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文化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发展

郭瑞

摘要:在我国,龙舟已经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是竞技类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性运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龙舟运动获得了快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稳定的赛事体系,并向国际综合型赛事拓展。本文将以我国东莞万江龙舟为例,探讨其历史演变和现代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可以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关键词:龙舟;历史沿革:习俗;现代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3-0073-02

一、前言

龙是中华民族的特有图腾,基于此诞生了许多事物,龙舟就是其中之一,直到今天依旧保留着,反映出了中华文明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我国最早关于龙舟的记载见于《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在此之后,记载有龙舟的古代典籍屡见不鲜,因此衍生出了灿烂的龙舟文化。现如今,龙舟已经成为一项体育运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如何推动龙舟的现代化发展是本文要研究的主题。

二、龙舟简介

根据汉典的解释,龙舟为狭长的龙形舟船,多人同时划动数桨,用作竞渡比赛。作为一项延续2000多年的传统活动,龙舟具有传奇性、文化的象征性,同时也体现出了现代爱国主义精神。早在19世纪70年代,龙舟就已经形成了国际性赛事,随着其受众的不断增加,现如今它已经发展为一项高效独立、富含活力的划桨运动,传播到世界各地。现代龙舟是一项具有古老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兼具娱乐性和竞技性。

根据中国龙舟协会的介绍,龙舟运动是一项集合众多划手依靠单片桨叶的划桨作为推进方式的运动项目。龙舟运动所使用的龙头、龙尾、鼓手、舵手等均是对中国民俗传统的有力保持和发扬。在我国,不同地区民俗风貌的差异性使得龙舟的造型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三、东莞万江龙舟的历史演变介绍

(一)东莞龙舟文化历史演变

龙舟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积极向上、奋勇拼搏的精神。东莞位于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当地水泽丰沛、河流纵横,自宋朝开始就形成了大型的龙舟竟渡民俗活动,一直传承至今。根据清初广东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的记载,“广中龙船,惟东莞最盛,自五月朔至晦,乡乡有之。”在现代,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到五月底,东莞都会举办大规模的划龙舟活动,相应的习俗还包括吃龙舟饼、食龙舟饭、唱龙舟歌等。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龙舟运动获得了快速发展。东莞在1983年成立了龙舟协会,当年便有11个镇、区开展龙舟活动,参加各级竞渡活动的龙舟数量为581艘,活动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观众数量高达35万人。次年,国家体委便将龙舟定为比赛项目,并在同年组建龙舟队参加了香港国际龙舟邀请赛,在标准龙640米直接竞速中多得锦标。7月1日,在万江河段举办的“东莞县龙舟大赛”中,参赛龙舟数量为29艘,此外还有78艘龙舟参加了游龙活动。

东莞龙舟活动的种类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扒标”和“趁景”。前者即是指“斗龙舟”,其总长度一般为15海里,对运动员体力、耐力以及相互协同性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趁景”即是指“游龙”或是“巡游”,参加这项活动的龙舟可以相互之间自由邀请比赛。

除了赛事外,东莞龙舟文化还包含许多民俗活动,比较著名的有三个:其一,起龙。过去龙舟多使用三四丈长的坤甸木制作龙骨,松木制作船身,每年竞渡活动后,会将龙舟放置在河岸。每年四月初八浴佛节,将保存在庙宇中的龙船头祭祀取出,之后挖出龙舟,洗刷修正并涂上猪油,再到庙中将龙头安上,这就是“起龙”。

万江素有“东莞龙舟第一景”的美誉,正丫起龙仪式也是历史悠久,传承身后,正在积极申报非遗项目。起龙仪式需要根据当天的潮汐进行,需要在涨潮之前将埋在河涌边的老龙船挖出来。万江正丫老龙船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龙船‘唤醒”之后,现场举行了传统的祭龙舟头、龙舟身、龙舟尾、洗龙舟的活动,同时配合舞龙、舞狮、水上表演、制作小龙舟、小龙头、唱龙歌等活动,东莞特色水乡民俗文化充分展现了出来。

近几年,东莞万江龙舟月全面升级,全市统筹力图将其打造为一个文体旅品牌,将其与端午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结合起来,统一发布、统一宣传,在2019年东莞启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行动计划,系列活动中的东莞龙舟月启幕活动就是万江龙舟起龙仪式。该活动在万江正丫起龙广场进行,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万江街道办事处指导,东莞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万江文化服务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东莞万江龙舟协会协办,由万江滘联社区承办。鼓励引导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到节日民俗中,打造东莞龙舟精神。

根据国际组织的认可,可以参加竞赛的龙舟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传统龙舟,长度约为28米,配备划手54人,舵手以及指挥各1人,加上头尾锣和居中的鼓,定员约为60人。

2.国际标准龙舟,符合国际单一标准规格的龙舟,人员由20名划手、1名舵手和一名鼓手组成,长度约为18.4米,宽度为1.1米。

3.大龙,龙舟体积大,参赛人数在40=50多人,对速度性要求较高。

4.中龙,多用于自备龙舟的比赛,划手数量为20~24名,配备鼓手和舵手。

5.小龙,体积较小,划手多为10=12名。

除了赛事外,东莞龙舟文化还包含许多民俗活动,比较著名的有三个:其一,起龙。过去龙舟多使用三四丈长的坤甸木制作龙骨,松木制作船身,每年竞渡活动后,会将龙舟放置在河岸。每年四月初八浴佛节,将保存在庙宇中的龙船头祭祀取出,之后挖出龙舟,洗刷修正并涂上猪油,再到庙中将龙头安上,这就是“起龙”。

万江素有“东莞龙舟第一景”的美誉,正丫起龙仪式也是历史悠久,传承身后,正在积极申报非遗项目。起龙仪式需要根据当天的潮汐进行,需要在涨潮之前将埋在河涌边的老龙船挖出来。万江正丫老龙船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龙船“唤醒”之后,现场举行了传统的祭龙舟头、龙舟身、龙舟尾、洗龙舟的活动,同時配合舞龙、舞狮、水上表演、制作小龙舟、小龙头、唱龙歌等活动,东莞特色水乡民俗文化充分展现了出来。

近几年,东莞万江龙舟月全面升级,全市统筹力图将其打造为一个文体旅品牌,将其与端午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结合起来,统一发布、统一宣传,在2019年东莞启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行动计划,系列活动中的东莞龙舟月启幕活动就是万江龙舟起龙仪式。该活动在万江正丫起龙广场进行,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万江街道办事处指导,东莞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万江文化服务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东莞万江龙舟协会协办,由万江滘联社区承办。鼓励引导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到节日民俗中,打造东莞龙舟精神。

其二,祭龙头。在新船下水之后,由外村夺得过第一名的划手“旺船”,再由本村划回村后到妈祖庙内进行祭祀。龙船朝向庙门,进退三次,意为三叩首,配合鞭炮助长威势。其三,抢青,在龙舟出水后,划到河边的水田里,拔下一把禾苗,放入到龙头嘴中,是为“抢青”。

(二)东莞龙舟第一景——万江赛龙舟

万江所举办的龙舟锦标赛在东莞龙舟中是最盛大的,据传说,很久之前大汾乡的巧匠造了一条龙舟,却不知道龙头是什么模样。此时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头路过,说可以精雕龙头,于是将人们把他留住,可在此后的两天都不见动静,第三天老头却要走,人们急忙询问原因,老头笑着说:“何必担心,何必担心!”,扬长而去。众人迷茫的返回时从老头留下的一个瓦盅里发现了一个小巧玲珑的龙头,和龙舟十分契合,两下相合,仿佛一头栩栩真龙。后来在龙舟盛会上,突然一排大木材从上游飞湍直下,大汾乡龙舟竟飞身而起,凭空越过木材,于是现场观光的皇姑便留下了“奉聘金龙”的手书,由此,万江龙舟名声大噪。在明代,万江就拥有“东莞龙舟第一景”的美称,每年东莞的龙舟活动都是从万江段起始的,清代诗人罗瑞球就曾写诗称赞过万江龙舟的盛景—一‘朱旗画楫蔽江下,潮走万江飞水马”,如今已经发展为龙舟文化节,极具水乡文化特色,每年龙舟竞渡,都会造就万人空巷的场面。在2009年10月,万江将“赛龙舟”项目成功申报为省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并在2011年5月成功申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四、东莞万江龙舟的现代化发展

在新时期下,东莞龙舟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积极推动协会的全面规范发展。龙舟协会对于龙舟这项运动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要形成规范、专业的协会,应从运行水平、支撑与保障、社会影响三个维度入手,全面了解掌握龙舟相关组织规模、结构、区域发展、产业就业、从业人员等方面的状况,加快推动体制建设和改革,以社会评估和政府购买服务作为龙舟组织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加强对龙舟文化建设的关注,通过电视推广推动品牌建设,强化宣传范围和力度,提高龙舟活动的社会影响和效益。总体上来看,我国龙舟协会应立足于本国发展,逐步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延伸,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在此过程中,应积极和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参与到国际赛事活动中。除此之外,还应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包括管理人员、组织人员、裁判人员等,修订和执法赛事规则。

另一方面,加强对产业效益的开发。例如:“东莞龙舟第一景”万江街道2019年龙舟文化节,活动为期两个月,以搭建万江本土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交流合作平台为目标,通过游、赛、食、秀、展、拍等形式展示万江龙舟文化、旅游文化、美食文化、创意文化,推动合作交流。活动主要包括游龙趁景、竞渡赛事、民间墟市、亲子活动、非遗活动、民俗活动等全民参与度强的文化体育活动。推动龙舟活动的商业化发展,开发第三产业,最终形成产业融合。

五、结语

综上所述,龙舟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支,现如今它已经发展成为国际范围内受众广泛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为了推动我国龙舟文化的现代发展,应进一步加大国家的政策扶持,推动商业化进程,为龙舟活动注入全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风春,蒋侠.竞渡文化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发展研究[J].中国文化研究,2018 (04).

[2]曾飘,龙舟运动发展的困境与出路[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9.

[3]望巧英.漳州龙舟文化特色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4.

[4]禹椰.我国龙舟文化建设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8.

[5]王洪珅.中华龍舟文化演变的生态适应论绎[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