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步骤

  目錄

 問題教學法 2

 壹、問題教學法的意義 2

 貳、問題教學法的性質 2

 一、問題教學法與問答法的比較 2

 二、問題教學法與設計教學法的比較 3

 參、問題的種類 3

 一、桑達士問題分類法 4

 二、戴維思問題分類法 4

 三、一般學者問題分類法 5

 肆、問題教學法的步驟 5

 一、演繹法 5

 二、歸納法 6

 伍、教師的角色 6

 一、教師是課程設計者 6

 二、教師是引導者 7

 三、教師是評鑑者 7

 陸、問題教學法的示例 7

 一、示例一 7

 二、示例二 9

 柒、總結 10

 一、優點 10

 二、限制 11

 三、教師發問的技巧 11

 捌、參考資料 12

 問題教學法

 壹、問題教學法的意義

  問題教學法是應用系統化的步驟,指導學生解決問題,以增進知識、啟發思想和應用所學的教學法﹙方柄林,民65:86﹚。問題教學法有別於傳統講述教學法,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合作,共同計畫,共同提出問題,共同解決問題﹙高廣孚,民78﹚。

  問題教學法也是啟發思想的一種方法,傳統的講述法,偏重學生的記憶、背誦及被動的教接受,較不能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問題教學法乃針對傳統的講述法的缺點,由師生共同合作、計畫、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問題教學法的發展是源自於杜威強調人類解決問題必需循著一定的步驟:﹙1﹚問題的發生;﹙2﹚確定問題的性質;﹙3﹚提出可能的解決或假設;﹙4﹚選擇較合理的假設;﹙5﹚驗證假設的正確性等程序。杜威這解釋問題的方式,便在啟發學生思考,訓練學生自動自發的精神。

 學生所解決的問題,是可從教材中發現,但最重要的問題,還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教師利用有系統的步驟,去引導發掘問題和解決問題,藉以增進學生的知識,充實學生的生活經驗,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的教學方法,就是問題教學法。

 貳、問題教學法的性質

  有些人將問題教學法常與問答法或設計教學法相混沌,而它與這二種方法在性質上是不太相同的。為了讓人們能更認識問題教學法,今將問題教學法與問答法及設計教學法,分別加以比較,希望能幫助人們能多瞭解問題教學法一些。

 一、問題教學法與問答法的比較

  問題教學法 問答法 上課問題的性質 為較困難的問題。

 英文是“problem” 。

 需要由教師指導學生去蒐集資料,憑藉資料,交換意見,才能解決的問題。 為較容易的問題。

 英文是“question”。

 學生在教師發問之後,稍為思考,即可回答的問題。 教學進行的方式 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合作、計畫、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問題一問一答。 對學生的思想啟發 有不錯的助益 助益較小

 二、問題教學法與設計教學法的比較

 相同處 1.目的均重視啟發學生的思想,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思考方式均根據杜威「反省思考過程」

 相異處 1.性質上相異

 (1) 問題教學法著重在「思」,乃訓練學生運用思考去解決問題。

 (2) 設計教學法著重在「行」,要指導學生從實際活動中去解決問題。

 2.功用上相異

 (1)適用的學科

 a. 問題教學法適用於自然與社會學科。

 b. 設計教學法適用於技能學科。

 (2) 適用的對象

 a. 問題教學法適用於高年級,因為解決問題需要分析、綜合、推理和判斷的能力,年齡較大的學生才能做這樣抽象思考工作。

 b. 設計教學法適用於低年級,因為年幼的學生,抽象思考能力尚未成熟,不能勝任困難問題的解決。但他們對於簡單的具體工作和操作活動,則容易感到興趣,也易於成功。

 參、問題的種類

 布隆姆﹙Bloom,1956﹚在其主編出版的「教育目標分類:手冊一,認知領域」﹙Taxonomy of Education Objectives:Handbook I ,Cognitive Domian﹚一書中,共列有六項認知目標如下: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等。根據此一架構提出問題分類方法最成功首推桑達士﹙Saders,1966﹚他將其中理解一項,細分為轉譯﹙Translation﹚及解析﹙Interpretation﹚兩項,併同其它五項,合計七項。

 一、桑達士問題分類法

  桑達士﹙N.M.Saders﹚依據布隆姆六項認知教育目標分類為基礎,發展提出七類別如下:

 記憶性問題﹙Memory ﹚

  要求學生回憶或認知已學過的資訊,包括事實、定義、通則、價值觀念及技能等。例如:火藥是中國人發明的嗎?

 轉譯性問題﹙Translation ﹚

  學生回答問題,須能將原始資料轉化為另一種符號或語言來表達。例如:什麼叫做「磨擦力」?

 解析性問題﹙Interpretation ﹚

  學生回答問題,須對兩個或以上的個別事實、定義、通則、價值觀念及技能等。例如:梯形與正方形有何異同?

 應用性問題﹙Applition ﹚

  學生回答問題,須運用既有知能去解決新問題。例如:A<B,B=C,那麼A和C哪個大?

 分析性問題﹙Analysis ﹚

 學生回答問題,須依據事實及思考法則﹙歸納、演繹等方法﹚或由實例類推去分析其關係。例如:樹林市大雨後常淹水,是因為排水系統太差?

 綜合性問題﹙Synthesis ﹚

 學生回答問題,須能發揮想像力,想出或發現前所未有的事物或方法;此類問題允許學生自由尋求各種不同的答案。例如:空的保特瓶可以些什麼用途?

 〈七〉評鑑性問題﹙Evalution ﹚

 學生回答問題,須能先設定自己的標準或價值觀念,據以考評某事物或觀念。例如:吃番薯和吃芋頭哪個好?為什麼?

 二、戴維思問題分類法

 戴維思﹙Davis,1981﹚將問題歸類為六種類型如下:

 開放型問題﹙Open question﹚

  這類問題並無唯一的標準答案,學習者需依據不同的情境,找出適當的答案。例如:法國下一任總統可能是誰?

 閉鎖型問題﹙Closed question﹚

  這類問題只有唯一的標準答案,答案常是一個字或十分簡短。例如:

 記憶型問題﹙Memory question﹚

 這類問題強調知識方面的記憶,要求學生根據舊經驗回答,經由認知、記憶等歷程去尋求答案。例如:法國大革命發生在西元幾年?

 聚斂型問題﹙Convergent question﹚

 這類問題是思考性方面的問題,學生需對其經驗從事分析及組織活動,進行單一方向的思考,再回答。例如:彩虹有哪七種顏色?

 擴散型問題﹙Divergent question﹚

 這類問題無固定的答案,學生可依據個人的見解回答問題。例如:吃午餐時忘記帶餐具,你如何解決?

 評鑑型問題﹙Evaluative question﹚

 這類問題常常有一定的價值標準,學習者須根據標準回答。例如:請評述這三個方案哪個最好?

 三、一般學者問題分類法

  一般學者將問題分成兩大類,分述如下:

 〈一〉聚斂性問題

 學生回答這類問題,需對其經驗從事分析及統整的行為,此類問題需依照固定的思考方式進行,故常導致某一預期的答案。例如:春天時樹木大都長出新芽,為什麼?

 〈二〉擴散性問題

  學生回答這類問題,可以從各種角度來考量、說明等,其答案並不固定。例如:前面有座高塔有何方法可以測量出它的高度?

 肆、問題教學法的步驟

 問題教學法的步驟,共分成兩類分述如下:

 一、演繹法

 〈一〉提出問題

  教師由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或情境,提出來供學生一起討論,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並引導學生主動探索並解決問題的動機。

 〈二〉分析問題

  教師提出問題之後,便指導學生使用各種方法或策略,以分析問題,讓學生真正明瞭問題的内涵、範圍、癥結所在。

 〈三〉提出假設

  在問題確定之後,教師引導學生就個人的舊經驗和知識,提出解決的方式;若學生的先備知識和經驗不足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有效地蒐集資料,以補強其不足,再引導學生提出可行的方案。

 〈四〉選擇假設

 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就提出的各種假設,一一作驗証工作,經過分析和評估,篩選一個最合理的假設。

 〈五〉驗證假設

 篩選之後便是驗證,經過嚴格審查之後的假設,仍需考慮其實用性,於實際情境應用是否有困難。

 .

 二、歸納法

 〈一〉提出問題

  教師由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或情境,提出來供學生一起討論,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並引導學生主動探索並解決問題的動機。

 〈二〉分析問題

  教師提出問題之後,便指導學生使用各種方法或策略,以分析問題,讓學生真正明瞭問題的内涵、範圍、癥結所在。

 〈三〉蒐集資料

 在問題確定之後,教師應指導學生有效地蒐集資料。

 〈四〉整理資料

 學生蒐集資料之後,透過研判、分析、比較、選擇、過濾、篩選等,以整理資料。

 〈五〉綜合結論

 教師指導學生就整理好的各類資料,歸納出結論,以產生原理原則。

 伍、教師的角色

 教師在問題教學法的每一步驟扮演不同的角色,首先,教師配合課程設計問題;其次,教師特過問題引導學生;最後,當學生解決問題,教師評鑑學生的表現。

 一、教師是課程設計者

 在開學前,教師的任務是創作問題,並決定問題教學法用哪些學科,或何時需使用。例如,教師決定在社會科使用,他必須徹底該科使用版本的內容,仔細審查教材,以發現需發問的問題,再根據學生的需求、興趣等編選或選用已有的問題。

 二、教師是引導者

  當學生努力處理問題時,教師要擔任引導者或協助者的角色,教師要建立學習的氣氛,協助學生連結該問題,建立工作結構,引導學生訪查該問題,協助生產成果或表現,鼓勵其自我評鑑。

 三、教師是評鑑者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評鑑者的角色,而身為一位評鑑者,教師要檢視該問題的效果,調整問題更適合學生;檢視學生的表現,以協助他們做改進;檢視教師本身在設計及協助解決問題時是否成功。

 陸、問題教學法的示例

 一、示例一

  進行問題教學的成功的關鍵在於問題設計與教師有效的教學運用等,今就問題設計、填寫學習單、引導學生搜尋資料、評估並決定解決問題的策略加以說明,說明如下:

 〈一〉問題設計

 (1)發展一個有效的問題(議題)

  此問題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需根基於學生的先備知識與經驗,並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今以「你該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為示例:

 問題情境:

  某村三年前開了A、B二家工廠,為當地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改善當地的經濟,A工廠與社區關係良好,經常贊助許多公益活動,例如認養道路、路燈,提供弱勢學生獎學金及補助營養午餐費用等,且未曾為地方製造任何令人煩惱的問題,深獲當地居民所讚許;而另一家B工廠常排放的惡臭的廢氣,讓全村的村民感到十分不舒服;另外B工廠排放的廢水污染了村子的河川,使得部分居民需自個鑿井以引地下水灌溉與飲用等。

  一天B工廠的運貨司機闖紅燈,將五歲小朋友撞成重傷,而司機竟肇事逃逸,不知去向。村民認為其最終原因都是B工廠所引起的,為了抓肇事者,以避免以後再發生類似情況,因此決定發起抗爭,包圍封鎖B工廠進出大門,不准人員、貨車進入,直到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如果你是該村村長,你該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

 (2)提出核心問題與相關問題

  針對問題情境,分析相關的問題,再由全部的問題中,釐清出真正的核心問題。

 相關問題:

 1.村中5歲小朋友為什麼會受重傷?

 2.村民為什麼認為此位小朋友受重傷是工廠的錯?

 3.B工廠包圍封鎖之後,會發生什麼問題?

 4.村民真正困擾的問題是什麼?

 5.是否有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

 核心問題:

 如何解決B工廠衍生的問題?

 (3)教師檢核問題

  從學生的反應裡,檢核教師所設計的問題是否合宜。

 〈二〉、利用學習單以學習相關要素

  教師發下學習單讓學生填寫,學習單分四個部分,包括:現在知道什麼?問題應該怎麼解決?還需要知道什麼?解決問題的計畫為何?學習單可協助學生釐清問題及提出解決核心等問題的方法。

 學習單一

 現在知道什麼? 問題應該怎麼解決? 還需要知道什麼? 解決問題的計畫為何?

 

 〈三〉引導學生搜尋資料

  教師就問題中的重要概念,引導學生搜尋相關資料,包括訪問相關人員、上圖書館查詢、上網搜尋等,然後分析整理評估資料,找出解決工廠衍生等問題可能之策略。

 〈四〉評估並決定解決問題的策略

  提出可能的解決策略,就策略蒐集需要相關的資料並再加以分析評估,最後便能找出既不需包圍封鎖B工廠,又可以解決B工廠衍生問題等,而村民也可以接受,皆大歡喜的策略。評估的過程,可將相關資料等填入學習單二,以方便資料分析整合及評估,學習單二可參考下列格式:

 班級:

  組別:第

 組

 日期:

  組員:

 問題情境摘要:

 二、列出已知資訊(例如曾經學過的相關內容):

 三:列出問題:

 請用簡短話描述核心問題

 核心問題:

 列出需要回答的次要問題

 次要問題1:

 次要問題2:

 .......

 四、提出可能的解決策略與蒐集、分析資料:

 可能的解決策略 需要蒐集的資料並加以分析 策略1 ..... 五、評估並解決策略:

 可能的解決策略 評估策略 策略1 口有效

 口有效但不好

 口無效 ..... 口有效

 口有效但不好

 口無效 六、我們採取的策略:

 採取策略( ):

 原因:

 二、示例二

 問題教學法實施可考慮與其他教學法結合,本示例是與討論法等結合,說明如下:

 一、提出問題

  教師先將全班分」幾組,然後每人發一張回收可用的白紙,再念報紙上有關「節約能源」的文章(或放「節約能源」的影片,可在YOUTUbe網站找到相關的影片),然後提出全球能源正在逐漸減少,每個人都應該節約能源,「你如何設計一套全家人都能夠做到的節約能源生活計劃﹖」、「此計畫的內容是什麼?」。(於進行教學前可讓學生先蒐集有關節約能的資料,以利於教學的參考。)

 二、說明程序

  進行討論之前,教師先說明討論的二個題目、討論的時間及相關規則等。

 三、小組討論

  每位學生將個人所想到的安排計畫的過程,以及節約能源的方法等先寫在白紙上,然後各小組討論,分析歸納出日常生活中節約能源可行的策略等,寫成完整的計畫。

 四、綜合歸納

  討論結束時,由各組派代表說明計畫過程及內容,教師將各組的意見統整做綜合歸納,然後將其寫在黑板上。

 五、整體評估

  討論活動結束時,教師就本次討論的活動內容、各組討論情況等等,一一做評鑑及討論工作等,最後勉勵大家能夠依照計畫真正做到節約能源。

 柒、總結

  在運用運用問題教學法時,需先考慮此本法的優點、限制及教師發問的技巧

 ,其優點、限制教師發問的技巧分述如下:

 一、優點

 〈一〉增進師生的互動關係

  問題教學法不僅可以增強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並且促進了師生之間互動。

 〈二〉發展學生的思考能力

  教師將日常生活可能遇到的問題,事先蒐集、規劃、組織,轉化成為教學活動内容,可使學生在模擬情境中解決問題,完成學習活動,以達成教學目標,其有助於學生的思考能力的發展

 〈三〉具備多元的學習功能

  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經過引起動機、評量學習、集中注意力、經驗回憶、

 練習發表等過程,具有多方面的學習助益。

 二、限制

 忽視知識與理解層面學習

  問題教學法的主要目的,要在培養學生能夠解決生活上各種問題,而忽略了知識與課程內容需要記憶的部分。教師要慎選用於教學上的題目,如此對學生思考方面有所啟發。

 無法適用學生的個別差異

  問題教學法適用於程度較高的學生,一般班級學生,各種程度的學生皆有,並非所有學生都能夠瞭解此教學內容。

 問題的蒐集分析耗時費事

  問題教學法常常需要教師花許多時間在教學準備,因為蒐集資料、問題擬定分析耗時費事,往往讓老師心力交瘁而卻步。

 三、教師發問的技巧

  為突破問題教學法部分限制,教師可從注意個人發問的技巧著手,教師發問的技巧包括了問題編製及問題提出等技巧,分述如下

 問題編製的技巧

  熟悉問題分類系有助教師編擬問題,避開產生偏頗的現象,並有助於教師分析教材,使問題能跟教學目標更加契合,而問題編製的基礎–––問題種類的分類請參考本文第二頁的介紹,以前述分類系統為依據,擬題需再注意下列之原則,才能編製良好的題目:

 1.目標明確

  每次發問的問題能引起注意,或強調重點,或激發思考等,且需符合教學目標。

 2.切合學生

 問題內容要能充分配合學生認知能力發展階段、知識經驗背景、個別情形等。

 3.啟發思考

 在問題編製過程中,要兼顧思考性問題與記憶性問題等,使學生能具備應用知識與思考能力。

 4.表達清楚

 用字遣詞要簡單明白,讓學生能充分明瞭。

 〈二〉問題提出的技巧

 1.各類問題兼顧

 教師發問時不可只著重記憶性問題,而忽視分析應用等認知思考能力之發展,最好能記憶、思考等各類問題兼顧。

 2.運用有序

 發問應由淺而深,由易而難,各類問題之提出的順序,也要注意其內容連續性。

 3.注意語言品質

 教師發問時語音是否清晰,速度緩急是否適度,都會影響學生的反應情形。

 4.多數參與

 教師提出一個問題並由多人回答不同意見後,再行提出一個深入一層的問題,等學生充分反應,再提出更深入一層的問題,如此循序漸進至一預定目標為止。

 今日不再是老師個人「單打獨鬥」的時代,而是教師們「分工合作」的世界,你不妨考慮與同事共同完成課程計畫之外,一塊建立問題、試題等的資料庫、一起分享經驗等等,相信一些問題能迎刃而解,工作會較省時省工;各種教學法各有其有優點及限制,教師在實施前可聽取同事已用過該法的意見之後,自己再根據需求,逐漸修改成適合自己及學生的方法。

 捌、參考資料

 【書籍】

 1、黃光雄(1999)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

 2、林進材 教學理論與方法五南

  3、李咏吟主編 (2006)多元教學設計-課程改革的實踐。高等教育出版社原文作者:Beau Fly JonesClaudette M. Rasmussen,Mary C. Moffitt 譯者:劉佩雲,簡馨瑩 問題解決的教與學高等教育出版社.tw/~tsengsh/materials/7/VTS-6.ppt

 2、.tw/~apyoung/tm/tmprinter/tmpch06.pdf

  3、/fujian/wtjx.doc

 2