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银杏叶落满地黄

  散文|银杏叶落满地黄

  一扇扇竹篱笆都被修饰得那么整齐得体,成了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人无限诗意的遐想。下面达达文档网小编准备了散文|银杏叶落满地黄,欢迎查阅。

散文

  在景色秀丽,物产丰盈的江南大地,有个普通的小山村,叫赤山村。

  每当繁华落尽,大雁南归的深秋时节,是山民们收获的季节,也是这个小山村最美最亮丽的季节。

  银杏叶漫天飞舞,阳光将整个村庄都渲染成金黄色,小山村散发出迷人的光芒,令人沉醉!

  赤山自然村背靠马头山,手牵西苕溪,是浙江省安吉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安吉游客人山人海,举袖成云的今天,这个古老的小山村依然安静地躺卧在县城的东南角。

  去年11月上旬,一个阳光特别温暖的午后,我们决定去寻访这个小山村。

  开车沿304省道离开县城不远,从南北庄段向东分叉,一条乡村小路穿过芝村中心村跨过一座小桥,在一片小竹林中往前行驶一公里左右,便进入一片开阔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赤山村最外面的一个单独村民小组,我国著名昆虫学家、已故中科院院士钦俊德的出生地,赤山钦家上自然村。

  钦家上自然村一面朝向公路,其余三面均被茂盛的竹林所包围。每到冬季,下午的阳光早早地就被高峻陡峭的群山所遮挡,感觉实在有些清冷,我们稍作休息后便与村民告别。

  离开钦家上,乡村公路在一片梯田中穿行而上。当地村民说,看到环弄桥才算真正到了赤山村。

  果不其然,汽车继续向东行驶约一公里左右,当公路与小河的距离越来越近时,右边出现了一座古老的石拱小桥。我们将车停在路边,下车向环弄桥走去。

  古人就地取材,用大石块相互抵扣砌作的桥梁不仅牢固,而且美观。以青灰色小石块嵌成的桥面呈乌龟背壳似地拱起形状,且有规则而好看的花纹。曾被无数双光脚丫打磨成光脊脊的小石片,在夕阳的余晖下闪闪发亮,石拱桥两边矮矮的栏杆上爬满了各种枯藤老枝。

  小河不宽,弯弯曲曲。虽已初冬时节,却仍不失生命的色彩。两股清流分别从赤山和马头山急奔而来,在环弄桥下汇集成河。河水从不同高度的岩石上往下流淌,美妙的旋律在浪花中飞溅跳跃,使人流连忘返。

  一河清亮亮的黑色岩石,层次分明,线条优美,铿锵有力,像极了山里汉子赤膊背毛竹时的形象。

  千百年来,赤山人就是以自己钢铁般的身体和毅力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艰辛,用勤劳和智慧养育了他们的子子孙孙。

  环弄桥下干干净净,甚至很难找到一块泥土,却奇迹般地生长着十几棵巨大的三角古枫。它们将树根深深地扎在石头缝隙里,古往今来,不知道遭遇过多少狂风暴雨的袭击,而这些高大古怪的“精灵”们,却一辈子毅然决然地守望在村口,从未改变。

  除了三角枫以外,赤山村最具特色的还是那几十棵高大挺拔的银杏树。据有关专业人士考证后介绍,赤山的银杏树大多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

  这些古老的银杏树有些几棵合抱在一起,有些独立苍穹!棵棵高大苍劲,昂首云天。几乎每棵银杏树上都有大小不等的鼠洞蜂巢或者蚁穴鸟窝,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们长年累月生活在大树上,给硕大的树干纹满了岁月的沧痕。

  粗壮的树根暴露在地土表面,从村头延伸到村尾,远达数百米之遥。孩童们在树根上玩耍,老人们悠闲地坐在树根上聊天敲烟斗,农妇们更是把树根当成了砧板,一年四季将猪草和柴火全拿到树根上来斩切。大树不计前嫌,默默地忍受着来自人类的所有折磨,无怨无悔地为人类遮风挡雨。

  赤山村是典型的移民村,全村现有200多户人家,800多口人,而本地原居民还不到100人,百分之九十都是清朝末年从本省台州府迁徙而来的移民后裔。

  村里有很多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皖南民居。白墙黛瓦下的深堂大院掩映在古树丛中。傍晚,夕阳牵着长长的倒影,在优雅狭长的青石小巷里氤氲着千年的历史余韵,伴随着一道道温柔的炊烟从村庄的上空袅袅升起,将一群群暮归的牛羊笼罩在薄雾之中。

  一扇扇竹篱笆都被修饰得那么整齐得体,成了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人无限诗意的遐想。

  岁月流逝,物是人非。每一棵古树以及每一幢老屋都是一部活着的历史,它们不仅亲眼目睹了一代又一代赤山人的酸甜苦辣,日月变迁,同时也见证了无数鲜活的生命从它们面前悄悄离逝,成了时光的匆匆过客。

  可无论人类历史怎样演变,这些枯藤、老树、石拱桥都不会改变它们的初衷,依然默默地守候着这个古老的小山村,并将永远激励着年轻的赤山人为幸福生活而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