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结构、政策支持及其启示

齐结斌

摘   要:印度中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在解决大量就业的同时推动了经济增长。然而,融资问题是印度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近年来可决债务需求的快速上升推动信贷缺口逐年扩大。印度政府较早意识到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2006年开始实施一系列补短板、破障碍的行动,如构建完善政策法规、直接支持政策及金融基础设施,并致力于打造一套行之有效的普惠金融体系等。印度政府在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建立起一套独特的逻辑体系与行动体系,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并促进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对我国中小微企业发展金融支持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信贷缺口;非正规金融;印度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20.04.007

中圖分类号:F8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20)04-0049-08

一、印度小微企业发展概况

经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经济政策调整和九十年代初期的经济改革后,印度经济发展加快,2000年后GDP平均增速达5.4%,居世界前列。2018年,印度GDP为2.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率7.4%,全球排名第7位;人均GDP在2009年首次突破1000美元,2018年首次超过2000美元,被世界银行界定为低收入经济体。

中小微企业对印度经济至关重要。截至2017年末,印度共有5580万家中小微企业,创造了近1.24亿个工作岗位,贡献了31%的国内生产总值及45%的出口。中小微企业对本地及国际供应链与价值链升级至关重要。2013-2016年中小微企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年均增长8.9%,高于同期GDP增速3.5个百分点。印度中小微企业超过半数位于农村(59.5%);多数从事服务业(79%);绝大多数未登记在册,非注册企业占85.3%。主导印度中小微企业的关键行业包括食品业、纺织业和零售业(见表1)。

印度小微企业运营绩效表现良好。世界银行2014年微观调研数据显示①,小微企业产能利用率为81.5%,高于南亚5.7个百分点;实际年销售增长率为3.1%,高于南亚2.6个百分点;年雇佣人员增速为5.2%,高于南亚0.3个百分点。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数据显示,初创期企业占中小微企业的29.4%,成长期企业占31.8%,成熟期企业占38.8%。

二、印度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印度中小微企业的债务融资需求

印度中小微企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世界银行根据企业的长期资本支出与短期运营费用测算,2017年,印度中小微企业的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总需求估计为1.4万亿美元。其中,债务融资需求1.07万亿美元,权益融资需求0.28万亿美元,债务权益需求比为3.8,这与印度中小微企业4比1的平均杠杆率(债务权益比)相吻合。债务融资需求的大幅上升一方面是源于经济体量的增大,另一方面是从2012年开始印度承认部分服务型微型企业对经济的贡献,这部分新增统计产生了1140万美元左右的债务融资需求。

上述债务融资需求并未考虑正规金融部门的服务门槛,实际上并非所有寻求融资的企业能够立即或在近期(1-2年)被正规金融部门服务。如果排除向非正规金融渠道融资以及近期无法满足正规金融要求(刚成立不久、缺乏业务记录或接近倒闭)的企业,可以估算出一个可清偿债务融资需求(Addressable Debt Demand)。

由表2可知,一些僵尸企业或新企业因缺乏可靠的信用支撑,36%的中型和小型企业的债务融资需求被排除。除此之外,即使非正规金融利率更高,很小的零售贸易和维修店等服务业部门因资金需求的紧迫性,偏好从更为便利的非正规渠道融资,这类微型企业占25%。排除无足够正规信用支撑的债务需求,对正规金融的可决债务需求为0.57万亿美元,占总债务需求的53%,并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微型企业可清偿债务融资需求占比远低于数量占比。分规模看,微型企业占可清偿债务融资需求的32%、小型企业占59%、中型企业占9%。微型企业可清偿债务融资需求占比似乎与微型企业数量占比(95%)不匹配,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往往用现金交易,使得正规金融机构无法追踪其财务明细并评估其信誉情况,同时由于规模偏小以及购买的是权宜性的设备,使得这些企业无法提供足够不动产作抵押。

二是制造业可清偿债务融资需求占半壁江山。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虽然数量不多,但占可清偿债务融资需求的47%,服务业只占53%。印度中小微企业贡献了近33%的制造业产出,制造业平均的可清偿债务融资需求估计为2.3万美元,由于可以提供更多有形资产,拥有更长的价值链,金融机构倾向于给制造业更多贷款。除此之外,满足运营资金需要。此外,得益于信息软件、金融服务、通讯服务、商业贸易服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印度中小微企业承接了大量跨国公司的服务外包工作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产业,服务业成为了印度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经济部门。中小微企业局与技能发展局一直致力于帮助中小微企业参与更多的创新性活动,从而可以观察到更多提供知识和咨询服务的中小微企业出现。

(二)印度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供给

1.正规金融

正规金融中银行占据绝对主导。印度商业银行包括公立银行、私营银行和外资银行,贡献了80.7%的正规金融资金供给,区域农村银行与城市合作银行等小银行仅贡献了5.2%。

公立银行提升了融资可获得性。公立银行网点覆盖广泛,分支机构数量占全国银行总数的65.8%。为履行政府义务,即使在私营银行认为不适宜商业的低收入地区也有公立银行网点覆盖。

非银金融机构服务价格较高。非银金融机构能够填补银行服务的空白,信用供给规模为235亿美元,占正规金融的14%。尽管非银金融机构收取高达8%的利差(银行利差通常只有4-5%),中小微企业愿意支付以便更快获得贷款。因为结构灵活且比银行更轻松地服务细分市场,非银机构成为重要的借贷市场参与者,过去几年,非银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大量增加。与银行根据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账户及担保做出信贷决策的思路不同,非银金融机构更看重现金流、成长潜力。在许多情况下,非银金融机构为偏远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引致了更高的成本。此外,非银金融机构因不受担保计划保护对违约保持着更高的规定。

非银微型金融机构覆盖率较高。非银微型金融机构(MFI-NBFCs)聚焦于为微型企业人群提供服务。2012年,印度金融监管部门正式将微型金融(MFI)纳入非银金融机构的监管视野,促使印度储备银行能够核实其贷款利率和资本流入。根据印度储备银行的规定,85%的非银微型金融机构的贷款应分配给低收入人群,即农村地区年收入不超过923美元、半城市化地区年收入不超过1846美元的借款人,单笔贷款额不能超过770美元。

2.非正规金融

印度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供给格外依赖非正规金融。据世界银行数据测算,2017年,印度正规与非正规金融部门合计供给1.1万亿美元资金给中小微企业,其中非正规金融部门9240亿美元,占比84%。

未注册的非正规金融规模庞大。非正规金融资金包括机构来源(如欠条资金和高利贷市场),以及非机构来源(如亲戚朋友)。印度注册的欠条资金市场规模为50亿美元,但未注册的规模估计超过5000亿美元。印度的欠条资金市场近年来增速保持在10-15%,40-45%的借款人是中小微企业主。源自注册欠条资金机构的信贷仅占流向中小微企业非正规金融资金的1% ,剩下的99%因源自未注册的欠条资金机构、高利贷、亲戚朋友等而未进入账户统计。

非正规金融市场异质性较强。欠条资金机构贷款规模介于1500美元至80万美元之间,平均规模为4000美元,平均期限为25个月,贷款年化利率在12-14%之间,低于介于12-20%之间的银行贷款利率,也低于介于36%-200%的高利贷利率。欠条资金市场发放贷款的时间一般为2-3个月,而银行则为2-4周,高利贷则会立即放款。亲戚朋友是中小微企业重要的融资资源,基本上以很低成本或不计成本立即借款,并且无需任何担保。向亲朋好友小规模借款在企业早期创业阶段较普遍,对于更大规模的借款,由于不受贷款条款限制,中小微企业有的会转向高利贷,即便需要付出更高成本。

(三)印度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缺口

1.正规金融供给有限导致信贷缺口较大。2017年印度中小微企业可清偿债务需求为5650亿美元,而正规金融部门合计只能供给信贷资金1680亿美元,信贷缺口3970亿美元。其中,制造业缺口占49.5%,服务业占50.5%。经调查发现,影响印度中小微企业获取正规金融因素包括需求端信息不对称、缺乏担保及企业隐匿的融资行为无法核实等以及供给端交易成本高、风险偏好低、缺乏产品创新及过时的风险评估程序。

2.小型、微型企业面临的缺口更为严重。分规模看,微型企业占信贷缺口的31%,缺口需求比为68%;小型企业占信贷缺口的65%,缺口需求比为78%;中型企业占信贷缺口的4%,缺口需求比为31%。小型和微型企业构成了59%、32%的可清偿债务融资需求,然而80%的小型企业、75%的微型企业未能被正规金融满足,微型企业面临的缺口更低是因为印度微型金融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见表6)。

三、印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一)塑造中小微企业成长的有利环境

1.提供中小微企業融资立法支持。一是建立基础法案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印度政府于2006年6月出台《中小微企业发展法案(2006)》,对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该法案首次定义了中型企业,并细分了中、小、微企业认定标准,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和政府保障等作出详细规定。根据该法案成立的国家中小微企业委员会,负责审查影响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因素及现有的政策和方案,并在制定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方案时向政府提出建议。二是出台配套法规体系进一步补充基础法。印度以《中小微企业发展法案(2006)》为基础,围绕中小微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现有法规体系。如为解决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难题,2011年通过《应收账款转让监管法案》;2015年修订后的《中小微企业发展法案(2006)》中,提出有必要对破产或资不抵债的中小微企业进行特别豁免,以便他们有机会重组或恢复其业务;2016年修订的《清算和破产法典》也增加了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条款。

2.适时修订中小微企业划型标准。为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提升实用性,印度政府开始修订《中小微企业发展法案(2006)》分标准。2006—2017年,印度年均通胀高达7.5%,工厂以及机械设备的成本急剧上升,为投资新机器获取新技术的中小微企业只能跨越《中小微企业发展法案(2006)》规定的投资门槛,无法享受法案规定的政策性补贴与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下议院2015年4月提出《中小微企业发展法案(修订)》草案,其主要条文包括:工厂或机械(制造企业)或设备(服务企业)的投资限额可有所增加,中央政府可以通知形式将这些投资限额更改为指定限额的三倍,中央政府可以将微型、小型或乡村企业重新划分为小型或中型企业。2018年2月,联邦政府批准了一项基于年度收入重新定义微型和中小型企业的提案,根据政府的新定义,销售收入达80万美元上限的企业为微型企业,收入在80万美元和120万美元之间的视为小型企业,收入在120万美元和400万美元之间的归类为中型企业。根据营业额而非工厂和机器投资对中小微企业进行分类主要是由于收入数据更容易获得,并可以根据商品和服务税收(GST)平台提供的数据进行验证,实现更可靠的中小微企业分类,便利贷方机构根据企业的收入数字在内部对企业进行分类,有助于更好地映射当前的中小微企业信用状况。

3.针对薄弱环境提供直接支持。印度政府于2012年发布《微型和小型企业公共采购政策令》,要求除国防以外的中央部门和国有企业每年向中小企业采购20%的份额,并针对少数民族和偏远山区特别保留4%的采购额度。

4.建设完备的基础设施。2014年,印度政府将中小微企业视为全国政策关注的重点,推出了“多方利用相关者”项目、“印度制造”计划,旨在鼓励投资、培育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以及建设一流的制造型基础设施。“印度制造”计划鼓励跨国企业与国内企业在印度生产产品,并建立创新中心与创新城市。为呼应“印度制造”计划,2016年1月启动“印度创业”行动,通过提供资金支持、产学研合作及孵化方案,实现国家创新和创业系统的培育。农村发展部推出“印度创业”行动的农村版,针对各行业自主创业人群提供基本技能培训、贷款便利和孵化中心。为解决中小微企业不能及时收到大企业和政府的应付款项这一问题,印度储备银行建立应收账款贴现系统,在这一电子化平台上,中小微企业可以通过拍卖手头上的应收账款获得融资。为有效落实政府的采购政策,中小微工业企业部于2017年12月8日建立了公共采购门户网站。

(二)推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政策

1.利用政策性银行提供优惠贷款。印度小型工业开发银行是印度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的核心,它由印度政府设立,隶属于印度中小微工业部的政策性银行,下辖103个分支机构,联合地区金融公司和小型工业开发公司等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直接和间接贷款支持。根据印度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部的统计,政策性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较大,约有35%以上的印度中小微企业贷款由政策性银行提供。政策性银行对一些政策支持行业的贷款利率给予一定的下浮,对其他行业的贷款利率一般略高于基准贷款利率,但低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2.推出优先部门贷款标准(PSL)指引。印度储备银行规定银行对“优先部门”(主要指第一产业、小微企业、出口类企业、政府住宅贷款项目等)的贷款的发放比例需满足强制性要求。

2013年,PSL标准要求,银行需直接或间接向中小微企业配置一个可观的信贷组合份额,具体为40%的可调整净银行信贷额。2015年,印度储备银行根据奈尔优先部门借贷委员会的建议,修订PSL指引,要求7.5%的银行账面总贷款直接划分给微型企业或间接划给微型金融机构。

3.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提供贷款担保。印度政府联合印度小型工业开发银行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专用基金,向不超过2000万卢比的中小微企业营运资金和设备贷款提供担保。担保企业每年只需缴纳少量的服务费,其他的担保费用由银行代为缴纳。针对不同类型的中小微企业和不同的贷款金额,担保基金的担保比例有所差异,总体与担保金额呈反比,其中贷款金额不超过50万卢比的微型企业可获85%最高担保比率。截至2017年12月31日,该基金共支持了约297万份担保方案。

4.成立中小微企业评级公司提升融资可得性。印度中小企业评级公司(SME Rating Agency of India Limited, SMERA)正式成立于2005年9月,是由印度小型工业开发银行和邓白氏印度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其他几个主要的银行发起,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作为印度唯一一个主要集中做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机构,其主要目标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透明、可靠的信用评级,使得更多资金更容易的从银行业流到中小企业。此外,政府还对中小微企业的评级收费进行补贴,最高可达75%,因而评级费最低仅11000卢比。

四、结论与启示

印度中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举足轻重,并为庞大的就业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而融资问题已成为制约印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印度政府较早就意识到这一问题,2006年开始实施一些列补短板、破障碍的行动,如颁布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及致力于打造一套行之有效的普惠金融体系,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并促进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印度政府在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已经建立一套独特的逻辑体系与行动体系,值得我国借鉴。

(一)培育有利于中小微企业成長的环境

一个完善有利的环境对中小微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它意味着一系列相互一致和互补性的干预,如有利的环境由法规、政策和基础设施支持可以帮助企业家保持热情与创新,同时给予金融机构必要的信心。

1.建立“基础法+配套法”的完备法律体系。印度以《中小微企业发展法案》为其基本法,出台配套法,彼此呼应,互为补充,构建了一个有机联系的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我国应尽快健全中小微企业法律法规体系,围绕《中小企业促进法》,着手出台并健全与之相配套的信用担保、融资服务、政策性金融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地位上肯定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2.探索形式多样的的直接支持机制。采购倾斜、针对性的补贴及信贷担保风险补偿是印度政府最为常用的三种直接支持方式。我国可以借鉴印度经验,设立专门管理中小微企业的管理局,探索直接的财税支持机制,并监督相关扶持政策落到实处。

3.推动金融基础设施的电子化、智能化与共享化。印度设立了抵押登记处、共同服务中心来解决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担保品不足及信息不对称问题,并非常重视电子化基础设施建设,如建立应收账款贴现系统电子化平台。我国也应提高公共服务意识,重视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信用信息平台的电子化、智能化建设,提升金融基础设施的覆盖面及共享能力。

(二)构建完整的普惠金融服务链条闭环

中小微企业抗冲击能力较弱,普惠金融服务中不能存在卡住中小微企业发展脖子的薄弱环节,我国还需强化评级及小微金融机构的建设。

1.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构。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随意性较大,制度建设落后,财务不透明等现实问题的存在,为贷款类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工作带来巨大的障碍,而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小额分散的特点又使得贷款类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收益较低。针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特殊性,可参照印度SMERA公司模式,成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机构,为贷款类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工作提供外部信用评级支持,有效改善当前中小企业和贷款类金融机构间信息不对称的局面。

2.进一步推动微型金融机构的发展与规范管理。印度微型金融机构纳入非银金融机构管理后,极大推动了微型金融服务成效与有序发展。我国各地区小额信贷机构与印度微型金融有着类似的设立初衷,但目前出现了如贷款利率太高、甚至暴力收款等一些不规范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发展现有小额信贷机构,要求所有小额信贷机构在央行等金融结构注册并接受其监管,保障一定比例的信贷资金有效流向小微企业。

(责任编辑:张恩娟)

参考文献:

[1]SINGH C,WASDANI K P.Finance for Micro,Small,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India:Sources and Challenges[R].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2016.

[2]KANNAN A S,Sudalaimuthu D S.Indian MSMEs:Initiatives and Financing Trend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IJM),2014,05(10):5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