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县域经济发展建议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于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通过服务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国家发展战略更加贴近民生,经济发展重点也正逐步从城市向农村转移,诸多有利的政策和优惠条件也正向县域发展倾斜,这是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

  由于目前各农村隶属所在的乡镇政府,自身组织以及诸多行政条件的不足,和农村经济自身的特点,对于农村经济成果扩大的效果有限。而县级政府及相关行政单位,由于行政上直接承接各地级市组织,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路和方针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规范性,和持久性,且人力、物力、财力较之各独立乡镇更为丰富,因此从县域经济入手,较之单纯的解决三农问题,成功的机会较大一些。这样就可以考虑通过从县域经济入手,引导乡镇经济,逐渐推移,进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首先,县域经济是一种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且城乡相兼容的特殊区域经济类型;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能动性、独立性;再者,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是功能相对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

  而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环节中的薄弱一环和重要一环,其本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以粮食生产为主,我省的城乡人口比例中,仍然主要是以县域下辖各乡镇的农民为主。而传统农业的劣势,及产业化发展的不足,已影响着广大县域内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始终把农民放在第一位,多争取围绕农业组织化经营和特色农业产业而展开,在农业大省脱离农业的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是无法做到农民收入的普遍提高的。

  本文主要讨论通过县域内服务业来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而所涉及的服务业类型主要集中于信息服务、中介服务和技术服务,而对县域经济发展更加重要的工业产业、农业产业化和金融服务业,将在论述服务业作用的过程中逐步论及到。

  目录

  一、 县域的经济发展﹒﹒﹒﹒﹒﹒﹒﹒﹒﹒﹒﹒﹒﹒﹒﹒﹒﹒﹒﹒﹒﹒﹒﹒﹒﹒﹒﹒4

  1、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4

  (1) 深入挖掘县域自身资源优势

  (2) 逐步实现县域产业集群

  (3) 乡镇经济的发展

  (4) 农业组织化经营

  (5) 突破封闭性,走向更加开放

  2、县域经济发展的不足及希望﹒﹒﹒﹒﹒﹒﹒﹒﹒﹒﹒﹒﹒﹒﹒﹒﹒﹒﹒﹒﹒5

  3、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原则﹒﹒﹒﹒﹒﹒﹒﹒﹒﹒﹒﹒﹒﹒﹒﹒﹒﹒﹒﹒﹒﹒ 5

  4、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方法﹒﹒﹒﹒﹒﹒﹒﹒﹒﹒﹒﹒﹒﹒﹒﹒﹒﹒﹒﹒﹒﹒5

  (1) 明确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2) 好事好办,办好

  (3) 实事求是、注重引导

  (4) 寻找突破点,以点带面

  (5) 引入有效的刺激机制,用外部力量带动内在力量

  (6)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7) 发展有信心,工作有耐心,处理问题要细心

  二、 文化事业的建设﹒﹒﹒﹒﹒﹒﹒﹒﹒﹒﹒﹒﹒﹒﹒﹒﹒﹒﹒﹒﹒﹒﹒﹒﹒﹒﹒﹒ 7

  1、乡镇图书馆的建设﹒﹒﹒﹒﹒﹒﹒﹒﹒﹒﹒﹒﹒﹒﹒﹒﹒﹒﹒﹒﹒﹒﹒﹒ 7

  (1) 乡镇图书馆的意义(长久意义及现实意义)

  (2) 图书馆的运营方式

  (3) 图书馆建立的初略可行性

  (4) 馆藏图书(图书的采购、藏书种类、馆藏图书的来源)

  (5) 杂志报纸的购进,电子书籍的制作

  (6) 关于读者

  (7) 如何保证图书馆使用更有效

  2、关于县域传媒事业的发展﹒﹒﹒﹒﹒﹒﹒﹒﹒﹒﹒﹒﹒﹒﹒﹒﹒﹒﹒﹒﹒﹒9

  (1) 信息媒介形式及其特点

  (2) 目前县域经济内传媒事业发展的不足

  (3) 县域传媒发展的关键

  (4) 关于报纸

  (5) 关于数字媒体

  (6) 关于手机报的制作

  (7) 关于县域传媒广告收入的矛盾

  (8) 关于传媒事业的组织形式

  (9) 鼓励一部分乡镇、农村退休人员和农民从事文化宣传事业

  (10) 对传媒事业发展不屑的人的反驳

  三、 中介服务组织的成立﹒﹒﹒﹒﹒﹒﹒﹒﹒﹒﹒﹒﹒﹒﹒﹒﹒﹒﹒﹒﹒﹒﹒﹒﹒14

  1、 中介组织的成立﹒﹒﹒﹒﹒﹒﹒﹒﹒﹒﹒﹒﹒﹒﹒﹒﹒﹒﹒﹒﹒﹒﹒﹒16

  (1) 中介组织的具体内容

  (2) 县域经济中可能存在的中介组织类型

  (3) 鼓励中介公司成立的理由

  (4) 目前中介组织发展中的不足

  2、 关于鼓励专门负责对外招商引资和对内培育的中介组织的成立﹒﹒﹒﹒﹒﹒﹒16

  (1) 引言

  (2) 关于招商引资

  (3) 关于对内培育

  (4) 关于各乡镇对招商引资和自身培育的解决办法之一

  (5) 关于在省市、县域内成立固定的县域招商项目洽谈组织

  (6) 关于鼓励人才和组织以创业加盟的形式融入县域中介服务业中

  (7) 总结

  四、 如何有效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18

  1、 关于鼓励大中专学生去县域内自主创业﹒﹒﹒﹒﹒﹒﹒﹒﹒﹒﹒﹒﹒﹒﹒﹒19

  (1) 关注大中专学生

  (2) 关于县域内的大中专学生

  (3) 大中专学生创业的优势及不足

  (4) 县域内大中专学生创业的可选项目

  (5) 对于大学生创业风险的监督和克服

  2、 中青年的创业﹒﹒﹒﹒﹒﹒﹒﹒﹒﹒﹒﹒﹒﹒﹒﹒﹒﹒﹒﹒﹒﹒﹒﹒﹒20

  3、 富人的事业投资和再扩大﹒﹒﹒﹒﹒﹒﹒﹒﹒﹒﹒﹒﹒﹒﹒﹒﹒﹒﹒﹒﹒21

  4、 从县域走出去的成功的个人和组织﹒﹒﹒﹒﹒﹒﹒﹒﹒﹒﹒﹒﹒﹒﹒﹒﹒ 21

  5、 鼓励在校大学生等各种人才以志愿形式进入县域实习、考察﹒﹒﹒﹒﹒﹒﹒﹒22

  6、 总结﹒﹒﹒﹒﹒﹒﹒﹒﹒﹒﹒﹒﹒﹒﹒﹒﹒﹒﹒﹒﹒﹒﹒﹒﹒﹒﹒﹒ 22

  五、 结束语﹒﹒﹒﹒﹒﹒﹒﹒﹒﹒﹒﹒﹒﹒﹒﹒﹒﹒﹒﹒﹒﹒﹒﹒﹒﹒﹒﹒﹒﹒﹒﹒ 23

  一、 县域的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乡镇经济的方向标,通过鼓励县域经济的发展,明确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有计划地培育一些产业项目,从而给予乡镇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并提供相应咨询与指导,从上到下,最后达到释放农村经济发展潜力的目的。只有从县域经济的发展入手,才能快速有效地实现农村经济的快发展,才能加快城乡一体化,才能保证我省经济的全面振兴。

  同时,县域由于自身的资源条件、经济的开放程度、人们的知识技术掌握等因素的限制,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面面俱到,而只能根植自身资源的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这就需要深入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大力改善县域投资环境,加快引入人才机制和金融机构,努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并逐步拓宽相应产业,以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1、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1) 深入挖掘县域自身资源优势

  县域发展要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立足本地实际条件。只有依靠自身的有利条件,突出比较优势,深入挖掘相关产业项目,才是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

  (2) 逐步实现县域产业集群

  没有积聚的产业,分散于某单一价值链的县域经济,无法扩大产业成果,也无法突破县域发展的困境。只有不断地开发市场潜力,形成产业集群,才能实现价值链的延长,额外附加值的增加,进而完成县域经济的快发展。

  (3) 乡镇经济的发展

  绝大部分的乡镇企业,是依托于当地自然资源而成立的矿产业和初级加工业。由于设备老化,管理体制疏散,生产技术不足,资金缺乏等因素,严重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如果给予改革并合理利用,排除不利因素,仍会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同时,乡镇经济的发展作为拉动农村经济发展最直接的单位,其本身的发展可以最明显地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4) 农业组织化经营

  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工作,为摆脱分散的农户经营的不足,离不开组织化的经营。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理念的引入,先进的技术和工具的获取,及市场销售渠道的保证,从而培育相关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逐步解决农业分工和农民就业致富,进而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5) 突破封闭性,走向更加开放

  封闭性的县域经济发展,对于自身的资源利用和市场的关注不能与开放的经济体相比,已经造成自身的发展力量不足。因此在扩大城市产业向县域转移时,又要不失时机地鼓励县域产业走出去,逐步形成县域经济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的格局。

  2、县域经济发展的不足及希望

  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来自于下属各乡镇及农村的自然资源和不充分的社会资源。由于县域目前的经济类型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导经济,其经济主体本身力量的分散和弱小,加之资金的短缺,信息的阻塞,文化技术的不足,人才的缺位,以及相关投资环境的不完善等,进而决定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这就需要我们用新的一种发展思路来解决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种种不足。

  尽管有上述的困难,但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县域经济投资环境正逐步改善。比如政府对吸收资金和招商项目的重视,县域内的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初步完善,提高融资渠道的逐渐增多,通过地方媒体传布信息的更加快捷,农民文化素质的逐渐提高,从本地走出去的大学生等专业人才的逐渐回流。这不甚明显的变化,正是今后县域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

  3、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原则

  对于主要依靠自然资源而发展的县域经济,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始终要对自身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思路和科学的发展原则。正确的发展思路是保证县域经济政策的一贯性,而科学的发展原则就是根据本身的实际条件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就引申出县域经济发展的三个原则,即有理、有利、有节。

  有理是发展的关键,即有一个正确的、清晰的发展思路,及系统的、科学的发展理论,以保证县域经济的长远发展。有利是发展的核心,即指既对所在县域经济有所发展,又对投资方有利。有节是发展的灵魂,指要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所节制,不能不顾本县域实际条件而求多求新,和不顾长远利益而仅仅追求短期效应。

  4、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方法

  (1) 明确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只有明确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才能不断地促使各种力量明确地、长期地为县域经济发展出力。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重点,而面面俱到的,会造成一个混乱的发展局面,而这是不能够真正对县域经济产生一个大突破的。

  (2) 好事好办,办好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符合县辖广大人民利益的,也是符合新时代政府工作职责的,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因此,在指导工作中要规避一些错误的工作态度和作风,要多以把事业做好为出发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县域经济,并通过舆论和实际成果为县域人民所认同,上下一心,共同为发展献计献力。

  (3) 实事求是、注重引导

  对于绝大部分的农民和个体工商业者,往往由于其生活习惯和思维定势,一时难以改变,这就要通过舆论引导、政策支持,和领头羊的带动作用来逐渐加以解决。任何一刀切的、没有弹性的办法都是僵硬的办法,是不能做到收放自如的,最终只能造成组织僵硬,主观的人被客观的事物所束缚,人浮于事,以失败而告终。

  (4) 寻找突破点,以点带面

  解决问题要务实,办法要巧妙。这就需要我们深刻反思自身发展的困境,并找到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进而选择一条切实可行的、聪明的解决办法。

  (5) 引入有效的刺激机制,用外部力量带动内在力量

  目前的县域经济自身发展速度有限,内在力量不足以形成较大的突破力量,这就需要不失时机地从外部引入刺激机制,来弥补自身发展的不足,并逐步促进内在力量的成熟,从而实现县域经济的迅速增长。

  (6)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鼓励一部分有条件的个体和组织投身于县域经济建设,积极有为地开拓事业,充分利用社会闲置资金、人才资源,和一切县域内可开发利用的资源。

  (7) 发展有信心,工作有耐心,处理问题要细心

  我们的发展任务是长期的,困难是巨大的,问题也是会经常出现的。没有发展的信心,就会怀疑发展的正确性,就不能保证县域经济指导方针的长久一贯性;没有耐心的工作,嫌麻烦,就会逐渐失去信心;没有细心地处理问题,就不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也不会有真正的发展。

  二、 文化事业的建设

  县域经济发展的不足,在不考虑硬件建设方面,面临的主要软件方面的问题有技术的缺乏,和信息阻塞。尽管现代媒体随着电视载体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报纸杂志种类日益繁多,但是真正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迫切需要问题的传媒却效果不够明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从纯粹的经济角度看,文化事业的建设对于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重要补充和发展依靠。狭义文化事业中的报纸杂志、图书、音响制品和数字传媒等,既可以满足县域人民对技术和信息的需要,又可以满足人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由于技术的获取、知识的共享,收入的提高,进而思想的解放,最终实现县域经济的增长,并积极地带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同时,也要注意:文化事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抱着急功近利的态度。因此便有短期和长期的工作计划。短期内可以通过有形的载体(比如图书馆、电视、手机等)来解决;长期内需要整个县域人民的收入增加,民主意识的提高,法制意识的提升,文化需求的增长等来完成。通过一系列的文化建设,逐步普及科学技术,实现县域经济的好快发展,达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举,且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

  1、乡镇图书馆的建设

  (1) 乡镇图书馆的意义

  长久意义:

  图书馆是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最值得重视的一个文化工程。人类社会的聪明智慧都集中在图书馆内。它是人类发展最有益的朋友,更是一个民族必不可少的精神财富象征。由于知识技术的获取,自身的“不惑”,人们物质水平和精神面貌的提高,也就达到了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的目的。

 现实意义:

  图书馆是一个无声的、博大的、深沉的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图书馆的具体作用,对于学生,可以帮助课外学习、解决疑问、修养自身、开阔视野;对于社会上的工作人员可以自学充电、丰富工作经验;对于退休老人可以打发时间,与书为乐,颐养天年。对于工商个体户、农民,可以开拓致富思路和提供技术服务。

  (2) 图书馆的运营方式

  对于各乡镇图书馆初期投入的成本较大,为了维持其正常运营并发挥积极作用,除了政府将其作为公共服务事业的一部分而给与一定的扶持外,应采取借书有偿制,。随着县域财政收入的增加和图书馆辅助业务的盈利,并最终采取借书无偿制,使之从一项半公益事业成为完全的公益性服务事业。

  (3) 图书馆建立的初略可行性

  乡镇图书馆本身也有一定数量可观的读者,各乡镇高、中、小学生本身就是很大的读者群体,加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老人、工商个体户都可以成为图书馆的读者。为了保证在经营中有一些比较固定的收入来源,比如可以对相对集中和固定的学生群体进行借阅收费,以保证图书馆基本的日常出纳,然后再逐步稳定吸收各下属村镇的读者群体。对于学生群体,借阅收费来源要固定,价格要合理;对于各乡镇村民要鼓励,如有可能组织相关的、有吸引力的协会,借用社会自身的组织力量来带动这一部分读者群体的积极性。

  为了保持图书馆的长期存在和作用发挥,在初期运营时除了经营图书借阅之外,还要尽量在图书馆有限的空间内开展多元化业务,比如打印复印、名片制作、文具经营、信息服务、资料合同样本等。

  同时,为了保持图书馆的竞争力,可以成立一个总部门,统一管理各乡镇图书馆的正常运营,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大规模的节约购书成本,又可以最有效地提供相关服务。由于图书馆的借阅收费,并且是现金流,在具有一定规模后,成立一个投资部门进行多元投资也是可行的。

  (4) 馆藏图书

  图书的采购:

  由于县域财政的有限和各乡镇农民文化程度的现实考虑,图书的种类选择和数量要贴近该县域的实际经济需要和文化需要,也就是要在财政允许的情况下有所取舍、有目标的进行采购,并有计划地分批购进。

 藏书种类:

  主要围绕着学生学习和农村致富方面,并一些辅助类图书。学生类,主要有相关课堂辅导书,故事书、自然科学和青春励志类等;农村致富类主要有农业技术、打工者的技能培训、经营管理等;其他的辅助图书,如社会人文、历史、军事政治等。

  馆藏图书的来源:

  主要有新书、旧书和捐书。这三种成本不同的图书,经过严格筛选可以一同入馆作为藏书。这样以来,既不会影响图书的质量,又能减少一部分图书馆的运营成本。

  (5) 杂志报纸的购进,电子书籍的制作

  各种报纸、杂志,是为了给读者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快的资讯获取渠道,它们配合图书馆的藏书,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同时,由于电子书载体的个人手机的普及,和电子书的携带方便、观看灵活及种类繁多,在手机上阅读正逐渐普遍。这就需要从网上下载或制作一些较好的电子书,给与适当整理分类,建立一个电子图书数据库,供人们拷贝。

  (6) 关于读者

  图书馆主要面向乡镇所在的广大读者,而为了发挥最大效益,就一定要对读者群体的特点给与分析。比如中小学生学生,课外时间比较多,并且由于对书籍的选择比较盲目,要有所限制,否则会影响家长对乡镇图书馆的信任。而各村级单位的农民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经常来乡镇借书的机会不是很多,且在乡镇停留的时间一般比较短,其对于书籍挑选的时间较仓促,因此有条件,需要图书馆内的工作人员应该给与推荐。对于乡镇内的一般读者,由于有着上述的诸多优势,我们要对此制定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开馆、闭馆时间,以保证读者有充足的时间来阅读。

  正因如此,就需要对借书数量和种类给予限制和优惠。限制主要是综合考虑到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和读者阅读能力区别;优惠是对读者的借阅有所激励。这样既能保证图书馆的正常运营,又可以对读者积极性有所鼓励。有收有放,能上能下,可进可退,才会真正把图书馆这个文化事业办好。

  (7) 如何保证图书馆使用更有效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积极性,并更好地使这个图书馆发挥文化事业先行者的重要作用,可以对读者进行强制要求书写读书体会,并给与评奖晋级作为优惠鼓励。

  同时,对于优秀作品,可以刊登报纸、以及电视上,并在条件允许下给与一定的稿费鼓励。同时,如果有条件,可以制作一些读书讲座及视频和挑选一批较好的文章,作为电视和报纸的一项内容,这样既不愁县域文化事业开展的题材,又充分地调动了县域文化需求的积极性。而关键就是如何调动老百姓读书的积极性,或者说创造一种需求。

  2、关于县域传媒事业的发展

  现代传媒事业的发展,除了政治宣传、大众监督、舆论引导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给人们提供信息获取的渠道。在现代社会,信息的重要性愈显突出,信息广泛地存在于市场经济中并不断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因此相应的信息媒介也在逐年增加。尽管现代信息媒介与日俱增,但是切实符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却不多,即对于县域经济所能提供正确的、准确的、快捷的信息还远远达不到县域发展的要求。

  正因为如此,作为县域经济发展重要一节的信息媒介,无论是从实用角度的经济发展出发,还是作为社会的舆论引导及监督功能的工具,不仅工业化的城市需要,广大的县域地区对于商业信息的获取和判断也同样是十分渴望的。

  传媒的另外一个主要作用就是监督。监督的作用不言而喻,简单说就是可以做到下情上达,这也是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的进一步引申。同时,报纸配合政府的政治宣传,民间的舆论引导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使之上下相通,上情下达,以保证县域人民对该县域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1) 信息媒介形式及其特点

  信息媒介,主要有平面媒介(报纸、杂志等)和数字媒介(电视、广播等),以及手机信息等等。传媒的工具有很多种,暂时仅以县域覆盖面较大,接受性较强,可行性较大的报纸、电视、手机信息为主而展开讨论。尽管因特网已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但是对于县域绝大多数的人民影响不明显,故暂且不论。

  平面媒介的宣传较为全面详细,且对挑选感兴趣的内容更加自由;数字媒体由于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图声并茂,更因为电视的广泛存在,使其具有很大的优势;手机信息更是由于其手机用户的庞大数量以及传送准确、便捷,也是现代媒介的一个重要力量。

  (2) 目前县域经济内传媒事业发展的不足

  县域内传媒事业的发展和作用发挥有限,往往由于县域财力、组织人力和相关专业人才等各种因素的不足而造成的。没有充足的财力作保证,或自身的广告收入不高,导致相应的制作设施和组织人力跟不上,便使得传媒的制作和发展思路陷于庸俗,对发展只能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陪衬而已。

  (3) 县域传媒发展的关键

  县域内的传媒发展最需要的就是县域人民对该传媒的信任。只有信任,才会对经济形势发展有信心,没有信任,信心也不会长久存在,因此如何保证人们对本县域传媒的信任是关键。

  这就不断地反省:传媒信息的传布是否准确及时,内容的取舍是否合乎本地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求,编辑制作是否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传媒的有偿收费标准是否被县域人们的收入所接受。需要我们在工作前和工作中,多去做社会调查,而且要去社会底层最广大的群众中去做调查,观察广大老百姓所最需要的。而这一切都不开相应的组织人力。

  因为传媒事业要根植县域,所以要做的就是要突出地方性、特色性、科学性。地方性是立足于该县域本身,特色性是地方性的进一步引申,科学性是根据县域自身特色、观众兴趣以及时间安排等而制作。

  (4) 关于报纸

  由于报纸是以文字为载体,其自身内容多样,解释详细,且可以重复阅读,因此其较之数字传媒信息的传布更为透彻。

  随着我们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乡镇经济、农民求之于上的信息服务要求,农村经济发展潜力的逐渐释放,成办一份合格的、突出地方特色的,集政府政策、商业信息、社会评论、技术服务、就业信息等资讯集于一身的商业报纸,是可行和完全必要的。

  办报纸除了经济可行性的考虑之外,还要严格地规范自身对待报纸的责任。一份没有了及时性、准确性的、负责任的商业报纸,它的作用就不但不会体现,反而会造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混乱,甚至是社会的不安定。

  同时,考虑到目前报纸、杂志本身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信息海量等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广大县域人们的不利因素,往往读者很难快捷、准确地找到相应的信息。如果有条件,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报纸文摘”,根据各县域本身的特点和需求,从中采摘适当的信息作为报纸文摘。这样,县域人们既可以免去一部分没有必要的订阅费用,又可以从中找到最适合自己需要的信息。

  对于报纸的建立和成功运作,我们需要给它时间,因为暂时我们对这方面的经验还不是很多,人力也不很充足,所以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就会有拔苗助长的危险。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人力的补充,广告收入的增长,并抱着认真的态度,不断地调查、实地采访、深刻挖掘社会焦点,报纸就一定会越来越专业,并不断地成长壮大。

  (5) 关于数字媒体

  电视已走进千家万户,这是一个覆盖面如此大的网络。同时由于电视传媒的快速方便且对观众不收取额外费用,对此县域传媒是最应该给予重视的,是一定要把它做好,不容耽搁的一项重要工作。

  考虑到图书、报纸的价格因素及人们的文化接受程度,不可能真正走到千家万户,而数字媒体的公共服务性,电视的广泛存在,及图文声音并茂,这是数字媒体较之报纸等平面传媒的优势。

  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广大的视角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相应的专业制作人才。不能总是老套路,以为多放歌曲,二人转、电影节目等,就算是万事顺利了,这是一种逃避问题的工作态度。对此,我们除了要有重点地制作一些农业技术和致富信息等教育类节目外,还要有针对地做出一些适合本地县域文娱需要的节目,选择一批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或者是比较熟悉的一些题材,比如我党的革命历史、历史演义、风土人情等等。

  据观察,县域新闻类节目总被人们不厌其烦地反复观看,这大概是因为人们更愿意接受身边的新闻的缘故。因此,只有节目中最大限度地突出当地特色,才会真正有效地发挥县域电视传媒的价值。当我们制作节目的思路是真正从县域广大老百姓的立场出发,成功就已经有一半希望了。

  (6) 关于手机报的制作

  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出现,其目的已不仅仅只有通话的需要,还有各种娱乐需求,比如用它来听歌看电影,拍照录像,阅读电子书,浏览网页等等。同时,除了手机本身自带功能外,它的信息功能随着电信运营商的挖掘也日趋强大。因此可以考虑制作一批合格的手机报供手机用户订阅,进一步发挥传媒的作用。

  总结来,手机报的主要优势有:

  ① 手机用户较多,普及率高,其覆盖面较大。

  ② 手机携带方便,信息接收和收藏较方便,且可以反复阅读。

  ③ 手机信息传递准确、迅速。准确是指直接面对具有该项需求的消费群体,迅速是指信息发送

  可以即时到达。

  ④ 手机信息制作成本和投入运营费用较低。

  ⑤ 能够传递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类型的信息。

  据观察,很多的手机报订阅用户仅仅是为了天气预报,如果再额外附加一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订阅数量一定还会有所增长。其具体操作和利用,可以从县域相关传媒组织(如报社和电视台)中分设一个部门,制作相关手机服务信息,并制定合理可接受的订阅收费,再通过负责运营手机业务的联通、移动等通讯公司进行点对点发送。

  (7) 关于县域传媒广告收入的矛盾

  广告收入是传媒工具正常运营的关键,仅指望财政补贴的媒介是没有前途的,其发展也必定是萎缩的。广告的接收要开源,只有不断地对内和对外开源,广告的收入才会增加,传媒事业才有长期存在的经济依靠。

  之所以在地方数字频道上,没有较好的品牌企业来投放广告,除了受阅观众数量较少外(受阅观众数量尽管少,但是这个数量也较集中,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数量上的不足),主要是由于地方数字频道的节目制作粗劣,以及没有一些合法的版权等。制作粗劣导致广告的接受观众比较少,进而影响力比较小,而一些违法的版权使用则进一步地限制了正规广告的进入,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地方频道上的广告越来越少,进而粗劣广告充斥其中,长此以往,对于地方社会,既误导了老百姓的消费,又浪费了这个重要传媒渠道。

  因此,为了促使县域传媒事业的好快发展,一定要在抓好节目质量的同时,把广告业务也逐渐改善,使之正规化、最大效益化。

  (8) 关于传媒事业的组织形式

  为了弥补县域传媒组织自身的不足,可以考虑在地级市单位,或省会成了一个专门为县域传媒节目制作、广告接收的组织。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解决县域传媒自身节目制作的不足,又可使广告涉及面较之狭窄的县域拥有更为广阔的广告投放。

  这个组织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没有隶属权,通过合理的价格,转让节目版权和广告推广业务;二是县域传媒作为隶属关系,统一于该组织。前一种组织方式的优点主要是:对于县域传媒属于横向关系,便于地方灵活发展,成为自负盈亏,有独立权利的经济体。缺点是由于监督和控制不足,导致县域传媒自身由于收益有限,重回老路,无法解决原有的问题。后一种组织方式的优点主要是:属于纵向关系,控制较强,衔接紧密,且有上游组织的财力、人力、物力作强大支撑。缺点是:作为政府工作重要一部分的宣传权利,在某种程度上被该组织剥夺,且由于受到大众监督,因此容易受到地方政府猜疑,进而限制该组织的全面发展。

  考虑到上述经济与政治组织问题,就不能单从这两种组织方式中选择其一,而应该是另辟蹊跷,选择一条融合这两个方式的优点,又尽量避免各自缺点的办法。即用经济的办法解决经济的问题,用政治的办法解决政治的问题。具体办法是:通过地级市政府(或省级政府单位)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的县域传媒的组织,行政上负责监督和引导各县域传媒事业的发展,通过招标或引进相应的广告公司和负责某些节目制作的独立法人公司来解决。这样,既可以促使传媒事业的有效进行,又能保证传媒事业的持久发展。

  不要认为这样的从上到下的组织方式会限制了地方的民主,地方的民主需要县域人们收入的增加,民众力量的增大来实现的。对于目前县域内的传媒工作的一片叫好,不去真正注意反映和引导人们舆论的歌功颂德,恰恰是不民主。民主不是为了好看好听,只要我们抱着负责的态度,真心为民谋福利的精神,能够给人们带来实实惠惠的利益,民主自在人心。

  (9) 鼓励一部分乡镇、农村退休人员和农民从事文化宣传事业

  由于县辖乡镇、农村人们基于血缘和地缘的关系人际交往较融洽,且空暇时间较多,生活节奏较慢,因此鼓励一部分退休老人和农民在工作空闲、茶余饭后,有偿地从事文化宣传(如国家时政、致富技术、县域发展、历史故事、风土人情等等)是可行的。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解决人们退休后的无事可做和农闲时的靠打牌和麻将来打发时间,又可以丰富人们的致富信息和了解国家大事。

  通过前期的考察、培训,并规定这一部分人的工作任务,努力使他们对该工作专业、负责。为了保证积极性,定期的座谈会和采取有偿制是必要的。通过定期的座谈会,传达政府工作的重要信息,并广泛收取民意,使政府充分了解目前乡镇、农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要求。采取有偿制,并不是说让他们以这个为主业而放弃自己原有的职业,这就我们更愿意选择退休人员的原因,毕竟这一部分人不单单是为了兼职所获得的收入。同时,相应的传媒单位也要给予支持,如提供免费的报纸及图书等文化开展的题材。最后还要有跟踪考评,对有工作积极性的给予嘉奖,对不负责任的予以批评和劝退。

  因此,为了保证这个基层文化事业的有效开展,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薪酬奖励。同时这个组织,也需要县文化部门(或者是省市单位)给予大力的支持。尽管从短期看有诸多不情愿,但是它对农村的影响意义是深远的,不论是促进基层民主还是农村经济发展都是有益的。

  (10) 对传媒事业发展不屑的人的反驳

  有人说,我们县域人们的知识水平不高,对于这种传媒工具的需求不会很高,根本没有可行性。这是一种由于短视的误解,或者说是没有进行实际调查的傲慢。君不见,很多人正苦于在如此众多的电视频道中搜索不到最感兴趣的题材吗?这正说明了我们的很多传媒并没有真正地理解传媒的重要影响力。文化的需求必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人类精神追求之一。不光城市为此努力,县域内的文化部门也正为此奋斗。

  三、 中介服务组织的成立

  目前,各县域经济之所以发展缓慢,在项目培育上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仍没有发现,有待继续开发;另一方面是由于没有合适的投资机遇,以致对外招商和对内培育都不理想。这就需要先找到一个突破口,打开僵局,然后有重点地投资建设,最后盘活整个县域经济,而这个突破口就是中介服务业。

  通过鼓励专业的、有效的、负责的中介服务组织进入,通过他们所提供的相应市场信息、融资渠道、技术帮助以及日常咨询,来弥补县域经济自身发展的诸多劣势,并带动相关经济组织的成长,是目前现实而又最大可能降低风险的解决办法之一。

  1、 中介组织的成立

  (1) 中介组织的具体内容

  中介组织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依法拥有专业知识,向委托人提供公证性、代理性、信息技术服务的机构,作为连接商品生产者与销售者、政府与企业,为个人和单位提供信息咨询、培训、经纪、法律等各种服务,并从事协调、评价、检验、仲裁等活动的组织机构。

  (2) 县域经济中可能存在的中介组织类型

  县域经济内可能存在的中介组织,比如委托代理公司、招商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信息和技术服务公司、行业协会等。委托代理公司主要提供龙头和农户之间的信息反馈,合同签约等。招商咨询主要提供县域对外和对内的项目培育以及现有企业的咨询服务和员工培训教育等。律师事务所主要提供县域各经济个体之间的合同签约及日常人事纠纷处理等。信息和技术服务公司主要提供县域自身发展所需的技术。相应行业协会则主要是保护农户利益、行业利益,做到行业内的信息分享,减少内耗,使之可以自我调节。

  (3) 鼓励中介公司成立的理由

  目前,县域各下辖乡镇的经济类型主要是农村经济,生产规模小、各主体独立并分散,其本身的特点是小而散,因此难以抵挡市场经济中的专业化、集中化优势。农村经济除了资金、技术的劣势外,往往信息不灵通,即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生产和消费信息,往往存在相应的盲目性和滞后性,无法形成市场的主体,陷入被动。

  由于农村经济的分散性,一些龙头与农民直接签约交易时,沟通和交易的成本过高,且由于双方各自的利益特点而使各自的风险较大,产供销不稳定,因此难以形成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而这对双方的长久发展都是不利的。中介组织由于自身的专业特点,可以较准确地提供相关信息和有效的监督手段,一

  定程度上支撑整个县域农村的经济发展。而这也正是个体生产农户所最需要的,也是龙头企业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所愿意给予委托办理的。

  中介组织在其中可以起到连接龙头和农户的作用,是上下沟通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环节。它的业务范围可以包括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服务、合同签约、信贷保险、运输贮藏等,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其自身组织的业务性质,可以监督龙头和农户,拓展业务,以尽最大可能保障农民生产的利益。且中介组织的存在,可以逐步培育农村个体农户经营的组织化,摆脱分散农户经济的劣势,形成由中介组织在其中,与龙头合作并融合工商资本与农业生产于一体的农业经营实体。

  同时,中介组织对政府事务具有辅助性和替代性。辅助性是辅助政府经济工作中的不足,拓展政府公共服务功能;替代性是转变一些政府工作职能,减少行政手段,重视运用法律的、经济的手段管理公共事务。并且中介组织能够将社会、市场各方面的信息及时传输给政府,使政府获得充足的制定政策的依据。又能将国家的政策、规章制度传输给经济主体,对其行为进行指导、规范、认证,并提供各种咨询服务。

  (4) 目前中介组织发展中的不足

  从目前县域经济中介组织的发展情况看,中介组织有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从中介组织所在的县域空间有限考虑,由于资金和社会联系较少,缺少专业人才和一系列的行业规范,导致组织规模较小、业务范围狭窄、业务不规范,从而发展潜力有限,对县域发展带动不明显。因此对其支持和监管,保证其有效运作是十分必要的。

  县域中介服务组织本身必须是独立的法人机构,单纯由县域政府所分设的中介组织(即该组织盈利模式来自依附于政府直接或间接的强制性)具有很大的寄生性,因为很容易造成垄断,出现不是依靠努力发展而是进行商业投机,甚至违法乱纪的行为,而这将损害到县域人们的利益,使得人们逐渐失去信任,反而限制了县域中介组织的发展。

  对此,县域内应该鼓励建立一些正规的、合格的中介组织,使其成为独立的经营个体,并对其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健全监督管理体制,并引入一批专业的优秀的人才,以促进县域中介组织的规范有效。

  2、 关于鼓励专门负责对外招商引资和对内培育的中介组织的成立

  (1) 引言

  对于一个经济体,当内在力量不足以孕育突破性的力量时,为了保持该经济体的前进性,便可以考虑从外部引入一个刺激机制,即依靠外部力量来打破该僵局,使之出现一个突破口,进而带动内在力量并借此储积内在力量,以完成内在力量的逐步成熟,并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外部力量作用的更大发挥。

  这个发展思路的具体方法之一,就是对外招商引资。即借用对外招商引资为契机,来弥补内在力量的不足。在对外招商引资的过程中,通过依托本地资源,努力发现招商引资项目,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

  投资环境,及相关社会资源的支撑,达到外部资金和技术的投入。进而随着相关产业链的深入和延伸,市场机会的扩大,促成内在力量的不断壮大与成熟,最终达到以一步带动多步,以一点带活全面之崭新局面。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没有了内在力量的逐步成熟,外在力量的注入和作用发挥也是不会持久的。因此,我们在对外招商引资的同时,要尽可能地扩大各县乡镇项目有待展开的自身力量。

  (2) 关于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必要的,它所带来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都是目前我们所需要的。更主要的是凭借着他们的专业和发展潜力,起到一个示范作用,从而更多、更大地培养内部投资,这就是借用外在力量进而带动内在力量的具体发展模式。

  招商引资的项目主要围绕资金和技术,而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投资环境(即存在吸引投资者投资的条件)是上述两者能否转移过来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对于目前我省县域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商业机遇的发现和合理利用是可能吸引外来资金注入的前提。如何发现,需要深入挖掘我县自身的资源优势及有利条件;如何合理利用,需要一系列的、持久的经济指导思路和方针,及相关的配套设施和投资环境。而只有这样,才能既满足县域经济的长远发展需要,又可以保证投资者的利益。

  (3) 关于对内培育

  招商引资主要是外部力量,一个县域经济的发展仍然主要是依靠内部力量来完成。没有了内在力量的相应增长,仅靠外部力量的短期拉动是不会产生县域经济的真正的、长久的提高。

  对内培育要多从自身现实条件,以及县域经济的发展目标入手,即围绕县域各城镇的资源优势和特点,确定总体发展思路和方针,并进而寻求社会资金植入。例如我所在的清原县,目前主要发展思路是打造生态大县、林业大县,即以自身的林业资源为发展依托,生态建设为其发展理念。其中生态经济是发展方向,林业经济是自身发展的基础。这样县政府确定了发展方向后,各乡镇的主要待投资项目就应该围绕林业为主而开展相应的特色种养殖业,个别拥有特殊条件(如开展旅游业)的除外,而对于什么可以算是特色种植和养殖,主要根据本身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相应的市场需求所决定。

  所以成立相应的中介组织,提供项目投资报告、致富信息和技术服务,并解决相应产品的市场销售渠道,是能否开展特色种养殖的重要一环。

  (4) 关于各乡镇对招商引资和自身培育的解决办法之一

  县辖各乡镇对于资金技术以及合适的投资项目是迫切需要的,并且最重要的是拥有一个真正合理可行的投资项目。当自身没有发现商业机遇,或者是即便发现而没有勇气和能力去实现时,一个潜在的商业机遇就会转瞬即逝。因此对于自身商业机会的发现,及其相关设施和环境的配合,是吸引外来资金和内在投资的关键。

  由于各乡镇政府自身以行政为主的工作特点,其自身项目的对外招商引资和对内培育始终是凌乱的、分散的、不定期的,以致其效果有限,无法形成广泛的产业集聚效应。因此,在县域内成立某些专门的中介组织,负责对外招商引资和对内培育项目的评估及其投资方的联络,通过其自身业务的专业和集中优势及开放性,以代替政府所主导的经济工作的不足,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该中介咨询公司既可以负责政府和个人项目投资报告的评估和修正,又可以提供日常的信息服务、管理技能培训及投资方的联络等一系列的中介服务。由于中介咨询公司本身的利益特征,它可以更好的用市场理念并以投资方的立场来综合计算、分析和整理待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所以对于投资者,它的可信度往往更高一些。

  (5) 关于在省市、县域内成立固定的县域招商项目洽谈组织

  对于县域经济的内向型,考虑到其对招商引资项目的投资人接触有限,项目投资报告的不规范,资金使用不合理,因此在省、市、县三个区域单位分别组建一个合格的、负责的、长期的县域招商项目洽谈会,从而实现县域和我省整个社会的广泛沟通,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既可以满足县域经济内向型的不足,又可以引导社会资金向县域转移。在组建了县域招商项目洽谈组织之后,一方面解决了县域经济项目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又促使我省(或全国)的各种经济力量开始广泛关注县域发展。

  (6) 关于鼓励人才和组织以创业加盟的形式融入县域中介服务业中

  县域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已在上谈到,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促使相关人力和组织积极地参与到县域中介组织中。由于县域经济总量远低于周边城市,给人感觉县域市场机会较少,进入风险较大,因此对其给予一系列的县域发展数据和分析报告,相应的政策鼓励措施,并提供实地考察的机会是必要的。

  为了保证中介组织尽快融入县域经济发展中,前期应由省政府某单位成立专门负责,并以加盟进入的形式是最有效的方法。这就需要该专门机构除了行政上的有利条件外,还要拥有相应的市场优势。首先,总部要有较大的市场可信度和认可度,以保证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其次,总部要有足够的规模,能够有丰富的人力和物力提供加盟者的培训和实地考察,以及给予跟踪指导;再而,总部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财力来维持长期运作,以减少加盟者的运营风险。具体案例可以参照肯德基、麦当劳等成功的跨国公司。

  同时,对加盟组织的资金门槛尽量放低,专业门槛放高。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专业性人才以创业的形式进入。加盟者的盈利模式主要是来源于县域招商项目的数据调查、信息提供,县域经济个体和组织的咨询服务,授课培训,及可以解决的项目分析等等。至于总部主要是提供技术支持、县域大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分析,定期的市场推广模板,及对加盟者的监督等。

  而且,省级单位可以把县域招商洽谈和加盟总部连在一体。通过拥有广泛联系的省级单位,迅速、持久、正确地解决县域中介服务的不足。

  (7) 总结

  由于招商引资和对内培育的并举,并通过某种适当形式的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以完成上下相通是符合县域经济发展利益的。这其中,对于该中介咨询公司的审查和监管是需要慎重对待的,应该始终保持其领先性和可信性。有了领先性,才能不断地发现市场机会、吸引内外投资;有了可信性,才能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保持政府工作的长久性。

  负责招商引资和对内培育的该中介咨询公司就像一个扁担,一头可以挑起政府具体项目招商的落实,另一头又可以满足社会内部资金的良性发展。由于其作用的双向性,因此该组织的成立不可低估。

  四、 如何有效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一般对于一个经济落后的县区域,其本身更多的是自然资源,发展缓慢更为主要是缺少人才资源。而平时大家所认为的资金缺乏并不是发展瓶颈的最主要矛盾,因为资金的短缺可以通过集资和贷款来解决。而且,目前的农村资金并不是很缺乏,有一部分人已经拥有相当充裕的资金,主要就是资金的使用问题,即使用效率较低。

  县域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才的缺少和流失。如果仅仅依托本身的自然资源来招商引资和缺少相应的人才资源,那么我们的县域经济发展也只能是小踏步,随着自然资源的开采并逐渐枯竭,原有的资金会撤出,现有的资金会外流,招商引资和自身培育的作用有限,整个经济面貌的焕然一新也注定只是一句空话。

  对此,在目前外面人才不愿来县域创业和工作的情况下,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多地留住从本县域走出去的大中专学生,给予合适的发展环境,并不断地培养,使其成为发展的领头军,才是目前县域经济发展最为现实的出发点。随着县域经济活力的释放,市场机会的增多,相应的人才才会不断地涌进县域内求发展。

  1、 关于鼓励大中专学生去县域内自主创业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广泛地、突出地应用在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知识和技术的主要载体就是知识分子,因此知识分子是未来引导21世纪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主力军。所以,如果通过某种途径,抢先一步,把这些人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为社会所用,并抢先一步,才是这个社会发展动力的核心所在。由于目前城市人才需求已经基本饱和,创业空间日趋狭小,就业压力较大,人才逐渐走向县域内发展是今后的必然趋势。

  县域本身也有很多的潜在人力资源,如各大中专毕业学生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只是县域经济没有充分地利用,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县域经济还没有意识到他们的长久价值,另一部分原因是本身没有

  提供人才发展的机会和环境,这二者中后者更重要。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做的便是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使他们自由、全面地发挥其聪明才智,通过他们的拼搏和智慧,进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这样,县域经济的发展就会由于知识分子占据社会舆论中心,而出现一番别开生面的发展局面。

  (1) 关注大中专学生

  大中专学生由于多年的学习经历,其较之周围人群,有着更为丰富的知识技能、良好的人文修养,以及开拓的视野等诸多优势,他们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力量。他们的进取与偏安,是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的。如何使这一部分人为县域经济发展的趋势所触动,并凭借着他们的高瞻眼光和对事业的拼搏进取,既可以实现其个人价值又对社会进步有所贡献,实在是需要慎重思考并采取相应对策的。

  关于创业,应面对该县域的大中专毕业生,使他们自谋创业项目,通过他们的学识以及在外的工作经验,在县域内复制一些在城市已被成功证明,并且又真正适合县域发展实际情况的案例。

  (2) 关于县域内的大中专学生

  一般县域内,每年高中都会走出去几千名大学生,这一批人有机会出去继续深造,丰富知识和技能,并在此过程中转变和完善个人的价值观。

  同时,由于学生群体本身学识深浅不一、性格特点差异、工作经验有多有少,且该群体相对较涣散等等,虽非各个是人才,但总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力量。目前问题的关键不是挑肥拣瘦,而是如何有效地组织起来,把这个群体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因此,对于希望回到县域发展的大中专毕业生,要给与政策上的支持和创业鼓励。如创业贷款、厂房批地、税费优惠等,给与培训和再学习机会,并且尽可能多介绍一些人际关系网。之所以对其进行再培训和教育,主要是考虑到这一部分群体由于其学习经历局限,所学专业跟经营管理联系不大,实际工作经验少,处理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较差,头脑易发热等不利的创业因素。

  让一部分有能力的大学生自主创业,一部分胆识和经验不足的大学生融入一些县域经济个体中。对于自主创业和项目较好但资金不足的大学生,县域要经过仔细考察后,给与创业贷款优惠并介绍相应融资渠道。使资金得以找到合适的人并因其而得到盘活。同时,让那些特定的专业型人才辅助工作,以促进事业的长久成长。最终实现“学有所用,用有所成”。

  (3) 大中专学生创业的优势及不足

  对于大中专学生的评价要客观,即不能完全肯定,更不能完全否定。单纯地陷入肯定与否定的讨论中,对于县域发展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我们不光要发现问题,更要解决问题。不但要解决问题,而且还要找到一个最好的办法。问题的解决就是要分清他们的优点和弱点,然后取长补短,并给与优化搭配,向最好的方向发展。

  大中专学生创业的主要优势:

  ① 有理想,书生意气,具有拼搏精神;

  ② 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技能;

  ③ 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

  ④ 较大的同学网络,是目前和今后重要的社会交际网;

  大中专学生创业的主要不足:

  ① 理想主义成分较大,创业有较大的盲动性;

  ② 创业冲动较大,对于其创业过程中的困难考虑不足;

  ③ 管理经验和人脉均有所不足,经营过程中阻力较多;

  ④ 本身资金有限,前期主要靠投资贷款,市场风险较大;

  (4) 县域内大中专学生创业的可选项目

  ① 特色种养殖业;

  ② 中介服务业;

  ③ 以电脑为主的网络服务业;

  ④ 发展我县已存在的,并给与再创新的产业;

  ⑤ 某种风险较大的高科技产业;

  (5) 对于大学生创业风险的监督和克服

  既然大中专学生的创业本身有很多的劣势和不足,为了保证一个项目能够长久健康地培育和成长,经济政策优惠的落实和投资人利益的维护,降低项目投资风险,需要在前期通过专业的咨询机构对创业项目进行严格的评估和筛选。

  同时,要有专门用于监管大中专学生的创业项目和负责政策扶持及相关培训的部门,从行政上严把经济关。对于该部门,其一定要有开放的视野,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尽最大努力采取积极鼓励的工作办法,以尽最大可能地培育符合县域本身的自然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实际情况的项目,并逐步扩大经济发展成果。

  2、 中青年的创业

  从县域实际看,县域内总会有一些在外工作或打工多年的中青年。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尽管知识水平稍显不足,可是接触事物较多,阅历较丰富,社会交际网络较大,同时手头具有一定资金,并且因面对家庭生活压力而投资更谨慎,因此他们创业较比大中专毕业生更为保守,创业或投资的成功率也就往往更高。

  3、 富人的事业投资和再扩大

  随着县域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内的具有一定资金的人也在日渐增多。如何促使这一部分富人把这资金从银行,或者是一些垄断服务业,转移到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方向上,是县域经济发展得以突破发展的重要一步。

  目前的问题是:有些富人(店老板,暴发户,或者是积累了一部分资金的人)往往不知道如何更好的使用资金,甚至有些靠违法乱纪来实现财富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于眼界有限及胆识不足,而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称大王的原因所致。

  粗略地把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