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抖空竹] 妙趣横生抖空竹书籍

  抖空竹在中国民族文化渊源中既古老又新鲜,是深得人民大众喜爱的一种集娱乐性、健身性、技巧性、灵活性、表演性,同时又具有收藏价值的物品。      在广场的草坪前,一位头发花白的婆婆在一大群人的围观下表演绝活:两根竿子中拴着一根棉绳,扯动一个四周有哨口的盘子,发出“嗡嗡”声,双手用力,把盘子高高地抛向天空,然后再用棉绳接住,在空中变幻出许多花样:一会儿猴子上树,一会儿包公称秤,一会儿观音拜佛,一会儿水中捞月……引得周围的人纷纷停下来观看,并不时报以掌声和叫好声。
  这就是当下在中老年人中非常流行的“抖空竹”。空竹俗称风葫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传说三国时,曹植曾作《空竹赋》。从明代《帝京景物略》一书中记述的空竹玩法和制作方法,以及明定陵出土的文物考证,可知“抖空竹”在民间流行的历史至少在600年以上。现在已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抖空竹”是盛行于老北京的民间游艺。在清代,庙会上卖空竹、抖空竹成了特色一景,土地庙的空竹便在京城出了名。空竹在当时的京城随处可见。玩空竹的人一种是作为娱乐,老人孩子都能玩,一种是做经营,为了养家糊口,艺人们在庙会上设摊表演。当然,艺人们表演用的空竹与一般娱乐所用的空竹不同,尺寸较大,形状各异,操作技巧也高。
  “刚退休的时候还很不适应,总有一种失落感。偶然结识空竹,没想到越玩越有劲头。以此结识声气相投的朋友,更可谓一大乐事。我们上场切磋技艺,下场侃大山,海阔天空。可以说,这是我们退休生活的主打歌。”65岁的刘玉德提到抖空竹,赞不绝口。当张通海转起直径达40厘米、2.5公斤重的超级空竹时,整个广场都为之沸腾。远远望去,空竹上一圈红色轮底边线在旋转后更像是一团红色火焰,让整个表演达到高潮。
  “竹友”们发出感慨,“抖空竹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向往,是一种追求,学无止境。让我们来拥抱空竹,让空竹去点缀人生,让我们民族的东西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