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的拾荒者(散文)

小区里的拾荒者(散文)

  每天偷偷摸摸遛弯的时候,发现小区里有四位拾荒老人,至少七十多岁的年纪了,下面达达文档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区里的拾荒者(散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小区里的拾荒者(散文)

  我住到小区几年了,从来没有转过小区,每天都是一个门进出,偶尔取个快递,到另外一个门走一趟。

  2022年八月份,我生活的小城因为疫情防控,突然按下了暂停键,整个市区静默管理,每天早上做完核酸不想上楼,小区内成了大家遛弯的好去处,虽然喇叭追着人们喊:做完核酸,赶快上楼,不要在外面逗留。但是我还是和志愿者捉迷藏,舍近求远地绕着小区转一圈才上楼,原来小区里也是繁花似锦,果木成林。

  每天偷偷摸摸遛弯的时候,发现小区里有四位拾荒老人,至少七十多岁的年纪了,观察后发现他们是两家人,其中一对老夫妻个头高挑,有时候也碰到他们相互帮着背拣到的废品;另外一对老夫妻个头矮小,尤其是女的,感觉不到一米五,头发花白,像一堆枯草一样。有一次我碰到她背着比自己高的塑料袋,装着的废纸板遮住了她的头,下面还拖到地上,只看到高大的塑料袋在缓缓往前移动,根本看不到人,这对老夫妻的垃圾都存放在我家楼后面的一处空地上,估计她们的家应该就在那个单元的一楼,每次碰到他们的时候,他们脚步匆匆,拿个铁钩子,背个塑料袋,在垃圾箱里翻找,都没有戴口罩。

  九月二十号的时候,疫情在宁夏大爆发,那次是三年疫情最严重的一次,所有的宾馆、体育馆,还有周边县市都住满了人,短短二十天的时间,方仓医院就建了一万零六十五个,这是官方报道的数据,这次不敢在小区乱转悠了,下楼做个核酸,扔个垃圾,取个订的蔬菜包,就赶快上楼。

  每天我在屋里的后阳台上,数多长时间可以看到马路上有车辆通过,坐在前窗台上,看着外面的喜鹊、麻雀飞来飞去的叽叽喳喳,羡慕鸟儿的自由,淡淡的忧伤在心里蔓延,担心家人的安慰,因为我的家人都在重灾区——中宁,网上都说大疫不过三年,终于要终止在中宁,我也期望疫情在家乡是最后一站。我从楼上又看到了拾荒的老人依旧在垃圾桶里翻找,这次他们戴了口罩,看起来比我们自由。

  封控期间,每天都从朋友圈看到有密接者、次接者被拉走,尤其是小学生穿着肥大的白大褂,被大白牵着小手接走,让大家的情绪有点失控,人们把不满的情绪发泄到志愿者和邻里乡亲的身上,吵架、打架、跳楼威胁的,菜农的蔬菜运不出去寻求帮助的,看到了太多太多的负面信息,心里也是一揪一揪的。

  十月底解封了,我们小区是安全的,终于可以出去了,出去的第一天,我沿着市区周边转了一个圆,享受着冬日暖阳,看到了金灿灿的树叶,鸟儿高歌,心情无比的舒畅。

  2022年,疫情就像捉迷藏,在十一月二十号,我们小区突然有了阳人,封控是必然的,进方仓也是少不了的,我们每天都是医护人员上门检测,志愿者上门收垃圾,最终小区还是幸运儿,没有一例被感染。解封没几天,接到通知,说要全面放开,再也没有封控这一说了,我记得放开的前一天晚上,外面鞭炮连连,大家都在庆祝。

  虽然疫情三年,但是从来没有被感染,这次突然放开,感染是早晚的事了。冬至那天,我也感染了,周围铺天盖地的都是阳人,每天听着楼上楼下的咳嗽声,有的人好像把五脏六腑都要咳出来了,孩子的哭声不断,还有群里一药难求的呼吁声。每天和孩子躺在床上,脑壳像拧麻花一样难受,孩子爸爸在单位感染了,也回不来,有一天半夜,看着高烧不退的孩子,我坐在床上哭鼻子,很难受很无助。

  在第六天的时候,家里的垃圾已经堆的到处都是,我就捂得严严实实,下楼扔垃圾,结果刚出了楼门,就看到了那位大个子的拾荒老人,他手里拿着铁钩子,在垃圾桶里翻着,戴的蓝色一次性口罩,脏兮兮皱巴巴的,看上去很久没有换了,我站在门口呆住了,不知道手里的垃圾该不该扔了,感觉我要是扔了就变成投毒的人了,他也看着我,然后把捡到的纸箱子,塑料瓶放到旁边,离开了垃圾箱,此时的一袋垃圾就是一包病毒啊,拾荒的老人竟然还在翻垃圾箱,他要是感染了,会咋样呢?我都有说他的冲动了,最终还是扔了垃圾上楼了。

  晚上我和哥哥打电话说起这件事,哥哥说: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经常看到的那位蒋疯子嘛,一年四季,穿着棉衣棉裤,披着棉被,吃喝拉撒都在垃圾堆里,人家体内的细胞早和病菌共存了,你不要小看那些拾荒的老人,每天和垃圾打交道,对病痛的忍耐力、抵抗力比我们强,我想想也许哥哥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愿老人不要感染了。

  又过了三天,我下楼扔垃圾,推开楼门的时候,我看到垃圾箱旁边扔了不少纸盒子,竟然没有人拣,我就知道那四位拾荒的老人也没有躲过去,这次大批的人感染,最难过的就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基础病多,朋友圈每天都可以看到朋友发的悼文,心里暗暗祈祷他们无恙吧。

  其实现在的拾荒者,有家境贫困、没有什么劳动能力或是无依无靠,靠捡拾可回收物来维持生活,有的是觉得这些再利用的垃圾扔了可惜,捡回来还可以变现,何乐而不为,因为节俭已经成了他们的生活习惯,无论哪种,他们也是城市的贡献者,城市的回收再利用事业也是靠他们得以开展并运作的。

  我不知道小区里拾荒的老人,属于哪种,但是劝说一位拾荒的老人放弃,一定是不容易的。我有一位朋友的母亲也是如此,快八十岁了,退休工资也不低,孩子们孝顺,老人依然每天出去拣废品,还把捡来的废品放到自己家一楼的窗户外面,后来我朋友想了一招,偷偷的防火点着了废品,把老太太吓得够呛,从那以后,老人不再拾荒了。

  终于在四号的时候,我又看到了那位高个子的拾荒老人,他依旧带着皱巴巴、脏兮兮的口罩,依旧在垃圾箱里翻着,看来老人挺过来了。好巧不巧,那位个矮的老人也出现了,不过他穿了一件中长外衣,戴着KN95口罩,看上去比高个子的老人安全一点,或许哥哥说的真的有道理吧。两位老人的出现,说明各自的老伴也是健在的,我心里也舒缓了,希望老人以后可以多关心一下自己,非常时期,把自己的健康放到第一位,这样自己的拾荒之路才可以走的更长久,也希望拾荒老人的孩子多关注一下自己的亲人,毕竟子欲孝而亲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