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群体 如何让中等收入者多起来

  201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这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意义何在?怎样才能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还应该推进哪些配套的改革措施?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王小丫和特邀评论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著名财经评论员霍德明共同评论。
  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重点落在哪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其中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成为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大亮点,格外引人关注。
  贾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一般来讲属于中等收入阶层应该是自己有一定的不动产,比如说有自己的一个产权房,小康或者是稍微高于小康的生活状态。
  郑新立:当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时候社会稳定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标准,家庭年收入6万元~20万元算中等收入家庭。提高中等收入的比重是我们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目标,“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提高中等收入比重是实现全面小康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如果我们多数的家庭能够达到中等收入的水平,那么我们全面小康的目标就实现了。
  从另外一个意义上看,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当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时候,社会就稳定了,因为大家都有比较满意的工作,有合适的收入,有自己的住房,他通过自己的工薪收入可以过上体面的生活,所以整个社会就稳定了。
  霍德明:提高中等收入比重的根本意义是让每个老百姓都能够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际好处
  在学术界,中等收入者和中等收入家庭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一般学术界对于中等收入者是没有严格定义的,但我们时常有个概念,中国的总GDP是40万亿,我们13亿人除一下,一个人收入大概3万元,如果一个家庭包含两个人,那么中等收入家庭就是6万块钱。另外,还有一个概念上的,在美国有90%的人都自认为是中等收入,这不见得是收入面的概念,它可能是支出面或者生活享受上面的。以上郑老师提到的中等收入者最主要还是要从生活支出方面来考虑的,这才是我们要提高中等收入比重的根本意义,才能使每个老百姓都感觉非常舒服,能够真正的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际好处。
  郑新立:从各个方面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
  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有四个措施:第一个措施,要增加就业。如何增加就业?当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的扩大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现在我们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34%,非常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接近50%,我们跟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更大。服务业长期发展比较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税制不合理,服务业实行营业税,工业实行增值税,营业税的税负比增值税的税负一般要重三分之一,这是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现在我们各方面已经取得共识,准备在生产型的服务业,由营业税改成增值税的试点,希望这个改革能快一点,服务业发展快了,就业增加了,老百姓收入就增加了。
  第二个措施,国家要对企业让税,企业对职工让利。通过这样的措施来提高职工的收入,改变初次分配资本所得偏多,劳动所得偏少的局面。这项措施今年上半年已经实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提高了个体户的营业税和增值税的起征点,有900万个体户,光9月一个月的税收就少交了90多个亿。
  第三个措施,是我们在个人所得税上要进一步的提高起征点。
  第四个措施,是银行业要对储蓄存款的居民让利。2011年1至9月,我们银行的利润达到9000多亿,银行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利差,贷款的利率是6个多点,存款的利率3个多点,利差是3个点。国际上一般的利差是1个点左右,我们比国外的平均水平要高3个百分点。另外,今年我们通胀率是5点几,存款的一年期标准的利率是3.5,这就意味着我们居民的储蓄存款负利率两个多百分点。银行盈利这么多,把这些利润转移一部分给存款的老百姓,把储蓄存款的利率提高一点,贷款的利率放开一点,不要动。
  霍德明:涨工资绝对不能靠印钞票来涨 要帮企业减税
  我把中等收入大概分为两种:第一它是工资性的收入,第二它是非工资性的收入,也就是财产性的收入。工资的收入不外乎加法跟减法,加法就是涨工资,但涨工资绝对不能靠印钞票来涨,工资是每一个中等收入者收入里很重要的部分,而且涨工资的来源应该从减法里面来,就是对企业要减税,如果能把营业税改成增值税,帮企业减税,企业自然会把多获得的利润转到员工身上。
  另外,对于财产性的收入,我特别要提到,我们国家的金融业、银行这一年赚的盆满钵满。2011年虽然经营情况不好,但它还是赚那么多钱为什么?因为它有3%的利益的保障。这3%利差的保障,应该要把它降下来。因为对于一般中等收入的财产性收入,如果利差降了1%,那么他的收入就可以增加1%。财产性收入是一般人在工资收入以外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我买了股票,股票要分红,但我们国家上市公司分的红利非常少的,现在新的证监会的主席也提倡,强调以后上市公司要分红,公司赚了钱了,不能够老是留在自己公司里面,要投资,而且要把它分给股东,增加股东的分红也是增加中等收入财产性收入里面的一部分。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哪些配套改革有待推进?收入分配如何做好加减法?
  郑新立:通过减少农民 我们就可以富裕农民
  提高农村居民的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整个提高中等收入比重的一个难点。我做过测算,到2020年的时候,城市的中等收入家庭可能达到70%左右,而农村的中等收入家庭可能只接近40%,城乡统一平均可以超过50%。
  农村家庭的收入如何提高?现在看来,只有通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使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市化能够同步推进,减少农民,才能够富裕农民。根本上来说,要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力,就要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有偿转移,将土地向种田能手的手里集中,向家庭农场、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社集中,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把一部分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释放出来,使他转移到二三产业,他们的家属转移到城市,成为城市户口。通过减少农民,我们就可以富裕农民。
  霍德明:要适当的控制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我特别要提到一点,农产品的价格时涨时跌,如果他的收入是靠着卖农产品,本身就是不稳定的。在农村,即使他丰收,也可能出现收入减少的情况。对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我们要适当的控制,而在保障农民的中等收入的层次上,最重要的还是要保障他的生活质量。例如健康,医疗,还有退休后,即使现在他有这么多收入,将来退休以后,如果他不能够维持中等收入相当的生活品质,也是不行的。
  陈步雷: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手段无非就是增收,减税以及社保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研究员)
  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因为一个比较安全、公平、和谐、有可持续性的一个社会结构,中等收入人群占绝大多数。在方法层面上,很多国家都是相通的,它的手段无非就是增收或者减税、社保。说到增收,我想提一些特别建议:第一,对于产业工人、技术工人以及一些白领的阶层,我们要搞一些规范意义的集体协商或集体谈判,使得能够更公平的在劳资双方来切分蛋糕;第二,对科技、文化和其他高端服务业,应当最大化的放开具有较高能力资本的人员,他们的自主创业自主增收,这个很重要。
  张车伟:要保持劳动者工资的合理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一个主要措施,还是要保持劳动者工资的合理增长。过去几年,我们工资的增长幅度比我们国家的劳动生产力增加的幅度要慢,与国家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相比,也是偏慢的,尤其是广大工薪劳动者的工资的增长。因为现在国家经济结构当中,一个最大的矛盾和问题就是我们的消费需求不足,尤其是国内的消费需求不足,这实际上也是制约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我觉得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们国家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局面。
  霍德明:最终目的是提高居民消费和促进内需
  不管怎么样,它最后的目的还是要提高我们的居民消费,促进内需,这才是我们要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最终目的。
  郑新立: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造福老百姓
  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对我们广大老百姓来讲是一个福音,它意味着多数中等收入者家庭的收入会有一个较快的增长,消费水平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