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学校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随着2017年10月新政府会计制度出台,中小学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根深蒂固的“收付实现制”核算思维,新制度的实施对财务工作产生了全新的、困惑的、有难度的影响,因此中小学事业单位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主要简析了中小学事业单位财务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的政府会计制度  中小学  问题  对策

2017年10月,财政部发布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致力于构建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即建立“双基础”的会计核算,为将来财政执行“支出有依据、花钱必问故,无效必问责”的规范支出标准体系及支出绩效管理制度奠定基础。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学校自2019年1月1日开始执行。由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只引起了财务人员的重视,并未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因此,学校财务工作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

一、财务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强

中小学财务人员主要来源于一线教师兼任以及财务专业人员。兼任财务工作的一线教师,大部分财务知识来源于自学及工作经验,往往缺乏专业财务知识。一直以来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的都是“收付实现制”,主要反映政府的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核算比较简单。新制度实施后,对习惯“收付实现制”核算的会计人员来说意识上很难转变,尤其是对于年龄较长的财务人员和兼职财务工作的一线教师,出现无法胜任财务工作的情况。因此,近两年来,新公开招考财务专业人员的需求有所上升,财务专业人员队伍比例加大,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且对新政府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不熟,要掌握“双基础”会计核算工作仍需时间积累。

(二)财务工作量及难度增大

采用新制度前,中小学会计核算账务处理简单。在“双基础”核算模式下,会计人员对一笔经济业务要考虑两种核算处理,如果专业能力不强,还会存在判断错误、账务处理混淆不清的情况。“双基础”的会计核算模式是全新的,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很多都没有参考先例。大部分还需根据单位的性质与财务人员的专业判断进行确认和计量。此外,“双基础”会计核算模式下,自然就要求“双报告”的报表编制,即决算报告与财务报告。报表的编报是年末的重点工作之一,较之以往单一的决算报告,“双报告”的要求无疑是一项繁重的工作。

(三)财务人员无话语权、待遇低

长期以来,中小学校重视教学口碑,但不重视后勤服务工作。很多地方财务归属于总务处或办公室下属管理,未成立独立科室,且财务负责人多为非财务专业人员,由一线教师兼任,因此当财务人员向领导反馈业务存在风险问题时,领导往往无法理解并感觉财务不会变通。如“杜绝现金”、“专款专用”等问题,在很多业务问题上,领导往往会站在让教师便捷解决问题以及服务教师的角度去理解。此外,新制度实施使财务工作量、难度增大,并且风险有所增加。由于税务政策变化莫测,财务人员日常扎堆在各种报表、数据中疲惫不堪,但待遇却是全校最低档的。因此财务人员无话语权、个人价值及个人努力未得到认同,往往使财务人员寒心,工作积极性受挫,中小学财务工作难以得到健康发展。

(四)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固定资产是学校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未对资产进行规范管理,易导致国有资产的丢失。在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一般交由会计人员负责,未设置资产管理部门,会计人员根据凭证在取得固定资产时进行账务处理及资产系统信息录入后,一般就不再管理。有些学校将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落实到各部门负责,设置管理员。但由于学校不重视、管理员兼职负责及人员流动未报备财务等原因,固定资产易出现丢失、去向不明等情况,学校资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在新制度实施后,需要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盤点,并做好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折旧摊销计提工作,这无疑给财务人员带来了工作难度,且暴露学校资产管理的薄弱和混乱。

(五)内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人手不足,不少单位只有一个会计,一个出纳。这样的配置状况,会产生两个后果:一是财务部门自身很难建立内部控制,“一个萝卜一个坑”,部分不相容岗位无法分离,更无法进行轮岗;二是会计人员普遍反映日常工作繁忙,无法额外再承担内部控制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使得单位的内控建设无人可用,无人负责。

(六)财务软件相对落后

事业单位的财务软件普遍比较落后。目前很多大型企业已实现内控制度建设系统化,内控系统融入业务处理的各个环节,如采购系统、报销系统、账务处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环环相通,数据自动生成,便于追踪。财务人员有更多地精力用于绩效、预算、管理决策的分析并提出建议。因为中小学校单位性质特殊,会计软件的使用依托当地的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财务工作主要由上级指导和管理。随着新制度的实施,地方财政部门与软件公司也在积极合作,致力于提升财务软件的服务能力,但要实现系统从业务端到账务端一体化流程还需一段时间。

二、具体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地位

学校领导应重视财务队伍建设,及时了解财务人员对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业务上存在的困难,尤其是年龄较长或由一线教师兼任的财务人员,若对政策的解读确实理解较难,通过培训、学习等手段仍无法适应工作的,在政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公开招考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财务专业人员,并对新进财务人员给予培训机会。通过提高财务人员的薪酬待遇,提升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确保财务人员的薪酬待遇达到同等教师待遇的平均水平。激励财务人员进行证书考试、学历提升考试、并给予培训学习机会,支持财务人员的职称评定。

学校领导应重视财务人员的话语权,对存在利害关系的财务工作给予重视与支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财务应成立独立处室管理,充分配置财务人员,实行“轮岗机制”,规避舞弊。另外,财政部门定期组织关于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座谈会,参加会议的人员除了财务人员外,财政部门应要求学校分管财务副校长以上领导出席会议,让学校领导真正了解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情况并给予重视。

(二)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新制度下,每月需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计提折旧。学校需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财务需设置一名资产会计,负责资产信息的录入、资产报表管理、资产定期盘点清查等,规范固定资产的采购流程,加强审核学校固定资产的购买。各部门设置一名资产管理员,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好部门固定资产的管理,配合资产会计日常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岗位调岗必须及时向资产会计报备,禁止不经过资产会计同意,部门或学校擅自处理资产的行为。

(三)强化制度建设,提升财务工作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学校单位内控系统的建设应从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来着手,领导牵头建设,调动各部门参与建设。内控系统建设与中央八项规定保持一致。建立财务部门,单位负责人要按照《会计法》要求,承担起会计责任;财务部门负责人应该具备会计工作满3年以上或者中级会计职称条件的。单位应当优先保障财务部门人员编制,以便财务部门实施必要的不相容岗位分离。

(四)提高办公软件使用水平

随着新制度的执行,地方政府与软件开发企业的合作也在加强,财务软件的服务水平也在提高,但在短期内,中小学要实现业务端到财务端系统化流程还需很长一段时间。财会工作人员基础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和数据打交道,如:资金执行情况、税款核算等。对于大部分中小学事业单位来说,财务人员还承担着工资核算的职责,这些财务人员日常需要使用的统计数据和核算数据都无法通过系统生成。因此,财务人员办公软件使用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财务工作的效率和正确率,尤其是excel软件的使用,操作简单、功能强大,尤其是函数和快捷工具的使用。

三、结束语

从宏观角度出发,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目的在于适应国家经济发展,使资金充分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真实反映政府的“家底”、绩效以及预算执行情况。从中小学校事业单位角度出发,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要求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专业化,整个教育系统应重视内控系统的建设及财务工作人员的培养,提高财务人员地位,增加人员配置,从而推动教育事业财务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王小娇,女,1986年11月,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职位:会计,研究方向:财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