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中的领军人物

刘志渝

距今100年前的5月4日,北京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本文将简述这场运动的始末,并寻觅运动中的领军人物及他们此后的历史足迹,不忘他们对中国历史作出的重大贡献。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上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以北京大学为首,全市3000多名学生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全国各地的市民、工商人士、学生也纷纷响应,北京学生举着“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旗帜昂首迈步,冲击了出席和会的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曹汝霖的住宅,并放火将其焚烧,另外还抓住在曹宅的驻日公使、和会代表章宗祥将其痛打一顿,这就是著名的“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事件。最终,中国代表未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正式登上政治舞台,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的俄国十月革命为这场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五四运动犹如一声惊雷震醒了沉睡的中国国民,为无产阶级成长壮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必将永载史册。

五四运动的领军人物首推陈独秀,他虽然没直接参与运动,却是整个运动的实际领导者,是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字仲甫,1879年出生在安徽怀宁(今安庆)。五四运动前夕,陈独秀在上海創办《青年周刊》,后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陈独秀应蔡元培之邀任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也随之迁往北京。《新青年》从理论上对五四运动起了直接指导作用。它倡导民主、科学,鼓吹新文学,刊载了大量马克思主义及十月革命的文章,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舆论阵地,对提高知识分子的思想觉悟发挥了重大作用,是五四运动的助推剂。

胡适作为文学革命运动的发起者和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而闻名于世。胡适字适之( 1891-1962)安徽绩溪人,在北大期间,他联合陈独秀以《新青年》为舆论阵地,向旧道德、旧传统宣战,倡导“民主”和“科学”,极大地提高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觉悟,新文化运动在“五四”时达到了高峰,所以五四运动又叫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爆发,胡适积极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北大学生被捕后他又协助蔡元培组织营救。“五四”后,胡适一心倡导改良,远离政治,随后去了台湾。1962年2月24日胡适在台北去世,蒋介石亲题挽联“新文化旧道德的楷模旧理论新思想的师表”。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

主义,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协约国”举行庆祝胜利大会。李大钊对北大学生发表演讲指出,这是全世界庶民的胜利,不是反动政府的胜利。五四运动中又发表文章揭露反动派的强盗嘴脸,与革命知识分子一起,为五四运动进行思想动员和组织准备。李大钊是五四运动的直接领导者和参与者,1927年4月28日被反动军阀杀害。

五四运动爆发时,蔡元培正在北京大学校长任上,随着运动的发展,他成为了风口浪尖众所瞩目的人物。蔡元培字孑民(1868-1940)浙江绍兴人,任北大校长期间,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他奉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实行“教授治校”的制度,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五四运动爆发,蔡元培积极支持、声援学生,并多方营救被捕学生,体现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坦荡胸怀。“五四”后蔡元培去欧洲考察,在法国成立“中法大学”。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病逝,享年72岁。

五四运动中,走在游行队伍前列的是北大学生会领袖之一、游行总指挥,年仅23岁的傅斯年。傅斯年字孟真(1896-1950)生于山东聊城。1916年傅斯年人北大文科,1918年与罗家伦组织新潮社并创办《新潮月刊》,提倡新文化。大学毕业后傅斯年考取庚子赔款的官费留学生,留学欧洲,1926年回国,在中山大学创立语言历史研究所,任专职研究员兼任西南联大教授并任教务委员。1949年傅斯年随研究所迁徙至台北任台湾大学校长,1950年在台北去世,葬于台大校园内。

五四领军人物还有匡互生。匡互生(1891-1933)字人俊,湖南邵阳人,“五四”时在北京师范学校(北师大前身)读书,为“五四”当天学生游行三名组织者之一(另外两位是傅斯年、段锡朋)。当时游行队伍中有人高喊:“我们去找卖国贼曹汝霖算账。”于是学生们直向曹汝霖的住宅——赵家楼冲去。匡互生决心不惜身家性命与反动派誓死一搏(出发前就写好遗书),他与另外几名同学闯入曹宅,泼洒汽油点火,曹宅顿成一片火海,屋内陈设悉数烧毁。“五四”后,匡互生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任教务长,1933年4月22日在上海病逝,年仅42岁。

五四运动就其本身而言,在今天看来,只是历史的一道划痕,因其放射性的功能,从而改变了中国近代史,使中华民族从此不再万马齐喑,迈开了振兴中华最艰难的一步。无疑,五四运动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重大历史转折,它的光辉已穿越时空,穿越人心,穿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