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游臻龙李勇攀:做超越时代的数字实践者

魏三军

即使已经是一名年轻有为的公司老总,在爱笑健谈之下,李勇攀李总一直还保持着一名程序技术员的缜密思考。学习力强,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概念,永远激情四溢是他在数字领袖培育工程这个课堂上最显著的特点。这一年,他说自己又想了很多事情,從当下的形势到对未来的展望;
他说作为班上年龄最小的后辈之一,结识这些老大哥们,学到了太多管理上的先进经验;
他说:对于一个好企业,一个想做事儿、想做成百年品牌的企业来说,现在是一个难得的好时代。

现在是最好的时代

对于这个有些与众不同的论点,李总补充说明道:1994年4月,中国刚刚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国际互联网的第70个成员。同年,数字经济之父唐塔普斯科特(Don Tapscott)出版了《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概念有了雏形。“这样算起来,中国的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才发展了25年,可以说,中国的数字时代才刚刚开始。”

回忆到中国互联网成立初期的故事,作为一名数字领域的IT行业从业者,李总很感慨。当时中科院副院长胡启恒专家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一起建立了一个内部网,做信息资源的内部共享。但很快专家组就感觉这样太局限了,三家单位固有的信息资源还不够多,大量的科技资源在国外,所以就要求到国外联网。久经曲折的争取,才得以引入因特网,此时才算是中国互联网的元年。而仅仅只用了25年,我们中国就达到了现在的高度,甚至在5G领域领先全球,这是所有从业人员共同努力的成果。但即使已经这样,李总认为中国数字技术的顶点还远未到来。

“中国的互联网至少还有20-30年才能到达巅峰,所以,各行各业、各个企业家如果再继续排斥、拒绝、不学习,不紧跟数字经济的时代,一定是不行的。”

所以,当周围的人都在抱怨企业不好经营时,李总却认为企业不好挣钱,资金流特别紧张的原因不是说行业不行了,更多是企业内部问题,这是一个行业和企业亟需转型的最显著表现。换句话来说,对于一个好企业,一个想做事儿,想做成百年品牌的企业来说,现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一个难得的好时代,使我痛苦者使我强大。企业数字化转型就是他们可以借助的最好、最适合的一个工具,一个可以颠覆行业、异军突起的机会。“如果再不拥抱数字化转型,终将被淘汰。”

从数字工具,到数字思维

企业如果不做数字化,会有多严重的后果?对此,李总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时间:如果不做企业的信息化改革,优化内部结构,提高经济效率,那么在未来的1-3年内,企业可能就会发展缓慢,等到了5-10年后,企业很可能就会被淘汰。“但我也认为,和我一样的IT技术业内人士不要直接好为人师,不要告诉他们该如何去做,而应该让他们自己去感受,让他们亲眼看到企业数字化给企业带来的改变,哪怕是从一个点、一个部门开始。”不管经济如何,有了互联网才有了信息数字化,有了信息数字化后才有了数字经济。因此,企业的数字化改革,一定要先从“积累自己企业的原始数据”开始,这就要求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云计算或是其他的数字化工具来获取精准数据,在企业的数据报表中找问题,在问题中深研究,通过企业关键数据呈现的结果去判断客户有多少,活跃客户有多少,有贡献力的客户又有多少,他们的兴趣点在哪里,进而利用这些数据精准出击,推动市场发掘与发展。而无论是生产部门,财务部门,还是人事部门、运营部门,当多维度的数字化运用在企业内形成体系时,老板便可以时刻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与命脉。“现在很多企业都用上了OA、ERP,但都运用的不彻底。其实一个ERP再加上财务报表,足以满足企业负责人想要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核心团队的状态这一需求了。”

用有效数据创造出的经济价值就叫做数字经济。政府在重视城市的智慧化与数字化,企业也必须得重视企业自身的数字化与信息化,把一切管理和运营或业务都用数据报表的形式呈现给管理层,以做决策依据,帮助找到企业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还举了他与客户沟通的例子。“像建业、天明这些已经形成规模的企业,它们具有敏锐的嗅觉,对信息化数字化的需求非常强烈。而中型企业的认可度和认知范围都非常有限,其实这类企业更容易做数字化转型,更容易积累前期数据。”提到这一点,李总很是遗憾,当一个企业呈现一言堂时,往往容易只重视眼前效益,而缺乏长远规划。企业的创始人多半不重视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数字经济的基本概念。大数字、区块链、云计算等等这些最核心的技术在他们听来,可能只是新闻中频繁提及的一个时髦词语,与他们毫不相关。而在他们企业中使用的数字技术如OA,也仅仅是一个打卡工具考勤的工具。“但其实,OA用得好,可以帮助公司记录每一个员工的真实状态,从而建立一个非常完善的人才体系与良性竞争生态。”

而作为数字技术从业者,同时也是一名AI人才教育者,李总表示,虽然传递理念很难,但这正是他要做的事。“数字经济可以说是一种工具,也可以说是一种思维模式。”谈到这里,他细致地解释道,数字化的思维可以帮助中级工程师成为一个管理者,让他们在一个不错的企业中担任中层甚至是高层的位置。也许短期内来看,这种影响可能并不明显,但未来一定必不可少。因为这是新时代的企业管理者所必须的一种能力。

“我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一名超越时代的数字实践者,有眼光更有行动力。”

做超越时代的数字实践者

公司被上市集团(文化长城股票代码:300089)收购,在河南有近400人的技术团队,但他从不敢停止奔跑,因为这是一个一旦稍微松懈,就会被落下的时代。

大浪淘沙的阶段,会淘汰那些不注重信息化的传统企业,也在淘汰不专业的信息化服务商。科技型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应该注意些什么?如何发展,如何寻找成长线?这是李总一直不断思考的问题。

从郑大计算机系毕业之后,李总一直在信息化这个行业内,创业之初他给公司定的目标是“成为河南IT行业内的第一,再成为国内第一”。因此,他并不满足于自己现在的成绩。

“我想往这方面走,我现在离第一个小目标还差一些,所以我渴望更多的学习,我想找出软件行业信息化的最佳路径,找到技术服务商与传统企业的最佳结合方式。”

好在,经过数字领袖培育工程一年的学习,他说已经找到了大方向。

“我看到很多同学的迷茫,大家对于数字经济都还有很多不了解,数字化转型也无处下手,我的价值就在这之中,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探索,一起进行数字化的改造之路。”

让更多的企业家意识到了数字经济的魅力与价值,在这个意识的基础上,找到如何去做数字化的现实支点,大家互相对比,共同探讨,这就是李总下一步的方向。

采访的最后,李总给予中科软智很高的认可。他说,这一年,在中科软智的平台上,他通过数字领袖培育工程接触到河南传统龙头企业的企业家们,通过政府政策讲解知晓了政府对于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决心,而中科软智的工作人员像家人一样,很尽心也很细心,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经历和回忆。

年轻的他马上就将奔赴下一个人生目标,继续用行动追逐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