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种活法 [生癌了,咱就换种活法]

  有关医学调查表明,肿瘤病人中约有66%患抑郁症,10%患精神衰弱症,8%患强迫症。其中,抑郁      【主持人】 何教授,我们在讲座中多次谈到癌症是一种心身疾病,C型人格、长期的压力、抑郁、焦虑以及过分的完美主义和洁癖等心理因素或心理疾病,都可能导致癌症的形成。那么,当病人诊断出癌症之后,要怎么样进行心理调试呢?
  【何教授】 心理调适对癌症患者是非常重要的。至于调适方式,正如你刚才所说的,导致癌症的心身个体因素有多种,同时还要考虑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所以必须兼顾患者方方面面的特点。下面我从三个层面来讲。
  
  走出阴影,就有阳光
  【何教授】 2002年夏天,我接待了一位中年女病人,她满脸愁容和疲惫,来了几次,欲言又止,最后两次都拖着我的一位女博士生,关进门内密谈许久。通过察言观色,我发现每次从密室出来她都是刚刚哭过。
  有一天临近傍晚,她又来了。其他病人走后,她才惶恐地约我谈谈。原来她被确诊为恶性程度很高的生殖器黑色素瘤。局部做了切除术,但腹股沟淋巴已经转移。说到这里,她呜咽了。她说她真的想死,但女儿还小,刚念高中,家中没人照顾。我顺口问一句“女儿的父亲呢?”没想到她沉默了一会,恨恨地说,“就是因为那个畜生!”我明白了大半。她低下头说:“我的病全是他给惹上的,这些年他不管家,还在外面乱搞……”这患者情绪坏透了,整夜失眠,严重抑郁、焦虑,还有一系列的虚弱症状。前几次她之所以没直接求助于我,一是对自己没了希望;二是对我们还缺乏认识和信心。
  【主持人】 这患者太绝望了,家庭遭遇与罹患恶疾互相纠缠形成难以解开的恶性循环圈。她的治疗,若只顾一头,恐怕没有良效。
  【何教授】 对此,我们采取了多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有意识安排她与几位同样患黑色素瘤且已转移的患者(或家属)接触,告诉她只要努力,还有生存下去的很大希望;其次,我们注意到在重点中学的女儿是她的寄托和骄傲,为此,我暗示助手们和她多谈谈女儿,激发她内心生存下去的积极动力;再次,我明确建议她接受三个月的心理治疗,借助抗抑郁剂,以改善睡眠和情绪;当然同时还进行积极的中医零霉抑瘤治疗,并当她睡眠改善后建议她接受了几次化疗。
  不久,她的整体情况就有了很大的改观。有一次她亲口说,“以前从来也没有体会到生活会这么舒服,现在吃得下,睡得着,体力也很好。”“过去的事我再也不想了,现在天天想着怎么把每天的生活安排的满满当当、舒舒服服的。”转眼已过去四年多了,女儿已是大二的学生了,她的情况也基本稳定,最近退休了,又迷上了插花。
  现实社会中,谁没有抑郁失意之事,问题是在于你怎么看待它。如果你调整过来,只看作是上帝又一次和你玩游戏,考验考验你的毅力和坚韧性,那么跨过一步也许就是柳暗花明。
  
  改改牛脾气
  【何教授】 有一个案例,虽已过去十多年,却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黄老伯是位胃癌患者,也曾是我的近邻。他手术后,一直用中药方法调整,恢复得不错;原本酗酒吸烟,都已戒了,体重增加,人也白白胖胖,进入巩固康复阶段。逢年过节,子女们还常来串门,表示谢意。一晃过了7、8年,大家都认为平安无事了。哪知,一天傍晚,因琐屑之事,他儿子与楼下邻居发生激烈口角。老人也被惹火了,冲出门外与邻居嚷叫对骂了片刻。不久,即感胃脘剧烈疼痛。家人给予胃药和止痛剂未见缓解,急送医院治疗后,稍有改善。
  自那以后,虽重新恢复中医药的治疗,但隐痛始终存在,人也日见消瘦。3至4个月后,进食日见梗阻,中脘部已能触及小硬块。很显然,已复发,最终,老人在大怒后200天去世。我虽不敢断定就是大怒导致了他复发致死,但勃然大怒无疑是重要诱因。类似的案例太多太多了。
  清代著名医师唐宗海在代表作《血证论》中有一句名言:“医家十剂之功,败于病家一怒”。”而对肝癌、食道癌、胃癌、胰腺癌、胆囊(管)癌、肺癌、鼻咽癌以及脑瘤等的患者,无论原发还是转移,尤其要学会自我调控,切忌大怒或动则易怒,也应力戒长时期的郁闷,过分内向压抑情感。
  【主持人】 但是,人的本性难移,要调整或适度控制情绪,谈何容易。
  【何教授】 是啊,道理谁都明白,没有相关措施,空洞说教,是苍白无力的。某男,50出头,原为一公司副总,2000年肝癌手术后,即找本人诊治。夫人很关心他,却很唠叨,规定他要这样要那样,先生很不悦。第一天求治,即在诊疗室当众人面与夫人大吵。
  我和颜悦色的引用“医家十剂之功,败于病家一怒”的名言加以开导后,单独与其夫人细谈。“你想先生康复,必须要帮助他调控情绪。肝病本就易激动;现加上术后身体不适,所以更易发怒,你应理解。你为他好,必须学会宽容、忍让,有些非原则问题,能顺他便顺顺他。”我并嘱其夫人做好整个家庭的工作。而在给该先生的中药调整中,也加强了柔肝、疏肝、养肝之品。每一次他来复诊,都侧面劝他“健康是第一位的”,“家人都是为了您好”,“难得糊涂,是人生的一个境界,”大约三到五个月后,随着身体状况的恢复,自身舒适感的增强,素来急躁易怒的他也变得随和起来。6年多的康复,包括肝及肿瘤指标的改善和控制,进一步优化了他的个性和信心,他已是一个不再会发怒的随和之人了。
  
  接受疾病的洗礼与升华
  【何教授】 俗话说,坏事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变成好事。我接触过许多大难不死的肿瘤患者,都成了生命的强者。其中有数百人已完全康复并恢复了工作,有不少癌症患者甚至比以往更自信地叱咤于自己的事业。郎姓小伙患恶性程度很高的脑部生殖母细胞瘤,经5年治疗后去年以高分考进浙大;一位40岁左右的海归专家,患极易复发的平滑肌肉瘤(已复发三次),两年来一边坚持中医治疗,一边尽职地坚守于国家某部门的繁重工作……
  还有许多癌症康复患者,以另一种方式――投身于各种类型的公益或慈善事业,诠释着人生的意义和人性的真善美。武汉癌症俱乐部的两位发起人和组织者,都是年过75岁的省厅级干部,自己患癌康复后却又不辞年高辛劳,热衷于帮助更多的肿瘤患者康复。一位农民癌友,食管癌基本康复后,把祖上留下的房产捐出一大半产权给当地癌症康复机构,作社会公益之用。他们是不幸的,但他们选择了坚强面对,并把这种磨难看作是一种励志的方式、自我升华的途径,以更宽宏、更博大的胸怀,回报社会、回报他人,可歌可泣!
  【主持人】 我也听说过一位自身患结肠癌、却表示愿意赞助治疗内地万名肿瘤患者的香港企业家。他曾表示:做这事,不是为了博取名声,只是听从了内心的呼唤。
  【何教授】 说的好!生病不是好事,特别象患癌症这样的难治性疾病。但生活本即充满坎坷与磨砺。如果人们积极善待,也许只是人生征程上的一道坎而已。跨过去,人生可能会更精彩。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