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讲稿宣讲稿

  描绘发展蓝图 吹响奋进号角——2018全国两会精神解读2017年金秋,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嘹亮号角。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3月5日上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向2970位全国代表作了他就任总理以来的第五份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是换届之年的报告,全面总结的是这届政府过去五年以来的工作成绩。由于下一届仍基本处于“十三五”时期,“十三五”规划两年前已部署,因此,报告对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与时俱进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对2018年政府工作提出提纲挈领的思路建议,并对新时代政府自身建设及其他方面工作提出了总概要求。下面,我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一、报告的逻辑结构报告全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来政府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思路清晰,概括准确,内容丰富,论述深刻,充分贯彻体现了过去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对进一步增强做好2018年政府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过去五年工作回顾。这一部分全面回顾了过去极不平凡的五年,在经济实力、经济结构、创新驱动发展、改革开放、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状况等六个方面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的深层次、根本性变革,着力阐述了认真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稳中向好”、“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经济结构加快优化升级”、“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着力激发社会创造力,整体创新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升”、“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着力推动平衡发展,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加快成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治理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坚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等九个方面所做的具体工作,简要总结了五年来民族宗教侨务、军队、港澳台、外交等方面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绩,深刻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强调过去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并代表国务院,向社会各界辛勤努力表示感谢。这一部分回顾总结了过去5年来的政府工作成绩,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既鼓舞人心、增强了自信,又树立了忧患意识,给我们增添了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勇气和力量。第二部分,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报告重点论述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阐明了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主要预期目标。报告要求2018年要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度,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加强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政策协调配合;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要聚力增效;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稳和进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要注重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注重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注重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这一部分工作思路清晰,任务目标明确,形势分析得当,重点要求突出,充满了信心决心。第三部分,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2018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报告论述了2018年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需要扎实做好的各项工作。一是从发展壮大新动能、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继续破除无效供给、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等六个方面,深刻论述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二是从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等三个方面,阐明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三是从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健全生态文明体制等七个方面,全面论述了深化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四是从推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取得明显进展、加大精准脱贫力度、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等三个方面,阐明了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五是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等三个方面,深刻论述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六是从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等两个方面,阐明了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七是从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等两个方面,深刻论述了积极扩大消费和促进有效投资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八是从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促进外商投资稳定增长、巩固外贸稳中向好势头、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四个方面,阐明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九是从着力促进就业创业、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等八个方面,深刻论述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这一部分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部署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思路清楚、条理清晰、措施得当、切近实际,达到了近期和长远、战术和战略、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统一,针对性、实效性都很强。第四部分,2018年其他方面工作措施。报告以“各位代表”开头,主要从政府自身建设及民族宗教侨务、军队、港澳台、外交等五个方面,阐述了2018年其他工作总体思路。一是政府自身建设方面,报告强调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从全面推进依宪施政、依法行政,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提高政府效能等三个方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为人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二是民族宗教侨务方面,简明论述了工作总体思路和措施,强调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强调要认真落实侨务政策,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奋斗、共创辉煌。三是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面,强调要牢固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全面推进练兵备战工作,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空防,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坚决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四是港澳台方面,强调要继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强化与祖国内地的交流合作,实现同发展、共繁荣;强调要继续贯彻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五是外交方面,指出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采取参与全球治理、办好论坛峰会、发挥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负责任大国作用等方式手段,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后,号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一部分是政府自身工作和涉及配合协作的主要工作,如关于政府自身建设,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战略部署;宗教问题涉及我国各民族团结安定;国防和军队建设关涉我国国家安全和公民生命财产的保护;台湾涉及我国的统一问题;外交涉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内容也都十分重要。二、报告的主要特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总体思路清晰,形势分析得当,工作举措有力,力量保证坚强,构成了一套科学的政府工作体系,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的好报告,是推动我国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创造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蓝图,主要凸显了五个方面基本特点。第一,这是一份充分贯彻党中央部署要求的报告。一切伟大的实践,都需要伟大思想的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是我们推动一切工作的科学指南。政府工作是党和国家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的产物,政治站位高。无论对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总结,还是2018年主要工作思路和安排部署,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任务,是一篇充分体现“四个意识”“四个自信”,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反映民意的好报告。报告开篇旗帜鲜明地指出,过去五年工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结果,同时提出党的十九大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指出五年来政府所做的工作是“认真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工作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报告强调,做好2018年政府工作,必须牢牢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报告在论述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时,强调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报告最后强调,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报告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政府工作思路,把党的方略铺展为政府改革发展的工作实践,把党的目标熔铸于亿万人民的共同奋斗,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阔步前行。第二,这是一份清醒自信的报告。从发展中获得自信,在改革中坚定自信。清醒是自信的前提,自信是清醒的保证。有了清醒,自信会更强大;失去清醒,自信会成自大。报告的清醒来自于对过去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客观公正认知,来自于对过去五年和新时代极其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当前我国应对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风险挑战的清醒认识,来自于对2018年及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科学部署和要求上,特别是来自于对当前存在诸多矛盾、风险挑战和问题的正确判断上。报告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强调要安不忘危,兴不忘忧,指出我们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并用较大篇幅详细点明了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报告的清醒为自信奠定了基础,强调在极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五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开创新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再次令世界瞩目,全国各族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报告指出,实践表明,中国的发展成就从来都是在攻坚克难中取得的,我们有能力有条件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报告提出,进入新时代,政府工作在新的一年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有新气象新作为。报告处处充满了清醒而又自信的精神光芒,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在忧患中不断发展革新、在自信中不断健康壮大。第三,这是一份求真务实的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必须做到实打实、不掺任何水分。”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最根本的是要实事求是、实打实。报告无论总结五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还是对当前存在矛盾和问题的分析;无论是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还是对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的制定;无论是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还是对政府自身建设及其他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上,都是认识评价客观公正、政策措施科学有效、矛盾问题切中要害。报告观点鲜明,事实准确,表述严谨,总结工作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没有空话、套话、过头话,没有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话;部署任务突出针对性、操作性,把思路落在任务上,把目标落在项目上,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完全符合现实情况,确实做到了“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报告提出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等一系列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考虑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符合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际。报告重点论述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思路清晰,指向清楚,内涵明确,措施得力,符合实际,有利于贯彻落实。报告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要求,符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系列战略部署,符合对国际国内形势及国内任务的正确判断,符合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基本论断,符合我国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的客观实际。第四,这是一份以人民为中心的报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根本遵循。报告全篇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过去五年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革的动力源泉和主要目的。报告高度概括了过去5年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所取得的成就和可喜的变化。比如,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出境旅游人次由8300万增加到1亿3千多万,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7岁,棚户区住房改造260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700多万户,上亿人喜迁新居等。报告明确提出,过去五年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指出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中央财政五年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800多亿元,重点高校专项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人数由1万人增加到10万人,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600多万农村学生,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40元提高到450元,大病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已有1700多万人次受益,近6000万低保人员和特困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报告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担当精神,强调我们一定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不畏艰难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意志,尽心竭力做好工作,使人民政府不负人民重托。报告强调,当前财政状况出现好转,各级政府仍要坚持过紧日子,执守简朴、力戒浮华,严控一般性支出,把宝贵的资金更多用于为发展增添后劲、为民生雪中送炭。报告对2018年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强调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群众最关切最烦心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生活随着国家发展一年比一年更好。第五,这是一份催人奋进的报告。报告回顾过去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对当前矛盾和问题的总结,发人深省、催人奋斗;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思考,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是一篇增强自信、振奋精神、鼓舞人心的好报告。我们先来用36组数据看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落实情况。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5%左右的目标,实际“成绩单”显示,2017年GDP首次突破80万亿元大关,达827122亿元,同比增长6.9%,符合年度预期目标。报告提出,2017年城镇要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落实结果显示,2017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5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0%,在年度控制目标内。减税降费方面,报告提出,2017年要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减少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实际上,2017年全年新增减税超过3800亿元,预计减轻各类市场主体收费负担6434亿元,超出预期。去产能方面,报告明确,2017年要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落实结果显示,2017年全国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以上,累计化解煤炭过剩产能2.5亿吨,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6500万千瓦,超额完成相关目标任务。民生方面,报告明确,2017年要完成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最终,2017年全国棚户区住房改造609万套、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89万、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8.5万公里。生态环保方面,报告明确,2017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200万亩以上。落实结果显示,2017年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了8.0%和4.9%,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230万亩。36项指标任务还包括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等,这些任务均得以圆满完成,构成了一份政府言必信、行必果的优异答卷,令人欢呼鼓舞。报告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事关2018年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重点任务、重要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对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目标和任务进行重点部署,尤其是2018年的工作思路、工作部署和重点任务立意高远、定位准确、思路清晰、举措有力,充分体现了立足全局、放眼未来、加快持续健康发展的气魄和决心,使我们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勇气和力量,鼓舞人心、激励奋进。三、报告的重点内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站在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政府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所做的主要工作,深刻分析了2018年政府工作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阐述了2018年政府工作的预期目标、工作思路和任务举措,阐明了2018年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主要任务,并对民族宗教、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等方面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论述深刻,全面系统,既总结成绩、回顾工作,又分析困难、不回避矛盾,既阐述工作思路、论述任务举措,又弘扬必胜的信心信念、阐明力量的核心源泉,充分贯彻体现了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对按照提质增效要求,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做好2018年政府工作,顺利完成“十三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我与大家重点学习交流几个方面的重点热点内容。(一)阐明了过去5年政府工作成绩单。过去5年政府工作成绩怎么样,是否完成了既定目标,是否担当起了党和人民赋予的政府职责?这是每一届政府需要首先严肃回答的问题。这份成绩单实质上是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汇报的成绩单,是检验政府做得怎么样的报告单。这一点在回顾过去5年工作的第一段首先概括讲到了,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的结果,在总结完工作成绩时又作了前后呼应:这是五年来一系列重大政策效应累积,各方面不懈努力、久久为功的结果。党中央坚强领导、人民团结奋斗、政府勤勉工作,创造出了可喜的成绩单。从过去5年成绩单看,主要从经济实力、经济结构、创新驱动、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五个方面来概括的。为什么要这五个方面?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报告用四个方面的指标概括了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经济结构主要看的是经济发展是否合理,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这两台引擎构成了经济发展的内外动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报告夹叙夹议,主要用真实数字说话,比如,过去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中国的经济结构也发生重大变革,经济增长中,消费贡献率提高到58.8%,服务业占比已超半数;中国的全社会研发投入规模跃居世界第二,市场主体5年增加70%;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其中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我们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的发展速度在世界各国第一,并高出大多数国家不少。这样的速度在国际上看比其他国家是高了,但国内是适速的,是基于提质增效和完成全面小康社会指标考虑的,实际上是为均衡和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报告用翔实的数据说明:过去5年,中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好转。刚刚过去的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并好于预期。尤其是在过去5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国能够取得这样可喜的成绩更显难能可贵。报告进一步阐明了这份成绩单来自于五年来认真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主要做到了“九个坚持”,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报告在阐述“九个坚持”时夹叙夹议,主要以叙述为主,阐明的是政府运用的工作措施、作出的部署要求,也有一些数字说明,是经济实力、经济结构、创新驱动、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五个方面所做的工作部署和具体措施。(二)阐明了2018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总体工作措施。报告对2018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总体工作措施是依据我国经济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对国际国内形势和国内任务正确判断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作出的。我国经济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报告主要阐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导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是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工作措施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特别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方面取得扎实进展,引导和稳定预期,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报告准确深刻地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是挑战和机遇并存,作出了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还有很多坡要爬、坎要过的正确判断,特别指出需要应对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并阐明了我们过去就是在这样的攻坚克难中走来的,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我们经济各方面发展的综合优势明显,有能力有条件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报告以数字为主,兼备叙述,从经济增长速度、就业、进出口国际收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杠杆率、各类风险防控等七个方面提出了2018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这些方面,涉及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创新驱动、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等主要指标,构成了2018年科学的政府工作目标体系。报告指出,上述主要预期目标,考虑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符合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际,并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作出了合理的说明。为实现这一预期目标,报告阐明了两个方面的总体工作措施:一是政府加强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政策协调配合,切实做好宏观调控工作,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聚力增效,为实现预期目标提供坚强保证。二是从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等三个方面举措,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保持经济稳中求进,为实现预期目标提供基本遵循。(三)阐明了2018年工作任务举措。实现2018年工作预期目标,必须制定科学正确、切实可行的政府工作政策措施。从九个方面总体措施看,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调整产业结构、提质增效的需要,是我国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决定的。报告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大力简政减税减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主要措施是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推进“互联网+”,发展智能产业,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减少营商成本、提供更多服务等。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包括技术、制度、文化等一系列创新。报告强调,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为此,主要抓好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采取灵活的激励创新的各类薪酬制度和奖励措施,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等工作,集众智汇众力,一定能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深化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是突出重点抓好改革的关键一步。报告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重要契机,推动改革取得新突破,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国资国企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主要是全面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企业家信心,激发和保护企业家创业;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主要是防止各种侵权行为和市场垄断等不良行为,用有力的产权保护、顺畅的要素流动,筑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让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竞相迸发;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主要是为了政府做好宏观调控工作,防控金融风险,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保障;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健全生态文明体制主要为了充分释放巨大发展潜力,进一步补短板、改善民生。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是补短板、防控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发展安全的需要,也是为人民提供未来更加美好生活的需要。报告围绕防控金融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三项工作的年度攻坚任务,制定了有思路、有要求、有数字指标的工作措施,要求明确各方责任,强化政策保障,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实做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区域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推动经济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报告指出,要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解决农村生产过剩、新旧动能不足,提质增效问题;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是为了提高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使农业农村充满生机活力;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也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保障。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激发区域发展活力、挖掘地区发展潜力的主要抓手,是我国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报告要求,要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把各地比较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报告主要从顺应居民需求新变化提升扩大消费促进有效投资,着眼调结构增加投资两个方面作出部署,形成供给结构优化和总需求适度扩大的良性循环。2018年基础设施投资占很大比例,主要是,完成铁路投资732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左右,水利在建投资规模达到1万亿元,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376亿元,比2017年增加300亿元。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方面,主要是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巩固外贸稳中向好势头。这是我国对外经济增长的两驾马车。为此,制定了促进外商投资稳定增长、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两项政策加以保障。以上经济发展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就业是民生之本,报告提出要着力促进就业创业;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直接基础,也是促进就业创业的目的,报告在工资、津补贴、养老金、个人所得税、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方面作出规定和要求。教育是民生之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十分重要,报告立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通过对各阶段、各区域等的教育改革,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正如报告所言:团结凝聚力量,实干创造未来。新时代蓝图已绘就,新征程奋进正当时。2018年政府工作部署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抓好贯彻落实。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必胜的信心,以螺丝钉的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一、常用公文写作基础知识什么是公文?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进行公务活动时所使用的体式完整、内容系统的各种书面材料。按使用范围划分,公文分为政务公文、专用公文、经济公文和日常事务类。政务公文包含法定文种和非法定文种。法定文种即13类14种,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非法定文种即9类14种,即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讲话稿、提案、建议书、合同、聘书、章程、条例、规定、办法、电报日常事务公文:包括规章制度、简报、计划、总结、演讲稿、述职报告、倡议书、建议书、挑战书、表扬信、感谢信、慰问信、聘书、请柬、证明、介绍信、启事等经济公文:包括经济合同、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产销分析报告、质量分析报告、广告、意向书、商务说明书等请示和报告有何区别? 一、内容不同。请示是一文一事,报告内容可广泛。

  二、对象不同。请示只送一个领导机关,报告可多头主送。

 三、处理方式不同。请示需要批复,报告一般不需要批复。

  四、行文时间不同。请示是事先行文,报告可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二、公文写作常用词语 按照:依照,据此办理。或用于上行文,表明开展某一工作的依据,例如“按照省委的要求……”或用于下行文,要求下级完成某一事项,例如“望各级党委,按照下列要求……”遵照:遵命办理。

 参照:参考、依照。例如“现将《关于开展优质服务活动的情况报告》印发给你们,请参照办理”。

  照此:按这样去办。例如“同意所拟,望照此办理。” 颁布:颁发、宣布。多用于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的正式公布。

 发布:公开宣布。侧重于法规、指示、通知等的正式公布。

 公布:公开发布、宣布。

  此布:在这里宣布。多用于布告的结尾,按照习惯应另起一行,左空两格,使用发布机关名称字号相同的大号字,以使醒目。

 布置:对工作、活动作出具体的安排。

 颁发:发布、授予。

  颁行:颁布、施行。多用于政策法规的颁发与贯彻执行。例如“居民身份证,有公安机关负责颁行和管理。” 为:表示目的、原因的介词,多用于公文的开头,放在句子前面以构成目的句。例如“为保障民用航空器的安全,防止劫持、破坏民航飞机和破坏民用航空设备事件的发生,特通知如下”。

  为了:与“为”的使用相同。例如“为了发扬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保障党民权利的正常行使和不受侵犯,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特制定本条例”。

  为此:为了这个。多用于承接上文。例如“……为此,提出以下三点要求”。

  为要:至为重要。例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发展经济的一系列重要措施,望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为要”。

 为盼:十分盼望。例如“望速研究并即函复我局为盼”。

  为荷:表示承情感谢的惯用语,常用于信函的文末。例如“兹介绍我局李小兵等三同志前去厂局参观学习,请予接洽为荷”。

  期:从时间、期限长短上看。例如“全面开工已为期不远,请抓紧完成准备事宜”。

 特:特地。常用于公文开头与主体之间的过渡。例如“特通知如下”、“特决定如下”、“特作如下决议”。

  特此:特地在这里。多用于公文开头到主体之间的过渡,例如“特此通知如下”;另外也经常用于报告、决定、通知、指示等稳重的结尾,例如“特此报告。” 必须:表示在事实上、道理上必要,带有指令口气,一般用于下行文中讲主张、提要求的内容部分。

  必需:一定要有、不可缺少的。例如“组织文书工作人员系统学习文书、档案知识,是加强文书队伍建设所必需的”。

  必要:不可缺少,非这样不可。例如“在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中大力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十分必要的”。

  严禁:严格禁止。例如“严禁铺张浪费、请客送礼”。

  严谨:严密谨慎。例如“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定要严谨慎重,不可草率行事”。

 严重:程度深、影响大、情势危急。

 严守:严格遵守。例如“严守国家机密”。严加:严格加以。例如“对屡教不改者要严加处理”。

 按期:依照规定的日期。

 按时:依照规定的时限。届时:到时候。

  此复:就以这样的内容向你作出答复。一般用于复函、批复的末尾。

 此令:就以这样的内容,并于此时此地向受令对象发布命令。一般用于命令的末尾。

 专此:专门在这里。

  报请:向上级机关行文,请求解决、答复、批准某一问题。

  报经:报告并已经得到。例如“我市行政机构改革的方案已报经省政府批准”。

 报送:向上级呈报。

  报批:呈报上级机关批准。

  不日:不久。例如“你局所需的资料,不日即可送达”。

 不宜:不适宜。

 参阅:参考阅看。

  参考:参照思考。例如“这个做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供各单位参考”。

 部署:安排、布置。多用于对比较重要的工作及全局性工作的安排与布置。

 悉:知道。多用于批复、复函的开头。

 收悉:收到并已知悉。

 已悉:已经知道。

 阅悉:看过并已知道。

 详悉:详细知道。

  鉴于:考虑到。主要用于表明事情的原因。

  批示:对下级报送的报告、计划等非呈请性公文所做的文字批注。例如:“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已在情况反映上作了重要批示”。

  批阅:对下级报送的文件进行阅看、审批。

 拟:打算。

  拟于:打算在。例如:拟于六月下旬召开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理论研讨会。

  试行:试验推行。例如“此项办法可先在小范围内试行,待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后再予以推广”三、公文写作中常用同义词辨析公文是处理公务的一种重要的文字工具,在制作过程中,对公文常用同义词语的选用是一件煞费苦心的事,下面从常用同义词中选取几组进行辨析。截止与截至 “截止”是指“到一定期限停止”,如“报名在昨天已经截止”;“截至”是截止到某个时候,如“报名日期截至本月底止”。在“截至”中“截”的意思就是“截止”,而“至”则是“到”的意思,所以“截至”就是“截止到”的意思,例如“北京市申办2000年夏季奥运会得到了北京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大力支持。截至今天18时,已有500多位人大代表和近300名政协委员在网上签名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人民日报》2000年2月18日),句中“截至”就不能用作“截止”。

  布置与部署 “布置”是指“在一个地方安排和陈列各种东西或人以使这个地方适合某种需要”,也指“对一些活动做出安排”;“部署”是指“安排、布置(人力、任务)”。比较起来,“布置”适用的范围要比“部署”宽泛一些。“部署”一般适用于较大规模的、比较正式的、带有较浓厚的书面色彩的或者与军事有关的场合,只能与人力、任务、工作等少数几个词语搭配,如“军事部署、战略部署、统一部署”等,如果我们把“布置房间”说成“部署房间”那就错了,如果把“部署”写成“布署”那就是写别字了。

  其他与其它“其他”是指“别的”,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如“抓住主要矛盾,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其他”用在单音节词前要带“的”,用在双音节词前一般不带“的”;“其它”是从“其他”中分化出来的,仅用于事物。在公文写作过程中,将“其他”与“其它”混用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是选用不当,有些则是难于取舍造成的,实际上,在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已逐步淘汰了“其它”而一律用“其他”,既指人,也指事物。

  中心与重心“中心”是指“跟四周距离相等的位置;事物的主要部分;在某一个方面占主要地位的城市或地区;设备、技术力量等比较完备的机构和单位(多用作单位的名称)”等。“重心”是指“物体各部分所受的重力产生合力,这个合力的作用点就叫做这个物体的重心”,由此引申为事情的中心或主要部分。写作中不能把“中心工作”写成“重心工作”。

  启用与起用 “启用”是指“开始使用”,“启”有“开始”的意思,如“启用单位印信”、“新机场已经落成,即将启用”等;“起用”是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在这里,“起”有“向上”的意思。两个词语的根本区别在于“起用”指人,而“启用”一般不指人。四、公文常用特定用语的解释1. 兹因:开端用语,主要用于文章开头,其解释是现在因为。

  2. 承蒙:谦敬用语,用于表示谦敬,具体解释为“多亏受到”。

 3. 届期:就是到时候的意思。

  4. 谢忱:表示“感谢的心意”。如:谨致谢忱;聊表谢忱等。

 5. 谨悉:引叙用语,多用于复文引据,表示知道的意思。

 6. 以资:把...用来作为...。如:以资鼓励。

  7. 鉴于:过渡用语,公文中承上启下的用语,表示因为,考虑到。

 8. 顷接:也是用语复文引据,如:倾接慰问电,至感温馨;倾接校友会通报,感非言馨。字面解释为:不久以前。9. 业经:经办用语,表明进程,经过....(帮助)。10.责成:拟办用语,用于审批拟办,指定某人或某机构办成某件事。

  11.拟请:期请用语,用于表示期望请求。拟:计划,请:请求。

  12.如蒙:期请用语,用于表示期望请求。意思是:如果能够得到.... 13.此复:用于复文结尾,表示特此作为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