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比较策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品质

杜莺舞

比较策略是思维理解以及逻辑推理的重要基础,更是一种能够确定事物异同点的关键性方法。在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因定势思维的影响经常会忽略不同概念、数量表达式中的异同点,思维较片面、肤浅,因而经常在基础知识点犯错误,无法真正全面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巧用比较策略,引导学生在知识形似点、生长点和新盲点进行比较,相信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下面,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巧用比较策略,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三点做法。

一、巧比知识形似点,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在数学教学中,常有题目相似度极高,有时仅一字之差,但本质完全不同,解题思路也截然不同。如果学生的思维不够敏捷,很容易受这些相似点的干扰,导致错误不断。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些易混淆且相似度极高的例题进行对比练习,让他们总结出要找其中的不同要点这一方法,有助于他们在形似的题型中学会辨别并理解相关知识点,从而不断地激发思辨能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解决问题”内容的教学时,常有相似度极高的练习。习题一:学校去年用水1200吨,今年比去年增加了,今年学校用水多少吨?习题二:学校去年用水1200吨,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吨,今年学校用水多少吨?习题二比习题一只多了一个“吨”字,但其本质完全不同。习题一的后面没有单位,表示的是一个分率,是今年用水量多出来的部分占去年的,那么今年的用水量为去年的(1)。习题二的后面加了个单位,表示的是一个具体的数量,直接用吨和去年的用水量相加就可以了。这两道习题仅有一字之差,高度相似,很容易混淆,笔者让学生通过圈画出不同的地方进行对比,充分理解题意再找出解题方法,体会数学学科的严谨性,在思辨中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

又如,习题三:有一块长方形的场地,长20米,面积100平方米,如果长不变,宽增加了10米,扩大后的场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习题四:有一块长方形的场地,长20米,面积100平方米,如果长不变,宽增加到10米,扩大后的场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两道题只有一个字不一样,但其解题方法不同。习题三的条件是宽增加了10米,表示的是宽比原来多出来10米,解题方法是100÷20=5(米),20×(10+5)=300(平方米)。习题四的条件是宽增加到10米,表示的是扩大后的宽就是10米,解题方法是20×10=200(平方米)。通过以上四道解决问题练习的两两对比,让学生明白一个数或者一个量,虽然形似但解题方法不同,只有找到本质的不同,才能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巧比知识的生长点,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发挥其潜能,使其能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学生在学习新概念知识时,常常停留在直观水平上,未能由表及里,思维深度浅显。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如果在知识生长点巧用比较,使学生由此及彼,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把握知识的本质,逐步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如在人教版四上“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教学中,笔者创设飞船和自行车的问题情境: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太空中7秒飞行的距离约是56千米,它的速度是多少?小华骑自行车4小时骑32千米,小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两个问题情境,学生直观地算出了飞船的速度是56÷7=8(千米),自行车的速度是32÷4=8(千米)。这时学生对于速度的认识只是粗浅的几千米,未能抓住速度和时间的内在联系。此时在这个知识生长点,笔者巧用比较策略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小华骑车的速度竟然和神舟十一号飞船的速度一样,都是8千米?促使学生思维往深层挖掘,为什么明明不可能,但却都是8千米,不同在哪里?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关注到时间这个生长点上,学生马上思考得出速度不仅和路程有关,还和时间有关,想要更准确地表示出物体的速度,应该加上一个时间的说明。这时知识的生长水到渠成,笔者立即引导学生得出飞船的速度是每秒8千米,记作:8千米/秒;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8千米,记作:8千米/时。这样通过飞船和自行车速度的对比,让学生自然掌握了速度的概念本质,让学生深刻理解速度表示的意义和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巧比知识的新盲点,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在学生的学习中,知识迁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也因为新旧知识的迁移,学生容易产生思维定势,对学习新知识产生零迁移甚至是负迁移,造成新盲点。如果没有厘清这些新盲点,学生容易对新知识,甚至是对原本的旧知识产生模棱两可感。这时教师如能在知识的新盲点上巧用比较策略,通过对比帮助学生扫清知识的盲点,有助于他们建立起清晰的知识体系,为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奠定扎实的基础。

如学生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往往受知识负迁移的影响产生新盲点。教学中这样的两道题目:(34+17)÷17和24÷(8+4)。许多学生会用分配律进行计算,常写成(34+17)÷17=34÷17+17÷17=2+1=3这样的算式。而24÷(8+4)这题,则写成24÷(8+4)=24÷8+24÷4=3+6=9。但也有学生认为24÷(8+4)可以直接计算括号当中的8+4=12,再用24÷12=2。这时笔者巧用比较策略,引发学生思考:到底哪一种算法才是正确的,分配律可以在除法计算中运用吗?此时产生的一系列疑问让学生的思维转动起来,探究的欲望被不断地激发。随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对比回答出:(34+17)÷17可以等于34÷17+17÷17,主要的原因是把两个数的和分成了17份,相当于将两个数各自分成了17份,再相加;而24÷(8+4)不等于24÷8+24÷4,是因为把24分了两次,多算了一次,使得总数出现了改变。通过比较的方式,学生认清了知识的盲点,明白了并不是类似的算式都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从而促进其在进行实际的解题中灵活地分辨与运用。学生虽然很多时候会受到定势思维的影响,不小心落入“陷阱”,其实这时利用比较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让学生重新识别知识点、认清定律,更能成为学生突破新盲点的有效手段,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对比辨析是数学教学中不可忽略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通过不断的相似题目及解题方法的比较练习,才能解决学生停留在浅层知识学习的问题。教师要学会恰当地使用比较策略,在知识的形似点、生长点、新盲点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比較时间与空间,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知识的生长期和模糊期不断地明晰再明晰,最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内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