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的坏脾气:坏脾气

  历史上的帝王都有个坏脾气。作为一个唯我独尊的人,他可以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但同时也可以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他的身份和特权造就这种人格分裂,而这些又都取决于他的个人利弊与爱好。
  一个帝王如果能够做到基本上讲点道理,就已经很不错了,老百姓不仅要山呼万岁,感恩戴德,且还要尊他为“明君”。
  这是一种反常现象,即老百姓很迁就帝王,用容忍和大度去接纳皇权的愚治和无理性。当公众逻辑在不经意中蜕变成了皇权逻辑后,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高压下,就为官本位思想,权大于法提供了可能。
  久而久之,这种错乱,导致了理性缺失,甚至社会思想紊乱,也为国民素质低下营造了氛围。
  独尊,一向是皇帝的固有禀性。要独尊就必须不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就需要不讲道理,不讲道理就需反逻辑思维,反逻辑思维就会变得毫无理性,无理性当然也就容易造成思想混乱……这些都是丝丝入扣的。
  野史说:当年,始皇帝嬴政为了开创独一无二的帝制,曾问手下的史官:“自三皇五帝以来,谁的功勋最高,业绩最大?史书有无记载?”史官答曰:“三皇五帝,唐尧虞舜,延及夏、商、周,是非功过,均见于《春秋》。”
  始皇笑道:“朕乃千古一帝,首称始皇,自然要占一半《春秋》了。”说着就提起笔取《春秋》各半个字拼写成了一个“秦”字。
  史官一看不好,忙打断始皇的雅兴说:“陛下取春字。无日,即春无日天地昏暗,又取秋字无火,秋无火,则大地消沉,昏暗消沉乃不祥之兆!望陛下三思……”
  秦始皇一听,勃然大怒,喝道:“你竟敢胡言乱语,诽谤朝廷,来人,拉出去砍了!”
  顷刻间,一个说真话的史官人头落地,吓得满朝文武个个胆战心惊,于是拜伏在地,口呼:“陛下英明……英明、真英明!”
  这故事的真假我们先不去管它,秦始皇怎样用暴力造就了群臣的盲从和愚昧则是十分清楚的。然而,引人思索的是:
  一旦不讲理成为惯性,要想再寻求道理就不那么容易了,对皇帝来说是如此,对老百姓来说更是如此。
  摘自《人民文摘》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