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凯佳·萨利亚霍的电子音乐作品《NoaNoa》

李欣炜 刘奇

摘要:文章通过对作品《NoaNoa》的深入剖析,梳理与研究传统音乐融合电子音乐。这部《NoaNoa》从创作层面来说,作曲家凯佳·萨丽亚霍对传统作曲的严谨及其大胆的尝试用新手段进行创作让其具有较高研究的价值。萨利亚霍的电子音乐给人以奇幻、缥缈之感,她用自己的个性写作手法精确的传达着对音乐的追寻。从对《NoaNoa》这首作品的分析中,让学者创作混合型电子音乐有了很好的借鉴,同时整理分析完也可以更好吸取其创作技巧、思路的精髓。

关键词:NoaNoa;混合类电子音乐;凯佳·萨利亚霍(Kaija Saariaho)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8-0080-02

一、前言

凯佳·萨利亚霍1952年出生在芬兰,她从小接受芬兰文化的熏陶,使得她有着丰厚的成长土壤。芬兰专业音乐开始丁19世纪后半叶,在沙俄统治后期和独立后陆续成立了几所音乐学院,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1882年成立的西贝柳斯音乐学院。萨利亚霍在少年时期进入西贝柳斯音乐学院①学习作曲,后又进入德国继续学习作曲技术理论。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刚好是电子音乐的兴起阶段,电子音乐在法国流行起来,萨利亚霍便前往法国学习计算机作曲,她首先将磁带音乐融入她的作品中,接着她致力丁研究现场音乐技术。她擅长于运用传统作曲与电子音乐手法相融合,使得作曲家的音乐语言拥有独特个性,成为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有机结合的典范。

《NoaNoa》创作丁1992年,是为长笛而作的混合型电子音乐作品。作曲家的初次灵感来自丁自己的芭蕾音乐Maa,她想对长笛进行创作,用夸张的手法进行素材开发,并且叠加使用。长笛是萨利亚霍所喜爱创作的乐器之一,她认为长笛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可塑性,包括其音响效果、吹奏技法等充满着神秘感,《NoaNoa》这部作品也是她使用突破性的方式米对长笛进行创作,且与真实人声的融合。这首作品的题材灵感米源来自保罗·高更②的一幅木刻作品,同时它也指的是保罗·高更同名的旅行日记,其中作品里的人声选段,是米自这本书。作曲家与高更产生了不谋而合的情感,她对丁“自然”有独到的见解,她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与人生的真谛化融汇在了音乐色彩中,将具体的作品幻化成抽象的自然。

二、《NoaNoa》的音乐结构

(一)曲式结构、节奏、音色

《NoaNoa》是为长笛独奏而作的一首电子音乐作品,其段落由A、B、C、D、E、F、G共7段构成。整首曲子拍号多变,节奏灵活转变,不同节奏型与吹奏技法巧妙融合,突破常规作曲方式,多用长音及其倚音米突出悠远的风格。

A段开头,采用三十二分音符的短促感与长时值音延绵感营造开头神秘氛围(谱例1),第2小节滑音由强到弱,张弛有度,为第3小节瞬间低八度的弱奏做了较好铺垫,好似刻画声音由近到远,又由远方沉落大地。

B段(谱例2)中运用A段动机进行发展,节奏更加急促,颤音运用更加密集,甚至采用更复杂节奏型,自由中又不缺章法。大量十六分音符组成的3连音,是由半音分解和弦进行,与震音的浑厚感相互对比,大胆的节奏型与音符进行突出作曲家鲜明个人主义风格。在力度标记中,运用强弱密集的处理方法,使得情绪的表达精确到分秒。本段中音响效果极具特色处是连续的十六分音符演奏后采用大跳进进行长笛高音的颤音,给人以听觉上的冲击,给人以打破白由,冲破枷锁之感。

C段素材来源丁A、B段。D段的进入使片状与块状织体形成了更加强烈而又清晰的对比,(谱例3)连续的6连音与7连音和十六分音符的不断推进,使得长笛音响达到最高音的撕扯感,后随即进入到5个小节的连续震音,使得音乐达到高潮,令人振奋。

C段中(谱例4),出现了模糊效果的音高(Prerecordedfilters)预置的滤波声音,它与真实乐器长笛的声音有着较大的区别,片状的音响效果持续出现,这给本段加入了不一样的元素,电子音乐声音采样的原声乐器为长笛采样,通过作曲家技术手段的应用,对音块进行拉仲、变形米保持具有片状织体的同时也具有和声化的音乐特性。此段音响不同于上段中急促,紧张感,而是做了稍缓和处理,表情符号由强变弱,层层递进,缓缓发展,音区也顺势由高到底。

E段是大量长音吹奏,少了紧张感,多了悠长空灵之感。此片段是节奏较为复杂的人声运用和真实器乐结合的创作模式,图中人声便是第二个声部,扮演第二个乐器角色的作用和效果,和第一个声部长笛形成互补的关系。这两个声部同时采用急速的节奏型和密集的织体形式。构成了这部分戏剧性的对话效果,紧凑而急促的节奏又深深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如同一件乐器。这部分利用人声点状的瞬息变化声音特色,和富有张弛可塑性强的长笛效果相融合,给人又复杂和简洁的感受。作曲家在尽可能采用简单的材料中构建人声与真实器乐互补式结合,萨利亚霍利用这样的组合方式形成了此作品的特点之一,是传统器乐写作的扩展和变化形式。

《NoaNoa》的创作手法最大特征是利用主题动机的不断重复进行贯穿。这部电子音乐作品大部分运用电子音乐技术手段对声音的处理和混响效果的叠加使用,通过混响的效果,使得原声乐器有一定的空灵感和拓宽声音长度宽度的效果。在现场演奏中,乐器被加以混响效果器,可以拉伸原始声音,在下一个乐句演奏的同时,上一句的声音依旧持续,形成了强烈的复调感旋律线条。

三、《NoaNoa》中效果器与人声的运用

(一)演奏时设备要求

这部作品是为长笛而作的电子音乐作品,在演奏时,使用了各类效果器来呈现。表演中需要对长笛使用1-2支话筒进行拾音,2个混音器与两个高質量扩音器的使用。声音处理效果器为型号Lexicon LXP-15或Lexicon PCM80,Max触发则是通过MIDI键盘的踏板。数字混响设备采用的是Yamaha SPXlOOO、Lexicon PCM80TC或Electronics SOOO. Lexicon LXP-15的效果器变化,采用预先录制的音频材料,而控制触发Max的踏板则在谱中用序号1-63号标记,需要有人在演奏时控制好音乐之间的平衡效果。

(二)人声的运用

长笛演奏时,采用了与人声的配合,也有特定的人声声部。曲谱中标明了发音的法语对照表,人声声部并不是按照旋律演唱,而是只有节奏型的变化和表演者即兴的情绪表达。曲谱中歌词米白丁保罗·高更的同名旅行日记中,高更在1861年至1993年访问塔希提岛所记录。歌词大意是感叹自然的芬芳,玫瑰的芬芳,各种花的芬芳夹杂在空气中-NOA NOA的意思就是芬芳了,作曲家灵感来自于高更的书,汲取了书中自然的元素,字间流露着作曲家对自由的渴望,希望脱离现实生活的文明,希望追寻原始的生活。

人声与长笛交替演奏,节奏型也来自于长笛声部,如7连音结合打舌的唱法与长笛的长音配合,繁简有章法,长笛声部与人声声部错落有致,上下呼应,形成极好的音响效果。

四、《NoaNoa》的创作背景

萨丽亚霍热爱创作长笛作品,她曾在德国时结交了米自于美国的长笛演奏家卡米拉。卡米拉与萨利亚霍一拍即合,都热爱对新音乐的探寻,他们不断摸索着各类乐器表达的无限可能,大胆尝试用夸张手段进行描绘。早年间由一群青年作曲家组成的乐团名为“竖起耳朵乐团”③,其主要目的是可以广泛的推广和宣传当代技术手段创作的新音乐,这个乐团还单独成立了研究小组,研究小组定期会举行音乐会和音乐论坛会议等,因而聚焦了非常多的优秀年轻作曲家们。而萨利亚霍在一段时期内为乐团尽心尽力,成员的构成已经不单单吸引着优秀的青年作曲家,逐渐还吸引着许多演奏表演家、音乐家和各个艺术门类的爱好者们。芬兰的作曲家们还拥有独特的民族主义主义情怀,他们一次次创造出现代的声音,但不迷失于民族元素,因此芬兰音乐的大环境不仅仅创造一批优秀的音乐家,更加能对当今人们创作借鉴。

注释:

①西贝柳斯音乐学院:建成于1882年,是芬兰最大的音乐学院,也是欧洲最具影响力的的音乐学学院之一.

②保罗·高(Paul Gauguin):1848-1903,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

③竖起耳朵乐团:竖起耳朵团体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早期开始开拓性创作。其中现代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有萨丽亚霍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