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的钢琴专业钢琴教学改革

章雅轩

摘要:钢琴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对于钢琴专业更是如此,在实践中存在着教师教学“模板化”、学生学习“匠气化”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钢琴专业课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结合教学实践工作加以科学、全面、有效的改革,最终确保钢琴专业课水平提升的同时,加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素质。

关键词:教学实践;钢琴专业;钢琴专业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6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8-0225-01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钢琴专业已经独立丁音乐专业,是最为重要的学科种类,是我国音乐和素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人才保障措施。但是,当前的钢琴专业在进行钢琴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缺陷,需要我们的高度重视,而后采取有效的进行改革。

一、当前钢琴专业钢琴教学实践中存在着的不足

在当前的钢琴专业钢琴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如下缺陷,影响了相关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基丁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思想的熏陶,在教育中显现出极为明显的“模板化”的倾向,即不论谍程、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都以“背景宣讲示范弹奏学生弹奏”这样的模板进行。客观而言,这种教学措施实际上依然是高中教学模式的延续,只能将学生培养成只会演奏却并不真正的懂得音乐①;

其次,学生在实践中也存在着科班学习的情况,将音乐专业课视为是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非常被动的进行着相应的学习,甚至学习的目的无外乎只是为了通过相应的考试。

这两种缺陷是当前钢琴专业教学过程中一切问题出现的根源,会导致大大小小的诸多问题,我们要足够重视、不断地改善,最终促进钢琴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取得教学改革的应有成绩。

二、钢琴教学理念的改革

教学理念直接关系到所有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与否和具体效果,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因此,若真正的促进钢琴专业钢琴教学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改革无疑是重点和基础。

(一)重视对于学生个人的培养

钢琴教学虽然本质上依然属丁教育的一种,但是和其他科目的教学相比却有着极为显著的差异,包括音乐艺术的涵养和个人综合素质等诸多方面②。因此,必须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让自己的情感得以升华,促进个人文化素养的不斷提高,唯有如此,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培养。

(二)重视教育工作指导思想的发展

一所学校无论是环境、教师还是教学资源,都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亦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未来发展,必须要客观的研究和遵循时代发展的洪流,从而确保在面临新形式、新对象的背景下依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从学校到具体教师,应当不断创新和深化改革,摒弃传统“教书匠”的教学风格和思维,将学生艺术思维和涵养的培养视为首要任务,最终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认知能力

全球化趋势深刻的影响到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各个方面,其中自然也包括着钢琴教学,学生的审美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唯美论和唯个性论深刻的影响着每位学生的审美③。对此,传统的钢琴教学所依托的美学倾向就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我们应当让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每个音乐作品都有着自身的思想内涵和独立的美学价值,学生必须要通过大量的鉴赏才能够确保未来艺术生涯的发展。

三、钢琴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思想的改革是第一部,但是若要取得实效,就必须依靠具体的教学措施,因此,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丁具体的教学措施进行改革和完善:

(一)多样化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传统的“背景宣讲示范弹奏学生弹奏”这样的模板必然无法符合现实的需求。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教学”的新型模式,在完成传统的教学任务后,组织小组成员对于乐曲内容进行讨论,这样既可以保证弹奏技巧的实现,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于作品的认识,培养起理想的艺术涵养和审美能力。

(二)创设情境式教学

当前一些教师为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形式,根据新的形似和背景创设出不同丁传统教学的授课方法,而相比丁其他方式的教学,钢琴教学绝非是死记硬背能够取得应有的效果,而是应当有着足够的意境,方能使得学生可以真正的融入其中,教师正确情景的利用,便可以把学生带入课堂,消除学生走神的影响。例如,教师可在本节课的开始前,通过多媒体形式为学生播放与本节课内容相似的曲目,让学生有一定的接触,帮助他们找到本节课的意境,激发他们听课的欲望。这是钢琴课高效课堂的重要方法,需教师积极掌握使用。

注释:

①土晓坤.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师音教专业钢琴教学改革[J].中国音乐学,2014(02):75-77.

②张霞,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钢琴主修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7(09):11-14.

③徐荃,高等学校音乐专业钢琴集体课与小课循环教学模式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6(02):75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