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①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注释】?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

 骤雨:阵雨。

 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凝咽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一作“凝噎”。

 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经年:一年又一年。

 

 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注释[注释]?鹊桥仙:此调有两体,五十六字者始自欧阳修,因其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取以为名;八十八字者始于柳永。此调多咏七夕。?纤云句:丝丝云彩编织出许多奇巧形态,暗示这是乞巧节。?飞星句:作者想象被银河阻隔的牛郎、织女二星,闪现出离愁别恨的样子。?金风:秋风。玉露:晶莹如玉的露珠,指秋露。?忍顾:不忍心回头看。?朝朝暮暮:日日夜夜。这里指日夜相聚。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是燕太子丹与刺客荆珂之间的“壮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高适董大;“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孟浩然之间的“酒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李白与汪伦之间的“别”;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白居易与客人之间的“惨别”。别有情,别有景,别有声,别有泪,别有长度,别有重量,别消魂,别,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别时难舍难分,又是企盼早日相聚的急切。形形色色的分别,无不贯穿着一个主题:分别痛苦。真是“别”有滋味?在心头。今天,一起来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欣赏又是怎样写“别”的呢?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学习诗歌,讲究诵读。况且《雨霖铃》又是一首词作。我们知道,词是一种极具音乐性的诗体。那么好,

 1、初读,整体感知词的声韵特点;

 [教师引导] 首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这首词,看看大家预习得怎么样?读出婉约派的感觉来。

  指定一学生。

 生朗读,完毕。

  师点评:读得非常流畅,而且已经有点婉约词的味道了。(预习工作没做好,读得磕磕碰碰的,不流畅。再请一位同学来朗诵。读得流畅,还要读出味道来。师点评,流利多了,只是语气与停顿还不够到位。老师范读几个地方。再请一位同学朗读。我感到刚才同学们朗读时已经有点抑扬顿挫的感觉了;不过我还是觉得我们同学朗读时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呢?感情。是什么感情呢?

 听音乐,让我们朗读一下这首词。

 在朗诵这首词的时候,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或者说应该以怎样的语气去朗诵这首词?最后再请一位同学配乐朗诵。

 [学生活动6](听读、评点)(学生要能评点出忧伤、哀怨、惆怅、依依不舍等即可予以肯定。)

 师:引入背景资料

 柳永虽然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这首词写的就是他仕途失意心情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又不得不和心爱的人痛苦分离的思想感情。

 全班齐声朗诵,读出感情来。

 师评价:看来感情酝酿得还是不错,读得很有感情的。

 师问:那么读完词后,我们接下来要干什么呢?

 停顿几秒,师自己说:我们要来品词,像品尝一道菜一样来品尝这道文化大餐。

 品味意象意境

 [教师引导]诗歌有它独特的韵味,让我们一起走进雨霖铃,去领略那诗意盎然的世界。

 学生活动:品味词文。

 让学生结合以下问题先自行品味词文。

 问题:

  你有没有特别喜欢的句子?为什么喜欢它,说说你的理由。

  老师预设: [一] 词句赏析:

 1、“寒蝉”三句 (课件)

 [教师引导]:解读第一句话"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句话,一眼看过去,就是一句写景的文字。就这句话,这句话就好比是一篇日记的开头,仅仅是为了交代时间、地点、天气状况,所以我们应当以一种平和的叙述语气来读这句话(师用"叙述语气"范读),这样来处理好不好? 生答:不好。师问:为什么?学生发言指出此句话虽明写景,却暗含情,环境氛围多悲戚之意。

 这景是由哪些意象构成的呢?整个环境有何特点?这样的景作者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情呢?

 [学生活动8]思考讨论:这些意象营造了一个怎样的离别氛围?

 [学生讨论后明确]:(参考)营造了一个凄凉悲苦的离别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

 [学生活动7]思考讨论:这三句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哪些特征?

 [回答要点]:寒蝉、长亭、骤雨等。“寒”指明季节,又给人凄凉感,它的叫声“凄切”,为离别奠定了基调。“长亭”是离别的场所,傍晚点明时间。“骤雨”刚停,兰舟催发,营造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氛围。

 [学生讨论后明确]:(参考)营造了一个凄凉悲苦的离别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

 这句话作者以凄凉的环境来暗寓他凄凉的离愁。所以,此句起调应起得低沉伤郁,句与句之间应做稍长的停顿,要读出"悲"、"凉"的味道来。解读"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

 2

 [教师引导]: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不是话已经说尽了,再也无话可说了?

 学生1:(读)两人手拉着手,泪眼对着泪眼,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不知从何处说起。

 学生2:此时无声胜有声!(师生一起鼓掌。)

 学生想象这副画面,把语言形象化进而图象化,有没有相似的经历,

 现在,大家想象,你马上要和你的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分别,你到机场或车站去送他,两个人彼此握着对方的手,眼泪无声地落下,想开口安慰一下对方,可这一开口,到化成了一片哽咽唏嘘之声。

 [提出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离别情景呢?

  [回答要点]依依不舍(或难分难舍等)

 让学生深入到这种情景中去,并试着用此种感情来读:"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此处写离别之情,当属离别之情的高潮。所以读这一句,语调应该来得更凄切一些。我想,这一句话由感情细腻的女生来读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女生朗读。

 3?

 读"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我想这样来读这句话,大家看行不行。师以一种极有气势的,昂扬爽朗的语调朗读。

 我读出这种气势没有?生答:读出来了。那么这样处理好不好呢?生答:不好。

 我读出这句话的味道没有?生答:没有。那我们这里该读出什么味道来?

 学生发言,认为老师的朗读处理方式违背了本词的基调,且这句话所写景象仍然饱含愁绪的。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继续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这里只有因与心爱的人分别而造成的离愁吗?还有没有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其他什么愁绪? 学生讨论,并举手作答,得出结论:还有此去前途未卜,前途渺茫的身世之叹,失意之愁。

 教师总结,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全是写景,实际上全含的是情,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情人相见无期并提示读这一句的时候在凄切的基调上应加上苍茫厚重之感。

 这句话由男生来读比较合适。全体男生读此句。好了,上阕我们分析得比较熟透了。现在,我们酝酿一下情绪,然后带着刚才大家一起分析品味出来的微妙细腻的情绪把上阕来一次完美的表现。生齐读。4、“今宵”二句?

  [学生活动12] 思考并讨论:为什么是“酒醒”而不是“睡醒”?

 [学生活动13] 思考并讨论:酒醒何处,这“何处”二字词人有没有具体指出是在何处?

  [学生活动12] 思考并讨论:

 学生1:离别令人愁,借酒消愁,不觉沉醉,因而是“酒醒”而不是“睡醒”。

 [学生活动13] 思考并讨论:

 学生2:这不简单,下文不是说了“杨柳岸,晓风残月”了吗?

 学生3:不对,“杨柳岸,晓风残月”并没有具体指出在哪里,这只不过是江南常见的情景罢了。(很多学生点头。)

  [讨论并明确]:离别使令人愁,借酒消愁,不觉沉醉,而醒来却不知身处何处,见到的只是江南处处可见的杨柳晓风残月图。

 [学生活动14] 思考并讨论:为什么词人醒后见到的月是残月,风是晓风,岸是杨柳岸?把它改成“榕树岸晚风圆月”怎样?

 学生1:中国人总是喜欢把完整的看成完美的象征,比如,圆月象征团圆,而残月相对而言就是离别了。

 学生2:花好月圆是良辰美景,残月,给人多少缺憾,多少心伤。(教师插话:说得好!那晓风呢?)晓风,恐怕是有点凉意吧?又是深秋季节的。

 学生3:清秋的早晨,风给人阵阵凉意,让人倍感凄凉冷落,这也是借景抒情。

 ?(学生大都点头表示认可。)

 [点拨启发讨论]:花好月圆是良辰美景,残月,给人多少缺憾,多少心伤。清秋的早晨,风给人阵阵凉意,让人倍感凄凉冷落。

 [学生活动15] 引申思考并讨论:“杨柳”这个意象在古诗词中与离别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15]引申思考讨论:

 学生4:这我知道,“柳”乃“挽留”的“留”字谐音,古人送别时有折柳相送的习俗,表示挽留。(教师插话:说得好!能举例吗?)能,比如“客舍青青柳色新”。

 学生5:还有“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教师插话:这是唐朝戴叔伦的诗句,知识面很宽呀!)

  [点拨启发讨论]:“柳”乃“挽留”的“留”字谐音,然而,杨柳依依,又怎能留得住往日的幸福甜蜜?

 [结]:“杨柳岸晓风残月”这组意象,? 抓住了离别人冷落孤清的情感特点,生动地表现了词人别后孤独寂寞的心境,景与情交融在一起。

  [二]品味意境

 1、[小结]:我们来回顾一下全词的内容。全词从离别前的氛围入手,营造了凄凉悲苦的离别氛围,然后通过对离别情景的描述,叙述了离别时难分难舍的过程;词的下片,词人通过想象,设想了孤清寂寞的别后景象。全词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2、意境描述

 [学生活动19]书面描述(学生在理解了词的内容和情感之后,运用联想的手段,将自我的情感融入到词的意境中去,加入自己的情感体验,描述别离时的情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有自己的发挥。有点新意。)

 学生1、我写的可不一定好啊!(师生笑。)一个深秋的傍晚,一场大雨刚刚停歇。我跟你坐在这长亭里,已经整整一个下午了,可我还是有千言万语没有说完。这时候,讨厌的船夫又在催我上路了。一想到此去千山万水,与你相思两地无法相见,我哪还有什么心思喝这饯行酒!啊,现在我还与你手拉着手,泪眼看着泪眼,可明天酒醒之后呢?恐怕只有一轮残月,一缕凉风与我作伴了。这以后一年里,一切对我来说是多么淡然寡味!什么良辰美景,什么灯红酒绿,对我来说都已不复存在!没有你的日子,我的生活将最没有滋味!(师生鼓掌。)学生2:(略)

 请读出离别时的忧伤惆怅的感情。大家齐声朗诵。

 [学生活动20]背诵

 (个别学生背诵不熟练,可以看一下课本。)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流畅背诵。

 六、扩展训练:

 [教师引导]:《鹊桥仙》:(课件)

 朗读《鹊桥仙》一词,并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比较《雨霖铃》一词,说说两首词的主题有何异同。

 2、

 [学生活动21]思考、讨论、回答

 [学生活动21]

 学生1:两首词的主题同中有异,前者表现的是恋人离别的情感,后者表现的是夫妻重逢和离别的思绪。

 学生2:这首中的意象有:纤云,飞星,银汉,金风,玉露等。

 学生3:这首词意境上缠绵、诚挚而又旷达。而《雨霖铃》的意境显得缠绵而执着。

 七、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词,声韵谐婉,意境优美,是我国抒情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让我们今后多去读一些词,多去品味词的意境美,增强美的感悟力吧!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