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的发明与制作]宣纸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据说东汉造纸家蔡伦的弟子孔丹,在安徽以造纸为业。他有一次在山里遇见一些檀树倒在溪边,由于浸泡在水里时间过长,树皮都腐烂发白了。孔丹受此启发,便想到以檀树为原料造纸。经过他不断试验改进,终于造出了上好的白纸,即后来的宣纸。正式把这种纸称为宣纸(泾县唐时宣州)并成批生产,是从唐朝开始的。泾县的小岭是宣纸的故乡,至今已有七八百年造纸的历史了。
  宣纸的制作,工艺既复杂又费时,简介如下:用檀树皮加稻草等作原料,把它们加工后进行长期的浸泡,然后灰�、蒸煮、洗净、漂白、打浆,最后捞纸、烘干。从投料到成品,要经过近百道工序,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当时宣纸被分为绵料、皮料和特净三大类。
  宣纸的规格有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等多种。以四尺六尺最多,用途最广。同学们通常用的较为普遍的是四尺整张或四尺对开(竖式对半裁开)的纸来写作品,这样一方面不至于过于浪费纸张,另外青少年朋友能够驾驭得更加完整和统一,当然也有根据所写内容的字数多少和字体的形式要求采用不同大小的纸张。由于宣纸是手工制作,因此越大的纸越难做,越大的纸价格也越贵,所以青少年朋友对于八尺以上的纸而言用得较少。
  宣纸又分为生宣和熟宣两种。生宣的特点是渗水性强,易于出墨色效果。书写作品时,书家往往喜用生宣,因为这样能将墨色的干湿浓淡等表现得更加丰富。青少年朋友用此类纸书写时要特别注意用墨,如果墨汁水分太多,渗化过快,这样就会影响书写的效果。熟宣是经过煮锤码光,纸面不再有明显的渗化现象。熟宣一般用于写小楷或用来画国画工笔,很多细节的地方能够在熟宣纸上表现出来。所以青少年朋友应该根据需要而则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