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 勇 [清兵军服上“兵”和“勇”的区别]

  大家经常在有关清朝的书籍、文章或影视剧上看到“兵”和“勇”二字,特别是电影、电视剧上整装待发的清军队伍里,通常背上贴着这两个字。好像这使人容易联想到“勇”就是特种兵,“兵”就是一般军人――事实上不是这么回事。
  “兵”是清代国家的常备武装力量,包括八旗军和绿营军。
  在清军入关之前就有了八旗兵,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这些都是兵,都是正规军,直接隶属皇帝。八旗兵为世兵制,在16岁以上的八旗男性子弟中挑选。“余丁”和满16岁的“幼丁”,可以挑补为养育兵,即预备兵。
  八旗军为满兵,绿营兵则是为弥补满军的不足又建立的汉人组成的汉兵,是清入关后改编和新招的汉人部队。这种军队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故称绿营兵,也叫绿旗兵,简称营兵。它和八旗兵不同之处,除部族关系外,“八旗驻防兵由于世籍,绿旗各营兵由于招募”(《清朝文献通考》),就是说,旗人(包括满洲、蒙古、汉军八旗)人人有挑补兵丁的义务,而汉人(不包括汉军)对于绿营是自由应募。
  八旗军同绿营兵虽然使命相同,都是保家卫国,但主次不同,朝廷倚重不同。按定制.八旗兵大部分卫戌京师,为国家精锐部队,掌管京师安全;绿营兵则遍布全国各地,数量要比八旗兵多数倍。通常影视剧上浩浩荡荡的大军都是绿营兵。
  “勇”是兵的一种。雍正、乾隆朝后遇有战事,若八旗和绿营兵不足用,则就地取材临时招募军队,战事完了后立即解散,不是国家正式的军队,即使战事有功的也不久留久用。直到清末太平天国时,曾国藩以团练起家,才改非正式的乡勇为练勇(即湘军),定兵制,发饷粮,称为勇营。从此,“勇”基本代替了“兵”成为清末主要军事力量。勇营的特点是拿国家粮饷的私募武装,士兵和军官只忠于自己的长官,不直接效忠皇帝,所谓“兵为将有”。这些士兵就是“勇”。
  甲午战争失败后为提高军力,又出现了“新军”,以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和张之洞的湖北新军最为著名,这些已经是接近现代意义上的武装力量了。名义上是国家军队,实际上仍然和勇营一样是私属武装。
  选自《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