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镜走天下:尼康一镜走天下镜头

  索尼NEX-5C自2010年7月上市以来便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微单”热潮,凭借其时尚小巧的外形设计、APS画幅的影像传感器以及扫描全景、自动HDR、手持夜景和连续自动对焦的全高清视频拍摄等先进功能,NEX-5C受到了摄影爱好者乃至普通摄影消费者的广泛欢迎,形成了火爆的热销场景。但是由于与NEX-5C同步销售的镜头只有E16mm1∶2.8和E 18-55mm1∶3.5-5.6 OSS两只镜头,所以人们对E18-200mm镜头极为期待,据悉,在这只镜头尚未在中国市场发售之前,便已有众多消费者急于订购。毕竟人们都渴望能够携带着这种小巧的相机“一镜走天下”。
  
  『外观评价』
  
  这只大变焦比镜头的体积并不小巧,尤其是与NEX-5C的机身组合到一起,显得镜头过于庞大,而且全金属镜身与镜头中的17枚镜片也使该镜头的重量达到了524g,与229g的NEX-5C机身相比,无论是体积还是重量,都有点不大协调。好在索尼早有F717这样的机型,所以这种机身与镜头的组合外观在一些资深器材发烧友的眼中,也并不十分别扭。
  由于这只大变焦比镜头的上市伴随着E系列的DV产品NEX-VG10,所以人们认为该镜头主要是为VG10摄像机而设计的,因为在这款NEX系列的DV身上,并不会产生头大身子小的感觉。其实E18-200mm镜头之所以较为庞大,与NEX系列机身有着一定的关系。比如,NEX-5C采用的是APS-C影像传感器,镜头像场本身就比4/3系统大得多,同时,11倍的大变焦比也进一步增加了镜头光学构造的复杂程度。此外,镜头内还带有防抖装置,所以E18-200mm1∶3.5-6.3镜头无法设计得更加小巧。不过它的有效焦距相当于35mm相机的27-300mm范围,能够应对人们日常摄影中的绝大部分题材,所以尽管这只镜头有些庞大和沉重,但考虑到“远近通吃”的拍摄需要,便不再过分在意它在便携方面存在的不足了。
  在外观方面,索尼E18-200mm1∶3.5-6.3镜头的工艺品质极为精湛。金属材质的镜筒及宽大的变焦环和手动对焦环有着非常细腻的质感。不过也由于镜筒的金属表面工艺过于细腻,所以很容易产生划痕,需要用户细心呵护。
  
  『综合分析』
  
  E18-200mm1∶3.5-6.3的上市,使当前索尼的E系列镜头发展到了3只,但是许多摄影人对索尼在镜头种类上的策略表示不解:E18-200mm镜头与此前NEX-5C套装镜头18-55mm有一部分焦距段是重复的,那些已经购买了18-55mm镜头的消费者再选择18-200mm镜头岂不有些浪费?索尼为什么不推出55-200mm镜头呢?可能就像人们分析的那样,这只18-200mm镜头原本就是为VG10的摄像需要而推出的产品,只是卡口一样,所以DV、DC共享了,照此分析,索尼一定会推出体积相对小巧的55-200mm镜头,以辅助最早上市的18-55mm镜头。
  言归正传,这只索尼18-200mm1∶3.5-6.3镜头的最大魅力,就是从广角到长焦的11倍变焦范围,至于这些焦距段适合拍摄题材自不必多说,关键还是应该看看镜头的成像品质。
  从规格数据上可以看到,索尼在这只镜头上下了很大的功夫,12组17片的光学结构设计中,包含有4片非球面镜片和1片ED镜片,这4片非球面镜片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镜头的畸变,1片ED镜片是为了有效控制色散,提高成像锐度。
  经过实拍对比,我认为这只镜头的成像品质与E18-55mm1∶3.5-5.6镜头没有明显差别,镜头本身有着良好的解析力,细节描写能力较强,成像也较为锐利。在18mm广角端有着明显的桶形畸变,当焦距到30mm左右,桶形畸变即可消失,50mm之后,镜头会产生轻微的枕形畸变,不过一直到200mm端,枕形畸变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所以,这只镜头最大的成像弱点就是18mm端的畸变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同样在E18-55mm镜头上存在。我个人认为,只要不是用于建筑摄影,镜头广角端的畸变并不会给实际拍摄带来多大影响。毕竟这种一镜走天下的镜头并不是为专业摄影师设计的,相信对于能够扬长避短使用器材的摄影高手而言,这只镜头搭配着NEX-5C的机身,也一定能够拍摄出令人叫绝的高品质佳作。
  
  『主要参数』
  焦距 27-300mm(按35mm相机计)
  卡口 索尼E系列卡口
  光学结构 12组17片
  光圈叶片 7片
  最大光圈 F3.5-6.3
  防抖 内置OSS影像稳定器
  滤镜口径 67mm
  最近对焦距离 0.3-0.5m
  体积 75.5×99mm
  重量 52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