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干部驻村工作中开展“传帮带”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浅谈在干部驻村工作中开展“传帮带”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坚持从最基层的党组织抓起,充分发挥驻村(居)工作队的作用,紧紧围绕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打基础、补短板、谋长远,特别是xx年8月以来,深入开展“传帮带”工作,切实提升了村(居)干部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了广大村(居)级党组织的充分肯定,赢得了各族群众的一致好评。实践证明,市委在干部驻村工作中开展“传帮带”的决策部署是正确及时有效的,是符合xx实际的。

  【存在问题】

  回顾这一年的“传帮带”工作,我们既看到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如有的单位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形式主义与本本主义等痼疾相交织、有的用力不均、方法不当、方式单一,导致工作成效不明显。

  “传帮带”工作参差不齐,认识不到位。部分县(区)、乡(镇)强基办和驻村(居)工作队政治站位不高,对市委在干部驻村工作中开展“传帮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深刻、落实有偏差、推进不发力。目前,村(居)“两委”过于依赖驻村(居)工作队开展工作,存在“冰火两重天”的现象,有的轰轰烈烈地开展,有的行动起来轻飘飘,工作没有实际进展。

  “传帮带”工作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一些县(区)、乡(镇)强基办和驻村(居)工作队在落实“传帮带”任务时缺少深谋远虑、深学细悟、深耕细作,更在意完成任务、走过场,不善于结合本村(居)实际,习惯于死搬硬套,许多要求停留在纸上,应付了事、被动去做,组织不力、做得不实。当前,村(居)干部普遍文化水平低,学习接受能力差,部分驻村(居)工作队开展“传帮带”工作有畏难情绪,不愿意“推”“抓”,但愿一年驻村生活平稳度过。

  “传帮带”工作重在检查,指导不得力。个别县(区)、乡(镇)强基办经常到村(居)督导检查干部驻村工作,只督不导,往往是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象征性地开个座谈会,写篇调研报告就算完事。吃不透上情、摸不清下情、搞不懂内情,听不到群众的真正呼声,搞不清“传帮带”工作存在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也拿不出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举措,督导检查缺乏指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原因分析】

  找准病灶是“治病”前提。“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要认真分析具体问题,找准解决问题办法,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传帮带”工作低效,其根本原因在于知而不入心、行而不实、导之无方。主要表现为,一是“传帮带”工作“悬空”。在实施过程中,驻村(居)工作队履行职责、推动工作、为民服务联系村情民意不紧密,导致其推动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传帮带”工作“乏力”。驻村(居)干部帮带村(居)干部,既是导向的引领、政策的传递、工作的落实,更是思想和行动的融合统一、作风和纪律的高度体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实际工作中,各级强基办、派驻单位对“传帮带”工作指导帮扶力度不强,还处于平铺直推的简单模式,具体指导性意见少,具体帮扶措施少,忽视村(居)实际。三是“传帮带”工作“缺位”。事业感和责任心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础。目前,各派驻单位的主体责任、各级强基办的属地管理责任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部分驻村(居)工作队不能主动承担好干部驻村工作的职责,工作中出现错位、缺位。四是“传帮带”工作“掣肘”。驻村(居)干部是“传帮带”工作具体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业务素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作成效。当前,相当一部分派驻单位把刚刚分配、缺乏经验的干部选派驻村,个人能力素质不够过硬。

  【对策建议】

  对症下药是“治病”的关键。“传帮带”工作出现的一些问题,需引起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

  深化思想认识,推动工作更有力。村(居)是脱贫攻坚战和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各级强基办、派驻单位、驻村(居)工作队要深刻认识到市委决定在干部驻村工作中开展“传帮带”,是贯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开展干部驻村工作、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力抓手,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力举措,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牧业、爱农牧区、爱农牧民的村级干部工作队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上来,打通思想上的“结”,纠正认识上“偏”,聚焦目标任务,持续抓好“传帮带”工作,以坚定、坚实、坚韧的步伐闯出一条建强基层组织的“新路子”。

  选好“领头羊”,示范引领提实效 。“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目前,全市1142个村(居)党支部,总体上是好的,是有战斗力的,但仍有少数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的村(居)发展落后、矛盾突出、基础设施薄弱等等。可见,村(居)级党组织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选好村(居)党支部第一书记尤为重要,必须要把政治素质好、热爱基层工作、工作作风扎实、综合能力强、身体健康的机关优秀干部,选派到村(居)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尽快适应角色转变,积极投身于工作,方能更好示范引领。同理,选派驻村(居)工作队和干部要做到因村(居)精准选派,基层组织弱的村(居)建议选派组织部门,矛盾纠纷多的村(居)建议选派政法部门,基础设施差的村(居)建议选派行业单位,经济落后的村(居)建议选派发改委、财政局。

  办好“学习班”,理论学习更解渴。“打铁必须自身硬。”各级强基办要加大对驻村(居)干部的培训教育力度,充分利用第九批驻村工作队队长培训班和市委组织部、市强基办每年开展三批次培训的机会,学习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教育引导驻村(居)干部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驻村(居)干部对“传帮带”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驻村(居)工作队做好“传帮带”工作,始终把学习教育当作首要任务,本着缺啥补啥、干啥学啥的原则,要紧密联系实际,学理论、学法律、学业务、学习一切需要学的知识,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各种深奥的知识掰开、揉碎、讲透,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呈现,以雅俗共赏的手段进行传播,让学习教育成为村(居)干部理论解渴的形式,让理论知识入耳入脑更入心,切实做到理论知识有所增长,思想觉悟有所提高,开展工作有所建树。

  抓好“大练兵”,岗位历练增本领。驻村(居)工作队指导村(居)“两委”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类村(居)制度,根据村(居)干部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做好设岗定责工作,合理分配各项工作任务,做到因事择人,理清权责边界,具体落实到人,保障村(居)级党组织正常运转,彻底杜绝任务一多就懵、工作一多就杂的现象,在岗位上展现能力、锻炼能力、检验能力。坚持以民生和实绩为导向,协助做好换届选举工作,让有为者有位、有位者有为,让“能者上、庸者下”成为常态,让村(居)干部迈开步子、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加油干。

  用好“指挥棒”,调查研究显成效。调查研究注重实效,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各级强基办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科学统筹,多往偏远地区、软弱涣散、矛盾问题多的村(居)去,深入田间地头、牧场帐篷、家庭院落,全面了解民情,真实掌握情况,现场进行指导,强化结果运用,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下步工作的决策和部署提供重要参考。此外,注重发现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多点开花,及时总结提炼工作中的特色和亮点,善于运用媒体在全市范围内宣传推广,鼓舞士气、提振精神、鼓足干劲,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整体推进“传帮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