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坏”了,怎么办?

李玉晗 李倩

孩子的不良行为有时候可能是模仿能力的体现,因为孩子还不完全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发现孩子“学坏”了,先别忙着批评他。

上幼儿园之后,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孩子可能会跟其他小朋友学到一些“坏”行为,比如像优优这样说话晃来晃去,说不文明的词语,甚至有些孩子还会出现不讲卫生、有攻击行为等。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家长不必过分担心,首先要学会适当缓解紧张情绪和压力,过多担心不但会让孩子变得敏感,还可能会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

减压篇

坏行为不等于坏习惯

孩子生活在一个动态环境里,他的各种行为都是在变化的,当孩子表现出“坏”行为时,比如孩子上幼儿园后偶尔回家可能说出一两句不好听的话,“你是臭巴巴”,这并不代表孩子养成了说脏话的不良习惯。所以,家长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坏”的标签。如果孩子的坏行为持续很长时间一直没有改变的迹象,父母应该适当干预,和幼儿园老师一起找到不良行为出现的源头,从而帮孩子改掉“坏”行为,以免形成坏习惯。

答疑篇

不良行为代表了孩子的模仿能力

很多家长都会好奇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产生不良行为。正如孩子通过模仿大人的发音和口型学会说话,模仿是学龄前儿童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是孩子发展语言、学习行为规范的重要手段。孩子的不良行为其实也是模仿能力的体现。

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会感到好奇、觉得有趣,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驱使孩子主动学习和模仿。对于之前没有听到的词语,比如屎、尿、屁,或者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只要一哭闹父母就会满足自己的愿望,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来。因为孩子还不完全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有时候模仿并表現出来的行为不符合规范,也就是家长所说的“学坏”了。

孩子之所以表现出不良行为,其实是为了达成满足自己的需要,需要结合不同的情境具体分析:

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

对于刚入园的优优或者是希望加入群体中的孩子,表现出和同伴相同的行为能让他更容易获得同伴的认可,加速在新环境中的适应过程,反过来这也在不断地强化他的模仿行为。单纯地觉得好玩

孩子模仿同伴说脏话,很多情况下是他单纯地觉得这些没有听到的词语很好玩,并目会在听到的时候哈哈大笑,所以他也期待引起别人同样的反应,所以学着说脏话。

获得关注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期待得到成人的肯定和关注,所以看到有的小朋友在上课的时候站起来走动就会被老师关注。他就会认为,原来这样做可以获取关注,所以,他可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而像某些小朋友一样在上课时随意站起来走动。

彰显独特

进入幼儿园的孩子,不再满足于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孩子会开始塑造自己在同伴心目中的形象。孩子有时会故意做出不符合规范的行为,来彰显自己的独特,想要吸引众人的目光。

支着儿篇

冷处理,让不良行为自动消失

当孩子表现出不良行为时,家长可以先观察,不对孩子进行任何语言和情绪上的回应,很多孩子只是单纯地觉得说脏话好玩或者希望通过攻击行为引起父母的注意,这种不回应的冷处理方式会很有效。当孩子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时,自然就会主动地改掉坏行为了。如果孩子的“症状”一直不能得到好转,父母就需要对孩子做出干预,积极协助孩子改掉坏行为。

正面引导,给孩子做示范

当孩子出现了不良行为之后,家长除了制止孩子的行为以外,还需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正确的示范。孩子不仅喜欢模仿同伴的行为,更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家长要通过言行让孩子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文明的行为,并且鼓励他,如果下次再看到小朋友做出不一样的行为时及时提醒对方。

积极关注,探究行为背后的潜台词

孩子的有些行为未必一定要纠正,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关注,因为这些行为的背后隐含着孩子的诉求,“看见”了他行为背后的诉求,不良的行为自然就消失了,比如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攻击行为,可能是因为他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跟同伴交换玩具的需求。当家长理解了他的行为,不仅能改善孩子的攻击行为,还能让孩子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需要。

示范篇

好习惯是自己的

丽丽在家时,妈妈给她定的规则是吃饭前要洗手,而最近,丽丽不仅不洗手,而且在妈妈要求她洗手时,她还会不满地说,班里的童童都不洗手,我也不洗。

家长在帮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时,会遇到很多挫折,比如孩子会受到同伴的干扰,想破坏原有的规则。所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要让他明白洗手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妈妈的要求,而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这样洗手就会变成孩子的一种自觉的行为,也不会去和别的小朋友“学坏”了。

家长还可以通过故事或者儿歌的方式让孩子能够更容易记住道理、理解道理,比如丽丽妈可以教她唱这样的儿歌:“小朋友要牢记,早晚要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合手指头。细菌没机会,宝宝健康不生病,开心走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