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急需什么样的人才?

初志伟

人才需求的不同体现了各地主导产业的不同。人才在就业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产业定位及发展前景,量体裁衣,才能相互成就。

近日,2020年山东省重点岗位高层次人才需求情况发布,山东1055家单位,提供3334条岗位信息,人才需求12959名。

“人才需求最旺盛”排名前三的城市是济南、烟台、青岛。济南、烟台平均一个单位需求22人,尤其是济南,单位数、岗位数、人才数都是全省最高。滨州、菏泽、德州、淄博等城市对高层次人才兴趣不高,需求不足百人。

从产业需求看,3334个岗位里,医养健康产业有岗位需求最多,共821个,占1/4。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占15%左右,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产业、现代高效农业占5%-7%,智慧海洋、绿色化工、现代金融占2%-3%,此外,今年新增人工智能、5G网络、线上消费岗位,只不过后两者需求较少,几近于零。

去年共统计了1421个岗位、5100多名人才需求,高端装备产业人才需求最大,占比24.3%。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医养健康产业占15%以上,新能源新材料、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占10%左右,智慧海洋、高端化工各占5%。

近两年山东的高端装备、医养健康产业人才需求一直旺盛。

装备制造是山东的传统优势产业,济南、青岛、烟台是三大核心区。近几年,山东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航天装备五大战略新兴装备制造业作为发展重点,计划到2022年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万亿元。

山东人口过亿,老年人口占比1/5以上,有发展壮大医养健康产业的优势和基础。山东省计划到2022年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15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5%,成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服务十强产业

今年是山东首次发布重点岗位高层次人才需求情况,往年都是以十强产业人才需求的名义发布。

2018年,为配合首届儒商大会,邀请海内外知名高端人才到会洽谈交流。由山东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牵头组织统计发布,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山东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意识,为山东十强产业发展强化人才支撑。因此人才需求从一开始就划定了范围,主要聚焦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服务十个产业领域,每年灵活调整。

十强产业首次见于《山东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山东省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按照山东省发改委主任张新文的解读,通过重点发展十强产业,调整山东偏重的产业结构,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2年,十强产业增加值占比力争达到60%,发展得质量会更好、结构会更优、效益会更高。

不单是山东,全国多个省市都发布了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目录也是对产业发展程度、地区分布情况的反映。

四川省重点关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文化旅游、建筑等七大重点产业,前五项是四川重点培育发展的“五大万亿级支柱产业”。

作为“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重点发布了“数字经济”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聚焦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网络数据安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六大重点发展领域,年薪140万的“机器学习leader”缺人65个岗位。由于行业属性,要求人才年轻化,一半需求集中在26-35周岁,45周岁以上的需求仅占8%。

上海重点领域(产业类)紧缺人才开发目录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14个重点领域,特别涵盖了由于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水平提升与信息化技术应用等催生的工业互联网、5G应用研发、大数据分析挖掘、区块链系统开发、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数字设计等。

山西省重点发布了能源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包括能源转型关键性技术、煤炭安全高效开采、风光电综合利用、煤炭精细化工、互联网+智慧能源和国际能源合作等16个方面。

西部省区对教育、科技、医药卫生等基础产业的人才需求仍很旺盛。

广东省互联网、人工智能、金融保险、生物制药、医疗卫生等领域人才缺口较大,同时基于网络平台的直播、网游、教育培训、文化产业的人才需求也大幅上涨。泛珠三角区域互联网、机械制造、电子通讯、金融、生物制药等领域相关专业人才需求旺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能源化工、基层建设等方面的人才较为紧缺。

由于各地的主导产业不同,对人才的需求也各有不同。人才在就业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产业定位及发展前景,量体裁衣,才能相互成就。

山东坚持“高精尖缺”导向

山东人才需求坚持“高精尖缺”导向,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96%,其中博士及以上人才需求达46%。

从取样范围可以看出——只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央驻鲁央企国企及省属企业,对企业资产、人员规模有一定要求。所以有一定“缺陷”,不能完全反映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用人需求,反映不出目前的供需情况。一般的硕士研究生、企业普通工作人员、非专业华人华侨,不在本次岗位需求采集范围内。

从统计方法上来看,山东省此番人才需求统计是“加减法”,各部门提报,然后求和。统计方式更偏向问卷调查。

广东则是对粤港澳大湾区9市产业规模以及与之配套的人才需求,现有人才数量、专业、结构进行统计归纳,对未来5年拟引进人才数量、专业、结构以及高校毕业生数量进行分析预测。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对国内有比较完善人才目录的省市开展标杆调查。从理论上构建一个“急需緊缺”人才判定数学模型,为编制紧缺人才目录提供理论依据,构建一个动态的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数据库。

四川省去年构建并发布了一个人才急需紧缺指数模型G(s,z,w):G = 0.4286*s + 0.4286*z +0.1428*w。其中,s代表数量紧缺指数,z代表质量紧缺指数,w代表稳定紧缺指数。通过这个指数,对四川重点领域相关产业人才紧缺度进行量化分析,可以按照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

不论统计方法高大上还是土掉渣,都可以得出一个共识,每个地方都很缺人才。在明确了急需什么样的人以后,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是更需要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