300余次,联系校企合作单位30多家,组织80多场专场招聘会,发布就业信息800多条,全方位为毕业生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工作,使得学院就业工作效果良好,就业率逐年提升。

践行服务宗旨,完善就业指导服务,方便大学生就业

积极构建三级信息交流体系,全方位提供就业信息和开展就业咨询。在面对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90后就业需求多样化、复杂化的情况下,她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积极构建三级信息交流体系,通过分团委微信公众号、年级信息交流群、班级信息员及时快速的将就业信息发送到毕业生手中,年平均发送就业信息达到800多条。有针对性的组建各类微信群,如年级信息交流群、公务员、银行、考研、企业就业群,邀请企业HR、中公、华图等培训机构的老师进群,一起为学生提供最新企业招聘要求,招考信息、备考方法等有效信息。通过微信群开展就业咨询,为毕业生提“一对一”的咨询辅导,年平均开展就业咨询300多次。

努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多渠道拓宽就业单位。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会的优势,每年举办2场大型行业招聘会,80多场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良好的双向选择空间。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拓展毕业生求职渠道。通过网络、传媒等平台积极联系专业相关度高的企业,走访校友单位、联系行业协会等形式,邀请用人单位来校园招聘。与常年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立长效机制,了解企业需求意见,建立实习、就业一条龙相对稳定的就业基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方便快捷的平台。

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大胆创新工作方式,促进大学生就业

及时了解学生就业意向,建立就业动态管理数据库。就业指导的精准性必须建立在深入了解毕业生基本信息、就业意向、个人能力、求职需求、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因此**坚持从每年大三开始逐步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档案,定期了解并更新学生的就业动向,详尽的录入毕业生就业需求、就业工作进展等,努力建立便于对就业进程及时监控的动态管理数据库,不仅全面了解毕业生不同阶段思想动态、就业需求、就业状况,而且能够根据毕业生整体性、全面性数据评估,为毕业生进行了个性化价值引导和心理预警。

开展品牌活动月活动,创新四大就业指导模式。为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每年春季为一二三年级学生举行“职业启航活动月”就业求职准备系列活动,每年秋季为大四学生举办“青春逐梦职场活动月”系列就业能力提升活动,年平均开展活动50多次。在此过程中,创新性运用四大指导模式,根据企业就业同学,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开展专业实习实践+暑期实习+专业技能竞赛模式;
根据考研的学生,开展“专业院校选择指导+专业交流辅导+咨询疏导”模式;
根据就业能力困难学生,开展“求职技能指导+心理暗示+实践模拟”模式;
根据省外学生打算回生源地就业,但对本地就业环境不熟的情况,开展“网络投递简历+校园面试模拟+远程面试”,组织他们参加全国高校毕业生网络联盟、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进行求职,通过这些创新性方式的展开,从2014年到2017年,考研率由10%提高到17%,签约率由20%提高到60%,总体就业率由80%提高到93%。

强化责任,关注重点关注就业困难群体,保障大学生就业

准确把握就业困难学生信息,建立健全未就业及就业困难学生档案。一对一认真分析掌握就业困难原因。针对就业能力不足、毕业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女学生、自主创业学生等不同就业困难类型,做好分类精细化动态管理,及时给予关心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实时掌握困难学生就业进展和个人情况,努力打通就业工作“最后一公里”。

制定就业帮扶行动计划,强化就业援助。为帮助困难毕业生顺利毕业,学院制定《**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生精准帮扶行动计划》,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就业援助,有效解决不同困难类型毕业生的实际问题。针对就业能力不足的同学,积极提供就业咨询、开展就业技能专项技能训练;
针对女生就业,加强就业观念引导,树立就业信心,组织女生专场财务会计类、管理助理类招聘会,根据学生意向推荐就业岗位;
针对家庭经济困学生,发放经济困难毕业生求职补贴。

在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她还组建学院就业服务志愿者团队,定期开展志愿者业务能力培训,协助来校企业开展宣传和就业接洽活动,带领大家多次参加校招聘会志愿接待服务。

在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的同时,她还注重加强自身学习,狠抓业务学习技能,自学心理学考取全国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利用空余时间主动旁听学院管理学课程;
通过北森生涯学习近平台,坚持跟职业生涯规划导师、全国高校就业工作者积极交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篇六】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导师,担任学院党委委员和农村文化研究室主任。

宣讲十九大的精神,为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习近平于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讲话后,受**农业大学校党委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领导的委托,他选取十九大报告中的乡村振兴战略,精心准备、扎实调研,率先在**省太谷县武家堡村开展宣讲活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和黄河新闻网等媒体记者进行了采访,中央电视台记者予以了“接地气”的好评。11月29日,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联播节目进行了报道。随后,他又与太谷县委宣传部、太谷县税务局、**农业大学工程院等单位合作,分别在太谷县宾馆、太谷县税务局、太谷县北城区、左权县、**农业大学等地,面向基层工作者和**农谷建设团队等开展了多次宣讲活动,扎实推进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十九大报告的深刻理解,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创立转识成智教学

他主要从事本科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艺术》课的教学。自2015年成功申请**省教育厅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助大学生转识成智的实施方案研究》重点项目以来,他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各专业大学生上的转化运用,以问题为导向,采用对分课堂,加强实践教学,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创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和教学体系,改善了课程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老师和同行专家的好评,形成了一本《转识成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意义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构建》的著作。目前正在进行的转识成智、专题构建、日用构建和双创构建的研究,并通过教研室、学院的3+2教学模式改革和**省教育厅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案编写,推进和推广教学改革。

扎实开展学术研究,建立长期性研究目标

他购买了大量的专业图书资料,潜心开展宗教与启蒙领域的学术研究,在《中国哲学史》和《孔子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了十多篇学术论文,委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宗教与启蒙》。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目前他正在更加深入持续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和中国启蒙学术的研究,研究成果正在逐步成型显现。除了抓好自身的学术研究之外,他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位学科带头人,还与原理教研室的同事等着手凝练学科方向,紧紧围绕乡村战略,以新时代的中国农村文化研究为方向,具体商定每个人的研究题目,并在学科建设会议上针对每位教师的论文,给予具体的辅助性指导,推进学院的学科建设。

加强研究生的培养,形成阶段性培养目标

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和辅助院长管理研究生工作的党委委员,他本着对学校、学院和研究生认真负责的精神,积极探索创新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确立了研一开题、研二成文、研三答辩的毕业论文三阶段生成模式。在课程教学和日常管理活动中注重加强研究生的题目生成、结构处理、具体写作、修改定稿等环节的严格把关和精心指导。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的学术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发表小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和明显提高,北大核心期刊和南大核心期刊的数量已经达到7篇以上。针对作为新设立专业的本院研究生还未出现考取博士生的状况,在研究生新生入学和后续的培养阶段,积极倡导研究生参加考博,目前考博人数和面试入围人数逐渐增多。随着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博士化率的提高,博士充实教学和导师队伍,研究生考博实现历史性突破为时不远。

开展第二课堂教学,营造学校的人文气息

他持续义务辅导大学生的演讲辩论比赛,支持大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提升。通过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中国哲学史》选修课,提升我校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认知和素养。通过积极参与两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教师开设的经典名著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会,加强理论学习,分享心得体会,提出问题和建议,提升自己和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论水平。通过支持一些辅导员和团干等申报省级课题,提升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整体水平。通过带领研究生开展调查研究,提升研究生分析和解决具体现实问题的能力,坚定他们研究的兴趣、方向和信心。

回顾近年来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年长教师与许多教师相比还是存在明显的不足,尤其是科研上和学科团队建设上存在明显不足,自身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迟迟未能呈现出来,学科团队建设刚刚起步,对学院学科建设支持力度明显不够。因此本人仍然需要砥砺前行,努力加强自身建设,突出加强学科团队建设,为学院申报一级学科硕士点乃至将来申报博士点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